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深度学习策略探析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围绕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真实的问题,获得经验的提升,形成核心概念,提升学习品质。笔者从深度学习主要特征出发,提出幼儿科学活动深度学习策略。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教育策略;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内涵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学习主题,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知并将它们融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经过高水平思维过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有意义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三点: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应用。“科学教育探究精神、发现与建构事物之间的联系、知识的运用与迁移,这和深度学习的指标是吻合的。
  二、深度学习指标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认为,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不仅仅是针对结果,更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的特点提出来的。浅层学习的特点是被动、机械、以记忆而非理解为主,学习过程缺乏深入探究与思考;学习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与以往经验缺乏连接;学不致用。
  笔者对深度学习主要表现和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见下表。
  三、幼兒科学活动深度学习策略
  (一)善于捕捉幼儿的问题,顺藤摸瓜
  幼儿对世界有着天生的好奇。教师要及时或学会捕捉幼儿提出的问题,兴趣点,引导幼儿展开探索。一次户外活动中,有个孩子求助老师:沙包抛到篷顶上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老师也装作惊讶地说:“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尝试了“用沙包撞沙包—用凳子—用油桶加凳子—找来雨伞加油桶,用伞戳的方法”最后成功将沙包弄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作为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顺藤摸瓜,引导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最后在讨论的时候,有幼儿说,可以找一条长长的棍子,就不用搬油桶和雨伞了,幼儿已经有了经验的提升和知识迁移。在中班关于影子的探索中,教师沿着孩子的兴趣点,捕捉到系列问题,如“什么是影子—怎样才有影子—影子怎样变长,变短—什么时候没有影子—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影子的头不见了—生活中,有没有物体是没有影子的—影子可以投射到墙上吗—如何和影子游戏、测量影子——如何玩手影、皮影等”,不同的问题,引发幼儿不断的探索,记录、尝试,探究,科学变得好玩。
  (二)做好前期的经验铺垫,唤醒经验
  教学能否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有一定的系统性,是否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教学过程是否能帮助幼儿利用旧经验建构新经验。因此,了解并研究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此为基础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是发挥集体教学作用的关键。
  在《砌长城》活动中,老师只是简单出示几张长城照片,就让孩子用砖头砌长城。孩子没有前期的砌砖的经验。基本用了并列的方法来砌,所以每次都砌不高就倒了,游戏质量不高。调整策略后,引导幼儿参照实物拍照的长城城墙照片和不同砌法的墙的照片,先进行观察、绘画。在这过程中,幼儿发现了原来不同的墙有不同的砌法,有的孩子还发现了一顺一丁的砌法,也发现了有些接驳位置需要用到半块砖。有了前期经验铺垫,在建构区孩子利用纸砖、积木练习一顺一丁的砌法,当去到“建筑工地”的时候,孩子用泥巴作为粘合剂,用砖头来进行一顺一丁的建构,不用担心砖头不稳倒了,时间反而更多可以如何转弯、造型、如何搭建烽火台的研究上。
  (三)提供富于探索的材料,体现层次
  《指南》指出,幼儿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场景化思维认为幼儿是在和场景的创设、材料的提供中,进行人和环境、人和材料、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中获得成长的。学习《三只小猪》故事后,幼儿对造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幼儿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认识和体验,老师提供了禾秆草、木块、泥砖、青砖、纸砖、纸盒等不同材料,搭建不同的房子。随着搭建的推进,孩子们进行了同一种材料不同搭建、组合方式如何搭更稳,不同材料同一高度,哪种材料更稳;哪种材料容易造型;同种材料的不同组合、造型等的探索。除了材料的丰富性外,还要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如同样是玩沉浮的活动。小班可探索各种不同材料沉浮情况。中班可探索如何让浮的变沉,沉的变浮,添加辅助材料,实现沉浮变换;大班则可探索沉浮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小船、潜水艇等的探索和制作、让鸡蛋浮起来等。层次性除了体现不同年龄段差异外,也体现在同一年龄不同层次上。如认识乌龟,有提供观察的工具、探索乌龟爱吃的食物、关于乌龟的绘本、为乌龟建房子的石头、水、泥土、器皿等,满足和支持幼儿不同探索需要。
  (四)根据问题来制定计划,搭建鹰架
  幼儿从小加强计划性的锻炼,对问题的多维度思考、对处理问题的预见性、策略的甄选方面有较好的锻炼。深度学习的幼儿,心中有目标,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怎么做,目前遇到什么问题,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问题来解决碰到的问题等。深度学习的游戏计划,是通过幼儿的持续讨论和思维来实现的。
  植物园里豆苗长高了,大班幼儿提出搭建栅栏。“搭建什么样的栅栏?用什么材料来搭?”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设计了不同的栅栏形状。在分享不同的栅栏设计图后,幼儿自由分成四个小组,老师引导小组展开讨论,最后一个小组定出一种搭建方案。一组决定用竹子,搭建一条平行型的竹栅栏;二组决定用塑料管,说塑料管可以弯曲,可以做成拱门形状的一个棚;三组也是决定用竹子,但是和一组不同的是,搭建的竹子交叉型的栅栏;四组决定用铁网,说铁网很牢固,而且一整块网已经有了,就是考虑固定的问题了。“那用什么来固定呢?老师又提出问题。有的说用包装绳,有的说用铁线,有的说用塑料定型带。定了方案后,幼儿制作了需要用的材料种类、数量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去准备材料。在搭栅栏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用竹子搭平行型的发现栅栏容易摇摆,后来调整为交叉型的;用塑料管搭的,想做一个拱门的,发现底座太难固定,最后用回竹子搭建;用竹子交叉型的比较快搭建好了,也能固定好;用铁网的,一开始用小竹子做支撑不够稳,找来园林叔叔要了两条木桩。起初挖的洞太浅,网一放上去木桩就倒了,又挖了个深深的洞木桩就固定了。木桩固定了,就很快把贴网绑好了。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探索和深度学习,老师对活动有预见性,引导幼儿先做好计划,细化任务,幼儿持续的“发现问题—讨论猜想—验证解决—发现新问题”整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贯穿在活动始终。同时老师通过观察、提问、引导,支持,为幼儿的探索和后续学习搭建鹰架。
  (五)聚焦探究的核心问题,多元探索
  基于问题的学习倡导学习源于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聚焦问题,引导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持续的、递进的探索,容易激发深度学习。幼儿阶段主要是知识、经验的习得阶段,知识面比较窄,所以在一个相对时间段内,探索问题的时候要实现“三宜”:“宜小不宜大”、“宜连不宜断”、“宜精不宜泛”。“宜小不宜大”如在研究各种小动物不如先研究一种小动物;从研究小动物的眼睛到嘴巴到耳朵等逐层铺开,就比随意不同部位要有针对性,幼儿的调查和学习也更有共同话语和比较;“宜连不宜断”一会研究小猫,对小猫的探索和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又开始研究小兔,研究一会又去研究小狗,结果对每一种动物的研究都不深入,幼儿的经验没有连贯性,探索没有持续性,深度性、迁移性;“宜精不宜泛”如研究各种小动物的腿,可以先研究小兔脚的构造、质感、颜色、功用、数量等,在进行了系列的探索后,再引导幼儿比较小兔和小猫的脚不同等,比只停留在研究各种各样的动物脚的表面观察要深入。
