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The Beatles的一员是什么感觉?

来源 :Q娱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ul McCartney爵士诠释未解之谜……披露“Yesterday”是如何差点儿成为史上第一首techno歌曲的。
  想象一下,半个世纪以来都不需要向别人自我介绍什么是什么感觉。现在你已经70岁,大家想知道的依然是在你18岁到27岁之间发生的事情。在流行音乐圈里,Paul McCartney身为局外人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但是他依然能理解自己在流行音乐圈里的奇怪位置,他留下的衣钵有多庞大。他正从萨塞克斯坐着自己的车前往伦敦,在路上跟我们通电话。他舒缓而甜蜜的声音惊人地熟悉,仿佛一位老朋友给了你一个让人精神振奋的拥抱。尽管McCartney谈起The Beatles时说的是他自己的事情,也常常用“我们”作为主语,仿佛他正代表着缺席的朋友们。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对答如流;他就像是一位讲述战争往事的老兵。他理应如此,作为音乐界最功勋卓著坚忍不拔的英雄之一,他重返战场的次数比任何人都多。
  在1963年录制完《Please Please Me》的时候,你才20岁零7个月外加24天。那个时候你考虑过职业生涯吗?
  天呐,当然没有。我们当时只是希望自己,你知道,一切顺利。要说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我们可真想不到。
  你还记得那个星期一是什么样子吗?George Martin想让你们在利物浦的The Cavern俱乐部录音,好捕捉现场演出的声音,但是你们却在艾比路录制了第1张专辑。
  我们在录音室可开心了。我们觉得这一切都挺好笑的。我们还得从后门进去,因为他们不让我们去控制室。(靠近话筒说)“小伙子们,快出去!”所以我们就好像是一帮偷偷跑进去的淘气学生一样,看着玻璃咯咯地笑。获得那个机会很让人激动,但是同时也觉得很好笑。
  你们那时候还在演很多翻唱歌,从第一张专辑的曲目上也能看出来。但是那张专辑中的一些原创曲成了The Beatles的点金石。
  是啊。那时候真是好笑。我们听见什么就把什么抓到自己的口袋里。我们在给自己的电脑输入资料,虽然那时候电脑还没发明出来,就是输入信息。所以当有人跟我们四个人说你们想点儿新点子,就像是给我们一个输出的机会。那也是我们第一次这样做。
  你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I Saw Her Standing There”是受到了一首民歌“As I Roved Out”的影响。“There’s A Place”是来自于《West Side Story》里的歌曲“Somewhere”的一句歌词。
  对。有很多很多东西,是我们从小时候和十几岁的时候吸收的信息。你要是去电影院,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就编一首歌。比如,George和我都很喜欢电影院广告,也很喜欢拿那个开玩笑。以前有个叫“联系”(Link)的家具广告,上面是一对儿情侣仰望着天空,广告词是“想联系吗?”我跟George就觉得“你看啊,这可是个好题目”。所以我最早写的一首歌里就写了(唱起来)“想着把我的爱和你联系起来,思念和联系只能靠两个人”。真够烂的。我们当然从来没用过这个歌。那天我在一个歌单上看到这个歌了,还挺好玩的。也许我表演的时候可以把这首歌和故事加进去图个乐子。
  你们刚刚出名的时候,一点儿都没注意改变自己。现在好多乐队都被控制得死死的。你们就不是这样,你们是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普通人。你意识到这点了吗?
  我们意识到了。你知道,我们见过Cliff Richard,也喜欢他的一些歌,里面有不少好歌!但他总是不像个真人,你懂吧?我们在利物浦做了很多工作,然后在汉堡也是,我们一直形影不离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真实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那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最喜欢的恶作剧是什么?
  当时利物浦有个报纸叫《默西河之声》(Mersey Beat),我们为了好玩,就花钱在那报纸上给他们的一个作者登了个征婚广告。然后我们就看报纸,大叫着“登出来啦!”(笑)
  想象一下你是现在刚出道的歌曲写手。身为Paul McCartney爵士,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有帮助的建议吗?
  我早年间很喜欢写介绍式的歌曲开头,你在很多上世纪50年代的歌里都能找到这个。第一段开始都是“我从前住在肯塔基,当时,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然后我说……”(深呼吸)……然后你就可以开始说你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了。(提高声音)这就是窍门!
  《Please Please Me》的封面很著名。你们当时有没有意识到,“嘿,我们可能是在这儿创造历史呢!”
  那个摄影师是个很好玩的人(Angus McBean,威尔士实验摄影师),我们知道他的超现实风格作品,所以很喜欢他。我们知道他比一般人水平好,所以很信任他。至于说有没想到是在创造历史?我们可没想到那些。很久很久之后,我们才很惊讶地发现早期的很多东西都被认为是创造了历史。
  你们1969年跟McBean一起回到了EMI的楼梯上进行拍摄,本来是要用作下张专辑的封面。6年后回到同一个地方,乐队正在分崩离析,是不是特别难过?
