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世界迈进了知识型经济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这既对高校实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高校的师资队伍中要有一批世界大师级学者,培养能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漫步的高层人才,以优势和特色学科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关键词:高层次创新人才;大师级学者;学科建设;人才评价体系
我国单一的公有制搞了那么多年,企业缺少活力,学校同样缺少活力。半个多世纪,连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在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过程中,我国的高校,应该做些什么?
一、引进大师:快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路子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目前,在学术界比较认同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培养出国际著名的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师资队伍中有一批世界大师级学者;有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科学研究领导世界潮流并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包括对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等。
高校教育资源中,最重要、最能动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尤其是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的高层次人才。卓有成效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成为构建高校自身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现代教育史上,高等学府曾有过大师辈出、星汉灿烂的时代,他们的学术创造和文化贡献至今让我们高山仰止。而现在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需要大师、呼唤大师的时代。遗憾的是,呼唤者谆谆,涌现者寥寥,我国经济强盛之势与现有思想、学术、文化原创能力之间存在明显反差。国家硬实力趋前,软实力滞后。在2006年第四次教育工作座会上,温家宝总理直面现实,提出“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发人深思。
一个学科和领域的大师、学术骨干,由于长期从事本领域专业技术工作,对所从事学科常常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也有很多独到之处,能够为人们指出今后的学术发展方向、努力目标,以及努力路径。经验表明,学术大师积聚的地方,往往很快就能形成一个学科发展的高地。
引进一个拔尖人才,就等于引进一个人才高地。因为某个领域内的顶尖人才往往能形成集聚效应,吸引一大批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引进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钱卓,不仅为华东师大带来了脑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信息,而且还为学校成立了横跨太平洋的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聘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金力教授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根据双方协议,金力教授三年的任期内要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中就包括引进国际知名学者、教师和优秀留学生,组建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与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一个各方面都具有世界水准的生命科学学院等。
人才引进要做到“内生”与“外求”相结合。依据管理学理论,高校界定高层次人才的产生途径为“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应该充分考虑系统性、整体性最优化,按照需求的程度,充分考虑引进和培养的“机会成本”,做到引进、培养与使用的协调发展。
人才引进应该分类进行。分别实施“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策略,降低人才引进中的交易成本。这里的刚性引进是指人事关系的接收或调入,柔性引进是指智力引进,原则上不迁移人事关系,但通过协议明确一定量的讲学、以本校名义的科研等的一种变通人才引进方式。相互共享院士,或者与科研院所共享院士,这种现象在国内高校多起来了。院士能够为兼职学校学生上课自然最好不过。作为所在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院士站在学术最前沿,对本专业发展洞若观火,很多时候他们的一场学术讲座、一次论文点评就能启发后学,而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项目策划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之效。人们一般认为,“双聘院士”与学校签订相关合作协议,每年抽出几个月时间跨校工作,应当说,是提高了院士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对院士的“利用效率”。这种“柔性引进人才”的做法是一种改革创举。前些年,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地为引进优秀人才,纷纷推出“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等灵活政策。高等教育,关键在师资,所谓大学之大,是大师之谓也。引进大师,引进智力,可以迅速提高高校办学实力。
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这是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一项宏伟计划。这项计划又称“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该计划的实施将有效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二、搭建平台:培养能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漫步的高层人才。
在校内搭平台,相对于走出去,省钱省力,受益面积又大。学校容易做到。
一是请来讲学。为了不出国就能培养出在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的教师,高校可以搭建平台,请来自世界名校的名师来主讲。国内的教师则作为助教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助教们通过听课、组织讨论、协助授课等方式,学习主讲教师的授课方法和研究成果,为今后独立开设类似课程打好基础,这种“干中学”的培养途径比单纯派往国外学习要有效得多。
二是举办学术会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是引进国外群体智力,了解国际前沿学术动态,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这是一项传统的而又充满吸引力的交流方式,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面向国际化、实行开放性办学的实际行动。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教师们提供了提高学术能力的锻炼机会。参与了国内外经济学大师分组对话的点评,这需要很深厚的学术积累和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对专家们的思想历程要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整个过程对人才成长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邀请世界级大师来学校讲座,可以开阔眼界,培养教师的国际学术前沿思维。国际学术会议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营造出信息交流和互动方式的共时性,由此而产生的学术交流成果具有很大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三、学科建设:以优势和特色学科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依据。学科建设可以使各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办出特色,克服各高校间盲目攀比。学科发展的水平是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科研成果多,学校发展就快。科研与教学对大学教师来说,无异于一体两翼,而且,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抓学科建设可以推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的进展又极大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龙头,研究方向的确立是 学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将约束或带动学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学科建设中,学科研究方向的问题主要是“老、同、活、散”。所谓“老”,是指研究方向陈旧,与本学科领域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和超势脱节,缺乏新意和前沿性。“同”是指不同单位学科研究方向的内容互相雷同,缺乏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活”是指有的研究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变化快,缺乏相对稳定性,难以形成这一研究方向的优势。