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师活力:点燃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首先需要激发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教师活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展、自主创新、合作共生的教育内生力,包括发展力、学习力、适应力和影响力。“自燃者”“点燃者”“助燃者”是活力教师的三重样态。学校可以通过指向共同愿景的价值引领、指向民主协作的运行秩序、指向自主共生的权力配置等路径打造活力教师队伍。
  关键词 教师活力;学校办学活力;活力教师;民主协作;自主共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7-0054-03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首先需要激发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然而在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常常面临疲乏倦怠、内生动力不足等缺乏活力的问题。因此,学校需要探索提升教师活力的多重路径,在帮助教师突破发展瓶颈的同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一、基于多学科视角认识教师活力


  活力问题是对生命问题的追索,活力是生命体的本质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活力”一词的解释是“旺盛的生命力”,而“生命力”指“事物具有的生存、发展能力”。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活力和教育活力进行研究并作出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狭义的教育活力是指教育主体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状态,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自由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能力;也是对教育方式、手段、理念等的创新与引领的能力。” [1]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2]及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活力是生态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持续主动的正向行为,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与其他生态个体保持良性互动;教师活力是指教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展、自主创新、合作共生的教育内生力。教师活力一般应具有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具体包括发展力、学习力、适应力和影响力等。

二、寻找活力教师的生命燃点


  活力教师是指具有持续内生力、创新力、建设力和适应力的教师。这四种“力”相互作用,内生力是源泉,创新力是动力,建设力是方向,适应力是保障。从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活力教师一般存在“自燃者”“点燃者”“助燃者”三种发展样态。这三种样态不是阶段性发展中的固定样态,而是随着教师自身不断发展递进、混合出现的。
  “自燃者”是活力教师的基本样态,这样的教师有强烈的自我成长欲望和学习动机,他们充满激情,敢于迎接挑戰,能够不断更新理念;他们敢于自我否定和突破,并以此来激励、感染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回归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理解的育人本质;他们能够不断克服怠惰,持续发力,最终成为学生发展“可靠”的人。
  “点燃者”是活力教师的发展态,这一阶段的活力教师用自我蜕变不断影响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从而唤醒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从内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3]这种自动力让学生们能够直面难题,探索未知,找到自身新的增长点。
  “助燃者”是活力教师的理想态,这一阶段的活力教师已成长为学法和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既能“因学施教”又能“因材施教”。同时,师生关系发生转变,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学伴关系,师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学校变成学习社区,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在这三种样态中,“自燃者”是基础,也贯串始终,它随着教师在教育生涯中教育智慧的成熟螺旋上升,更好地辅助教师“点燃者”和“助燃者”的形象。

