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骚扰,一场“权力”对“权利”的侵犯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出现“要么忍,要么滚”时,你会怎么选?
  前些天,某公司女员工被侵害事件,连上了10个热搜,再一次引发社会对于性骚扰,特别是职场性骚扰的关注和讨论。
  千万不要以为,您和性骚扰,还隔着一个吃瓜的距离。
  性骚扰,在生活中可能无处不在。
  地铁里的咸猪手,您遇到过吗?被人长时间盯着敏感部位看,您会觉得别扭吗?听到身边的人和你开了一个和性有关的玩笑,您笑得出来吗?电视剧里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动不动就强吻的情节,您认为很浪漫吗?
  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是很正常吗?”抱歉,上述这些行为,当然,还有远远不止这些,都算是性骚扰,您或许认为没有问题,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够接受。
  被漠视的权利
  与性侵仅有一线之隔的性骚扰,在本质上来说,重点并不是“性”,而是权利。
  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赋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性骚扰,其实是一种对人格权的侵犯。
  但遗憾的是,在很多年里,法律并没有能够有效地维护遭遇性骚扰当事人的权利——例如,在2001年,中国出现了首例性骚扰案件,但最终因证据不足而被驳回。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强调了“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等内容。“性骚扰”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国的法律条文中,但此次修订,并未对性骚扰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作出任何界定。
  现在,如果以“性骚扰”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可以检索到730篇法律文书。其中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为案由的占比约为44%,人格权纠纷为案由的占比约为30%——在2018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关于增加民事案件案由的通知》,将“性骚扰责任纠纷”作为新增加的民事案件案由。在这之前,因为没有独立的案由,性骚扰案件往往都只能以身体权纠纷、名誉权纠纷和一般人格权纠纷等案由进行起诉和审判。
  此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害者希望通过法律维权时,最棘手最难以解决的障碍,是当时的法律并未对“性骚扰”作出明确的定义。也因为如此,还有很多的受害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遭到性骚扰。
  直到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可以认定为“性骚扰”的行为,包括: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
  虽然,民法典只是列出了性骚扰可能出现的形式,要对性骚扰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这仍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中写道:性骚扰行为会影响受骚扰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侵害人格尊严、自由,损害其形象和自尊,严重的性骚扰甚至造成被骚扰者的恐惧、自闭和盲目依赖,还可能涉及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引起社会的较大关注。
  事实有那么严重吗?当然,我们可以看几组数据。
  在2016年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编著的《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中显示,超三成在校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35.1%的调查对象曾遭遇过基于性别的性暴力或性骚扰。
  在2018年的一份《中国职场性骚扰调查报告》显示,212名女性和21名男性受访者中,有150名女性和5名男性曾遭受过职场性骚扰。而多份同类型调查显示,有50%~70%的员工曾在工作中遭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
  2018年3月,《中国女记者职场性骚扰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有超过83.7%的受访者表示曾遭受程度不一、形式不同的性骚扰。其中,42.2%遭遇不止一次,18.2%遭遇5次以上。包括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被开与性相关的玩笑,被展示猥亵文字与图片,被碰触身体与隐私部位,甚至还有6.3%的记者被迫发生性行为。
  性骚扰,可能就在您身边,在这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不分行业,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尴尬的性骚扰维权
  最近,接连有多位知名男性艺人被公开指控性骚扰甚至性侵,而在企业、媒体、公益等领域,针对性骚扰的指控也屡见报端。
  2018年,一位女性社会工作者起诉自己的领导刘某于2015年对其实施了性骚扰,被骚扰的受害者还包括她的同事们。2019年6月,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刘某存在性骚扰行为,判令其在判决结果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告当面以口头或书面方式赔礼道歉。双方对此结果都不认可并提出了上诉。但二审驳回了双方上诉,维持原判。
  这是继最高院新增案由后,第一例明确以“性骚扰”为案由的判决,也是近年来公开举报性骚扰或性侵案的诉讼中,首次以受害方胜利告终的诉讼案。
