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气与客气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繁体字的写法是“氣”,下边有个米字底,一个人的气象是由米谷做基础的。
   米谷是主食,小孩子嘴馋,好吃零食,牙吃蛀了,身子吃瘦了,家里的老人要实行严厉的“嘴禁”,“嘴禁”就是正餐之外的食物一概免开尊口。吃主食是人活着的基本,老人年迈了卧床不起,孝顺的子孙四下里访名医,寻延年增寿的办法,医生开口问的第一句话,差不多就是“饭量还行吧”?只要还能吃,就不会有眼前的危机。穷人以主食填饱肚子,攒一膀子力气养活全家老少。在富人家的餐桌上,无论怎么花样迭出,那几样米面的主食是固定的。主食宽胃,苏轼有著名的“三养”说:“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我们中国人讲养生,养生就是养气,阴阳和合,六神安详充盈,气是养护调理出来的。
   养正气或浩然之气,仅靠宽胃是不够的。空洞的背诵理想信条,是给自己戴高帽子,是假大空,没有实际益处的。养出大气需要磨砺,古代中国人学习射箭,除了练力道和准度之外,还注重练气。记得读过一个轶文,是讲练气的具体步骤的,最开始的时候,在胳膊肘处平放一个碗,开弓放箭,碗丝毫不动摇,是度过了初级阶段。之后往碗里注入水,半碗,多半碗,渐次加满,碗不动摇,水不外溢,可取得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就悬了,是站在悬崖峭壁处,脚下是深渊,“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这样的方法好,内外兼修。其实无论武艺还是文艺,底气的培养都是基础。


   中国古人把大自然中的气,分为主气和客气。
   主气是主理一年四时的基本气象,细化为二十四个节气,从大寒这一天开始计时,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到大寒止,为一回归年,周而复始,年又一年。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之中气象变化的路线图,这个运行规律是固定不变的,因而称为主气。
   把立春确定为第一个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古人的认识里,一年肇始的第一天是冬至日,地下的阳气开始上行,冬至称为“一阳”。“二阳”在小寒与大寒之间,地气经过45天的运行,在立春这天突出地表,万物开始葱茏生长,因此“立春”这一天也称为“三阳开泰”。
   天气是天意,是天降的旨意。地气古称“在泉之气”,是土地山川的深呼吸。天地之气在一年之中的变化,被分割为二十四个观察区间,这是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功能。每个区间15天多一点点,15乘24是360,多出的一点点全年累积起来是五天多,一年365天,再加个小零头。这一点点是怎么多出来的呢?每个节气开始的第一天,是具体到时辰分秒的。比如2020年立春,是2月4日17时03分12秒;2021年的立春,是2月3日22时58分39秒。《尚书·尧典》中对一回归年的记载是366天,“期三百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尧帝时期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尧典》可以理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记录。
   现代高科技手段测定地球绕太阳一周年的精确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尚书·尧典》记载的是366天。尧帝生活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距今大约4500年。中国古代天文学达到的水平,以及严谨态度,足够我们后人尊重并敬重。