  另外对一个问题应该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如认识小兔子,可以通过观察、饲养、绘画、统计、科学视频、真人图书馆、手工、参观体验、扮演、展示、我为小动物代言、讲述、故事、阅读等多种形式来探秘小兔子,而不是只是单一的观察,或者浅尝即止。
  【参考文献】
  [1]杨子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J]. 教育探索,2016 (7):32~35.
  [2]冯晓霞.游戏中的深度学习[J]奕阳幼教评论-幼儿深度学习特刊.2019.7:7
  [3] [4]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Z ].2012
  [5]闫洁. 关注前期经验有效引导幼儿参与活动.[J]《教育》2017年第41期.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中心幼儿园,广东   广州   5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导学法”是新课导入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可让学生发挥一定的问题意识,围绕新课的学习内容展开积极自主的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不小的学习难度,教师不仅要注重增强新课导入的教学效果,还要培养学生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能力,克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學学习中面临的困难。本文将主要围绕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展开探究,希望可发挥问题导学法的真正作用,让数学教学充满探究教学活力
期刊
摘 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是可塑性却很强,需要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给予正确引导,以教材为依据,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紧密联系生活,体验真情实感;强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多鼓励少批评,尊重写作创新。  关键词:作文写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重点,而作文是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通过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工作愈发重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想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就要重视班级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本篇文章就民主管理理念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主管理;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  在现今阶段,人们对教育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人们发现,班级管理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校开展来
期刊
摘 要:“上课都能听懂,老师讲得都会,一到做题就傻眼,到了考试更懵圈。”这是进入初中后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感受,究其原因,学生在上课听懂、听会的是一道题的“答案”,而不是掌握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数学解题方法的指引和培养,其实就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平时课堂上不仅要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向学生剖析出解题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指导,使学生逐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所以潜能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一直是广大教师和家长担心的问题。本文分析中小学阶段英语潜能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现状,探讨其成因,提出相应的潜能生转化建议与对策,促进家庭沟通的必要性,得出结论和潜能生转化模型。  关键词:英语教学;潜能生;耐心;爱心;个性差异;对策  一、形成英语“潜能生”的原因分析  1.内因分析  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他们
期刊
摘 要:现阶段,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不断加深,音乐具有缓解压力的重要作用,给予人们情感上的慰藉,还可以转化为生活的动力。在初中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善于把握时机,不断加强节奏训练,直接决定着初中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能否走向新的成功。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关注学生们的节奏训练,及时优化教学效果,设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音乐教育独具特色,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培育出更多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多读书,读好书,还要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习的新常态,语文教师应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重要阅读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增强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意识,让学生乐于主动展开整本书阅读,学会在潜移默化的整本书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学习能力。本文将依托部编版教材,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巧妙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早在《学习体育》一文中就精辟地指出: “体育之道,以德育智慧”。道德和智慧放在身体里,没有身体,就没有道德和智慧。体育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情感、树立信念、规范行为、养成习惯、提高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级中学的体育活动不但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多元化的技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学生愿意接受。因此,就道德干预而言,体育活动不能与其他
期刊
摘 要:流行音乐取材主要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像《中国好声音》《音乐大师课》等音乐节目,其表演丰富多样、即兴性强、词曲朗朗上口,深得青少年们的喜爱,使欣赏者容易产生共鸣。进入新时代,需转变美育方式,给流行音乐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善用时代新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优雅的情趣追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音乐素养的新少年。  关键词:流行音乐; 改进美育方式 ;思想品德教育; 审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深入发展,英语阅读教学目的逐渐由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向“阅读素养”转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课时少学时短的现状和“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倾向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本文探讨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以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课内课外教学培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可行性。  关键词:英语;阅读素养;高职;思维导图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