  我倒不觉得很难过。但我猜我们打心眼儿里是觉得那是个好主意,因为我们知道乐队快解散了,我们想要一个完整的循环。那天我们也谈到了这个,真的挺神奇的。“看看我们现在的样子,一脸大胡子。”我们说。好吧,John留了大胡子,我把胡子刮了。我们成长了很多。我们说起来,那个场景里唯一变了的是我们。
  那种感觉是不是近乎是庆祝?
  我不是这么想的。但是也知道我们完成了自己开始决心做的一切,甚至还要更多。那也许是一种结束。
  你看到一些上世纪60年代的乐队重组,开演唱会。比如The Rolling Stones在O2演出,你有没有觉得有点儿嫉妒?
  对于我来说不难过,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以The Beatles的名义出去演出……要是能作为一个小乐队演出是挺好的。我们演出的时候总是很好的。但是我们有意识地解散了乐队,不过现在,两个乐队成员已经过世了,这永远不能成真了。但是我看见The Stones演出,还是觉得有点儿……(停顿)我猜我想说的是,如果The Beatles现在能演出,伙计,那可真是不能错过的盛事。(笑)但是同时,我今年也还会演出,我有自己的乐队,那不是The Beatles,但是我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过去。   你不能和其他所有人一起享受The Beatles的音乐,是不是觉得有点孤独?
  我当然能享受了!现在最好的事情就是,每次我唱起它们的时候都是在回顾它们。我看着现在的自己唱着那些歌,怀想当年自己写歌的感觉,就像时间旅行一样。但是我脑海中想的其他一些事就跟别人没什么关系了。
  你有没有觉得The Beatles的巨大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音乐的发展?比如在Britpop大行其道的时候,大家都想成为你们的翻版?
  我自己觉得挺荣耀的,他们大可以学其他人。即使是当Oasis说“我们是下一个The Beatles”的时候。但是我同样觉得,“听着,小伙子们,你们不能说这种话。也不要说这种话,因为那可能是死亡之吻!”对于Oasis来说,我觉得他们是自愿的。对于其他乐队来说,是厂牌或者是管理者的主意,这从来不是什么好主意。这些可怜的乐队啊!“现在你们去超过The Beatles吧。”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现在人们还把你看作是喜好主流的Beatles一员,你烦吗?毕竟,你对实验音乐感兴趣比John还早呢。
  我烦啊。我60年代中期住在伦敦,很容易接触到流行的东西。我有个朋友叫Barry Miles,他很酷,办了一份叫做《International Times》的地下报纸,那就是我自己的《Time Out》。他会说:“我们去看这个吧。”我就会去。我看过(实验电子作曲者)Berio和Cornelius Cardew,我听过Stockhausen和John Cage。我对那个世界非常感兴趣。
  你也见过BBC Radiophonic Workshop的Delia Derbyshire是吧?
  我见了!我甚至查出来Derbyshire小姐家住哪儿,然后上门拜访的。我们还去了她家花园最里面的小棚子呢。
  天啊!
  是啊!那里面全是录音设备和奇怪的乐器。我当时见她是想给“Yesterday”做个电子伴奏。我们当时已经和弦乐四人团录了一个版本,但是我想要在配乐里加个电子伴奏。
  所以“Yesterday”差点儿成为早期techno作品?
  对啊伙计!那个Radiohonic Workshop,我喜欢那里的一切,很着迷,现在依然很着迷。但是后来因为John和Yoko的关系,还有他和先锋艺术的联系,人们都以为是他让我们接触到这些的,但实际上那个时期主要是受我影响。
  你现在对John后来在The Beatles里的实验是不是更理解了?
  对。但是因为我们乐队之前关系那么紧密,当时John对Yoko越来越认真,我现在理解他是在享受他新获得的自由,也很激动。但是她当时跑到录音室里,坐在我们中间什么都不干……我现在承认我们当时都挺生气的。但是回想起来,我和Yoko谈过这个。我想她也理解这事儿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挺震惊的。中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好事。但是在当时,我们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你能编辑自己的过去,你会改变什么吗?
  不会,因为事情就是那样。就像那个电影,我想不起来名字了(可能说的是《回到未来》)。说实话,如果我有时间机器,我不会改变任何事。当然我会想改变很多事情,我妻子Linda的死(停顿)。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所以要坚持下来,享受你拥有的东西。
  你最喜欢The Beatles的什么时期?
  好就好在我其实每一分钟都很喜欢。但是当我听到我们最早的那些采访,带着我们浓重的利物浦口音,那么天真,我觉得真的很动人。
  所以如果有人第一次听The Beatles的音乐,你觉得他们应该回到半个世纪之前?
  跟别人说从哪里听起总是很难,所以你就得从头开始。(思考)其实,作为惩罚,我觉得他们应该每个音符都听。
  那我们赶紧去惩罚自己吧。
  你快去吧。那么,再见。Ta-ra!