   二十四节气,在汉代的《淮南子》和《礼记·月令》两部书中,均有充分表述。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命名,是对一年之中气候变化特征的生动概括。“两分两至”,是一年中的四个重要节点,古称“四时”。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与夜时间相当,古人称“日夜分”。夏至和冬至这两天,是夏与秋的最高点。至,不是来到的意思,是极致。“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周髀算经》),生长收藏是四季的特征,“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尔雅》)。立春是万物萌生的开始;立夏是全方位生长的开始;立秋是收敛与收获的开始。中国古人讲的收成,有两层含义,一是收敛,再是收获;立冬,是冬藏的开始。冬即终,古人结绳记事,一个时间段结束了,在绳子上挽一个疙瘩。冬的本意,是天地之间上下失联,不再交通,生机潜入地下,一派安宁。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古人称“八节”。
   八节之外的十六个节气,以物候变化的特征命名。
   “雨水”,天降雨水自此时起。“惊蛰”,冬眠的动物苏醒。“清明”是八风之一,一年四季有八个方向的风,古称“四时八风”,清明风是东南风。“谷雨”,土膏脉动,雨生百谷。“小满”,有两层指向,在南方,雨水充沛,河湖渐而盈满。在北方,谷物小成,颗粒近于饱满。“芒种”是忙种,果实有芒的农作物,已到紧要关头,北方收麦,南方种稻。“小暑”和“大暑”,上蒸又下煮,土潤溽蒸,高温多雨,闷热难挨。 “处暑”是出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白露”,天气转凉,水土湿气在草木叶子上凝而为露。秋在五行中属金,在五色中属白,称金秋白露。“寒露”,进入深秋,冷风南下,寒意显露。“霜降”,地气凝结由露而霜,“霜降杀百草”,阳下入地,万物毕成,时令由收进入藏。“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小雪,不是雪量小,是指此时寒流活跃,降水量渐增。“大雪”,也不是天降大雪,而是降水量持续增多。“小寒”与“大寒”,数九寒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令,“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大寒之后,一个新的天地轮回重新开始。“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中国古人观察天地是细致入微的。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天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气候”这个词也由此发端。
   候,是征兆的意思,医生瞧病看症候,厨师炒菜看火候,古人观察天地看气候。七十二候具体是这样的:    立春三候,初候,“东风解冻”,立春后第一个五天,东风吹来,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第二个五天,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但只是“振”,伸伸腰,动动身子,仍窝藏在冬眠的洞中。三候,“鱼陟负冰”,第三个五天是“鱼陟负冰”,这句话很生动,冬天寒冷的日子,鱼贴着河底游,天气转暖,鱼上升浮游,好像肩负着冰在游。
   雨水三候,初候,“獭祭鱼”,水獭捕食鱼。二候,“候雁北”,大雁北飞。三候,“草木萌动”,草木萌生。
   惊蛰三候,初候,“桃始华”,桃树开花。二候,“仓庚鸣”,黄鹂鸟鸣叫。三候,“鹰化为鸠”,布谷鸟出现于田野,鸠是布谷鸟。在中国古人的意识里,动物与动物之间,包括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化生的神秘密码。这种认识,有玄机在其中,但更多的是受科学认识的局限。
   春分三候,初候,“元鸟至”,燕子归来。二候,“雷乃发声”,天降雨时,阴气和阳气相搏,伴随阵阵春雷。三候,“始电”,闪电出现。
   清明三候,初候,“桐始华”,桐树开花。二候,“田鼠化为鴽”,鴽鸟出现。三候,“虹始见”,空中见彩虹。
   谷雨三候,初候,“萍始生”,河湖的水面出现浮萍。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已经长大,振翅而飞。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在桑树间跳跃。