三、规划提升教师活力的基本路径


  学校管理者要在学校层面树立指向人的生命成长的、动态的、系统的教师活力观,不断提升教师活力,使教师能够以积极向上、主动创新的姿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进而深刻地激活学生。
  1. 指向共同愿景的价值引领
  “办一所好学校”可以说是每所学校的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学校应依据其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明确提炼出自身特有的核心价值观,进而不断重复、强化,并渗透到学校的大小事务之中,以弥合教师个体价值观和集体价值观的缝隙,使两者无限贴近。支撑这些共同愿景的价值观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以生为本:营造激励成长的氛围
  提升教师活力要在教师身上发力,但更为基础和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尊重个体、激励成长的教育氛围。以生为本的价值引领,体现在学校贯彻执行的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之上,体现在学校始终基于学生立场组织各项学校工作之中。例如:山东省青岛中学“坚持彻底的学生立场”,把记录学生高考成绩的荣誉墙改为毕业生寄语的留念墙,让学生完成校名的题写并置于校门之上;[4]山东省济南市爱都小学充分发掘学生潜能,把学校的闲置区域如走廊大厅、教学楼前广场的改造工作交由学生统筹完成。[5]
  (2)以师为主:凸显教师的核心地位
  以师为主,要求学校做到“让教师站在学校中央”,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持续引领,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做好贴心服务。如北京十一学校秉持“竭尽全力帮助老师,以方便老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的理念,开展了教师子女义务接送、教师交通事故专项救援等多种服务活动。教师没有后顾之忧,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6]再如: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平台,学校会在节日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活动,为教师设计茶道课、插画课等精品课程,以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学校还会在每学期为每位教师制作一块展板,展示教师的成果和心得等,激励教师勇于前行,实现更优发展。[7]
  2. 指向民主协作的运行秩序
  教师活力的持续需要一定的秩序维持保障。传统的“自上而下”式学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下活力教师成长、优质学校发展的综合需求,现代学校民主协作的运行秩序亟待建立。   (1)全员参与:让教师与学校的未来建立深层连接
  每位教师都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学校只有把未来的建设权交到教师手上,让教师能够深度参与其中,教师才能充满活力、更加积极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如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宜都创新实验学校,坚持让教师充分参与学校治理,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召集全体教师从“需继续加持、待改良完善、无效可删减、应做而未做”四个方面回顾已往工作、提出未来建议。学校根据建议拟定计划,再交给大家审议,助力教师形成“参事议事”的习惯。[8]这样的做法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教师更乐于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良性的运行秩序和管理闭环有效形成。
  (2)着眼系统:厚植教师活力发展的基本土壤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处在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在其中既是重要个体,又是重要的组成因子,成长环境对教师活力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自然人、社会人和职业人属性,必然与学校和社会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以求得适应性生存和持续发展,并与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以一种稳定有序的方式互动,最终达到各得其所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学校一定要构建一个适宜教师发展的环境,让教师能够真正地扎根其中,密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建立打破边界的学习、生活共同体。
  3. 指向自主共生的权利配置
  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能量站,好的学校管理注重为教师充分“赋权”,并形成“权责利”的统一。当教师充分发挥个体优势的时候,因时、因事而形成的动态的教师共同体便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让教师感受到事事“与我有关”
  当教师在专业发展、自主提升等方面掌握更多的自主权时,就更能激发他们的活力与干劲。以教师的继续教育为例,一般学校都是统一筹划,集中进行,教师个体一般不能基于自身需求进行培训方式、内容等的自主规划与选择。而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宜都创新实验学校以经费为突破口,按照一定的比例把教师培训经费划分为集体和个人使用,个人使用部分按人头划拨给教师,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培训需求提出申请,由教师培训中心评估后,自主规范使用。如果有的教师当年不想参加培训,或者想参加超经费标准的培训,教师之间还可以自行沟通,整合经费。[9]
  (2)让教师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共同成长
  当面对共同的问题,教师们携手共进,以带动、促进教师群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开展各项活动时,校园的发展生态才能平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依托永定河的地域优势,打造了北京市重点开放性科学实验室—地球科学实验室,围绕地球科学、重大自然现象和重大社会事件等主题,学校教师携手共同开展跨学科、跨学段的探究式学习,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从不同视角挖掘教学资源、提升教研品质,既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校课程,更助力教师有效突破自身发展瓶颈。
  参考文献:
  [1] 王兆璟,戴莹莹.论教育活力[J].教育研究,2017(9):37-45.
  [2]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66-71.
  [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6.
  [4] 汪正贵.学校仪式教育的二元力量[J].新课程评论,2021(3):22-27.
  [5] 張兴华,吕华,葛静萱.为生活重塑教育—济南市爱都小学“新童年教育”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9-04-03.
  [6] 李希贵.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给学校以确定的品格[J].当代教育家,2021(4):25-31 24.
  [7] 王建新.赋予节日新的教育力量[J].当代教育家,2021(4):64-65.
