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浅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的和谐稳定,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现状入手,剖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系列原因并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厌学
  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厌学,他们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障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一、现状
  1.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大部分监护人是祖父母、祖父母或其他近亲。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78%,左20%与其他亲戚的孩子落后,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教养更常见。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小学层次的文化水平。
  2.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内向的、孤立的、固执的和较少的人。当不快乐的时候,会有一些想法:想要长大,独立,想安慰他们的父母,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或低人一等,有些人甚至想离家出走。可见,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和社会关怀。他们希望与父母多交流,有些人因为父母不在家而感到受歧视、孤独和悲观。
  二、原因分析
  1.宏观层面分析
  经济政策的不平衡导致沿江沿海城市相对发达,外来务工人员集中,使贫困人口差距迅速扩大。其次,国有化土地,导致农民没有土地,没有居住的空间。房价上涨了,市场经济剥夺了农民的收入。外出工作是第一选择。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对社会不公平的怨恨心理,加上农村教育的落后,父母的关爱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微观层面分析
  (1)家长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表现不足。留守儿童年龄都还小,不够成熟,对父母情感的依恋是他们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家长或家长长期在城市打工,缺乏保育;同时,这部分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对孩子进行科学指导。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家长不能给出具体的指导。长期以来,缺乏家长的关心、教育和适当的指导,使他们性格内向、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学习热情低下,厌学。
  (2)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关注不够。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仍然实行。因此,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弱化了学生的身心教育和情感交流。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学习环境不好,教师水平有限,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就容易对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他们不会注意他们或批评他们太多。儿童处于敏感的青春期。它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小矛盾非常敏感,他们赞扬其他学生,而不是表扬他们。这些孩子常常被这些问题所困扰,但缺乏有效的沟通或不愿意说出来,他们往往直接表明不想去上学,因为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孩子的心理,也答应他们不去学校。
  三、 对策思考
  1.完善教育制度
  通常来说,学校是农村知识和教育最直接的来源,我国的教育水平还不十分落后,教师的教育水平不高,学校管理体制、教育设备落后等问题,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为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创造更多的效益,吸引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教书,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教师,增加他们的津贴。同时,可以发展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发展寄宿制可以解决其他一代人监督的不利因素,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素质,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寄宿条件,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2.政府应长期关注留守问题,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彻底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部分城市建成留守儿童学校,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而是在教师和教育水平上,学校与孩子还是城市学校。还有的孩子,首先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他们的技能;其次,社会对这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照顾,例如在周边网吧、游戏厅建立校园,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干净的学习环境。此外,政府應该解决留守儿童入学的农村留守学生困难、补贴等实际问题,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留下的研究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引导留守儿童进城务工的父母和监护人转变家庭教育概念,掌握知识和方法的科学,真正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3.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负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师既是丈夫又是护士。同时,它不仅局限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道德、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弥补教育的不足。
  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家庭和学校耐心教育,以人为本,根据儿童个性差异采用多样的教育方法,会改变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的,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何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2]靳泽群.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6.
  【注:关心下一代十三五国家教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GGWEDU005),子课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浅析(课题编号:ZGKYW104) 】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学区 )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历史学科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人文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人文教育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情感体验,造成了专业化和人的发展的脱节,导致了学生重知识、轻体验的学习态
【内容摘要】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化学课程所学内容有了很大变化,很多知识点比较复杂难懂。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关键所在。结合当前高中化学教育实际,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可以通过问题设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望,以此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能力,使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育 探
【内容摘要】语文不但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基础教育学科,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其中蕴含着数千年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结晶,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契合探究  引言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民
【内容摘要】从教师主导转型为学生主体,教师角色该怎么定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导学的作用。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我们高三备课组集体研究决定,群力精编导学案,以导学案为载体,更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框架下教师的导学功能。  【关键词】问题驱动 化学 导学案  一、问题驱动型导学案提出  (一)认识问题驱动型导学案  学案是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它能守住有效课堂的底线。  导学案具有“导读、导思
【内容摘要】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核心要素之一,要想讲好历史人物,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对人物的了解,而阅读历史人物传记就是了解历史人物的很好方法之一。一般而言,历史教师对历史人物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她)上的历史课是否精彩有效。  【关键词】历史 人物 传记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而构成历史的诸要素中,历史人物显得尤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过的历史事件我们可能会淡忘,但一些重要历史人
【内容摘要】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新课改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文章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效率 教学理念 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学科是高中文科生的必考科目,也是全体高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
【内容摘要】课堂是教学内容的主要阵地。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改革,满足学生发展的相关要求,进行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首先我们还要精心的进行备课,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就是及时给予有效而积极的评价,创造一个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使课堂“活”起来,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就。  【关键词】有效性 课堂高效性  课堂教学能否高效性是学生能否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进
【内容摘要】对于高中的语文课程来讲,构建高效课堂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任务方面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是我们发现在实际运行中,因为诸多因素的束缚导致出现了很多无法规避的问题,下面该文章主要就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这一模块展开了详细的探究,对于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效 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 构建  语文是我国恒古以来不断积累优秀文化的一大产
【内容摘要】在当前,走班制分层教学主要是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随之,学生要学会选择、主动学习。这样,就能够更好的缓解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问题,进而保证教师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备课的质量,对教学的设计进行重点优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
【内容摘要】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力学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力的分解”被置于“力的基础”和“力的合成”之后,这也就更加显示出力的分解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好力的分解这一节内容,不仅能够为解决物理问题提供新的运算手段,同时也可以为接下来的速度、加速度矢量分解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学习指导。而如何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学好力的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高中物理学习奠定基础,这就为教师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