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从问题中寻找答案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的胰岛素注射周活動上,来自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的邢秋玲护士长为患者讲解了胰岛素规范注射的9个步骤,帮助患者学会了正确寻找注射点的方法,还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我国胰岛素注射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8年至2009年共1年的时间,包括16个国家、171个中心、4532名糖尿病患者参与了第二次全球胰岛素注射技术现状调查。这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注射技术研究。这次研究主要从糖尿病教育者和患者两个角度调查了目前患者的注射习惯和注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在参加国当中所占的比重是11.2%,共有来自全国10个城市20个中心的488名患者参与。
  从这次调查结果显示的问题来看,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情况不容乐观。
  近14.5%的患者选择在疼痛感较轻的部位进行注射。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错误,但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最佳的胰岛素注射部位为腹部,其次是大腿外侧那片方形的区域。患者如果只是以疼痛感作为注射部位选择的标准,很容易出现因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导致的低血糖、胰岛素吸收障碍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是扎伤皮下血管导致出血等情况。
  约41.1%的患者在同一部位过于频繁地注射。这会导致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增生,出现结节和肿块。如果此时患者仍在此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受到结节和肿块的影响而发生吸收速度的改变,从而影响血糖的稳定。
  注射胰岛素时,应多选取几个安全的注射点轮换注射,给注射部位留出足够的恢复时间。
  仅25.6%的患者在每次随访时接受了注射部位的检查。可能有的患者认为自己经常轮换注射部位,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有时,患者自己难以发现较小的肿块和结节,这时就要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防微杜渐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30.6%的患者在腹部注射时没有捏皮。虽然有些患者的腹部脂肪比较肥厚,但仍不应放弃捏皮的步骤。不然有可能会造成胰岛素被注射进肌肉的危险,导致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发生低血糖,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大约55.4%的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会过早地松开皮褶。这会导致针头外移,还没有被注射入体内的胰岛素外溢。这样不仅会造成胰岛素的浪费,还会因为药量的减少而导致血糖波动,影响血糖的控制。
  仅10.7%的患者每次注射都使用新的针头。针头的重复使用会造成针尖的磨损,粗糙的针尖是导致注射疼痛和皮下脂肪结节、增生的重要原因。并且,过于频繁地重复使用针头还有可能发生断针的危险(针头折在皮肤中,有时只能开刀取出)。■
  编后语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注射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除了防治知识的匮乏,思想上的松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已经选择胰岛素治疗的“糖友”能够好好学习胰岛素注射知识,并将之应用到实践之中,将胰岛素的益处发挥到最大。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后的影响因素尚未理清,也没有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该文对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后的创新成效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投入结构不合理、创新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政策与创新环境不协调等成为阻滞该类科研院所实现进一步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在当前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攻坚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投入结构、加快与市场接轨、促进科技创新政策
期刊
周师傅退休后的第一年被查出患有糖尿病。3年后,医生给他查了随意尿(即不考虑时间与进食情况而随时随意解出来的尿)的微量白蛋白,结果是30μg(微克)/1mg(毫克)肌酐。刚好在临界线上(临床上界定微量白蛋白尿的标准是30~299μg/1mg肌酐),医生建议他半年内进行3次检查。  两个月后,周师傅又留24小时尿测了一次微量白蛋白,结果是27mg/24h(标准是30~299mg/24h),在正常范围。
期刊
2012年10月,第48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年会在德国举行。会议提出了胰岛素优化治疗的新理念,对于如何提高胰岛素疗效,简化胰岛素治疗方法和用药安全性问题有很好的建议,现简介如下。  简化胰岛素剂量调节方法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最终手段。当前最使医患双方茫然的是,胰岛素剂量的调节方法过于复杂,使众多患者难于掌握。任何复杂的问题,如果能把它简单化以利推广,这本身就是创新。此次欧洲会议上
期刊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与血糖的结合产物。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很缓慢,而且是不可逆的,在红细胞死亡之前一直存在。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平均60天,所以HbA1c能反应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经过20多年临床应用,发现HbA1c在指导糖尿病防治方面尚有许多新功能,现简介如下。  诊断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将HbA1c≥6.5%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HbA1c比血糖稳定性
期刊
人体血糖的来源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主要是靠自身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即由蛋白质、游离脂肪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它是空腹血糖的主要来源;外源性主要来自人体消化吸收的食物,它是餐后血糖的主要来源。血糖的主要作用是分解产能满足机体代谢所需,多余的葡萄糖则在肝脏和肾脏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如果某些原因造成血糖来源不足和(或)利用过度,便会出现低血糖。  病因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波动在3.9
期刊
在降低糖尿病死亡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控制高血压的成效要大于控制高血糖。尤其是清晨高血压由于危险性更大,所以更是降压治疗的重中之重。患者以清晨血压升高明显的话,应选擇长效降压药来控制。  清晨高血压危险性更大  专家们已经认识到,当我们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会在短时间内从相对较低的水平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的最高水平。  与其他时段的血压升高相比,晨起血压在短时间
期刊
从强调强化降糖到关注个体化治疗  1921年班廷发现了胰岛素,第二年1月,胰岛素成功应用于第1例1型糖尿病患者,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使得医学界幡然醒悟——糖尿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然而,就在同一年,学者观察到心肌梗死患者中尿糖阳性率高,从而提出高血糖与冠脉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着因果关系。胰岛素问世8年后,有学者开始报道糖尿病患者易伴发眼病,且难以治愈。到胰岛素问世20年
期刊
“糖友”和非“糖友”的诊断标准不同  对于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便可诊断为低血糖;而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方可诊断为低血糖。同时应找出低血糖病因。  低血糖症状的出现有时与血糖值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低血糖症状的出现与否与血糖值是对应的。但也有时候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监测血糖值却并不低;或监测的血糖值低了,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低血糖症状。以下学说可能可以解释
期刊
孟春——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孟春,即立春,俗称打春,农民谚语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一个“生”字。按自然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的流水一样,需舒展畅通。所以,糖尿病患者更要在春季戒暴怒,更忌情绪忧郁,应尽量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  初春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辛、甘
期刊
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严格控制血糖势必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如果是轻度低血糖,只要适当进食即可很快恢复,不会对机体产生太大影响;但若是严重低血糖,如果没得到及时救治,则会给机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制订血糖控制目标应当兼顾利益与安全,因人而异。总的原则是,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尽量使患者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血糖水平。  遵照上述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