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讲评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为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丰富的联想或获得了什么深刻的感悟?请你就一个侧面谈谈你的感受或经历。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文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能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里的两句话,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浓缩了对社会、对人生的体悟。从宏观上说,真正清明的社会,并非没有黑暗势力偶尔甚嚣尘上,而是说短暂的黑暗一定会被朗朗乾坤里必然的光明所驱散;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真理一定会战胜谬误。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黑恶势力的一时疯狂,恐怖分子的垂死挣扎,都不过是螳臂挡车、蚍蜉撼树而已,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却依然滚滚向前。从微观上说,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是没有“最黑暗的时刻”,事业的失败,学业的坎坷,情感的挫折,工作里的烦恼,人际关系的摩擦,都会使人误以为“世界的末日来了”而只见前途渺茫,只觉心灰意懒。但只要相信,人生中种种的不如意都是暂时的,是可以度过的;只要坚持走下去,秉持“不能改变现实,就得改变自己”的信念,那么,走出阴影就是必然的了。
  真正的英雄并不是他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一首美妙的歌”,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思想情操、勇于战胜自我的奋斗精神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在跟卑下的道德品质和卑微的思想观念、怯于挑战自我的懦夫行为进行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倘若从综合性方面立意,那就得从如何看取社会和人生的问题人手,可以表述为:①几片乌云怎能遮得住整个太阳的光辉?②黑暗“到”了,黎明还会远吗?③他走出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④有缺点的“英雄”终究是“英雄”。⑤冲破黑暗,笑对人生。⑥能战胜自己、完善自己的才是真正的英雄。倘若从某个侧面立意,如谈社会,就用上述第一、第二点表述的内容即可。如谈人生,就用上述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点表述即可。鉴于目前高中生写作的实际状况,笔者以为,就某一个方面立意较为合适,更有利于他们对题意的理解和写作时的尽情发挥。
  作文材料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立意的多样性,也为文体的多重选择提供了可能。如写成议论文,可以写上边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点所述的内容。如写作记叙文或散文,可以写第二、第三个方面所述的内容。如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可以选取人物特殊经历的某几个阶段来写,写他如何克服自身的某些卑下情操,怎样走出自己心灵的阴影,如何正确认识、笑对人生的。如写成议论文,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先阐明应该如何直面生活中的种种黑暗,层层阻碍。接着从认识、态度、行动三个方面正面论述;从反面说明游戏人生的坏处。最后点明如何认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战胜黑暗,走向光明。可采用事例论证、理论论证、因果论证、分析论证等方法。
  【作文示例】
  他走出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记一位平凡的中学教师的不平凡的经历
  邹小千
  他不是人们称道的那种大义凛然、扭转乾坤、改天换地、光彩照人的英雄,但却是人们心中应该景仰、能够学习的那种“草根英雄”。他就是开县实验中学教授英语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吴杰老师。
  先前,他是一个留守儿童,与身为教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可能是爷爷奶奶的耳濡目染吧,他从小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像他的爷爷奶奶一样站在三尺讲台前,做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是,命运总是爱和人开玩笑。十岁那年,他不幸患上了脑膜炎,还留下了记忆力差的后遗症。老师建议他降级,但要强的他却坚决要求跟班学习,老师被他感动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学习道路。别的同学背古诗,读一遍就记牢了,可他要花五遍甚至十遍才记得住。特别是英语更是“拦路虎”,虽百般努力,但成绩一直徘徊不前甚至下滑。他请求老师把自己的座位调到跟英语课代表同桌,有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地向课代表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日光加灯光,汗水加泪水”的不懈努力,后来他终于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学校——开县师范学校。
