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趋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a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德赛》与《鲁滨逊漂流记》虽同属西方文学史上描写漂流题材的叙事名篇,但它们在叙述内容、叙事角度和创作主体等方面却表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个体意识的增强,而这种变化也标明了人类从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趋近。
  关键词:《奥德赛》 《鲁滨逊漂流记》 个体意识 增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个体意识,简单一点说,就是认为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个人”。西方人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注重个体价值,追求自由独立。他们的这种个体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至18世纪达到了非常强烈的程度,而这种由弱到强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分别产生于这两个时期的两部著名作品——荷马的《奥德赛》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中找到痕迹。
  《奥德赛》主要描写了伊大卡国王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在回国途中的海上经历的十年冒险以及他的妻子在他外出期间巧妙地与众多求婚者周旋最终全家大团圆的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青年鲁滨逊不满足于平庸的小康生活,曾五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出海冒险,经过长达二十八年的艰苦创业,最终把荒岛变成了新乐园的经历。
  两部作品虽然都描写了主人公艰苦卓绝的漂泊生活,都表现了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执着和勇敢精神,都肯定了个人的力量以及劳动的价值,并且结局都是以主人公达到目的,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告终,但我们可以从两部作品的比较中,看出西方人个体意识逐渐增强的趋向。
  首先,从叙述内容上看,《奥德赛》所写的俄底修斯的海上历险和英雄事迹,主要体现为个人与自然的对抗,显示的是个人力量,而俄底修斯与求婚人的斗争是为了夺回自己的私有财产、个人权利和挽回荣誉,维护的也是个人利益。这表明,在俄底修斯的身上已经具有了明显的个体意识倾向。但这种意识的个体性又是非常有限的,它既没有完全脱离氏族大集体(他当初离家远征特洛亚就是为了维护氏族的荣誉),更与家庭这个小集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俄底修斯而言,家是一个温暖而又宁静的港湾,是他灵魂和躯体的栖息地,也是他漂泊的动因和终极目标。尽管作品的结尾写到,俄底修斯在重整家业后,神谕暗示他将再度离家,完成新的任务,建立新的功勋,但他对妻子和家的依恋之情却溢于言表,他对妻子说:“此事(离家)不会欢愉你的心灵,也难使我开怀”。由此,我们不难推测,即使他果真再度离家漂泊,也定然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家将永远是他的心之所系和最终归宿。“俄底修斯与他的家乡之间之所以有内在的关联和永难分离的依恋,是因为俄底修斯是这个‘家’的本质和灵魂,不仅他的缺席将使他的家园最终旁落他人,而且他也需要这个家来证实自己的生存价值所在。”《奥德赛》中对于俄底修斯思家情绪的大肆渲染以及对他家庭生活浓墨重彩的描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方人还没有摆脱家庭的束缚,个人行为还受着亲情关系的羁绊。此外,俄底修斯之所以能够取得对大自然的胜利,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慧女神雅典娜和风神等神的帮助。这些都说明,荷马时代的西方人虽然萌生了私有观念,也有了一些维护个人利益的自觉行为,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对神、氏族和家庭的依附,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的意识中少了些主体因素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与俄底修斯相比,鲁滨逊身上则表现出了更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既没有了强烈的集体观念,也丧失了浓厚的家园意识,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他在漂泊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机智勇敢都是围绕着一己私利的。他的历险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外界的好奇心和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他的英雄业迹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恶劣生存环境的改造;他的个人力量不仅体现为征服自然,而且体现为利用自然,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他的成功也不仅在于收复了自己曾有的权利和维护了自己既得的利益,而且在于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规模和成倍增加了财富收入。他虽然后来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虽然也曾结婚生子,但温馨而又富足的家庭生活仍留不住他外出冒险的脚步,不久他又抛家弃子,搭乘侄儿的船到东印度群岛去了。与《奥德赛》用大量篇幅描写俄底修斯的家庭生活相反,《鲁滨逊漂流记》对鲁滨逊家庭生活的全部描写只不过几句话:“我结了婚,这个婚姻不算太美满,也不算不美满,我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是,不久我妻子就过世了。”寥寥数语中既没表现出因结婚生子而应有的兴奋激动,也没流露出因妻子早逝而该有的难过悲伤。作者对鲁滨逊家庭生活的平铺直叙和轻描淡写与鲁滨逊对亲情关系的冷若冰霜正好吻合,从中反映出了18世纪西方人个体意识的逐渐增强。
  第二,从叙事角度上看,产生于荷马时代的《奥德赛》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错的叙事视角,而且讲述的也并非一个人的故事。俄底修斯的经历虽然主要是靠他的自叙来呈现,但也有其他的叙述者加以补充,他们共同完成了对俄底修斯故事的讲述。而俄底修斯的妻子和儿子的故事则完全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叙述。与同属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完全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相比,它在叙述人称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的叙事掩盖和忽略了具体的个人,而第一人称的限制视角又突现和强调了自我意识的话,那么,这种变化则意味着西方人的意识已开始由群体意识向个体意识发展,而这种发展又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这一点从作品的语言风格上也可以看出。如:当俄底修斯来到阿尔基努斯和他的妻子阿瑞忒的面前时,他 “出言恳求,说道:‘阿瑞忒,神样的瑞克塞诺耳的女儿,我历经艰险,来到你的膝前,作为恳求者,……我只求尽快得到佑,返回故乡,我已长期遭受磨难,远离朋伴。’”不仅第三人称叙述,就连第一人称自述的语言都充满了柔情,尤其是多次出现的“恳求”以及“只求”、“护佑”、“愿”等词语极富弹性,柔性十足,它们的使用不仅说明那时的人性情温和、彬彬有礼,而且表现了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还不太自信和不够自主。这无疑表明,此期西方人的个体意识虽已萌芽,但还显得微不足道。
