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来源 :现代营销·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非均衡性问题日渐凸显,使得金融经济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挑战,对金融经济的周期的把握,成为各经济体精准控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及预判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高度发展和金融周期理论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界开始对这一周期的研究逐步地走向了深入,进一步提升了金融周期检测体系及监管手段的完善和开发。本文就金融周期的内涵及其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金融周期展开了总体分析,在对这一问题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经济周期;金融监管;启示
  一直以来,非均衡性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本质问题,而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上,其可视为市场非均衡性的外在体现。而就全球视野出发,对这一经济周期的体现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经济的周期上。同时,这一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说明金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金融经济的周期的把握成为各经济体精准控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及预判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1]。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把握了金融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就可实现对金融市场更为精准和有效的监管。就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周期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在人类的前行中,市场经济的出现助推了文明的发展。这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手段能够实现配置效用的最大化,进而使各种社会资源达成理想化的状态。而随着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典市场理论中的关于市场可以自动平衡的理论暴露出较大的问题。均衡性不是市场的常态表现,非均衡性才是市场经济规律把握中的核心。从一种非均衡性的经济市场向另一个非均衡性市场的过渡的过程,便可视为金融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理论在市场经济的检验下越发地被人们所接受,其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揭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和“一分法”的哲学理论。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下,货币主义仍是当前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主流观点,其认为货币本身的主要作用在于对通货膨胀的有效刺激,而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这一理论下,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多认同采用促进稳定政治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调节[2]。而金融经济的周期理论中,其最主要的观点更加认同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影响作用,这也就导致这一周期理论与货币主义理论之间存有显性的差异。金融周期理论从根本上对金融市场借助代理成本在经济周期中的反向放大效应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就这一理论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的机理进行的探索,这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金融市场的认知。其次,“一分法”哲学理论是金融周期内涵的另一重要建树。在人们对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经济哲学的发展与金融经济的发展相并生。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分为“一分法”和“两分法”两种研究方法。金融周期理论主要是采用一分法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向统一来进行一体化的研究。相对于货币主义研究中常用的“二分法”。金融周期研究的“一分法”可以有效弥补货币主义理论的缺陷,各加符合当前的经济学研究发展趋势。而不可忽视的是,金融经济周期也存在着其必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中其需要借助国际货币体系,并借助这一体系的短期波动来实现对金融经济周期的描述。从这一点上而言,金融经济的周期的把握需能够全面地了解金融周期的时空背景。以美国为例,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重创。而后美国政府决定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通过加持货币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正是这些举措造成美元的大规范泛滥,而同时美国经济的资产泡沫指数也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良性运行[3]。
  (二)在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中以结合经济全球化来解读。在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中将实体经济的全球化来作为分析的基础。这一全球化背景中的最重要的标志便是发达国家应自身实体经济成本高昂而将本身所保有的实体经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也就在较大程度上加剧了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实体经济的发展偏移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发展金融及其衍生产品来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手段,以维持其利益的同时,降低国内的失业率。也因此逐步将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经济周期胶合在一起[4]。
  (三)在金融經济周期的研究中需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相关性进行梳理。从理论意义上出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并不存在有独立的经济周期。近年来的研究更加证实,金融经济周期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周期叠加后的一种结果。从这一角度出发,也应对金融周期的独立性进行否定。而部分研究者仍秉承于这一观点,认同金融周期的独立性,忽视了金融经济周期作为实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关联。
  二.我国金融周期的总体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一段波折期,对于金融经济的研究曾一度空白。随着金融周期理论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界开始对这一周期的研究逐步地走向了深入,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经济周期案例逐步增多。在次贷危机中,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到了波及,金融市场在国际机构资产的恶化和国内货币紧缩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一影响也直接衍射到了我国的证券市场。次贷危机中我国的股市在这一阶段市值跳水,超过7成的上市企业受到了影响[5]。也是在2008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由上半年的热转到下半年的衰,这一巨大的变化经评估比经济周期提前了8个月。次贷危机后,政府高度重视对此次危机所产生影响的解决。并针对此次危机出台了多个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使得我国金融经济免受重挫。通过加大对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刺激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这一套组合拳的得力实施,使得我国金融证券市场开始逐步回暖,而实体经济的复苏却未见较大改观。而这其中,金融市场的回暖在很多程度上为实体经济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支点。我国股市的再次低迷期在2011年又有所显现,在这一年的年初我国经济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开始显露,而这一问题开始在11年底的时候有回落到了正常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股市的回落又较实体经济提早了6个月。这些问题进一步表明,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的问题仍是较为突出的。   三.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一)金融监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从金融周期的发展观来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较大程度上促成了这一问题的呈现。我国在经历的市场经济的阶段性发展之后,也开始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而在这一背景下,持续性地增加对我国金融领域的监管也成为重要的关注点[6]。纵观我国的金融监管历程,多数情况下只是就金融问题展开微观层面的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微控手段来确保经济的发展。而对金融经济的宏观调控层面的研究多有不足。就经济学的发展而言,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一个较新的金融理论,也是在近年来才真正的被金融研究者和工作者所认同。而对于金融监管情况而言,其更是在监管理论和监管手段上呈现出一定的不足。对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周期性问题未能全面地展开研究。而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也未能很好地从宏观监管的理念出发去检测这一问题。这就导致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周期的预判能力缺失,不具备对国家金融经济周期定期公布的能力。而从这一点上来讲,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应试图突破常规性的监管工作,寻求在金融监管意识和监管手段上的提升。金融监管部门应能够对我国各金融周期展开对比研究,以全面满足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总体需求[7]。
  (二)金融周期的检测体系有待于完善