  时光荏苒,转眼他毕业了,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刚开始上讲台,他兴奋极了,恨不得把所有的智慧和精力都用到教学上,把所有的关爱都奉献给那些满脸鼻涕、活蹦乱跳的“小不点”。那些日子他既当教员,又当炊事员,还要当管理员(保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给学生做饭,陪低年级学生上厕所,送学生回家,他样样没落下,尽心尽责,无微不至。但当他看到与城里的老师在收入上和办公条件上的差距,看到与其他行列的同学在收入方面的差距,他心里有了失落感。特别是当他参加了第一次同学聚会后,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看到有些同学已经“五子登科”了,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如果硬要说有,那就只剩下了穷酸,他觉得自己“人生中的最黑暗的时刻来了”。从此,他自暴自弃,染上了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过着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如行尸走肉一般。他的爷爷奶奶苦口婆心地教育对他来说如风过耳边,他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直到有一天,校长跟他的一次长谈,才使他幡然悔悟。校长语重心长地教诲他的话语,特别是校长推荐他看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介绍了毛泽东在长征中如何忍辱负重,为了挽救党和红军如何与张国焘作斗争,如何走出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的故事对他触动很大。校长因势利导,说:“你现在遇到的挫折,比起当年毛泽东同志遇到的困难要小千百倍,难道目前的这点困难你都克服不了吗?这些人生的黑暗你就走不出了吗?”此时,他如梦初醒,走出了人生的阴影,来到了明媚的阳光里。他再次整装待发,复习备考,第二年顺利进入了省城师范大学学习,决心当一名高中教师。
  大学毕业后,他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考验。那是几个月前,当他信心满怀地走向考场时,踌躇满志,似乎手里已经拿到了进城的入场券那样兴奋。然而,乐极生悲,考试失利了,他与进城的大好机遇失之交臂。他又一次走进了挥之不去的失败的阴影里。他悲痛,他愤怒,他大声质疑命运为何对自己这样不公,他发了疯似的要找朋友、找同学、找同事倾诉心中的苦楚。然而,所有的人似乎都很忙,没有谁有耐心、有闲心来听他讲使人烦心的事,就像人们厌恶祥林嫂向人们述说“阿毛的故事”一样。最后,他找到了一位好心的老者。老者静静地听完了他的唠叨后,开导他说:“小伙子,人刚生下来时为什么要啼哭?因为人生下来就是到世间来受苦的。跌一跤,不算什么。只要内心坚定,意志坚强,就一定能走出心灵的阴影的。不是说‘心若在,梦就在’嘛!别人打不倒你,你自己却可以轻易地打倒你自己。”听了老者的一席话,他觉得心胸开阔了,似乎真正的阳光又照到了他心里了。   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他原来任教的学校工作。因为他暗下决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由于他的工作十分出色,加之勤奋学习,在后来的进城考试中,他认真对待,心态平和,终于被居于县城繁华地段的开县实验中学选中,成了一名优秀的高中教师。如今,他身心充实健康,生活充满阳光。谈起以前的种种挫折,屡屡失意,重重阴影,他感慨万千,不由得吟诵起莫泊桑中篇小说《人生》的结尾那几句话来:“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的时候都要坚强!”他吟诵的神态很平静,俨然若寺庙里入定的和尚那样安详,一如波澜不惊的湖水那样迷人。
  [点评]
  文章有三个亮点: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文章并没有因为写的时间跨度大而平铺直叙,而是记人叙事张弛有度,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童年时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迫切向往的梦想本可以继续,但不幸被一场病痛差点击碎了。为了梦想继续奋斗时,又被病痛的后遗症所困几乎陷入绝境。走出绝境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童年时的梦想,兢兢业业地工作没多久,又被社会中行业间的差距所带来的种种诱惑击倒而自暴自弃。在亲人、领导的帮助教育下走出了心灵的阴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努力奋斗后又面临着人生的又有一重大选择而陷入迷惘彷徨之中。在人生目标的迷失后,经老者的教诲,又振作起了精神。这时才对人生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从此义无反顾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前行。②中心明确,一线贯穿。作者写吴杰老师的成长经历至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如何“走出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童年时的希望和追求伴着忧郁和悲伤,青年时的迷惘和彷徨和着悔恨和疯狂,中年时的磨砺和沧桑铸就了老成持重和通脱透亮。③语言质朴,简洁自然。综观全篇,文章写人叙事用的全是白描手法,通篇没有什么漂亮的词语,只是朴朴实实地写来,力求用最少的笔墨表达最多的内容,体现出了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语言风格。
