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中非常核心的词汇,主要侧重学生的全面以及综合性发展,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期间的重要导向。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的将学科价值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程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1以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1.1对语文学科认识不够深刻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其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字语言进行传输的过程。综合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分析,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并不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具体的教学阶段,很多教师都比较侧重语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具备应对考试的答题技巧,而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对语文感兴趣,久之还会导致教学水平以及效率得不到提升,阻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1.2语文教学设计不够科学以及合理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设计方面,其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给予学生主体地位一定的重视,常常将自身放在重要位置,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诉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时间来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创新,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受到严重限制。此外,一些教师在高中教育阶段,通常比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整体素养以及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活动上,存在较强的欠缺性,最终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故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枯燥,缺乏灵性活性,不能将课内外实践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影响了学生整体语文能力以及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2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2.1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
2.1.1构建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如文章中所使用的词语、描写晦涩难懂和对作者所要表现的情境无法把握等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文章在对传统宅院、摆设、服饰的描写上,学生缺少对应的概念,即使完全翻译成现代语言也无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如“金丝八宝攒珠髻”、“金 彝”、“石青金钱蟒引枕”等词,仅凭注释和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具体的概念。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入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资料,给予学生直观的展示。当然,情境构建并不单单指影视资料的引用,还包括情境带入、模拟等方法。
2.1.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也是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具有很大帮助。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讨论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教师手把手的教,学生缺少思考,效率反而会降低;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真正地參与到课堂当中,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2.1.3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下也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例如:定期举办课外活动,可以增加学生文学知识的储备,培养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如查找背诵某个主题的诗词、组织读书分享的主题班会、读后感写作等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2.2关注课堂的有效提问
新课程改革强调,有效提问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手段。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针对主要内容设置有效问题,用以激发高中生理解文章的难点、突破重点、把握主旨,进而实现语文课堂的高质高效。教师设置问题时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问题不能过于繁杂,力求简明、有针对性,达到环环相扣,步步紧扣重点和难点,尽量用极少的问题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作探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发现的创新能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效率就一定能提高。如学习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小说主人公格斯拉的命运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研读文章,走近小说主人公、了解主人公的时代背景、分析主人公的生活变化。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①鞋匠格斯拉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②“我”与格斯拉见过几次面?鞋匠的手艺如何?③文章题目与主人公什么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物,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分析主人公格斯拉的可贵品质,在研究人物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语言技巧。在环环相扣的提问中,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高中文言文篇目较多,文章篇幅较长,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感悟和发现其中的动人之处,还可以通过探索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高中生勇于探究、敢于实践、认真研究的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引导学生主观感悟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情节、同样的语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发现至关重要,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要千方百计引领学生感悟和发现,体会作品的独到之处。以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如何让学生深切地体会作者故乡难回的惆怅?只有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切身体会一个回家在家又离家的飘泊者,到底怀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能感受到鲁迅思念家乡的情感是真挚的,然而看到家乡人的变化内心很悲哀,想到未来家乡乃至国家的发展内心又无比忧虑,学生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感悟能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锻炼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从而使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手把手的去教,也不是完全靠学生自己去领悟,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形成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创作能力,理解传统文化并将其完整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永莉.让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J].学周刊,2020(34):115-116.
[2] 郑巧慧.浅析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2):24-25.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1以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1.1对语文学科认识不够深刻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其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字语言进行传输的过程。综合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分析,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并不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具体的教学阶段,很多教师都比较侧重语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具备应对考试的答题技巧,而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对语文感兴趣,久之还会导致教学水平以及效率得不到提升,阻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1.2语文教学设计不够科学以及合理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设计方面,其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给予学生主体地位一定的重视,常常将自身放在重要位置,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诉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时间来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创新,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受到严重限制。此外,一些教师在高中教育阶段,通常比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整体素养以及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活动上,存在较强的欠缺性,最终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故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枯燥,缺乏灵性活性,不能将课内外实践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影响了学生整体语文能力以及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2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2.1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
2.1.1构建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如文章中所使用的词语、描写晦涩难懂和对作者所要表现的情境无法把握等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文章在对传统宅院、摆设、服饰的描写上,学生缺少对应的概念,即使完全翻译成现代语言也无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如“金丝八宝攒珠髻”、“金 彝”、“石青金钱蟒引枕”等词,仅凭注释和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具体的概念。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入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资料,给予学生直观的展示。当然,情境构建并不单单指影视资料的引用,还包括情境带入、模拟等方法。
2.1.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也是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具有很大帮助。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讨论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教师手把手的教,学生缺少思考,效率反而会降低;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真正地參与到课堂当中,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2.1.3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下也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例如:定期举办课外活动,可以增加学生文学知识的储备,培养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如查找背诵某个主题的诗词、组织读书分享的主题班会、读后感写作等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2.2关注课堂的有效提问
新课程改革强调,有效提问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手段。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针对主要内容设置有效问题,用以激发高中生理解文章的难点、突破重点、把握主旨,进而实现语文课堂的高质高效。教师设置问题时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问题不能过于繁杂,力求简明、有针对性,达到环环相扣,步步紧扣重点和难点,尽量用极少的问题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作探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发现的创新能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效率就一定能提高。如学习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小说主人公格斯拉的命运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研读文章,走近小说主人公、了解主人公的时代背景、分析主人公的生活变化。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①鞋匠格斯拉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②“我”与格斯拉见过几次面?鞋匠的手艺如何?③文章题目与主人公什么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物,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分析主人公格斯拉的可贵品质,在研究人物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语言技巧。在环环相扣的提问中,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高中文言文篇目较多,文章篇幅较长,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感悟和发现其中的动人之处,还可以通过探索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高中生勇于探究、敢于实践、认真研究的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引导学生主观感悟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情节、同样的语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发现至关重要,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要千方百计引领学生感悟和发现,体会作品的独到之处。以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如何让学生深切地体会作者故乡难回的惆怅?只有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切身体会一个回家在家又离家的飘泊者,到底怀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能感受到鲁迅思念家乡的情感是真挚的,然而看到家乡人的变化内心很悲哀,想到未来家乡乃至国家的发展内心又无比忧虑,学生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感悟能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锻炼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从而使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手把手的去教,也不是完全靠学生自己去领悟,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形成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创作能力,理解传统文化并将其完整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永莉.让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J].学周刊,2020(34):115-116.
[2] 郑巧慧.浅析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