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37-02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因此,推进课程改革,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加以变革,实行全面的开放,让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开放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变硬性统一为自主合作,开放个性
实施素质教育须承认个体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据此语文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1.1“顺其意而扬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擅长写作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文学社,负责编辑班级小报、黑板报,并鼓励向刊物投稿;擅长口语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演讲组,定期举行演讲示范;擅长书画的学生,可成立班级美编组,负责班级板报的美术设计;擅长演唱的学生可组成演唱组,负责课本剧的编排、演出。擅长搜集信息的学生可组成“小灵通信息台”,定期向学生发布校内外的新闻事件……
1.2“反其道而变短”:可让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参与相反的“特长小组”,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唱组,不求他们立即登台亮相,先让其做助手,即使最终登不了台,也不予强求;不善言辞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讲组,让他们在别人的示范中受到影响,逐步锻炼胆量,培养能力。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开放性的语文作业与原来相比也许并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且实施起来也比较繁琐,甚至于会受到一些教师的冷落。但我坚信,随着课程改的进一步深入,它必将会成为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推进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开放生活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教师可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2.1“口语表达型”作业: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选讲学校、社会的新鲜事情、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学生为在家人面前“显示本领”,往往态度十分认真,而家长直接听孩子“演讲”,又随时对孩子加以指导点拨,这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填补了老师不在时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2“观察积累型”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禽畜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家用电器的式样及其功能,家长忙农活干家务的情景;还可以让学生去商店、集市、车站、影院作专题观察。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应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笔记。
2.3“动手操作型”作业:《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学完《熟能生巧》,让学生模仿卖油翁的动作往细口瓶中倒水,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南泥湾开荒》时,让学生画一画战士们开荒时所用的战术;教学《夏明菡英勇就义》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或具有较强动作性的场面描写,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并演一演。
2.4“搜集整理型”作业:这类作业的布置应因人而异,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火花、图片、烟纸、糖纸等。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贴在专门的作业本上(贴画本),并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还可以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分类,如“迷人的风光”、“古老的建筑”、“别致的民居”、“伟人的风采”、“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可进行“语言知识”的搜集。可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识;还可到群众中去搜集谚语俗语,至理名言等,并开展交流,资源共享,去粗取精。
2.5“劳动服务型”作业: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观念,同时积累读写的素材。可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活,也可组织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让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道德的教育。
3变单调封闭为学科整合,开放思维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并写出自己真切感受,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知识面,又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学会了有关蔬菜的词语后,让他们跟爸爸妈妈学着去菜场买菜;在学习了课文《四季》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学了《大自然的语言》、《新型玻璃》等科普文章后让学生选定一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去查阅资料,把探究到的知识写成小论文介绍给大家……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因此,推进课程改革,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加以变革,实行全面的开放,让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开放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变硬性统一为自主合作,开放个性
实施素质教育须承认个体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据此语文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1.1“顺其意而扬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擅长写作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文学社,负责编辑班级小报、黑板报,并鼓励向刊物投稿;擅长口语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演讲组,定期举行演讲示范;擅长书画的学生,可成立班级美编组,负责班级板报的美术设计;擅长演唱的学生可组成演唱组,负责课本剧的编排、演出。擅长搜集信息的学生可组成“小灵通信息台”,定期向学生发布校内外的新闻事件……
1.2“反其道而变短”:可让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参与相反的“特长小组”,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唱组,不求他们立即登台亮相,先让其做助手,即使最终登不了台,也不予强求;不善言辞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讲组,让他们在别人的示范中受到影响,逐步锻炼胆量,培养能力。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开放性的语文作业与原来相比也许并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且实施起来也比较繁琐,甚至于会受到一些教师的冷落。但我坚信,随着课程改的进一步深入,它必将会成为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推进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开放生活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教师可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2.1“口语表达型”作业: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选讲学校、社会的新鲜事情、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学生为在家人面前“显示本领”,往往态度十分认真,而家长直接听孩子“演讲”,又随时对孩子加以指导点拨,这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填补了老师不在时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2“观察积累型”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禽畜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家用电器的式样及其功能,家长忙农活干家务的情景;还可以让学生去商店、集市、车站、影院作专题观察。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应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笔记。
2.3“动手操作型”作业:《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学完《熟能生巧》,让学生模仿卖油翁的动作往细口瓶中倒水,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南泥湾开荒》时,让学生画一画战士们开荒时所用的战术;教学《夏明菡英勇就义》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或具有较强动作性的场面描写,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并演一演。
2.4“搜集整理型”作业:这类作业的布置应因人而异,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火花、图片、烟纸、糖纸等。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贴在专门的作业本上(贴画本),并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还可以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分类,如“迷人的风光”、“古老的建筑”、“别致的民居”、“伟人的风采”、“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可进行“语言知识”的搜集。可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识;还可到群众中去搜集谚语俗语,至理名言等,并开展交流,资源共享,去粗取精。
2.5“劳动服务型”作业: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观念,同时积累读写的素材。可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活,也可组织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让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道德的教育。
3变单调封闭为学科整合,开放思维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并写出自己真切感受,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知识面,又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学会了有关蔬菜的词语后,让他们跟爸爸妈妈学着去菜场买菜;在学习了课文《四季》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学了《大自然的语言》、《新型玻璃》等科普文章后让学生选定一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去查阅资料,把探究到的知识写成小论文介绍给大家……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