  冲破黑暗,笑对人生
  唐全莉
  面对光明,那么阴影就永远在我身后。
  ——题记
  生活,恰似人生必须要走过的万水千山的旅程,将我们一生的风雨晦明摆在我们的面前。无论你怎么想和怎么做,都回避不了它。无论你心中蛰伏的力量是温柔的,软绵绵的,还是饱满的,膨胀的,都必须冲破层层险阻,扫除掉郁积于心中的阴霾后,又坚定而倔强地向着光明前行。前行在这条我们必经的人生路上,会遇见阳关大道,也会碰上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无论何时何地出现了哪种情况,都是人生的应有之义,都必须直面它,认识它;在行进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明澈、遇险淡定。任何时候你都要坚信:真正的光明永不会被黑暗所掩蔽,真正的生活永不会被苦难所淹没;只有冲破了黑暗,才能笑对人生,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冲破黑暗,笑对人生,是一种执著而拼搏的人生态度。
  每当行走在风雨如磐的黑暗中,我会想起玛雅·安吉罗的高声呼喊:“它的翅膀已折,脚被栓死,它只有放开喉咙大声歌唱。”她像一只黑羽矫健的雌鹰,虽然有深陷樊笼的苦闷,折翅缚足的苦恼,而且那些痛苦是多么的强烈,多么的浓重,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她在最深重的苦难中,用带血的歌喉,啼唱出最淋漓酣畅的生命之歌,自由之歌,光明之歌。她高傲地、声嘶力竭地歌唱,喷涌出的血液的甜腥,仿佛一碗乌龙茶水饮尽,苦涩的味道还残留在喉舌之间那样,使人体会到什么是苦涩的人生,什么是执著而拼搏的人生:“你可以把我一脚踩进泥土,但就像尘埃会飞一样,我们将奋起。”我也会想起生活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的巴金先生,他的《灯》照彻了抗战时期被“亡国论”阴霾笼罩的中国大地,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光明的前途。而对光明的向往,则是巴金先生一生的深情呼唤和执著追求。
  冲破黑暗,笑对人生,是在人生路上跌倒后的爬起,是给生命注入勇气的尝试。
  前行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谁不曾遏上狂风暴雨?谁不曾看到风和日丽?谁不曾失败过?谁不曾哭泣过?没有人敢说,他从来没有品尝过失败时难咽的苦果、苦涩的泪水、痛彻心扉的战果。因为这一切都是人生的应有之义。只有那些直面黑暗、向往光明而笑到最后的强者,才是真正的豪杰。厌恶官场黑暗,藐视权贵,被唐太宗“赐金放还”的李白,把好友杜甫“痛饮狂歌空度月,飞扬跋扈为谁雄”的规劝诸置脑后,毅然走出黑暗的官场,“且放白鹿青崖间”,继续着“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的光明磊落的人生;苏轼从容淡定地笑对自然界里和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诠释了什么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的旷达人生。
  面对生活中暂时的黑暗,我们不能选择逃避,只能勇敢地接受现实,并努力尝试着去改变它。“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爱默生语)鲁迅先生是旧中国黑暗社会中的英雄,他在麻木愚昧的民众中,用他那如椽之笔独自“呐喊”,用一剂剂疗救精神的良药呼唤光明,驱散黑暗;庄子也是黑暗社会中的英雄,他在窘迫的生活里,在喧嚣浮华的社会现实中,著书立说,用他那“卮言、重言、寓言”“荒唐之言”,讥讽那个荒唐的社会,一窗清风明月般的光明驱除了黑暗;史铁生是战胜被黑暗困扰自己心灵的英雄,在寂静荒凉的地坛中,他苦苦思索,用饱含对生命、命运体认的充满哲思的小说、散文驱散了自己和别人心灵的黑暗,在通向幸福的光明之路上迅跑。当代济世良医、“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佩兰,山梁挡住了阳光,她用肩膀扛起了乡亲的盼望。风烛残年的她,发出微弱的光,在人间写出了悬壶济世的人间大爱。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们只知道,在人生的路上有洁白芬芳的花,却不知道也有尖利的刺。只知道有蓝天红日,却不知道也有阴霾满天;只知道有太阳朗照,却不知道有乌云蔽日。他们不是想着怎样去冲破黑暗,走向光明,而是浑浑噩噩地游戏人生。正如歌德所说:“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地翻。”(沈从文语)人生还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旺盛,让它驱散黑暗,指引我们冲出黑暗走向光明、美好的康庄大道。
  [点评]
  文章有两大亮点:①层次清晰,中心突出。文章先总起阐明应该直面生活中的种种黑暗,层层阻碍,对生活要充满信心。接着从认识、态度、行动三个方面正面论述了应该如何冲破黑暗,笑看人生;同时从反面说明了游戏人生的恶果,正反对比,观点十分鲜明。最后论述了怎样认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怎样在短暂的人生中战胜黑暗,走向光明,以此收束全文。整篇文章紧紧围绕“冲破黑暗,笑看人生”的中心观点展开,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运思、行文,再辅之以事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加以阐述,充分而缜密地论证了中心。②语言典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文章语言优美而雅致,充满了文化气息。如第一段里“会遇见阳关大道,也会碰上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的种种情形就是一例。整句的运用,排比句的使用,文字的化用(化用了季羡林《八十抒怀》一文中的句子),将人生道路上应该面对的东西具象化了,浸透了文化的汁液。还有文中引用的大量诗词、名人名言,都使得文章书香扑鼻,意蕴醇厚,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悠长。
