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理论模型的启示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托达罗模型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不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部寄希望于城市,也不能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城乡同时吸纳的原则。
  关键词:理论模型;农村劳动力;农村就业
  中图分类号:24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54-03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就出现了规模高达数千万人的“民工潮”,他们无序地流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而当前中国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下岗职工众多,城镇化进程迟缓,城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是十分有限的。著名的托达罗模型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对解决目前中国农村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1.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现况
  
  1.1 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
  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2005年末全国乡村人口(本文乡村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近93 7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1%。2005年末,乡村从业人员达到了48 971.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①。
  1.2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素质欠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反映,2005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男女性别比为114.3∶100.0。二是农村劳动力大龄化。在农村劳动力中,16~22岁的劳动力占10.3%,23~30岁的劳动力占15.6%,31~40岁的劳动力占26.2%,41~50岁的劳动力占20.5%,5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7.4%。23~40岁年龄段的壮劳动力占41.8%,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7.6%,劳动力呈现大龄化的特点。三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劳动力占6.8%,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0.2%,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占46.3%,高中文化的劳动力占6.4%,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0.3%。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四是农村劳动力缺少专业培训,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在农村劳动力中,仅有6.7%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多达93.3%的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②。
  1.3 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经济地理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少。以总人口中农村劳动力的密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2.两个理论模型的启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涉及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转移和向哪里转移。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了通过发展城市工业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轨迹看,刘易斯的理论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局限性更大。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就出现了规模高达数千万人的“民工潮”,他们无序地流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寻求就业机会。据统计,全国农村在外流动就业的人数2004年达到100 260万人。数量巨大的民工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不仅给交通运输和城市生活秩序造成了压力和问题,而且大量农民因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往往是无“工”而返。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工业化水平并不高,仅仅依靠城市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然是不现实的。
  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主张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认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本身就是发展的目标,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消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而是发展农村,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最终使二元性消失。托达罗的理论在我国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托达罗的理论,结合我国目前的形势,农村现代化应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农村现代化主要应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实现,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城市化,这是托达罗模型的基本思路。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是建立在充分就业假定基础上,托达罗模型则是建立在失业假定基础上。当前我国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下岗职工众多,城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是十分有限的。但在存在超量劳动力供给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开发消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是不现实的。从当前的现实国情来看,刘易斯和托达罗的理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部寄希望于城市,也不能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城乡同时吸纳的原则。
  
  3.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就业问题,应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农村就业战略,采取农村外部转移就业和农村内部就业并重的方针,既要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又要大力开发农村内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潜力。
  3.1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3.1.1 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农村消费能力有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可将目标主要确定在城镇,根据城镇居民需求生产,提供服务。
  3.1.2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就近就地转移渠道。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部生产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同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同时加快发展林业、瓜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的非耕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就业潜力,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农民增收。
  3.1.3 实施“土地流转”政策,解决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在稳定现行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让土地充分流转,实行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耕作权)“三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可以流转。不仅不会改变、动摇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基础,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尤其是使用权流转能有效地消除进城民工的后顾之忧,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彻底转移”至关重要。
  3.2 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增强城市承载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
  把增强城市承载农民迁移的能力作为实施农村外部转移战略的重点。增强城市承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在增强城市承载农民迁移能力的战略选择上,既不能孤立发展大城市,也不能只抓小城镇,而要寻求“第三条道路”。
  3.2.1 实施城市规模升级战略,提高城市承载农村流动人口的能力。对北京、上海、广州等现有大都市,采取都市圈发展战略;对武汉、兰州等省会城市和具备条件的地级市,鼓励其发展为中心城市;对现有的县级市,有条件的鼓励其发展为地级市;通过撤乡并镇,规划建设一批10万人以上的小城镇。
  3.2.2 实施城市布局优化战略。把解决中西部城市发展滞后问题作为今后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重点。国家在财力、物力和相关政策上要优先支持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和开放城市,在中西部县级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有活力的中等城市,发挥中西部城市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转移就业的带动作用。
  3.2.3 在城市规模升级和布局优化过程中推进“城乡分治”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治”,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户籍制度、农民教育、就业管理以及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等单项改革入手,由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推进,都市圈外围的卫星城市先行改革,分阶段实现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城乡并轨。
  3.3 推进工业化进程,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3.3.1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实行增加就业的产业政策,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传统产业;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就业。大力发展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就业潜力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重大作用。
  3.3.2 大力推动所有制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主要载体。各级政府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鼓励自主创业,进一步支持私营及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信用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贷款机制问题。特别是要在资金、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乡镇企业顺利实现“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3.4 推进就业市场化,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
  要引导全社会彻底破除城市人口优先就业的惯性思维,树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观念,培养市场竞争意识。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消除体制性障碍,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束缚,使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待遇。以城乡就业一体化为目标,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力提供信息、培训、代理、就业等一条龙服务。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简化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和跨地区就业的各种手续。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国家统一规定收费项目和标准,禁止有关单位向农民工乱收费。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应与城镇从业人员一样享有相同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劳动法》,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反歧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劳动监察体系和队伍,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监督体系,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府监督及社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用,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帮助农民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受理农民工请求付给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伤害赔偿、缴纳保证金被骗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权、财产权利的案件,向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劳动法》的宣传力度,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的人权意识和依法自我维权的能力。
  3.5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3.5.1 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新增劳动力素质稳步提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国家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出发,废除教育产业化,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要解决好城市农民工的子女入学问题,允许农民工子女凭暂住证按城市学生的同等标准就近入学。
  3.5.2 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针对性。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宽进严出,对毕业学生免费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财政支持,降低学杂费,尽量使农民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
  3.5.3 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转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就业订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适应能力。认真制定和落实转岗培训补助政策,筹集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补助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可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体规划和财力情况,调整支农资金结构,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
  
