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3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inlov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止血散加减治疗)各7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止血散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73-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消化性溃疡导致胃底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主要发生于空肠上段、胆管、胰管、十二指肠、胃、食管等部位[1]。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呕血、腹胀等临床症状,该病病情进展较快,且危重,可能会导致患者休克,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2]。一旦发病时,患者出血血管的愈合、收缩能力有一定减退,尤其是肝硬化患者,由于体内缺乏凝血因子,自身止血能力低下,目前临床上单独采用西医止血治疗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其临床症状难以令人满意,极易导致再次出血[3]。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辨证施治,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起效相对较慢,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笔者将146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4],且经内镜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40例,女33例;患者年龄介于19~70岁,平均(35.2±3.4)岁;出血原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26例,胃溃疡者18例,出血性胃炎者18例,复合性溃疡者9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34例;患者年龄介于20~71岁,平均(34.9±3.5)岁;出血原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25例,胃溃疡者20例,出血性胃炎者17例,复合性溃疡者1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出血原因等)方面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行常规检查,采取补液扩容、止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抑酸等综合对症治疗。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呕吐较为频繁者,应暂时禁食;若患者呕血较多,应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避免窒息,并及时进行输血治疗。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所有患者应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自拟中药止血散加减治疗,具体药方组成:茯苓18g,党参15g,炒白术12g,乌贼骨12g,三七粉10g(冲服),大黄炭8g,甘草6g。随证加减:若肝火犯胃者应加入牡丹皮、栀子、夏枯草等;若脾胃虚弱者应加入麦冬、石斛、沙参等;若胃中较热者应适当加入元胡、郁金、赤芍等。1剂/d,将上述中草药加清水煎煮,分早、中、晚三次温服,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5] 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黑便、呕血等主要自觉症状均消失,经大便隐血试验检查结果显示转阴(持续3d),且出血伴随症状在很大程度有所改善;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便血、呕血等症状均停止,且连续3d经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显示转阴,出血伴随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有效:治疗1个疗程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经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呈阴性,且出血伴随症状缓解;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出血症状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进一步加重,经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呈阳性,出血伴随症状并未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其中治愈34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7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6%,其中治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20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有严重影响[6]。中医学者认为[7],上消化道出血应属于中医学中“血证”、“便血”的范畴,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机体,情志不佳,累及肝、胃、脾等脏器,导致脏腑失调,络伤血溢,血不循经,气火逆乱,灼伤脉络,最终导致血溢脉外。因此,临床治之应遵循清胃温脾、益气止血、泻火生肌、活血化瘀等治疗原则。本组中采用的中药止血方中,茯苓、党参、炒白术、甘草等均具有健脾益气等作用;乌贼骨具有护胃、化瘀止血效果;三七粉具有化瘀温络,止血生血等效果;大黄炭具有泻下通便,攻积导泄,生肌止血等效果。众多中草药联合可共奏健脾益气、止血养血、清火化瘀、疏泄肝胃等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8-11],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氨酸、三七总皂苷、三七二醇苷、三七三醇苷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可有效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促进血管收缩,有效止血。大黄可有效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凝血时间,也可提高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有效抑制胃蛋白酶消化作用,快速达到止血效果。西医药治疗的针对性较强,见效较快,与中药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可有效提高临床止血效果,也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了17.8%,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素梅,张艳国,张艳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82.
  [2]方猛.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2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6-7.
  [3]蒋吉忠.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5(1):154-1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4-86.
  [5]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4-256.
  [6]王伟明.中医益血与止血干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305-306.
  [7]张娟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68-169.
  [8]冯陆冰,潘西芬,孙泽玲.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2,11(10).
  [9]陈娟,康靖东,杨立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48-1349.
  [10]包长山,额尔敦其其格.蒙药壮西乌尼顺额么(寒水=石化灰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77(6):338-339.
  [11]李鹏耀,赵义红.百病皆需兼顾脾胃[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5):7-8.
  (收稿日期:2014.11.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0.25%、0.5%、0.75%浓度的利多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需要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各50例,分别以浓度为0.25%、0.5%、0.75%,容量均为10ml的利多卡因,采用第六颈椎(C6)平面气管旁入路法行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患者阻滞效果、起效和持续时间、并发症和对重要生命体征的影响。结果:Ⅱ、Ⅲ组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 调查四川藏区(即安多牧区)龙胆属(Gentiana)药用植物资源,对该地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做出概述。方法: 通过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场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藏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群落、药用价值、资源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行总结。结果:本次调查表明,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物共26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共5种。结论
期刊
【摘 要】 蒙药材的炮制工艺独具特色,是蒙药学的主要特点之一。虽说蒙药多数以生用,但常用药材约1/4需要炮制。千百年来,蒙药炮制配合蒙医临床,在提高蒙药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蒙药炮制目的及常用炮制方法进行阐述,为其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蒙药;炮制目的;炮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08-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库叶悬钩子正丁醇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相HPLC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库页悬钩子正丁醇层分离得到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I)、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II)、槲皮素(III)、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IV)4个化合物。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蒙药材;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对藏医药古籍的收集、整理及挖掘,厘清藏医药学术渊源、学术流派及成就,为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以西藏、青海、四川等几大藏族聚居区的藏医学院、图书馆、藏医院及民间个人收藏为主要收集对象,走访关键人物、田野调查等收集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整理、核对相关信息,规范术语,建立数据库,探索数据挖掘方法。结果:共收集藏医药古籍410部,涉及藏医、藏药、及综合藏医药类知识,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去炎酊湿敷治疗II-III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II~III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灯照射30min,局部外科换药后,取干纱布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去炎酊湿敷于压疮局部,再取干纱布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两组患者均遵医嘱口服或鼻饲肠内营养乳剂(TP),以增加营养,促进创面愈合;比较两组的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曲马多不同的用药方法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中的效果。方法:95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在结束手术前20min给予患者1.5mg/kg曲马多,对照组在麻醉诱导时给予患者1.5 mg/kg曲马多,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清醒评分等指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Mirizii综合征(Ⅲ型)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irizii综合征(Ⅲ型)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结果:术后患者无胆漏现象,且胆红素明显下降,行T管造影提示胆管通畅,第23天治愈出院,随访两年,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分离胆囊三角后离断胆囊管,取出胆囊结石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Miriz
期刊
【摘 要】 心血管疾病(Cardial Vessel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且CVD又是CK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CKD并CVD多从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血脂,纠正贫血、甲状旁腺功能紊乱、酸中毒及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治疗入手,但针对CKD血管钙化尚无公
期刊
【摘 要】 目的:考察人参提取物的吸湿性,并优选出最适合人参提取物的辅料及其混合配比。方法:以人参为模型药物,考察其临界相对湿度,并通过考察单一辅料和混合辅料对人参提取物吸湿性的影响,筛选出最适辅料和最优辅料比。结果:综合平衡吸湿率,吸湿速度方程得出α-乳糖:高岭土为1∶0.5时提取物吸湿性最小。结论:筛选出的混合辅料能降低人参提取物的吸湿率,起到防潮作用。  【关键词】 人参提取物;防潮辅料;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