其他文献
瑕不掩瑜,Liam团伙新作取得新突破  BEADY EYE  BE  COLUMBIA,6月10日  当时可能没人觉察,但本可能在Liam Gallagher身上发生的最好的事情却被他的哥哥搅黄了。今年是Oasis在Creation公司发行首支单曲“Columbian”的20周年纪念日,可Gallagher兄弟却在“离婚持久战”中因“子女归属权”问题打得不可开交—那些买他们专辑的广大歌迷到底应该追
期刊
20多年前,Suede开启了Britpop运动,但他们考究的华丽独立摇滚很快就被更有阳刚之气的Oasis和Blur取代了。今天,主唱Brett Anderson将带领我们细细回顾乐队令人头晕目眩的早期时光,纷繁复杂的队内关系,以及他是如何与前吉他手Bernard Butler重修旧好的。  二十年前的一个晚上,整个英国音乐工业移师亚历山大宫—这是一座奢华繁饰的古老大厅,在远离市区的位置俯瞰着北伦敦
期刊
是许多人对Daft Punk在这个充斥着电视真人秀和瞬间成名的时代里选择隐姓埋名这种生活方式的描述。在名人文化尚未出现的1996年,他们就收回了对面容的展示,双双戴上了喜剧与恐怖效果兼备的面具,就像现在的占领运动中人们戴的那种。那是他们对“明星体系”的刻意反抗。如今,还时不时会有狗仔队或是那些挥舞着手机到处拍照的民众偷偷拍下他们的生活照并兜售给媒体。“这种事儿时有发生。”法国二人组中的一员Guy-
期刊
在美国巡演的两个半月,醉酒、思乡病和逐步走红的Suede几乎要了Blur的命,但他们及时赶回家,成了英国最棒的乐队。  1992年7月23日,Blur参加了伦敦Town And Country Club的一场由流浪者安置机构Shelter组织的慈善演出,除了Blur,演出名单上还有几个punk-pop乐队,来自Farnborough的Maga City Four和Hertfordshir 四人组合
期刊
20个你很可能不知道的关于The Beatles的事实  当时的吉他三人组:John Lennon、 Paul McCartney和George Harrison,加上钢琴手John Lowe和鼓手Colin Hanton在1958年录制了他们的第1张demo。他们翻唱了Buddy Holly的“That’ll Be The Day”。这首歌直接录制在了78转的虫胶唱片上,因为这个的价钱是17先令
期刊
看看Damon和Justine是怎样“从卧室的床开始自己的音乐事业”的。  从1992年春天开始,一个新兴的另类团体在伦敦中部逐渐形成。这个团体的成员穿着典型的old-school英国服饰,如Fred Perry衬衫,Harrington夹克和Dr. Martens靴子—反对留邋遢长发的grunge,即使女孩也把头发剪得很短。这个团体的核心成员主要来自 Blur和新成立的Elastica,以及这两
期刊
Josh Homme为今夏怪异的回归之作笼络了一个全明星阵容  QUEENS OF THE STONE AGE  ...LIKE CLOCKWORK  MATADOR,6月3日  Queens Of The Stone Age在乐队的各个时期总是保持一个不健康的兴趣点,但是如果他们的感官之门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沙漠的风吹干了的话,这张乐队第6张专辑的心理构造则是在进行另外一次宇宙飞行。相对于2007年
期刊
了解一支乐队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面对面的采访。是日下午,曼城阳光明媚。一众乐迷早早地聚拢在了当地最负盛名的The Ritz俱乐部门外,而Q则忙着和当天演出的主角The 1975的乐队成员:主唱、吉他手Matthew Healy,吉他手Adam Hann,贝斯手Ross MacDonald以及鼓手George Daniel在后台化妆间里闲聊。为求公平起见,笔者将采访机放在了房间正中;但主唱Matthe
期刊
Beatles在50年前发行了他们的第1张专辑。  《Please Please Me》是其发行后那翻天覆地的8年的革命起点,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摇滚流派的开拓者。本期特别策划中,Q细数Fabs*的辉煌岁月—流行偶像,摇滚先锋,灵魂探索者;我们还要向Paul McCartney爵士提出这个唯一有意义的终极问题:身为Beatles的一员到底是什么感觉?  但是首先,请大家认识一下The Beatles
期刊
乐队经纪人陈健添揭秘不为人知的往事  “我原来是最受欢迎乐队的最不受欢迎经纪人。”陈健添(Leslie Chan)看着窗外,苦笑着说。他是Beyond乐队在1986年至1993年期间的经纪人。1985年12月,他签下当时还在香港地下乐坛苦苦挣扎的Beyond。如今,他在微博上写道:“如果你们问我这个问题:‘作为Beyond的经纪人,你最大的回忆是什么?’我会非常坦白地跟你们讲:‘很不幸,我没有太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