   立夏三候,初候,“蝼蝈鸣”,蝼蝈,又名蝼蛄,俗称拉拉蛄,对农作物危害大,亦可入药。二候,“蚯蚓出”,蚯蚓,冬眠虫类,可入药,药名地龙。三候,“王瓜生”,王瓜,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纺锤形,茎细,枝多发,果实可入药。
   小满三候,初候,“苦菜秀”,苦菜,草本菊科植物,可食亦可入药。二候,“靡草死”,靡草,草本植物,感阴而生,不胜阳而死。三候,“麦秋至”,麦子成熟。
   芒种三候,初候,“螳螂生”,螳螂,节肢动物门昆虫,益虫。二候,“鵙始鸣”。鵙鸟,伯劳鸟。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春天活跃,此时少发声。
   夏至三候,初候,“鹿角解”,鹿,本性主阳,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脱落。二候,“蜩始鸣”,蜩,蝉,民间称知了。三候,“半夏生”,半夏,药用植物,生于夏至前后,故称半夏。
   小暑三候,初候,“温风至”,温热之风此时到达极致。至,极致之意。二候,“蟋蟀居壁”,此时蟋蟀羽翼初成,居墙壁中,尚不能生活于田野。三候,“鹰始击”,《礼记·月令》中的记载是“鹰乃学习”,此时鹰在幼时,练习搏击。
   大暑三候,初候,“腐草为萤”,腐草中见萤火虫。二候,“土润溽”,水土蒸郁,溽热。三候,“天雨时行”,大雨不断。
   立秋三候,初候,“凉风至”,天有八风,一年之中有八个方向的风,凉风是西南风,又称凄风。二候,“白露降”,早晨或雨后,地气遇凉风,凝聚为雾气,此时尚未凝结成露珠,白露节气后才出现凝珠。三候,“寒蝉鸣”,寒蝉,个头小,声音却脆亮。
   处暑三候,初候,“鹰乃祭鸟”,鹰已长大,开始捕食鸟。二候,“天地始肃”,秋意肃然。三候,“禾乃登”,庄稼成熟。
   白露三候,初候,“鸿雁飞来”,大雁由北方南飞。二候,“元鸟归”,燕子南飞。燕子是南方鸟,因此称归。中国古人是在黄河流域,具体是渭河流域观察天文地理,“鸿雁飞来”“元鸟归”,来与归,是就观察地而言的。三候 “群鸟养羞”,羞,美食。群鸟准备过冬食物。
   秋分三候,初候,“雷乃收声”,二月阳中雷发声,八月阴中雷收声。二候,“蛰虫坯户”,冬眠虫类开始修葺洞口。三候,“水始涸”,河水流速放缓。
   寒露三候,初候,“鸿雁来宾”,先来为主,后来为宾,最后一批大雁自北方南飞。二候,“雀入大水为蛤”,蛤,一种小蚌。三候,“菊有黄华”,草木感阳气生长,独菊遇阴气开花,古人以菊寓君子品格,于寒风中开放。
   霜降三候,初候,“豺乃祭兽”,豺捕食兽类。二候,“草木黄落”,草木叶黄飘落。三候,“蛰虫咸俯”,咸,全部。俯,垂首。此时寒气肃凛,冬眠虫类不再进食。
   立冬三候,初候,“水始冰”,水面开始凝结为冰,此时冰面尚单薄。二候,“地始冻”,大地寒气凝聚。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稚,野鸡;蜃,一种大蛤。
   小雪三候,初候,“虹藏不见”,清明节气阳盛彩虹见,此时阴盛,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之气各自归属,天高地寥。三候,“闭塞而成冬”,天地之气失联,各正其位,不再交通,闭塞而成冬,冬即终。
   大雪三候,初候,“鹖旦不鸣”,鹖旦又称寒号虫,不是鸟,是鼠科,栖居于针阔叶林混生地带,比松鼠略大,穴居在石洞或石缝中,多独居,爱清洁。吃食时前足抱住食物,后足站立,萌态毕显。前后腿之间有翼蹼,能在峭壁和大树之间滑翔,因而古人误认为鸟类。二候,“虎始交”,阳气动,虎求偶交配。三候,“荔挺出”,荔挺,草科,根系坚硬,民间以此制刷子。荔挺野生,古时寓指民心不可歁,“荔挺不生,卿士专权”。
   冬至三候,初候,“蚯蚓结”,蚯蚓自缠绕如绳,阳气未动,屈首向下,阳气已动,回首向上,此时阳气蠢蠢欲动,因此称“结”。二候,“麋角解”,麋本性主阴,冬至一阳生,遇阳气而角脱落。三候,“水泉动”,冬至一阳生,阳气上行,泉水感热而动。
   小寒三候,初候,“雁北乡”,乡即向,大雁北向而飞。二候,“鹊始巢”,喜鹊在树端筑巢。三候,“雉雊”,雉,野鸡;雊,鸣叫求偶。“雉之朝雊,尚其其雌”。
   大寒三候,初候,“鸡始乳”,鸡得阳气而育乳。二候,“征鸟厉疾”,此时节猛兽愈加凶悍。三候,“水泽腹坚”,此时是一年中的冷极,腹坚,指冻透了,冻结实了。


   主气是一年中的常在之气。