“散”是指有些确立的研究方向没有很好的形成学科点全体人员一致的主攻目标,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加强学科建设,更新知识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方案,充分显现各校的传统和特色,扭转“过窄的专业素质、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弱的人文素质、过强的共性控制”等现象。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而学科则是基础,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元素。然而,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使其每一个学科都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要突出重点,突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旗帜鲜明地加强自己独具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的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综观世界著名大学,除了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外,更主要的是这些学校有一些独具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比如,哈佛大学是培养政治家的摇篮,牛津大学的数学学科举世公认,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科有多人获诺贝尔奖。杨振宁教授曾说过:“一所大学如果有三、四个左右的学科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所大学就可以说是世界一流大学。”可见,学科特色就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所在。
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使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高校通过加强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主动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也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赢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实践教育:培养知识与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在世界迈进了知识型经济的时代,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我国沿海地区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历与经验都证明了这种需求的存在。这既对高校实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首先从认识论的高度看,实践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获得这些知识,要发现新的知识,都离不开实践。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学生“多闻”、“多见”,为此他带学生周游列国,在出游中体验生活,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并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高校一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视,采取的措施也相当有力,成效比较显著。这类大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生产率和经济实力为已任,通过将基础研究、教学与工业创新直接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企业界的全面合作,改变了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MIT的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工业界的实际项目实践,学校被称为是“动手”的地方(a hands on place),学校鼓励学生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承担风险的“探索者”(risk-takers)。正由于此,据1997年发表的历时7年的一个统计,美国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232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160亿的GDP,比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我们并不提倡学生在学习期间去创业,但其毕业生有如此业绩,与他们参与实践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德国在教育中,也非常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教授讲授的内容大部分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很多是结合了企业界正在使用的新技术。教授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尽量给学生提供进入厂家的机会。德国高校的这些教学特点,与德国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甚至这样的特点还体现在文科专业的学习之中。麻省理工学院为本科生提供在政治和公共事物领域参加实践研究活动的机会,包括让学生到议员办公室、法律事物机构,以及涉及公共卫生、环境、无家可归者等社会问题的机构,参与一定的工作,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堂知识以外增加参与政治活动,以及决策与实施方面的实际经验。
五、建立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人才评价机制,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
每一所高校在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过程中,都会遇到共性的问题。例如: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评价标准的先进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价流程的公正性、评价结果如何应用等。更重要的是评价之后,教师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否实现了,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功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职称评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而只重视科研,有创新能力的人都去搞科研,大学里形成教授很少上课、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成为大学课堂主力军的非良性运作模式。对此,应该重新制订教师的评价体系,引导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学工作第一线。同时,关于创新型人才,应有一个评价体系,什么样的人才属于创新型人才?应该不只是高学历、高职称所能涵盖的,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标准需要具备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在实践中所有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只能是一个“经验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完善。例如,从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设计方面,如何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人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教师综合素质和潜力;如何既强调教学、科研成果的数量,又重视质量;如何兼顾教师的科研业绩和教学成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目前难以回避,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此外,评价的流程也需要不断完善,在评价的主导思想上和指标的设计上,体现从行政主导变为学术主导的改革方向,发挥院系专家的才干和智慧,对各级教师聘任资格和工作表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应用方面,需要建立反馈机制,使评价结果不仅体现在薪酬分配方案上,还体现在教师进修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让教师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总体的改善目标是:在教师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使教师克服为个人短期利益所驱动的缺点,使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不丧失应有的独立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高层次创新人才;大师级学者;学科建设;人才评价体系
我国单一的公有制搞了那么多年,企业缺少活力,学校同样缺少活力。半个多世纪,连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在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过程中,我国的高校,应该做些什么?
