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化在幼儿园区角中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竹文化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是没有其他植物可以代替的,竹是君子的代称.我国有丰富的竹类资源和深厚的竹文化底蕴,竹子在我国园林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更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千古佳句来说明竹子的重要地位.中国园林是传承竹文化的优秀载体,一直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备受人们的喜爱.把竹文化的內涵与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文化韵味的景观意境,让幼儿从小就有了美的感官享受.
  一、竹的文化韵味以及与幼儿园环境的关系
  在诗人眼中,竹无牡丹之华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妖艳,竹具有高风亮节的品格。“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元朝诗人华幼武在《养竹歌为周庄吴逵子道赋》诗中这样评价竹子的品质.当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将竹与人联系到一起的事物,远远不止这些,“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毁其节”,作者将竹节和做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强权、知难而上,是一种精神支撑、一种精神财富。幼儿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小就培养幼儿这种不为强权、知难而上的精神。
  中国古典文化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给文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先秦两汉时期,秦始皇将竹子从山西的云岗引种到咸阳的宫廷园林之中,修建了“虚明台”,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对诸君子的喜爱之情;到“竹林七贤”“子猷爱竹”及“竹林高士”等文人的喜爱,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经历了秦汉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隋唐全盛期、两宋明清成熟期,人们开始对竹资源的各种价值进行挖掘利用.
  二、“竹文化”在区角中的应用
  总结了先辈们的各种经验我们幼儿园也围绕“竹”开展了园本课程的研究,让青青绿竹走进了我们的幼儿园,走进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我们也以“竹”为特色布置出具有乡土气息的“竹文化”班级环境。
  孩子们从家中找来生活中各种竹制品(如竹筛、竹篮、竹杯、竹碗、蒸笼垫、竹锅刷等),并从网上打印出各种竹的图片,布置成“竹博园”。在“竹博园”材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我国竹子的品种多达几百种,还认识了许多观赏竹,如紫竹、佛肚竹、凤尾竹、人面竹等一些外形特别的竹品种;同时也了解了竹制品是人们生活中经久耐用、绿色环保的生活用品,竹乐器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竹玩具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竹”主题环境的创设以优美、童趣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主题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与环境互动,使“竹文化”环境体现主体内容,吸引着幼儿,让幼儿自发地探索、自觉地参与到“竹文化”的环境创设中。他们在探索、发现、认识中获取了有关竹的经验。
  在美工区,我们从毛竹行、竹制品加工厂淘来的剩余边角料,成了孩子们的“宝贝”。这些边角料被我们根据其不同的特性进行整理、归类、加工成半成品,孩子们就在我们提供的竹筒、竹片、竹条、竹丝、竹篾、竹饭勺上面进行创作,一件件富有个性的竹筒造型、竹板画、竹篾拼图、饭勺装饰品从孩子们的手中出炉。
  益智区的立体拼搭和飞行棋盘也是教师利用旧的麻将竹席片上色后制成的;竹节小人的制作则是利用小竹竿和饮料瓶盖来完成。
  建构区的原材料是竹筒、竹片、竹篾,幼儿根据自己的建构需要,取放相应的材料进行建构。瞧,立交桥、太阳、五角星、小熊、机器人等在孩子们一次次的建构中成型。
  娃娃家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我们的娃娃家里的桌子、椅子、柜子都是竹制的,娃娃的摇篮、碗、杯子、牙刷也都是竹子的,就连娃娃家的花盆也是用竹筒做成的。
  根据竹可编的特点,我们还创设了编织区。在编织区里,幼儿可对我们提供的半成品进行竹篾续编。此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动手、思维等能力,还培养了幼儿做事持之以恒的态度,许多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幼儿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完成了一根又一根的编织。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小竹片让孩子练习编织竹帘,然后将成型的竹帘作为孩子绘画作品展示板,幼儿的作品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得以体现。
  科学探索区里竹片制成的滑道,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地方。一开始是玩玻璃珠,然后玩黄豆,最后玩水,他们常常为自己投放的东西顺利进入终点――盆子而欢呼雀跃。
  再看,我们的音乐角里,所有的打击乐器均是竹制的,双响筒、快板、扬琴、架子鼓、三角铁等,除此之外还有家长自制的竹制二胡,虽然不能拉出真二胡那样悦耳的声音,但把它摆放在那里俨然成了一件竹制艺术品,也常被孩子们拿到表演区里作为道具使用。
  班级的走廊吊饰用的是仿真竹和彩绘的竹斗笠,家长园地则利用蒸笼垫进行装饰。这样既有艺术的美,又有整体的统一。