其他文献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试题的重头戏,也是语文试卷诸多考点中学生得分率偏低的版块。因此,现代文阅读成了语文考试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呢?下面以《另一种纪念碑》为例,谈谈如何才能较好地解答这类题型。  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另一种纪念碑  李锐  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
期刊
[作文题]陕西省商洛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一模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11月7日,一位网友转载一篇文章称,“孙子要苹果手机,奶奶背着装有零钱的竹筐来付钱。真是为这样的年轻人感到悲哀,心疼奶奶……”从发布的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年迈的奶奶弯腰背着竹筐,看上去有些吃力,而孙子只顾自己往前走,毫不关心奶奶。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期刊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通常把探究题设置在文类文本阅读题之中,可以说是整张试卷的压轴之题,也是试卷中最难的一题。分值一般设置为6分,但连续几年此题的平均得分不超过3分。如何提高探究题的得分,是高考备考的难点。  一、基本稳定的题型  江苏从2008年开始明确提出“探究”这个概念之后,探究题就成了文学类文本的必考题。这里不妨回顾一下这8年的试题:  1.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
期刊
康拉德说得好:“一切艺术首先都是同感情打交道的。”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①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①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命题人抓到了要害。命题人要求回答“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要把握诗歌尾联的情感需要再读尾联词句。“堆案无余地”之间的
期刊
命题规律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历年高考的主打题型,每年都考,一般3-6分。  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要表述。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交通路口,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排队的地方,抢着“加塞儿”的人;商场里,人潮涌动的抢购潮;公交车、地铁里的抢座位;还有抢票、抢名额、抢单、抢入职机遇、抢注商标、抢“沙发”……我们身边,有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争先恐后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
期刊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如其人,人亦如文,文质相当的彬彬气质总能给人以美感愉悦,相反,故作姿态,矫首弄姿总令人生厌。所以者何?失其真,无其韵。失其真,无其韵,便乏文质彬彬的气象。请看下面例文——  我每天放学,穿过一条巷子,巷子里的人们不曾为谁停留,日子匆匆而平安。  走到巷子口,是一家卖酸辣粉的店铺,老板娘是个壮硕的中年人,红扑扑的脸膛招呼客人,即使是
期刊
凭心而行,后果自负——人生在世,要追求和担当的不过是这样两句。人这辈子,只是一个炼心的过程罢了。  心可以很坚硬,似千年玄铁,沉黑酷寒;心可以很柔软,似丝滑锦帛,轻飘婉转;心可以很坚韧,似悬崖绿枝,百折不挠;心可以很脆弱,似薄壁玻璃,轻触即碎……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些坚硬的东西和一些柔软的东西,怎么调节它们,让心呈现出最让自己满意和幸福的状态,则是要经过自己长久探索和磨砺之后才能达到的——人们就像虔诚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人带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  不久,又有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  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
期刊
【作文题】(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力耕不止的精神。但也有人总感到不如意,想让“千里马”和“老黄牛”优势互补,派生出“千里马”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