   客气是变数,是家里来的不约而至的客人,上门叙旧的,拉家常的,说委屈的,找碴的,不把自己当别人的,脾气不一,各具秉性。酷暑,倒春寒,暖冬或奇寒,大旱和大涝,台风、海啸、“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等,气候的这些异常,与客气相關联。但客气也不是职业干坏事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主气与客气和谐了,风调雨顺,天安地泰。如果兄弟俩赌气,或者僵持拉下了脸,麻烦就出来了。    界定主气与客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范畴。而对主气与客气运行原理的认知,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轴心地带。
   主气在一年中依五行原理运行,分为六个步骤,称“主气六步”。五行在四季中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居夏与秋的中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主气在大寒那一天生发,由大寒到春分,是初之气,称“厥阴风木”;春分到小满是二之气,称“少阴君火”;小满到大暑是三之气,称“少阳相火”;大暑到秋分是四之气,称“太阴湿土”;秋分到小雪是五之气,称“阳明燥金”;小雪到大寒是终之气,称“太阳寒水”。
   主气六步的气理顺序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堂”“太阳寒冰”。
   天有“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因为天有六气,地生五行,地上承天,于五行之中又增置一火,因而有“君火”和“相火”之分属。顺序是“木、火、土、金、水、火”。
   主气是稳定的,由初之气到终之气,周行四时,年年无异。
  
   客气在一年中的运行也分为六个步骤,主理上半年的气称“司天之气”,主理下半年的气称“在泉之气”。在“司天”和“在泉”的左右,各有两间气,称“司天两间气”和“在泉两间气”。
   客气六步依五行原理运行的气理顺序是,三阴在前,三阳在后,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
   客气是不稳定的,每一年都有变化,具体有两个层面的变量。
   其一,推算客气六步,以五行配合十二地支的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值年地支为基础,十二年一个循环,六十年五循环,为一甲子周期。天以六气为节,地以五行为制。六气司天,六年运行一周。五行制地,五年运行一周。地之五行又有君火和相火分属。五六相合,为三十年,每年二十四节气,合计七百二十个节气。六十年为一甲子循环,合计一千四百四十个节气。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这句话很重要。君火在天主宰神明,相火在地主宰运数。五行又称“五运”,天地之间的气理运行,称为“运气”。
   其二,“司天之气”与“在泉之气”的左右间四气,是不确定因素,司天与在泉有变化,左右间气随之而动。
   《黄帝内经》中,《天元纪大论篇》《五运行大论篇》《六微旨大论篇》《气交变大论篇》《五常政大论篇》五篇文献,具体阐述主气与客气的运行原理,以及二者相持相克导致的气候异常。《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源头著作,也兼容天文学和哲学。中国古代的学术著作,都是兼容制式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是数学的源头著作,兼容天文学、哲学。《周易》更具典型,兼容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等。中国这四部重要古典著作的基础,都是天文学。
   主气与客气在交融运行中,如果一气独盛,称为“专胜”,“专胜”即“太过”。主客二气相互侵占吞并,称为“兼并”,“兼并”即“不及”,最终会导致气候异常,这种论述在《气交变大论篇》有记载。


   中国古人是怎样做天气预报的?
   《黄帝内经》这部书是对话体,黄帝提出问题,岐伯等人回答。岐伯是黄帝的首席医学顾问,后世尊岐伯为中医祖源,中医术也称为岐黄之术。
   黄帝问:“夫气之动乱,触遇而作,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主气与客气的不和触遇引起动乱,发作又没有规律,是突然的灾变,如何预判呢?