  这起诉讼持续了两年,虽然胜诉,但仅仅只是得到了“赔礼道歉”,法院驳回了原告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或因没有向法院提交足够的证据证明造成了精神损害。二审法官还认定,性骚扰行为必须要有过度的标准,只有认定过度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何为过度?这并非法定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现行《民法典》的规定,受到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看到,性骚扰,实际上本身还是侵犯人格权的民事责任的问题。性骚扰的行为人,应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停止侵害、赔偿精神损害等。而作为受害人提出的诉求能最终被法院所认可的,也仅限于上述的责任承担内容。
  当然,如果性骚扰进一步发展成猥亵行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如果出现了强制、暴力等情况,那么则有可能构成的罪名还包括故意伤害罪,强制猥亵、侮辱罪或者强奸罪,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性骚扰案件的起诉率实际上是非常低的。特别是作为民事诉讼案件,基本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而对于具有私密、隐蔽特点的性骚扰行为,受害人能留存的证据也是非常有限的。取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特别是在这样的案件中,受害人通常都还会对自身名誉受损担忧,因此也导致了非常多的受害人选择“忍气吞声”。   更值得担忧的不是起诉要求高,而是反诉成本低。
  2018年,一位女生在网络上发文指控前同事邓某在2009年曾对其进行性骚扰。邓某否认指控,并反诉该女生名誉侵权。由于间隔时间久远,该女生只能提供心理医生出具的咨询证明,2020年10月,法院最终认定其“并未提供任何其他直接证据证明‘性侵(未遂)/性骚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因此“不足以令人毫无迟疑地确信其所述情况真实存在”。
  这位女生,被判决必须向邓某支付1万元人民币的补偿金。
  权力不许妄为
  其实,性骚扰,除了权利,还有一个词不得不提,那就是权力。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性骚扰行为,都发生在职场,发生在上下级关系中。一方凭借自己的权力,用某种利益作为交换条件,比如升职加薪,要求甚至强迫另一方提供性回报。还有盛行的职场酒桌文化,包括某些公司开展没有边界甚至存在性暗示的“破冰活动”。
  在此过程之中,基于地位和权力的不平等,另一方出于可能会被降职减薪甚至被辞退的风险,不得不接受一方提出的“条件”。这绝不应该被视为“受害者有罪论”。
  当出现“要么忍,要么滚”时,您会怎么选?
  其实,因为性骚扰、性侵丑闻而登上热搜的公司绝非只有眼前的这一家。
  作为公司,有责任吗?当然。
  在2018年《中国职场性骚扰调查报告》中显示,69%的受访者表示用人单位没有防治性骚扰的相关规定,89%表示没有防治性骚扰的培训、课程或讲座。
  时隔3年,在今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在此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也明确提出,单位负有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安全保障义务。
  简单来说,用人单位建立性骚扰防治机制,不再是可选项,而已经成为了法定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设立对性骚扰防止和制止的措施,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在不断进步。从对相关案件的检索中也不难发现,近5年来,性骚扰的案件从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恰恰反映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提高。
  就在今年3月,民法典时代的首例性骚扰案件在上海宣判。在这起案件中,行为人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内容淫秽、低俗的骚扰短信干扰受害人的生活,受害人的精神状态因此遭受严重影响。本案一审判决行为人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律师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9.8万余元,并书面赔礼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案中,原告方举证的证据,包括了上千条微信、短信等騷扰信息,内容极其淫秽、低俗;被告两次写下的保证书,保证不再骚扰原告;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确认了被告多次以发送骚扰短信和拨打骚扰电话的方式,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违法行为;此外,原告亲友等相关的证人证言,可以证明原告在被告的骚扰下,精神受到了严重刺激,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证据,依然是胜诉的根本。
  所以,遇到性骚扰或性侵,一定要学会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增强证据意识,及时固定保存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及时拨打110报警,要求调取并保留监控录像,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果造成精神创伤的,应接受相关心理治疗并且保存诊断记录。此外,电话录音、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短信、电子邮件等带有骚扰信息的电子文件也都可以作为证据,应该完整保留证据原件,必要的时候进行公证。
  反性骚扰,不仅需要每个人的自我保护,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