  注 释:
  ①②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6—200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陆铭.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
  [5]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6~2005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
  
  [作者简介]张希君(1968-),女,甘肃平川人,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室副教授。从事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7-06-20
  (责任编辑:梅文)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农业劳动力资源是否匹配对于区域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分析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匹配程度,寻求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对区域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三者之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地市间)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以及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负相关,且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名义而非实际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并从政府、市场、农村金融层面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对两种常用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研究的发展进行了评述。首先总结了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增长核算法和前沿生产面法,并详细描述了确定前沿生产面的DEA法和前沿函数法的研究进展。然后总结了利用增长核算法和前沿生产面理论对劳动生产率分解的已有成果。  关键词:生产率;增长核算;数据包络分析;前沿生产函数;Malm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
期刊
内容提要:上海提出建设金融中心战略目标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通过发展金融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但实际上通过对不同融资方式与上海市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于上海经济发展的作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出上海金融产业发展的内在缺陷,同时也说明了在这种结构之下无法顺利实施上海发展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因而必须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从功能和制度上夯实建设金融中心的基础。 
期刊
内容提要: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土地规模经营则是现代农业的前提。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给予土地转入大户补贴、重点扶持租赁经营和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的土地流转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流转;现代农业;土地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内容提要: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是国家财政体制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对省、市、县、乡四个层级地方政府间的责任划分和支出分配的现状分析,阐述现行财政体制在权责划分和支出分配的制度安排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理顺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事权;财权;分税制财政体制  中图分类号:F8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
期刊
内容提要:旅游商品开发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旅游商品开发具有很多优势,但目前的古镇旅游商品开发大多缺乏创新和特色。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游客对古镇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并提出了创新开发的思路。  关键词:古镇旅游商品;需求特征;创新开发;思路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97-03    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作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环境污染的削减过程中发挥市场环境政策工具的作用愈显紧迫,但市场工具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鉴于市场工具的优越性及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发挥市场工具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实现污染削减,保护环境。  关键词:市场环境政策工具;必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74-03    1.问题的提出
期刊
内容提要:为了解城乡差距现状,中改院调研组深入到西北三省(甘肃、青海、宁夏),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城乡差距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差距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从体制机制方面分析了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性对策。  关键词:城乡差距;西北三省;农村公共服务体制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05-08    为了了解西北地区城乡差距
期刊
内容提要:小城镇建设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小区域生态环境的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削弱。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区域小城镇建设进程中(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策略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产业关联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