   岐伯说:“夫气之动变,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天气的变化,看似无常,但气象的种种表现,各有不同的征兆。
   岐伯从一年四季的守常运行和不同季节的异常变化两方面,透过不同的物候现象,梳理出潜在的规律。
  
   一年四季是守常的。
   “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东方生风,风助木旺。木质祥和,其功能化生万物,其职责舒活闭塞。木主春,时令形态为风,气候异常是寒风振作,灾害是摧残草木。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焫。”南方生热,热助火盛。火质光明卓著,其功能繁荣万物,其职责光耀万物。火主夏,时令形态为热,气候异常是酷暑煎熬,灾害是焦灼。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中央生湿,湿助土功。土质湿热滋养,其功能充实万物,其职责使万物静心守本,“静以中央为轴”。土居四季中央,时令形态为湿,气候异常是暴雨骤降,灾害是久雨不止,泥泞土溃。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西方生燥,燥助金威。金质纯正,其功能是制约和敛收,其职责使万物刚劲峻急。金主秋,时令形态为燥,气候异常是肃杀,灾害是农作物未成熟时衰落。“苍陨”,苍,青色,植物的主干尚青时即衰落。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溧冽,其灾冰雪霜雹。”北方生寒,寒助水势。水质沧凉,其功能是清静安宁,其职责使万物凝神肃穆。水主冬,时令形态为寒,气候异常是严寒凛冽,灾害是冰灾雪灾。
   岐伯在讲述四季的运行时特别强调,地上五行上承天际的五星,木火土金水,上承对应木星(岁星)、火星(荧惑星)、土星(镇星)、金星(太白星)、水星(辰星),“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太空中的五星,随天道运行,天行守常,不会妄动。气候正常时,五行与五星在天地之间相互感应。“卒然而动者,氣之灾变也。其不应焉。”如果发生气候突变,是偶然现象,与天道运行无关。五星不会随之响应。五星应常规,不应灾变,这是基本的原则。    用一句通俗话解释岐伯的理论,树根不动,树梢妄自摇。
  
   季节的异常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鸣条”,鸟鸣,树木扬枝抽条。
   在木运不济之年,如果春天时令正常,风调雨顺,草长莺飞,树木抽枝扬条,秋天就会守常,雨露适宜,凉爽宜人。如果春天出现倒春寒这类“太过”的异常气候,夏天就有酷暑燔烁的复正。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炳明光显,严肃霜寒”,是夏天和秋天的常态气候。
   在火运不济之年,如果夏天时令正常,冬天就会守常。如果夏天出现惨凄凝冽(如六月雪)的异常,接下来就会有雾霭和大雨交替发生的复正。
   “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四维,在时令中指春夏秋冬四季最后一个月,具体指农历三月(辰月)、九月(戌月)、十二月(丑月)、六月(未月)。“土居中央,分四维而居”“土居四维,旺于四季之末”。“鼓拆”,指草木萌芽时破土而出的形态。“振拉飘腾”,振,振作。拉,破坏,摧残。“飘腾”,指狂风摧屋拔树。
   在土运不济之年,如果四维之月时令正常,春天就会守常。如果四维之月气候出现异常,秋天就会久雨成灾的复正。
   “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则冬有严凝整肃之应。夏有炎烁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
   在金运不济之年,如果夏天时令正常,冬天就会守常。如果夏天出现酷暑的气候异常,秋天就有冰雹霜雾的复正。
   “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
   在水运不济之年,如果四维之月时令正常,则一年之中基本守常。如果四维之月有狂风暴雨的气候异常,一年之中则时有风暴骤起,摧屋拔树的复正。


   我们的中医很了不起,用风和气的原理解释人的身体。
   关于风和气,描述的最早,也最文学的是庄子,“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是无形状的,人们走在旷野里,被风簇拥着,那是身体的感觉。风吹皱一池春水,那是水的响应。风也是无声的,人们听到的种种声音,风声鹤唳,冷风嗖嗖,狂风怒号,是风碰到了东西,摩擦碰撞引发的动静。风碰到实的、虚的东西,发出的音乐是不一样的,有些如击鼓,有些如拿捏笛箫,有些如撩拨琴瑟,有些简陋的就是喇叭唢呐。庄子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吹万”,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都是大自然这么“吹”出来的。
