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自2004年底系统地总结了以往校本教材的优点与不足,重新创编了一套更具时代特点、更为实用的校本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后,就开始了如何将信息技术课这顿饭做得更加可口的思考。在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课程正在逐步实现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积极主动、优质高效、公平民主的和谐境界。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信息技术学科在和谐课堂教学构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
正确处理好多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和谐的课堂教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是知识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采用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去实现一节课中的教学目标就成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我校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通过构建主题单元来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构建主题单元是将原来比较零乱的知识点,赋予一个鲜活的主题,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掌握过程、方法的同时,情感上受到更大的感染与熏陶。例如,《锦上添花——扮靓校园》就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装扮美丽校园为主题的一节主题课。这一主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情感。《e卡情深》一课是以学生制作自己的个性贺卡为主题,来学习如何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这节课重点突出一个“情”字,一张小小的电子贺卡寄托了每一个学生浓浓的情感,这情感包括对亲人、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对祖国的爱等。可以说,这不仅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更是一节思想教育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从以往的单纯传授计算机知识转变为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观念上,也从单纯学习技术转变为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和谐课堂教学要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整合。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在我校,学生家庭计算机的拥有率在85%以上,有95%以上的学生在课外有接触计算机的条件。这样,对于以计算机知识学习为主要对象的信息技术教学,就要妥善处理好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学生所具有的信息技术的“直接经验”往往是通过自学来获得,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操作问题而掌握的,是片面的、单一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要获得的“间接经验”,是学生将来学习与生活的一种工具与手段,是全面的、系统的。在教学中,学生要获得的“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扩展与补充。比如在五年级学习“QQ软件”的时候,学生都知道可以用它聊天、交友、玩游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直接经验”点到即可,教学重点还应放在学习如何申请号码、如何进行网络间的文件传递、如何利用共享功能实现网络间的合作学习上。
正确处理好多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需要对三种学习方式合理搭配,做到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自主探究是新课改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自主探究时,需要教师加强指导。这是因为,针对相同学生的不同教学内容,探究能力目标不同;针对相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探究能力目标也会不同。因此,要探究什么,怎样探究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到必需的、有区别的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指导。
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了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意味着就摒弃了接受式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程序性或陈述性知识较多的内容、一些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就宜使用讲授的方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必要的补充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扬长避短、互相帮助,及时解决操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方法的时候,任何一种动画的制作方法,光靠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无法解决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是程序性的。通过接受式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学生的创造,还能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当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以后,在创作新作品之前确定创作思路时,却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最好时机,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在创作作品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可见,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多种学习方式的并存与合理使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每节课几乎都要有作品呈现,因而,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课堂上一般多采用的评价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恰当点评等。其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努力学习,争取不断进步。尤其是对作品的自我评价特别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作为教师,要给学生的自我评价创设足够的安全感。学生间的互评过程是学生交流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收集、加工、处理、交流信息等能力。总之,通过评价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我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建立在人人平等、互相尊重基础上的评价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非常注重教学的过程评价,注重不同学生自身的差异,不采用“一刀切”式的评价。教师在评价中能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手段,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对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把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作品都各有千秋,要看到别的同学的优点,以更好地激励自己进步。教师和学生在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从不同层面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在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小结
良好、宽松的和谐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我们将继续高举校本教研这面旗帜,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不遗余力地来营造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使每一个学生手中的鼠标在和谐课堂上尽情地、快乐地舞蹈。
正确处理好多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和谐的课堂教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是知识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采用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去实现一节课中的教学目标就成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我校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通过构建主题单元来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构建主题单元是将原来比较零乱的知识点,赋予一个鲜活的主题,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掌握过程、方法的同时,情感上受到更大的感染与熏陶。例如,《锦上添花——扮靓校园》就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装扮美丽校园为主题的一节主题课。这一主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情感。《e卡情深》一课是以学生制作自己的个性贺卡为主题,来学习如何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这节课重点突出一个“情”字,一张小小的电子贺卡寄托了每一个学生浓浓的情感,这情感包括对亲人、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对祖国的爱等。可以说,这不仅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更是一节思想教育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从以往的单纯传授计算机知识转变为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观念上,也从单纯学习技术转变为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和谐课堂教学要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整合。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在我校,学生家庭计算机的拥有率在85%以上,有95%以上的学生在课外有接触计算机的条件。这样,对于以计算机知识学习为主要对象的信息技术教学,就要妥善处理好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学生所具有的信息技术的“直接经验”往往是通过自学来获得,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操作问题而掌握的,是片面的、单一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要获得的“间接经验”,是学生将来学习与生活的一种工具与手段,是全面的、系统的。在教学中,学生要获得的“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扩展与补充。比如在五年级学习“QQ软件”的时候,学生都知道可以用它聊天、交友、玩游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直接经验”点到即可,教学重点还应放在学习如何申请号码、如何进行网络间的文件传递、如何利用共享功能实现网络间的合作学习上。
正确处理好多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需要对三种学习方式合理搭配,做到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自主探究是新课改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自主探究时,需要教师加强指导。这是因为,针对相同学生的不同教学内容,探究能力目标不同;针对相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探究能力目标也会不同。因此,要探究什么,怎样探究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到必需的、有区别的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指导。
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了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意味着就摒弃了接受式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程序性或陈述性知识较多的内容、一些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就宜使用讲授的方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必要的补充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扬长避短、互相帮助,及时解决操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方法的时候,任何一种动画的制作方法,光靠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无法解决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是程序性的。通过接受式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学生的创造,还能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当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以后,在创作新作品之前确定创作思路时,却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最好时机,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在创作作品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可见,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多种学习方式的并存与合理使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每节课几乎都要有作品呈现,因而,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课堂上一般多采用的评价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恰当点评等。其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努力学习,争取不断进步。尤其是对作品的自我评价特别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作为教师,要给学生的自我评价创设足够的安全感。学生间的互评过程是学生交流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收集、加工、处理、交流信息等能力。总之,通过评价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我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建立在人人平等、互相尊重基础上的评价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非常注重教学的过程评价,注重不同学生自身的差异,不采用“一刀切”式的评价。教师在评价中能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手段,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对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把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作品都各有千秋,要看到别的同学的优点,以更好地激励自己进步。教师和学生在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从不同层面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在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小结
良好、宽松的和谐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我们将继续高举校本教研这面旗帜,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不遗余力地来营造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使每一个学生手中的鼠标在和谐课堂上尽情地、快乐地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