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竞赛,作为大比拼阵地上的奇葩,肩负着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使命。当前,各地举办的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如雨后春笋,教师对此寄托了很高的期望,积极参与其中。但是,现实中,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由于目的、方法不同,反响、效果迥异,教师对课堂教学竞赛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竞赛是教师们期待的呢?本期聚焦这一话题,以期引起关注,真正让课堂教学竞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教学竞赛有力地推动了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石本无火,相击乃有灵光。”对年轻教师而言,每一次精心的课堂准备都是一次教学基本功的磨炼与优化,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次胆量与才华的展示与提升。于中老年教师来说,每一次听课与评课都是一次难得的接受新事物、更新课程理念、升华教学经验的机会。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教学竞赛为学校考察、选择和培养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途径。
然而,在充分肯定课堂教学竞赛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不足之处:一是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彰显个性。综观赛课,不难发现,都是一种“课件+合作+讨论+游戏”的模式。精彩纷呈的课件、流于形式的表演、矫揉造作的互动、千篇一律的“好好式”评价充斥了整个课堂。这种千人一面、千课一味的赛课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扼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窒息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想起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的雍容富丽、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俏丽清新、尚小云的刚劲洒脱,莫不自成一家,各有风韵。又想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于漪、于永正等,他们在课堂上或谈笑风生、左右逢源;或潇洒倜傥、驾驭自如。虽风格迥异然尽显名家风范,最终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同样的道理,赛课作为教师平时教学积累中的一朵奇葩,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表现出各自的教学特色,只有相同的理念,没有相同的模式。不同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以及所选的教学内容、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等因素,决定了任何一节赛课都应该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作为年轻教师,也许教学不是完美的,但可以超越单纯的简单模仿,让赛课因“材”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因“需”制宜,用课堂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去演绎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又一个的“独一无二”。善讲的教师可以妙语连珠,讲得激情澎湃,实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和谐交流;善问的教师可以精心设疑,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善写善画的教师可以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折服所有的听课者;善于朗诵的教师可以用精湛的朗诵艺术,把学生领进作品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之中。只有那些风格各异的课,才能让学生懂得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汲取知识的营养,才能体现教师风格的“百花齐放”,才能形成教学园地里的万紫千红,使课堂教学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二是教学准备作假,难以体现真实。许多教师在上赛课之前,除了熟悉教材外,还要去熟悉学生。他们往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种做法是联系该班级的班主任,摸清班里面的活跃分子,为竞赛上课做好前奏工作,这尽管不值得推广,但也无可厚非;另一种做法是具体联系学生,有些教师直接走进教室,跟学生交代教学重要过程,告诉学生自己第二天要提的问题及相应的答案,公布要讨论的话题,有的教师甚至指定问题的回答者去准备第二天的精彩发言。正是由于有了这么多的精心准备,所以在竞赛的课堂上,教师能够表演得得心应手,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抢着举手回答,很快便让人看出精心策划、刻意导演的戏份来。诚然,我们希望教师每一节课都精彩,但追求的不是“作秀”,切不可试图借赛课做假一讲成名,更不可以假乱真、害己害人。(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茅山镇中心校初中部)■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教学竞赛有力地推动了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石本无火,相击乃有灵光。”对年轻教师而言,每一次精心的课堂准备都是一次教学基本功的磨炼与优化,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次胆量与才华的展示与提升。于中老年教师来说,每一次听课与评课都是一次难得的接受新事物、更新课程理念、升华教学经验的机会。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教学竞赛为学校考察、选择和培养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途径。
然而,在充分肯定课堂教学竞赛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不足之处:一是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彰显个性。综观赛课,不难发现,都是一种“课件+合作+讨论+游戏”的模式。精彩纷呈的课件、流于形式的表演、矫揉造作的互动、千篇一律的“好好式”评价充斥了整个课堂。这种千人一面、千课一味的赛课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扼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窒息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想起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的雍容富丽、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俏丽清新、尚小云的刚劲洒脱,莫不自成一家,各有风韵。又想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于漪、于永正等,他们在课堂上或谈笑风生、左右逢源;或潇洒倜傥、驾驭自如。虽风格迥异然尽显名家风范,最终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同样的道理,赛课作为教师平时教学积累中的一朵奇葩,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表现出各自的教学特色,只有相同的理念,没有相同的模式。不同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以及所选的教学内容、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等因素,决定了任何一节赛课都应该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作为年轻教师,也许教学不是完美的,但可以超越单纯的简单模仿,让赛课因“材”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因“需”制宜,用课堂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去演绎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又一个的“独一无二”。善讲的教师可以妙语连珠,讲得激情澎湃,实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和谐交流;善问的教师可以精心设疑,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善写善画的教师可以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折服所有的听课者;善于朗诵的教师可以用精湛的朗诵艺术,把学生领进作品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之中。只有那些风格各异的课,才能让学生懂得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汲取知识的营养,才能体现教师风格的“百花齐放”,才能形成教学园地里的万紫千红,使课堂教学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二是教学准备作假,难以体现真实。许多教师在上赛课之前,除了熟悉教材外,还要去熟悉学生。他们往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种做法是联系该班级的班主任,摸清班里面的活跃分子,为竞赛上课做好前奏工作,这尽管不值得推广,但也无可厚非;另一种做法是具体联系学生,有些教师直接走进教室,跟学生交代教学重要过程,告诉学生自己第二天要提的问题及相应的答案,公布要讨论的话题,有的教师甚至指定问题的回答者去准备第二天的精彩发言。正是由于有了这么多的精心准备,所以在竞赛的课堂上,教师能够表演得得心应手,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抢着举手回答,很快便让人看出精心策划、刻意导演的戏份来。诚然,我们希望教师每一节课都精彩,但追求的不是“作秀”,切不可试图借赛课做假一讲成名,更不可以假乱真、害己害人。(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茅山镇中心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