  因此,我们期待看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法律配套制度和执行机制,建立起一个多方位协作的性骚扰防止和干预机制,比如,妇联、工会、各类社会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受害者才能更有勇气站出来,勇敢地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想推荐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女旷工因受够了男旷工的性骚扰,在律师的帮助下,发起美国第一场性骚扰集体诉讼案的故事。
  影片的片名,正应该是我们对待性骚扰的态度:
  决不让步。
其他文献
这股逆流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尤为明显  郑州“7·20水灾”淡出公众视野近半个月,徐可和同事还是没弄明白,为何公司的艺人给水灾捐了款,反倒招来骂名?  徐可在一家娱乐公司的公益部门工作,公司艺人的公益活动多是经由她手。徐可发现,这次水灾中,网友对明星捐赠的时机和金额愈发苛刻,“捐多捐少、捐早捐晚都会招来骂声”。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列出明星捐款金额与其身家做对比的,也有把捐赠金额列举出来排
期刊
如何鼓励企业自愿参与到第三次分配中来?  2020年,完成“脱贫”任务的中国,开始迈入“共富”的新赛道。在“共同富裕”目标和“第三次分配”浪潮之下,企业如何秉承自愿原则,更好地参与其中,在“公益”中实现“共益”,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快速响应  在中央财经委“8·17会议”召开的第二天,腾讯宣布增资500亿元,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投入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第三次分配+慈善公益运作=蝶变效应  从浙东学派到阳明心学,义利并举、以民为本一直深刻影响浙江人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40多年来,纵观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历史,浙商大多带有浓郁的“共富”血液、基因。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人们说浙商更是“责商”(有责任之商),可以说浙商是“自带慈光”的共享共富的践行者。  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选定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我国发展不
期刊
当前,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共同富裕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  这并不是中央首次提到三次分配。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
期刊
只有选择合宜的领域,帮助人自助,才是公益  每年的“99公益日”已经变成公益界和公众参与公益的一场盛事,数据显示,2015~2020年6年时间,历届的捐款金额增加17倍,捐款人次增加27倍。互联网平台大大扩展了公益的参与度,对越来越广泛的捐赠人而言,如何更能捐出“好公益”呢?  首先,捐款额“多”并不就意味着“好”。宏观的捐赠额度当然是衡量公益事业发展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比如美国慈善捐赠额保持在G
期刊
如何打造一个人人参与的公益节日?  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公益节日,有可能吗?  在中国,业界人士也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近几年,互联网大厂们打造的“99公益日”等公益品牌正努力地在社交产品和交互新玩法里找一个支点,试图撬动更多人的日常,使慈善和大众有更细密的联结。  但目前,中国的慈善捐赠仍然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9年我国个人捐赠金额为398.
期刊
先民有言:『同能不如独诣。』又曰:『众会不如独赏。』独诣可求于己,独赏罕逢其人。予于画竹亦然。不趋时流,不干名誉,丛篁一枝,出之灵府,清风满林,惟许白练雀飞来相对也。  这是金农画竹的一段题记,道出其于绘事的态度和基本心境。此段话移以述张宗祥之书法亦甚贴切。张宗祥生于一八八二年,卒于一九六五年,成长在西学东渐之风日盛的年代,但其志于国学,成就卓著。『良师、良吏、良医是张宗祥一生事功的概括。』先生早
期刊
资本巨头能让教育变得更好吗?  杰夫·贝佐斯是全世界最富有的那个人。1994年7月,他在华盛顿西雅图自家的小车库里,创办了如今的电商巨头——亚马逊网站,到今天,它已经成为市值超过1兆美元的“万货商店”。根据《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21全球亿万富豪榜单,贝佐斯已连续第四年蝉联榜首,身家达到1770亿美元。  但贝佐斯也一度被指责为“吝啬”,据《时代》杂志报道,在2000年至2017年期间,贝佐斯只捐
期刊
全球迄今为止的疫情应对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刻,它暴露了疫情防范和应对中存在的根本缺陷和不平等。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重演  新冠疫情的暴发,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教育、就业与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发展进程。世界上有3100萬人再度陷入极端贫困,全球范围内的女性工作岗位预计比2019年减少1300万个,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率下降到2005年的水平——即有3000多万儿童错过了免疫接种,而其中有1000多万是因疫情
期刊
近两百年,全球化是主要的潮流。伴随工业化的全面加速,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前所未有地整合在了一起,我们建立了契约,达成了交易,又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叙事。但这种情况在过去二十年已经终结了。英国脱欧,移民和难民问题,贸易战,民粹主义迭起,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环境危机和气候变化,种种反全球化现象成了新的潮流。  全球化,及其所意味的单一经济体、同一秩序、一体化格局,似乎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