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张、王忍之编,三联书店出版),收有1907年在日本东京创刊的《河南》月刊的文章十二篇,其中有“旒其”的一篇《兴国精神之史曜》(录一章)。这“旒其”是谁呢?编者不知道,所以没有注明。 兹查周遐寿(作人)在他的《鲁迅的故家》(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河南》杂志”这一节里说过这样的话:“许寿裳也写有文章,是关于历史的吧,也未写完。……他写好文章,想不出用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张、王忍之编,三联书店出版),收有1907年在日本东京创刊的《河南》月刊的文章十二篇,其中有“旒其”的一篇《兴国精神之史曜》(录一章)。这“旒其”是谁呢?编者不知道,所以没有注明。
兹查周遐寿(作人)在他的《鲁迅的故家》(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河南》杂志”这一节里说过这样的话:“许寿裳也写有文章,是关于历史的吧,也未写完。……他写好文章,想不出用什么笔名,经鲁迅提示,用了‘旒其’二字。那时正在读俄文,这乃是人民的意义云。”由此可知,“旒其”就是许寿裳。
许寿裳(生于1883年)是浙江绍兴人,也是一位进步的作家。1948年2月18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台北寓所,当时他担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台湾大学的国文系主任。
其他文献
在西方文学里,二次大战后有哪些杰出的作品?考虑到近三十年来的历史,二次大战前的作品有哪些开始具有突出的地位? 据1979年6月3日一期《纽约时报书评》报道,该杂志就上述问题征询了一些作家的意见,现将有关作家的回答及作品名摘要列下: 鲁道夫·阿尼依姆(Rudo1f Arnheim): 在最近的文学作品里,最好的可说是埃尔萨·莫朗特(Elsa Morante)的《窗帘》(La Storia),英
一九三六年,《骆驼祥子》在《宇宙风》上开始连载的时候,老舍先生写信给编者说:“这是我的重头戏,好比谭叫天唱《定军山》,是给行家看的。”当时,很可能有人讥笑这是“儿子都是自己的好”。因为,那时候,只有把自己的儿子叫作“犬子”或“小犬”,才配算是“谦虚”。四十多年过去了,历史和实践证明的却是:老舍先生说的是老实话,“骆驼祥子”这个中国洋车夫,后来成为几乎全世界都知道的“国际名人”。 祥子的成名,没有
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最近,读了陶菊隐先生所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以下简称《史话》)一书,觉得有一本系统的叙述北洋军阀统治年代的著作,确实是必要的,但是《史话》还存在着不少的史实错误,虽然该书于一九七八年三月第二次印本中有“重印说明”,提到这次重印“改正了一些明显的史实错误”。现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提供出来,或者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一 《史话》一书引用了不少当
一 在印刷技术发达的今天,每个学术部门里每年新出的书都是成千上万种。一个初学者在这茫茫书海里怎么办?无论学哪一门,的确要有人指点一下门径为好。而所谓指点门径,无非是告诉你在这一个学术部门中,哪些书首先需要精读以及如何读等等等等。 一个学术部门里无论有多少文献,老实说,需要精读的部分总是不多的。英国的一句谚语Booksand friends should be few andgood(书籍和
画○,始于何时,是什么意思,我一直弄不清楚。 有人说,“○”就是“”,也就是后来日字的象形。这且不管它。 记得读中学时,有一位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某校招生,作文题是“○”,许多考生莫测其深浅,有的大做文章,有的掷笔而去。其中有一个考生,做了十个字的一篇文章:“夫○之为○者,空空如也。”不料这考生居然得了主考官的青睐,录取了。 现在这个符号,已运用到请示、报告、建议等等的文件上来了。这个办法,曾
偶读《诗经》,看到有不少篇章都用了“万寿无疆”一词,因逐篇摘记下来,作了一些参详比较。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结集,辑录了殷周之际、西周和春秋时期各种诗歌。它的选材比较广泛,既有司乐太师制作并保存下来的史诗、战歌、祭祀和宴乐用的宫廷乐曲,也包括有搜集来的民间口头创作。据说这些古代诗作,当时曾有三千余篇,以后经过孔子的删定、编辑,保存了三百多篇,有人也笼统地称之为周诗。 《诗经》所收的三百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搞翻译尽管已有不少年头,也陆续译出几本书,但从未敢自诩风雅,更不敢觊觎文学家的桂冠。相反地,每想起自己从事的这个行当,总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倒不是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经过革命群众批斗,认识到自己宣扬封资修思想,罪孽深重,而是因为不论译什么东西,总是捉襟见肘,穷于应付,深怕应了马克思对译者下的警告,“翻译者”(traduttore)很容易滑为“背叛者”(tradittore)①
这篇回忆录分四个部分,共四十九个生活片断。篇幅不长,而且一个警卫人员所能看到的总有很大的局限,但是,从字里行间人们看到的彭总,是那么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啊!彭总就是这么一个人。 《在彭总身边》所以使人感到真实,是因为作者按照客观的本来面貌,不粉饰,不回避矛盾,如实写出了彭总的个性和特点。 彭总的个性和特点之一,就是他一心扑到革命事业上,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在“庐山上书
作品一送到社会上去,就必然有个社会效果问题。每个严肃的作家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作为作家的责任感,不容他不考虑这个问题。 所谓社会效果,不是说作家主观上所设想的效果。当然有许多作品,其社会效果是与作家的主观设想吻合的。但是也有不少作品,作家所主观设想的效果并没有实现,倒是出现了作家意料之外的某些效果。随便举一例,如电影《飞刀华》,其作者并没有料想一些青少年观众会去模仿剧中人,竟形成一阵玩起飞刀来的
从重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谈起 一 周扬同志翻译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学术论文《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前译《生活与美学》),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出版。出版前,译者重新审定了译文和《译后记》,并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 被马克思誉为“俄国的伟大学者和批评家”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前受尽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残酷迫害。尼古拉二世以所谓“思想罪”无理逮捕了车尔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