   风协调着世间的万有。和谐了,则风和日丽、风调雨顺。风遇到梗阻,风云突变,就会出问题,如台风、龙卷风、沙尘暴、大旱、大涝、酷暑、奇寒、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吹万”是大环境,大环境是人力不能左右的。有人类历史以来,大环境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辰还是那样的星辰,包括海洋和大江大河,基本还是老样子,中间出现的局部问题,都是人类自酿的苦酒。“人定胜天”这个词语,不是去挑战大自然。本意指人心的祥和安定,是天之胜,是老天爷最大的愿望,中国古人不倡导逆天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小地球,也可以叫小宇宙。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忙碌,就是地球在一天一天自转。我们的身体被风内控着,意气风发,神清气爽、满面春风,甚至趾高气扬,都是风在体内运行正常的形态。风行不畅,麻烦就来了。风在“窍”处遇阻,会打嗝、放屁。风滞在经脉上,风湿、類风湿、关节炎,包括痛风这些病状就出现了,这些都是小麻烦。“中风”就复杂了,不仅仅是风行不畅,是风控制不了身体的局面了。中风的初级阶段眩晕、肢体麻木,高级阶段的恶果就不用我说了。
   一个老中医说过两句顺口溜,一句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指的就是风在体内的运行原理。另一句是“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防风通圣丸”是老方剂,如今已是中成药,很普通,很便宜,两三块钱就给一大包。药普通,效果却神奇,有病治病,没病调理身子。
   风和气不仅是生理的,还连着心理。喜怒哀乐是生理的,但和心理纠缠在一起。心安理得,心澄意远,也是这一层意思。生理和心理是“意识”的基础,说地基也行。意识的俗称叫念头。一个人从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计算起,到晚上睡着之前最后一个念头(把“梦想”排除在外),一天之中要生出多少“杂念”?主动的、被迫的、潜意识的、下意识的,恐怕再细心的人也不便统计出来。这些念头串联在一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人活一辈子,就是活这些念头。万念俱灰是形容一个人活够了、活烦了。因此,儒家强调明心见性,修身养性。道家不仅修心,连身子骨都修。儒和道两家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万念”去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庄子讲的“吹万”,也涵盖着人的具体过日子。
   修身养性是内装修,但内装修妥帖了,还要有所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如果一辈子碌碌无为,应该是最大的憾事。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内装修,治国、平天下是有所为。但要留心并警惕“平天下”这个词,平天下,不是征伐四方,而是天下平。一个人做好内装修,安顿妥当了自己和家人,之后去做一番治国安邦的大事业,但最高的理想状态不是傲视群雄,一览众山小,而是与天下人和谐相处,共筑大同世界。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里,气是生命的根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则生,散之则死”(庄子《知北游》)。也是动力源,“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王充《论衡·自然》)。气贯通着天地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气是虚的,达到至虚的境界,精气化为神。神气,是大清和的澄明境界。但气产生于实,脱离了脚踏实地,就成了无根的逍遥。气有实质,一个有气质的人,如同高耸的大厦具备了不朽的地基。
  责任编辑 侯 磊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上市公司内部人利用信息披露、盈余管理、并购等手段操纵股票价格违规减持的现象,引起了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及参与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内部人减持与并购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人减持公司可能采取并购方式的伪“市值管理”来迎合内部人减持,并且上市公司发起跨行业和未经证监会审核的套现并购时,内部人减持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并购后内部人未进行减持的上市公司,并购后内部人进行了减持的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比例更高,套现并购的“双高”现象更加严重.本研究从内