  而诞生于18世纪的《鲁滨逊漂流记》则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这种叙述人称“我”不仅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和真实感,而且突现了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它告诉读者,作品讲述的是与“我”有关的人和事,“我”才是故事的主人公和世界的主宰。这种个体意识在叙述语气中显得更加强烈。如小说开端就写到:“父亲……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是想航海。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告……”。“我”以主语的成分在句子中的频繁出现,既表明了“我”的主动和主导地位,又透露出“我”的无时无处不在。而“只是想”、“完全不顾”、“违抗”、“全然不听”等毫无商量余地的词语的使用,不仅使叙述语言显得简洁和刚性,同时也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决断,反映了人物的自信与自决,说明其个体意识已达到相当强烈的程度。
  第三,从创作主体上看,荷马是《奥德赛》的加工整理者,其个人意识在作品中自然有所体现。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古代史诗,它不仅取材于一个涉及人物众多的集体事件——有关特洛伊战争的传说和神话传说,而且属于由民间歌人代代相传而形成的集体创作,反映的也主要是荷马时代的大众意志。而《鲁滨逊漂流记》则是一部长篇小说,它取材于真人真事,是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赛尔科克于1704-1708年的个人历险的翻版,是英国作家笛福个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内心独特的思想、情感、个性、气质以及对人生百态体验的外化。这种文人个人创作对民间集体创作的取代,也表明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文学创作已成为了一种单独的职业,而人们则可以自主择业,文人也可以任选创作题材。这显然是个体人格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意志的自由度越来越大的结果。
  西方人的个体意识由产生到逐渐增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从自然人向自由人趋近的历程,而这一趋势并非偶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人类精神现象的文学,则势必会间接而又真实地记录这一变化过程。
  在远古时代,由于智力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不仅在强大自然灾害的肆虐和野兽的侵袭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且为了维生所需要的狩猎、捕鱼和耕种等生产劳动,也根本无法单独进行。在此情况下,人们只能依附于一定的团体,才能正常生产和生活。这种特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孕育出来的人的原始意识“不仅没有把人从自然中分开,也没有把个体从群体中区分开来”。希腊神话就是当时的西方人希图获得神的保护和借助于想象战胜自然的原始意识的艺术化。至原始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土地占有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个体的价值渐渐显示出来,人们对集体的依附由此减弱,但由于部落的组织结构还是军事民主制,重大事件必须召开公民大会讨论,并征求氏族长老的意见。因此,此期西方人的头脑中虽已有个体意识倾向,但还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奥德赛》就是这一萌芽状态的产物,而其中的俄底修斯就是既追求和维护个人利益,又还没有完全脱出集体窠臼的西方人的代表。到了18世纪,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海外扩张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工业革命导致的价值观念的改变,又增强了人们开拓自然、占有自然的决心和信心,使得人们到海外冒险发财以求个人自由发展的欲望变得不可遏止。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个体意识便进一步膨胀起来,以至于涌现出了许多冒险家和个人英雄主义者。与之相应,此期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大量类似的人物形象,而鲁滨逊便是其中的一个,他的独行其是和利己主义思想表明此期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已经相当强烈。不仅是人物形象,而且从叙述内容、叙事角度、语言风格、题材来源到创作主体等,可以说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代表的此期的文学作品全方位地表现了西方人个体意识的增强。
  总之,个体意识是西方人的普遍精神追求,它不仅造就了独特的西方文化,成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而且还像一把双刃剑,同时从正负两方面影响着西方人和西方社会。一方面,西方人对个体意识的强调和个人价值的重视曾解放了社会的生产力,激发了个人的创造潜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势力迅速壮大,并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敌人——封建贵族阶级。另一方面,西方人注重个体意识导致的自由放任也不可避免地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造成了战争的频繁,社会的动乱,经济的危机,犯罪的高发,而这些也成了制约西方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就正如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所言:“个人贪欲成了推动历史的大力神,同时又是造成道德沦丧及一切灾祸的万恶之源。”因此,透过文学作品辩证地看待和科学地研究西方人的个体意识,有利于我们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认识西方社会。这也是《奥德赛》和《鲁滨逊漂流记》至今都还倍受读者青睐和评论家们关注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易中天:《看不懂的中国人》,佚名 http://www.dezai.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2347.