一、引进大师:快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路子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目前,在学术界比较认同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培养出国际著名的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师资队伍中有一批世界大师级学者;有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科学研究领导世界潮流并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包括对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等。
高校教育资源中,最重要、最能动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尤其是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的高层次人才。卓有成效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成为构建高校自身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现代教育史上,高等学府曾有过大师辈出、星汉灿烂的时代,他们的学术创造和文化贡献至今让我们高山仰止。而现在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需要大师、呼唤大师的时代。遗憾的是,呼唤者谆谆,涌现者寥寥,我国经济强盛之势与现有思想、学术、文化原创能力之间存在明显反差。国家硬实力趋前,软实力滞后。在2006年第四次教育工作座会上,温家宝总理直面现实,提出“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发人深思。
一个学科和领域的大师、学术骨干,由于长期从事本领域专业技术工作,对所从事学科常常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也有很多独到之处,能够为人们指出今后的学术发展方向、努力目标,以及努力路径。经验表明,学术大师积聚的地方,往往很快就能形成一个学科发展的高地。
引进一个拔尖人才,就等于引进一个人才高地。因为某个领域内的顶尖人才往往能形成集聚效应,吸引一大批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引进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钱卓,不仅为华东师大带来了脑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信息,而且还为学校成立了横跨太平洋的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聘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金力教授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根据双方协议,金力教授三年的任期内要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中就包括引进国际知名学者、教师和优秀留学生,组建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与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一个各方面都具有世界水准的生命科学学院等。
人才引进要做到“内生”与“外求”相结合。依据管理学理论,高校界定高层次人才的产生途径为“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应该充分考虑系统性、整体性最优化,按照需求的程度,充分考虑引进和培养的“机会成本”,做到引进、培养与使用的协调发展。
人才引进应该分类进行。分别实施“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策略,降低人才引进中的交易成本。这里的刚性引进是指人事关系的接收或调入,柔性引进是指智力引进,原则上不迁移人事关系,但通过协议明确一定量的讲学、以本校名义的科研等的一种变通人才引进方式。相互共享院士,或者与科研院所共享院士,这种现象在国内高校多起来了。院士能够为兼职学校学生上课自然最好不过。作为所在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院士站在学术最前沿,对本专业发展洞若观火,很多时候他们的一场学术讲座、一次论文点评就能启发后学,而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项目策划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之效。人们一般认为,“双聘院士”与学校签订相关合作协议,每年抽出几个月时间跨校工作,应当说,是提高了院士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对院士的“利用效率”。这种“柔性引进人才”的做法是一种改革创举。前些年,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地为引进优秀人才,纷纷推出“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等灵活政策。高等教育,关键在师资,所谓大学之大,是大师之谓也。引进大师,引进智力,可以迅速提高高校办学实力。
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这是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一项宏伟计划。这项计划又称“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该计划的实施将有效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二、搭建平台:培养能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漫步的高层人才。
在校内搭平台,相对于走出去,省钱省力,受益面积又大。学校容易做到。
一是请来讲学。为了不出国就能培养出在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的教师,高校可以搭建平台,请来自世界名校的名师来主讲。国内的教师则作为助教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助教们通过听课、组织讨论、协助授课等方式,学习主讲教师的授课方法和研究成果,为今后独立开设类似课程打好基础,这种“干中学”的培养途径比单纯派往国外学习要有效得多。
二是举办学术会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是引进国外群体智力,了解国际前沿学术动态,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这是一项传统的而又充满吸引力的交流方式,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面向国际化、实行开放性办学的实际行动。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教师们提供了提高学术能力的锻炼机会。参与了国内外经济学大师分组对话的点评,这需要很深厚的学术积累和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对专家们的思想历程要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整个过程对人才成长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邀请世界级大师来学校讲座,可以开阔眼界,培养教师的国际学术前沿思维。国际学术会议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营造出信息交流和互动方式的共时性,由此而产生的学术交流成果具有很大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三、学科建设:以优势和特色学科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依据。学科建设可以使各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办出特色,克服各高校间盲目攀比。学科发展的水平是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科研成果多,学校发展就快。科研与教学对大学教师来说,无异于一体两翼,而且,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抓学科建设可以推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的进展又极大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龙头,研究方向的确立是 学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将约束或带动学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学科建设中,学科研究方向的问题主要是“老、同、活、散”。所谓“老”,是指研究方向陈旧,与本学科领域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和超势脱节,缺乏新意和前沿性。“同”是指不同单位学科研究方向的内容互相雷同,缺乏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活”是指有的研究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变化快,缺乏相对稳定性,难以形成这一研究方向的优势。