  我国金融经济周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基础便是对经济周期规律的准确把控。而这一基础也将作为金融对经济周期进行影响的支点,可对其产生的放大效应进行研究,从而整体上实现对金融周期的把握。而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待于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能够设立专门的金融经济周期研究部门,专注于对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并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并通过对这一金融检测体系的有效利用,实现对我国宏观金融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持。这一发展要求,未能引起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对这一机构的设置仍处于讨论阶段。而反观商业金融机构在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中走在了金融监管机构之前,其当前已初步具备了对金融周期的研究和追踪能力。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周期的检测体系建设相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更为完善,成为了我国金融周期检测的主力实施者。而基于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而言,我国金融机构也需要在金融周期监管的过程中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从而以更为体系化的检测系统,为金融周期的控制提供精准的服务。
  (三)金融周期反监管有待于继续强化
  金融周期的反监管是开展宏观性金融监管的核心,而对于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一个多系统的建设过程,也是当前开展金融经济监管的难点问题之一。就理论层面而言,金融周期的问题是对金融监管逆经济周期的真实反映[8]。现阶段,在金融周期中,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应金融周期的周期检测能力不足及对金融周期反监管规律和力度掌控的不到位,进而导致在金融周期面前多是采用刺激措施来应对经济的虚热降温。而这些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金融风险的等级。如,我国曾在07年是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资产膨胀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中金融机构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炒港股的规定,而未能有效地通过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危机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控制。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导致次年的“次贷危机”发生后,这些流入港股的资产面对血本无归的惨境。而在这一影响下,大量的金融机构在这一冲击下而破产。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反周期监管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十分关键。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大背景下,应对市场本身的非均衡性特征及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金融監管部门对金融经济周期问题的科学研究和精准控制,将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提供重要的保障。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革新传统的微观经济调整手段,从宏观经济的运行层面实现对金融经济周期变化规律的整体把控,进而有效地规避经济运行中的多方面风险。
  参考文献:
  [1]张艳华. 论我国金融经济周期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4):10-11.
  [2]崔祥龙. 《资本论》中蕴含的信用思想研究[D]. 山西大学,2018.
  [3]王进梅. 我国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非对称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8,(13).
  [4]尹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银行业金融业务的转型研究[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5]邓创,徐曼. 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的时变特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9):75-91.
  [6]朱太辉. 中国实体经济债务:演变、风险与治理[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4):71-81.
  [7]邓创,徐曼. 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的时变特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9):75-91.
  [8]沈伟. 风险回应型的金融法和金融规制--一个面向金融市场的维度[J]. 东方法学,2016,(2).
其他文献
摘 要:事业单位与国家行政机构不同,它是指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国家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不断的进行着深化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会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从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人员也
期刊
摘 要:通过阐述实施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详细分析实施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的对策,对当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在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的模式下,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的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与营销渠道,在许多领域我国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明自由、暗垄断”的国际经济形势中,我国制造业被锁定到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利润非常有限。只有增强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与影响力,进行自主创新,打开国内市场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我国才能实现制造业升级并且在国际分工中获得合理利润。  关键词:制造业 比较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都是我国党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改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态势良好。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使得企业高速发展遇到很大的挑战,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有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需要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阐述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
期刊
摘 要: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对于实现智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方式较为复杂,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大幅度提高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必要认真做好继电保护,加强保护和后处理,本文主要从继电保护的含义以及继电保护的问题和保护装置的评估指标等方面出发,加深对继电保护运行方式的认识,提高了继电保护运行方式的准确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物流网络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产品销售。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总额达到9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我国政府自2019年也不断出台《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政策,批准跨境电商综试区来支持行业发展。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全球各地区信息化程度不同制约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法律政策制定滞后于市场发展,
期刊
摘 要:自媒体时效性强,发布流程便捷,发布成本低廉,吸引了众多广告主的目光。在自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自媒体短视频广告形式相较传统广告形式更为盛行。它存在着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传播速度极快、针对性较强、受关注度较高等优势,且短视频广告形式可以有效追踪广告效益,减少运营成本。基于自媒体短视频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自媒体短视频应用软件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自媒体短视频广告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工程越来越多,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好。但是,在一些地区,地质条件多为软土地基,这将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产生巨大影响。例如,跳跃颠簸,不平的道路,路基开裂和滑动。为了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施工单位必须对公路桥梁工程的基础进行有效的处理。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筑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道路桥梁的地基大多由高度压缩的土层、淤泥土、淤泥、混
期刊
摘 要:在先进科技快速普及与发展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也在快速繁荣昌盛。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情形下,世界各国还均保留着危机感,并有总结先前的经验或者教训,并思索迎接新世纪挑战的策略与将来前行的目标,以突破种种制约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研习了21世纪莅临后,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的大趋势。  关键词:世界经济发展 21世纪 大趋势  进入本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到处都充斥着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化的发展模式。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金紧张问题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题,成为经济学家与实体经济企业管理者特别关注并渴望予以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实体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根据实体经济面临的金融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