  [2] [古希腊]荷马,陈中梅译:《奥德赛》,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
  [3] 潘一禾:《〈奥德赛〉回乡主题的现代启示》,《学术月刊》,1998年第1期。
  [4] [英]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
  [5] [英]丹尼尔·笛福,郭建中译:《鲁滨逊漂流记》,译林出版社,1996年。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3年。
  [7] 徐德林:《论〈鲁滨逊漂流记〉中体现出的西方价值观》,《渝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 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侯晓艳,女,1963—,四川省南溪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工作单位:宜宾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空间理论作为20世纪末新兴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关照文学文本的全新视角,本文从空间批评的角度来解读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分析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小说的空间结构与作家价值之间的关涉,以及作家对现代都市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存体验和精神感受的多重联想和思考。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空间 生存境遇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喜福会》中顾映映这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早期华裔女性移民的形象,反映了在种族主义、男权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的三重压迫之下,被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束缚的早期华裔女性移民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反抗。  关键词:顾映映 女性意识 压迫 反抗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华裔美国作家迅速崛起,把华裔美国文学推向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其
期刊
摘要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接骨师的女儿》以复杂而高超的叙述技巧创造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迷信、落后、神秘和野蛮的中国。本文通过分析谭恩美笔下神秘而愚昧的“中医”,落后和愚蠢的中国婚姻方式和家庭教育,以及古怪、贪婪、狡诈的人物形象来证明小说《接骨师的女儿》是一部有强烈“东方主义”色彩的作品。  关键词:东方主义 “中医” “他者”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萨义德在他
期刊
摘要《老妇还乡》是迪伦马特的一部经典名作,迪伦马特在作品中勾画出一个物欲横流的荒诞世界,提出人在这样的世界里应该坚持勇敢地面对自我,承担责任。本文旨在通过对文本的再解读来阐释《老妇还乡》所蕴含的主题深意和表现主题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主题 物欲横流 悲喜剧 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在欧洲,迪伦马特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老妇还乡》是迪伦马
期刊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之所以受到众人的喜爱,这与他独特的诗歌艺术,即“始于欢乐,终于智慧”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始于欢乐,终于智慧”的视角,对他的三首来自不同时期、不同诗集的诗歌进行解读,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体会他的这种诗歌艺术,更好地发挥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自然 诗歌 美丽 智慧  中图分类号:I10
期刊
摘要《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为悼念林肯总统而写下的不朽的哀诗。全诗构思精巧,组织严密,语言深沉而炙热,字里行间里饱含着作者的悲痛愤怒之情。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作品,欣赏了其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统一之美。  关键词:惠特曼 船长 分析 欣赏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提起美国诗歌,人们会经常谈到沃尔特·惠特曼。他出身贫苦,一生坚决反对奴隶制,
期刊
摘要陶渊明在他生前和死后近二百年里,是以隐士或徵士的身份为人所知的。到了唐代,读书人官场失意时以他为寄托,他的诗逐渐引起诗人们的关注。宋人则把他推上艺术和人格的顶峰。不同时代的读者因为不同的期待视域对陶渊明有各自的解读,但共同的文化底蕴使封建社会热心仕途的文人把陶渊明视为他们永远不能到达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期待视域 陶渊明 读者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期刊
摘要王三巧形象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其展现出的丰富的人性内涵超越了同时代小说的同类形象。这一艺术形象强烈地震撼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根基,具有争取男女平权的意味,小说在塑造王三巧形象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倾向。  关键词:王三巧 冯梦龙 明代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冯梦龙的《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中最值得重视的名作之一,其中表现出的人道情怀
期刊
摘要“花”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多象征美好的事物,而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花”则被作者赋予了更丰富、更深层的含义:花是大观园中女儿们的化身,她们如花一样的性格和命运,在花开花落的诗意境界中与女性悲歌浑然天成;而在大观园众青春少女对落花的吟唱中,大观园及居住其中的女儿的悲剧命运在“花”的意象中被生动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落花 《红楼梦》 悲剧 葬花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岛田清次郎的代表作《地上》男主人公的命运纠葛,对作者的性格及作品的风格进行了解析,同时将作者性格特征在主人公身上的投射作用加以剖析,阐述了二者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天才 狂人 现实主义 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岛田清次郎(1899-1930)是上世纪20年代日本红极一时的著名作家,《地上——蛰伏于地面之下》(以下简称《地上》)是他的代表作,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