“散”是指有些确立的研究方向没有很好的形成学科点全体人员一致的主攻目标,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加强学科建设,更新知识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方案,充分显现各校的传统和特色,扭转“过窄的专业素质、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弱的人文素质、过强的共性控制”等现象。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而学科则是基础,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元素。然而,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使其每一个学科都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要突出重点,突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旗帜鲜明地加强自己独具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的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综观世界著名大学,除了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外,更主要的是这些学校有一些独具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比如,哈佛大学是培养政治家的摇篮,牛津大学的数学学科举世公认,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科有多人获诺贝尔奖。杨振宁教授曾说过:“一所大学如果有三、四个左右的学科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所大学就可以说是世界一流大学。”可见,学科特色就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所在。
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使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高校通过加强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主动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也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赢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实践教育:培养知识与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在世界迈进了知识型经济的时代,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我国沿海地区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历与经验都证明了这种需求的存在。这既对高校实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首先从认识论的高度看,实践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获得这些知识,要发现新的知识,都离不开实践。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学生“多闻”、“多见”,为此他带学生周游列国,在出游中体验生活,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并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高校一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视,采取的措施也相当有力,成效比较显著。这类大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生产率和经济实力为已任,通过将基础研究、教学与工业创新直接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企业界的全面合作,改变了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MIT的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工业界的实际项目实践,学校被称为是“动手”的地方(a hands on place),学校鼓励学生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承担风险的“探索者”(risk-takers)。正由于此,据1997年发表的历时7年的一个统计,美国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232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160亿的GDP,比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我们并不提倡学生在学习期间去创业,但其毕业生有如此业绩,与他们参与实践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德国在教育中,也非常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教授讲授的内容大部分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很多是结合了企业界正在使用的新技术。教授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尽量给学生提供进入厂家的机会。德国高校的这些教学特点,与德国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甚至这样的特点还体现在文科专业的学习之中。麻省理工学院为本科生提供在政治和公共事物领域参加实践研究活动的机会,包括让学生到议员办公室、法律事物机构,以及涉及公共卫生、环境、无家可归者等社会问题的机构,参与一定的工作,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堂知识以外增加参与政治活动,以及决策与实施方面的实际经验。
五、建立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人才评价机制,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
每一所高校在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过程中,都会遇到共性的问题。例如: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评价标准的先进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价流程的公正性、评价结果如何应用等。更重要的是评价之后,教师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否实现了,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功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职称评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而只重视科研,有创新能力的人都去搞科研,大学里形成教授很少上课、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成为大学课堂主力军的非良性运作模式。对此,应该重新制订教师的评价体系,引导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学工作第一线。同时,关于创新型人才,应有一个评价体系,什么样的人才属于创新型人才?应该不只是高学历、高职称所能涵盖的,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标准需要具备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在实践中所有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只能是一个“经验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完善。例如,从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设计方面,如何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人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教师综合素质和潜力;如何既强调教学、科研成果的数量,又重视质量;如何兼顾教师的科研业绩和教学成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目前难以回避,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此外,评价的流程也需要不断完善,在评价的主导思想上和指标的设计上,体现从行政主导变为学术主导的改革方向,发挥院系专家的才干和智慧,对各级教师聘任资格和工作表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应用方面,需要建立反馈机制,使评价结果不仅体现在薪酬分配方案上,还体现在教师进修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让教师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总体的改善目标是:在教师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使教师克服为个人短期利益所驱动的缺点,使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不丧失应有的独立性、创新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