  [8][9] 王昌胜,汪秀.将学校建设成学习与发展的共同体[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0(12):35-37.
  (编辑 杨晓梦)
  注释:
  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郊区中学教师活力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编号:CFBA2020079)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本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加速了技职教育的变革升级,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于技职教育,技职教育本科是其必然产物,实践路径是形成与普通教育体系同等重要的职教体系,体现出明确的培养目标、灵活的学制、多元的入学方式和兼顾职业与通识的课程设置等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技职教育本科院校数量短期过度扩张、质量参差不齐、发展方向学科化倾向等问题。大陆地区
教材是教与学最重要的资源。但在实际工作中,忽视教材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教材研究不深入、处理教材不恰当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这个问题依然要引起足够重视。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实现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变呢?  首先,重视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教材是圣贤先哲历尽艰辛探索留下的文化精粹,是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反复筛选推敲后形成的精品。编者编辑教材时一定是有宏观思考的,一定是有整体方案的;我们说“研究教材”“
摘要加强党对教育党校工作的领导,构建高质量教育党校治理体系,要以全面把握形势要求和政策依据为根本前提;以创新完善培训模式与资源配置为关键路径,如精准建构培训格局和课程体系、创新优化培训模式和实施方式、着力加强师资和资源保障建设等;要将科学构建考核评估机制和反馈改进机制作为长效之举,充分发挥其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和决策咨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党建;中小学治理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教
摘 要:从德国“技术员”的定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出发,以“德国巴伐利亚州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教学计划”为例,深入分析了德国技术员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我国可以借鉴德国技术员的培养模式,确定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实现新形势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德国;“技术员”;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张峻颖,女,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
摘要问题管理基于积极防消的理念,旨在借助问题优化管理。它是以挖掘问题、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和切入点的一套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具体到学校组织中,挖掘问题可以运用剥洋葱法、分类梳理法、对象解析法和提问发展法;表达问题可以采用四元素法和反思性對话引导法;解决问题推荐风险防控法、欣赏型探究法和关键词追问法。  关键词 问题管理;挖掘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学校组织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
文章利用ZigBee自组网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硬件以CC2530开发板为核心,通过ZigBee协调器、路由节点以及网络节点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对多个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A/D转换等处理,实现了近距离的节点间无线通信。用户终端通过上位机进行软件代码编写,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系统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安装方便、小巧美观等优势,适合应用在用户住所进行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控。
摘 要:新时期,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老年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老年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促进了老年教育供给量的增加;服务广度不断扩展,满足了不同层次、地域的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理论研究取得进步,为老年教育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保障了老年教育的制度化发展。此时,老年教育的主要矛盾转化为老年人对优质老年教育的渴望与老年教育本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且矛盾
为了优化多媒体教室的上课点名时间长和教师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点名和登记的问题,文章设计利用单片机和LD3320语音识别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STC-USB-Driver串口模块构成简单的点名系统,将学生答“到”或“在”的声音进行识别并且在电脑上显示相对应名字的到课或者缺课情况。该点名系统设计结构紧凑,易于老师上课花费少量的时间进行上课点名和登记,用户操作方便简单,易于携带跟安装,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多媒体教室功能等方向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这段时间,我一直“随”着袁隆平院士的去世以及人们对他潮涌般的真情颂扬和深刻评论在“想”。我以为“随想录”不能是随机地想,更不能是随意地想,而应该是在心灵真正被触动以后去深想。这样的“随想”,“录”下的将是灵魂的呼唤、时代的足音、改革的先声,无论于我,还是于其他人,都可能是一次次深刻的觉醒、价值的重塑、信念的坚定,也许有可能是一颗改变自己的种子—这是我的追求。  无疑,袁隆平是伟大的。上世纪90年代
期刊
传统正射影像由于存在投影差而产生遮蔽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射影像应运而生。通常制作真正射影像的方法,需要花费大量复杂的算法去检测遮蔽区域以及补偿纹理。文章提出了一种思路,使真正射影像的制作方法更简易。即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以及ContextCapture软件,通过空中三角测量计算、三维重建等步骤生成三维场景模型,继而由模型计算出TDOM成果。整个过程操作简易、工作量少、高度自动化,只需要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