  在户外活动中,“踩竹高跷”“玩竹圈”“推竹小车”“骑竹马”“竹筒传水”等,都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打造“竹文化”的班级环境,不仅可以为幼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游戏、生活环境,还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竹文化,感受竹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精神,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现实:如此朗读我不爱  孩子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他们不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长期以来,我们的朗读都是沿用“清楚、响亮、有感情的”,可是,我们的学生并不喜欢:早读课上声音压抑;课堂里被逼着“书声琅琅”“朗读,爱你实在不容易。”  我们学习白话文,采用印欧语系的念读方式,学到的是读字的形式,并没有学到言语的本质;学到的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而没学到语言“最初和最基本的层次显然是情感语言”。所以,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过去由于一直学校注重就业为导向的的职业教育理念,多强调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学校的美育教育工作,忽视了学校教育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健康、审美和人生价值的科学发展。导致了学生技能培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脱钩。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缺乏整体素养的显现,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9月首次以中央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学校美育的重
期刊
一、微课直观,加深理解  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有些利用文字描述的现象学生难以用肉眼观察,也有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学生一时间难以掌握和理解,即使我们给学生讲述了,学生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科学过程或现象制作成微课,课堂上,让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察,直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如此,便能达到使教学内容清晰化、直观化,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微课导入,吸引
期刊
一、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言行之中——责任的教育  本班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卫生意识不是很好,往往刚搞完卫生,地上又会见有垃圾丢在地上。我每次到班里走动时,当见到地上有垃圾,即使现在的我身怀六甲,我也会弯下腰来把它捡起,讲台周围有很多粉笔碎末,我就静静地把它整理好。这样的次数多了几次,课室就慢慢地整洁起来了。日常的好习惯,要从最细微的事情做起,捡起地上的一张纸屑,收拾好讲台,这就是责任,爱护班级环境的责
期刊
考试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阶段性查漏补缺的一次好机会。考试目的的最终价值体现在于学生对数学系统知识体系的“悟”,学生的“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评”。  试卷评讲是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技术含量甚至高于对新课的讲授,故试卷评讲课务必有策略地进行。 一张试卷该如何评讲,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教师也会
期刊
当前的教育教学使我们许多老师困惑,也使我们疲惫不堪,在打不得,骂不行,体罚更不当的教育时代,学生变得金贵起来,也让学生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就是那么无所畏惧,天地任我闯,祸事不断,老师头疼,家长无可奈何,那么如何改变教育现状,我们不是教育家,说不出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只是三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摸索到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摒弃模棱两可,多一些具体化  近段时间在一次语文观摩课上,一位老师在上《小
期刊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阐述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包括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课改的推进,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面临并呈现出各种新情况需要重新审视与研究。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再存
期刊
(1)情景式导入法  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环境、条件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一位语文教师讲授《卖炭翁》时,正当雪止天晴,便道: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下来了。今天阳光照耀,天气暖和,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天气,总是期待
期刊
摘 要:本文以Resume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作为实例,结合教育心理学及英语教学理论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应本着“让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以激发和培养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让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 Resume  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生对英语学习缺乏明确的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始终萦绕在我们教师的脑海中。
期刊
大家都知道,手机与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依赖键盘里的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来进行文字交流,替代了传统的书写文字交流。有人认为:只要能敲出字来就行,哪管它什么汉字规范不规范?因此,现在的许多学生都认为一笔一画的汉字笔顺就是累赘,创造了难以辨认的火星文,更别说推行规范汉字了。要知道,汉字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几经多少朝代的洗礼,凝聚多少人们的心血。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