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还是精神的现实性?(随笔)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说是有史以来最纷繁复杂的年代一点也不为过。现代科技带来的生活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令人叹为观止,不少人时时会有跟不上趟的感觉甚至焦虑。世界的变化既让人眼花缭乱,又让人为其动荡与莫测而心怀不安。诗歌当然要关注现实,只不过“现实”二字可能要比人们之所见复杂得多。
  一方面,是现世层面的现实,是日常生活的现实,是众生相;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现实,是一個个具体的人之情感、记忆、梦想。这两种现实孰轻孰重?当我们感叹置身于其中的世界瞬息万变、难以穷尽时,同样不可忽略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同样是广阔、幽微、奇妙无比的。更何况,这两种现实会交织在一起。
  对现实的关注不可简化为对日常生活、对浮世万象的记录,而应该在更难以发力的地方去探寻。正如沈苇所言,要离地万里又掘地三尺地走。因此,与其强调关注现实——它在实际上往往是单向度的——不如关注精神的现实性,或者说,在赋予精神以现实性上下功夫。这才是诗人的职责所在。
  越是沉湎于片面的现实越容易被现实所蒙蔽。更何况,我们的语言环境中充斥着陈词滥调,假大空盛行。诗歌要反对的就是陈词滥调,反对假大空,二手诗歌也是陈词滥调。诗歌与诗人的意义就在于捍卫语言的尊严。在这一诗歌伦理的要求下,诗人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怎样的声音才是有效的?
  精神的现实性不等同于回到内心,因为诗歌本该出自内心。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说过:“诗人是这样一种人——你既不能给予他什么,也不能从他们那儿夺走什么。”因为诗人在精神世界上是自足的。不过困难的是,内心如何打通万物之间的隔膜,进而寻找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我之间的联系,或者说,如何去化解种种障碍,将理智与情感、审美与道德、社会与自然之域相贯连。所谓精神的自由必须有所寄托,好的诗歌要给人如梦初醒之感。
  最近,偶然读到了这样一首短诗:
  你能辨识出真爱的真面目吗?
  你在哭,你说你焚烧了你自己。
  但你可曾想过,谁不是烟雾缭绕?
  这首诗的标题是《日落有时看起来肖似日出》,标题与短诗之间互为映照,互为生发,令人惊叹。难以想象的是,诗的作者竟然是古波斯诗人鲁米。时间在这首诗面前是无力的。
  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所思的诗,不如若有所思的诗,无名的太真状态的诗”。这不是理论化的准确表述,只是道出了一种感悟。魏天无兄对此说饶有兴趣,并作了很好的诠释:“有所思”即有所指,有所察,常沦为说教;“若有所思”则处在“有所指”与“无所指”,“有我”与“无我”之间,暗示了语言和现实之间那条若隐若现的缝隙,诗人在那里彷徨,在那里创建“理想国”。(魏天无:《“每一次回望都有如托孤——余笑忠的诗学伦理》)。
  诗歌写作的难度恰恰就在“有所指”与“无所指”,“有我”与“无我”之间。亦真亦幻,如梦似幻,不脱离现实又超越现实。那些令人沉醉的诗歌其奥秘在于,震撼的效果不经意间发生了,而诗人看似毫不费力地做到了。难以置信,但千真万确。
  在我看来,精神的现实性即是对生命真谛的寻求。我在诗集《接梦话》的后记中引述过《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族孙王惠,有一回去看望王羲之的夫人,王右军夫人时年九十高龄,王惠问她:“您老没觉得耳朵眼睛不好使吧?”王右军夫人的回答可谓振聋发聩:“发白齿落,属乎形骸;至于眼耳,关于神明,那可便与人隔?”意思是说:头发变白,牙齿脱落,那只是身体上的事;至于眼睛耳朵,却事关人的精神,怎么可能因此而同人世隔绝呢?