其中的十四行  把空间打开,在白天  灯光下,依然有阴影  平静的封面,在空白处  签上你的名字,它是海上一叶寻觅的小舟?  透过窗缝向外看,阳光下的树叶  在微风中摇曳,是飞翔的鸟翼在闪光?  声音没有真空,与尘土没有真空一样  你时常在静寂中听到某种声音  生命可以移植,是的,你把一朵花,插在  室内的花瓶里,田野里的野草也走进了城市  你把不愿干的事情停下来  把愿意干的事情放在指尖,讓它舞
期刊
一   啾唧儿,啾唧儿——书房的仿生鸟大叫。   直升机,又在盘旋,一、二、三、四、五,天呐,比上次增加了四架。   五架流线型直升机,轰鸣声吓着了仿生鸟,急啾啾唤出女主人。   望向天空,一支直升机编队,在海湾之上近距离俯视这里的一切。距离最短的那一刻,她几乎可看到飞行员的头盔。自家的露台花房,如此近距离与这些大铁鸟相视,她还是第一次。   直升机绕海湾一周,依次拉升,旋即隐没在高远的
期刊
八十年代是一个黄金时代,也是我的青春阅读时代。在阅读越来越丰盛的今天,我却更怀念那时候的阅读,那些把书视为金子般的日子。那时候的精神世界几乎是一张白纸,所以,在上面画什么都异常醒目。   有些小说是我最要好的女同学向她舅舅借的。他是一名乡村语文老师,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正在练习写作——那时候农村有点文化的人似乎都曾练习过写作,毕竟这是成本最低的,又能给予幻想最大空间。我曾经怀着朝圣的心情,跟同学
期刊
我一直以为小说是伟大的,是文学家构建出的一段段隐秘历史,是一座桥梁,联通过去和现在,又必然通达未来。所以它必须是波澜壮阔的。直到我读到了《洛丽塔》。它里面的句子就像夏夜花园里阵阵飘来的夜来香,你也不知道它具体好在哪里,但就是缠绕、翻滚,无声无息地充斥着整个夜晚。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是她,可以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我不在乎,但我只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
期刊
1.  你听见玫瑰交谈了吗  暮春的柳鞭南北挥舞  向天空抛掷声音的红玫瑰白玫瑰  以红玫瑰的左耳听东风  以白玫瑰的右耳听西风  人类的鼻子已经远离  2020玫瑰们相约而至迎风而上  芬芳的自由不惧孤独  玫瑰的交谈碎碎零落  挥别光影中热烈的璀璨  一滴红玫瑰吹开了宇宙  一滴白玫瑰吹开了海洋  岁月的星辰已背叛人类  迎来摧毁又重建花园的夏神2.  我们曾拥有飞升的宫殿  隐藏于城市的密林
期刊
朱晨清与他的鸬鹚竹排被人誉为狮子岩风景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朱晨清左腿微瘸,年近六旬,黝黑的瘦脸上嵌着一双渔人特有的犀利眼睛,与他的鸬鹚群浑然一体。每天拂晓时,他便挑着两竹笼鸬鹚到狮子岩周边的溪流中放牧。江边放着一条竹排,他放下竹笼,拉开笼门,鸬鹚向竹排蜂拥而去,犹若训练有素的士兵。他慢悠悠跨上竹排,承重的竹排吱吱作响,竹篙一点,竹排缓缓向深水处划去,诗意在盛夏晨风和粼粼波光中一层层荡漾开去…
期刊
在中国,有村庄的地方就有农事,有农事的地方就有农谚。   记忆中,我的奶奶永远一身布衣,一脸慈祥,两手不停,四季常系一条大围裙,是一个步子迈不大、走不快的小脚老太婆,直到离世。   奶奶没有上过学,别说断文,字也不识几个,一辈子出过最远的门就是去过几趟八九公里远的镇里。就是这样一个如一株根扎大地的白杨树一样,一生不曾挪出过大山的农村老太太,话一出口,地道的方言里总是流淌着最朴素的哲理。比如“让
期刊
1   爹是一尊活佛,没有寺庙的活佛,或者是被佛派来的,他来到世上的目的就是先养我,再来化我。但是爹逢人就说,不是我儿子呀,我坟上的草都长多深了。按照他的意思,是我救了他,我像他的救命恩人。不过,我感觉恰恰相反,好比一个泥水匠,他揉了一团泥巴,捏出了一尊菩萨,似乎是他造就了菩萨,其实是菩萨成全了他,让他借着这么一个机会,有了普度芸芸众生的法力。2   事情得从2017年冬天讲起。姐有一天打电话
期刊
构建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和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根本保障。目前,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建设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的有效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