慎防企业文化被稀释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流行一种叫“企业文化”的东西,不但念的顺口,而且听的也悦耳。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当“文化”为马甲,见到企业就套。这么一来,似乎家家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了。
  其实不然,借用小品《开锁》里近乎绕口令的那番话,如今是企业的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不一定是企业。企业跟文化并不是天然地划等号。所以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说你有就有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培育和刻意积淀,是对企业某种精神和观念的正面的集体认同。
  这也就是说,产生一种企业文化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如果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文化在企业经营的过程被无形稀释掉,那是非常可惜的资源浪费。
  众所周知,物理意义上的“稀释”是指在溶液中再加入溶剂,使溶液的浓度变小。在这里,笔者所理解的精神上的“稀释”一词,从本质上说不外乎“文化氛围被淡化,没有吸引力”。具体表现为个人丧失进取精神,企业丧失竞争能力。
  我们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某种精神,在公众场合表扬别人的时候也通常用“精神可嘉”、“精神难能可贵”之类的语言来形容。企业是有人格特征的,而“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则是企业精神所要表现的双重人格特征,要靠文化来张扬展示它的个性。
  企业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而是一个具体的实体。其中的人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的精神归根结底要通过文化熏陶和灌输来完成对每个人的洗脑功能,并通过认同、“皈依”企业文化的每一个人的言行来集中体现和虔诚践行。
  按照公关学理论的内部传播提法,这个过程要讲究双向,互动,信息对称。如果缺失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企业里的人对“企业精神”的误会和曲解,从而怀疑,鄙视乃至背叛“企业文化”。这种背叛实质上就是对企业文化的精神否定和文化稀释,是企业文化从个人身上的情绪性流失。
  如果我们用“覆水难收”来类比“文化稀释”,它们的后果其实最一致,也最贴切。前者不可能恢复如初,后者也不可能回到从前。重塑一座建筑不难,但要重塑一种文化不易,或者说根本行不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观念性的,是滋长在一个人的心灵上的。我们说心灵上的伤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甚。道理就在于伤疤难消,痛苦难去。
  试想,曾经让人珍视的文化从血液中稀释了,他还会视同圭臬吗?曾经让人自豪的精神从骨子里忘怀了,他还会顶礼膜拜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都不稀罕了,他对企业精神的认同又会何以见得?根本就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企业和工人之间只剩下“我给你干活,你给我报酬”的毫无温情的机械交换。这种雇佣关系会是冰冷的,长期下去,最坏最糟糕的恐怕是市场品牌形象受损。
  在商品流通活跃频繁,产品信息密集,品牌传播迅速的时代,人们追求的交易不只是购买一件商品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购买印象好形象佳有品位有文化的商品。而形象、品位却不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对这两者,有的商品具备,有的商品缺失,它们之间的差距就会带来价格的区别,文化的区别。所以企业文化被稀释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形象被稀释,品位被稀释,老顾客割袍断义,新顾客不感兴趣。
  有人说,只有当文化被顾客持续感知,品牌效应才能恒久。这句话将文化和品牌相提并论,间接地指出了它们休戚相关的伴生关系:文化是品牌的养分,品牌因文化而壮大;品牌是文化的土壤,文化因品牌而传承。
  这也进一步说明,企业文化一旦被稀释殆尽,品牌就会成为涸辙之鲋,就会成为焚林之兽,处境岌岌可危。没有企业文化的品牌难有旺盛的市场生命力。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市场上真正赚钱轻松的企业是靠卖品牌,卖文化的企业,单纯靠卖产品(尤其是没有文化附加值的产品)的企业最为被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加剧,这种有无文化的品牌较量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商业常态的竞争。
  笔者比较关注舆论对世界企业500强的评价,结果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的媒体对它们几乎都会有不同的解说。500强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强劲 “集团”,它的成员排名是动态的。每年名单出笼,都会出现一些新老面孔的变化,或加入,或淘汰。其中不乏堪称“常青树”的世界名企。
  那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常青树”,他们各自的成功经验当然很多,但有一点无法忽略:时刻重视企业文化,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始终将文化当作企业活力的源头。他们通常将企业文化(诸如“忠诚”、“创新”、“竞争”等内涵)的运用发挥到极致,让为之服务的每一位成员一辈子甘心情愿地“听候”调遣,不遗余力地奉献才智,殚精竭虑。
  然而那些被踢出局的“前500强”,他们同样“弃妇”般的遭遇有着同样惊人的致命伤,那就是企业“礼崩(精神崩溃)乐坏(文化稀释)”,难以为继。
  如同我们经常说努力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点一样,企业文化是成功企业的必备“功课”,除了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以葆青春,别无选择,而稀释的做法则如饮鸩止渴,不可救药。
其他文献