  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诗作为生命的奇迹,如同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它们关乎神明。
  不过惭愧的是,以此反观自己的作品,如意者寥寥。但好在经过这一番“若有所思”,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努力的方向了,像一位同道所言:诗歌给予我们的愉悦就是超越语言困境的愉悦。
其他文献
品读阎安,总能让人想起海明威那座文学“冰山”来:“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浮于水面之上”。阎安正是这种简约的“八分之一”诗艺呈现者,是真正将诗歌看作生命艺术之人。我们可以赋予其诸多“诗歌殊荣”,譬如“北方的书写者”“城市的捕光者”“整理石头的人”“游走于古典与现代间的人”“最隐秘的精神贵族”等等,这些词语都在某种程度上描绘出了阎安诗歌疆域不同凡響的旖旎美景。然“美”如山中“红萼”,
期刊
诗歌的审美可能性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深邃玄奥的复杂意象修辞,也可以是舒放开阔的叙事化表达,张合的《乌蒙壮歌》明显属于后者。在大多数人选择开凿幽深的意象世界来营构诗意空间时,张合却选择了以简练的事项叙述来散发心中的浓郁情绪,读来令人十分振奋。《乌蒙壮歌》巧妙铺展的波澜壮阔图景中,饱含的是诗人掩藏不住的深情,就我有限的阅读视野,张合的这首长诗是我近些年读到的质量不俗的长篇叙事诗,读完此诗,我不由自主地产
期刊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大地,近年来诗歌创作成就辉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诗歌大省。从1986年至今,已经有三十多位甘肃诗人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黃埔军校”的“青春诗会”,生活在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梁积林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多年以来,梁积林对西部大地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等饱含地域色彩的母体书写,成为甘肃诗坛的一道独特风景。自九十年代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飞天》
期刊
一  放眼如今圈子扎堆,旗帜林立的诗坛,喧嚣和热闹过后,我的脑海中总会浮出一个人的名字——冉仲景。不仅是因为同乡,更是因为,作为一头老黄牛,30多年来,他不为名利,不关注是非,埋头创作,笔耕不辍,用《从吹奏到朗诵》、《众神的情妇》、《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米》等一系列厚重的诗集,呈现自己的诗歌追求。  我初识冉仲景是1997年,在县办报纸《酉阳报》副刊桃花源上读到的他的诗歌。犹记得那时,《
期刊
在混沌与嘈杂大面积地浸入诗歌世界,而诗歌写作泥沙俱下的当下,《星星·诗歌原创》这期“新现实”栏目作品无疑给我们展示出了另一种生存面向。这里没有幽闭的诗人的自我精神高蹈,而是以素朴的语言打开世界和生活的多层褶皱,在与冰冷现实的短兵相接中,构筑出一种节制的硬抒情、冷抒情的诗学风景。所谓冰冷现实,即是这些诗作聚焦于乡村人和物的变迁,还有那些挣扎于社会边缘的底层民众的生存样态等,从而形塑出一种沧桑、悲凉甚
期刊
当我们准备谈论洛夫时,时间这个幽灵开始在诗歌的地平线上徘徊。于是时间在这一刻幻化为更为清晰的数字——1928,2018,1946,1949,1996……这是洛夫的时间,他还是不可避免地以这种方式与时间融在一起。暗夜里,“时间”爬出来,“洛夫”显现,超现实的时间感撞击着原本的理性思维,这一刻,时间显示出它的神奇力量,我们仿佛邂逅了某一夜与时间对话的洛夫。九十载时光,七十年创作,时间累积着洛夫,洛夫也
期刊
2018年第5期《星星·诗歌原创》“新现实”栏目中,刊登了凌晓晨的《炊烟中吹送的消息》(组诗)、琳子的《所有的灰尘都是有来历的》(组诗)、廖淮光的《学着狗的模样,轻声地汪几次》(组诗)、西水的《合作巷笔记》(组诗)、宁明的《筑路人》(外二首)等作品,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在于聚焦现实,表达现实,对现实进行发言,表现出对真实的“热情追求”。  切斯瓦夫·米沃什在《诗歌的见证》中曾经这样定义诗歌:“首先,
期刊
我和白云先生是因为文学而相识的。十三年前的七月大暑,我正在现代小说家沙汀的故乡为西华师大举办的研修班讲授《中国现代小说史》,忽然接到白云的电话,告知他的第一部诗集《三感集》即将付梓,希望我能写一点文字。在与他的几次相聚中,从我对他诗作的品味赏读中,我深感白云本色就是文人,他写诗、创作歌词,自称为“票友”,但其诗歌作品却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票友”水准。  几月前,收到了早已奉调省城工作的白云先生发来的
期刊
结识杨方,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前。而认识杨方,则是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后。  在《像白云一样生活》这部诗集里,我记住了那颗塔尔寺前的树,它和我们一样“在佛前赤身裸体,空无一物”[1]。然而,它又是一颗在佛寺前打坐了几十年的树,因此,当“我始终乱走”无法说出前身和不明所处时,它却“始终不动”,草木枯荣,有年轮为证。这是获得神启的树,同时,也是持有慧根的杨方。在《像白云一样生活》诗集里
期刊
我有过无比倦怠的时刻  像一辆  从救火现场归来的  红色消防车  像一个老妇人  弯腰清洗  越来越稀疏的  花白的头发  沾满污秽的轮子  脱离了车身  不像殉道者,只会  更加污秽不堪  腐烂的是糟糠  熬过了黑暗的,是沉默的你  早就应许的美酒  潜水者  每一个潜水者都是在  水下祈祷  每一个潜水者都试图缩小为  一尾鱼  或者重回母腹,以倒立  替母亲祈祷  每一个祈祷者都尽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