紫金矿业(601899.SH)董事会秘书郑于强紧绷的神经稍有缓解。该公司4月27日49.25亿限售股解禁以来,一路下泻的股票跌幅终于趋缓。“我不得不承认从紫金矿业49.25亿首发限售股解禁前一天,直到现在我一直在密切地关注。”而此间盘面上,紫金矿业股票下行不断扩大的走势也使他有苦难言。  “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尽力去避免砸盘现象的发生。并尽可能引导我们的大股东去做大宗交易,而不是进入二级市场
期刊
蒙牛与三元,一个曾经被誉为“一头牛跑出火箭般的速度”,一个曾经被指责过于保守甚至“原地踏步、几无建树”,如今却冰火两重天:前者在接踵而来的危机中忙得焦头烂额,而后者则品牌美誉度节节攀升,并将三鹿的优质资产尽收囊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蒙牛与三元,成为中国乳业发展的两道风景线,他们的发展战略恰恰折射出中国乳业企业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模式。  中国乳业发展史上,2008年是一个绕不开的年份。2008年9月
期刊
削减2009年度庞大的政府预算开支,减少了26亿欧元的9%,共约1.73亿欧元!这是马其顿政府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做出的最新决定。  虽然马其顿共和国地处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欧洲的中部,但得益于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在经济体中的小比例,2008年,该国经济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达到6%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年以来的最高点。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马其顿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正竭
期刊
“马其顿共和国只有200万人口,但是,作为欧盟的候选成员国,马其顿享有欧盟成员国的自由贸易伙伴的特权。马其顿的市场覆盖面达到了6.5亿消费者,它享有与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以及土耳其和乌克兰等国的海关自由贸易特权。”大使法特米尔·杰拉迪尼先生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了马其顿这个国家的作为欧洲投资地的独特之处。  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它们怀揣美好梦想踏上异国的市场,却往往由于海外营销经验的
期刊
凭借超额能力和低廉的工资两大优势,马其顿成为生产商寻求新的、可靠的东欧市场时资本化的有效选择。成本效益、优良的劳动力资源、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都使马其顿共和国成为中国企业进入6.5亿巨大消费者市场投资并盈利的最佳选择。  在以上多项优势的诱惑下,投资者应如何选择适合的经济支柱行业,少走弯路,更迅速地占领市场并且盈利?“马其顿共和国吸引外资的主要行业有: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IT 行业、农业
期刊
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两岸金融合作将因此呈现出全新的局面,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随着台湾金融机构大陆办事处升格为分行,长期以来困扰台商的融资方式与途径将进一步多元化,尤其是其母公司的信用得以延伸,台资企业的资金取得必然更加便利,从而有助于台商在大陆投资布局的合理化和内销市场的拓展;二是有助于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市场的业务拓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台湾金融业界的
期刊
“5块3——5块3!便宜了猪肉!”  5月5日,记者在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的肉类交易大厅听到了这样的吆喝。市面上盛传的“部分市场猪肉和白菜价格相当”的“白菜猪价”的传闻在这里得到了证实。  近日,发端于墨西哥、美国的“猪流感”疫情正在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经《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国内外疾控专家均已表示,人不会因为吃猪肉或猪肉制品而感染猪流感,但公众还是会产生恐慌心
期刊
自去年年底以来,两岸关系持续缓和,捷报不断。上月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三次会谈。双方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等3项协议,并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事宜达成原则共识,台湾将在政策制度上首度允许大陆资本进入岛内开展投资。  这意味着,“陆资入台”这一不可避免的两岸
期刊
一直以来,两岸经济往来非常密切,提升两岸金融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已是迫在眉睫。特别是在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时刻,两岸更迫切需要携起手来、共赴时艰,积极推动互惠互利的合作,努力化挑战为机遇。  现在两岸间每年有48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1200多亿美元的货物贸易,数万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两岸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要求两岸金融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服务、加快金融合作步伐、为两岸人员往来和
期刊
遭遇年后猪肉低价位持续运行的养殖户,已经不堪重负。“猪流感”消息刚刚传出那几天,国内猪肉价格再次下跌,引起业界对养殖业的再次深度担忧。  “猪贱伤农”,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会受到一定抑制,同时因此造成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受到削弱,面临严重亏损。特别是小规模养猪户,破产难以避免。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前猪肉价格低,虽然于己有利,但物极必反,持续过低,必然会挫伤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