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新两餐族”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秉辉: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著名肝肿瘤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当人们还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大约是没有三餐之分的。日出的时候打到一只野兔子,怕是不会想到留一半到中午当午餐的。到了农耕时代,食物丰富些了,打下的谷子存在缸里随时可以取用;想来最初之时,吃起来也不一定是定时的,想吃就吃吧。随着食物的不断丰富,人们开始感到有“吃饱”这回事,再吃就不舒服了。慢慢地,人们感到一次吃饱之后大约过四五个时辰就不饱了,饿了,甚至四肢无力。那时“日出而作”,总不能饿着肚子劳作罢,于是吃些粥汤再下田。四五个时辰一过,这些粥汤早已消化殆尽,于是农妇又送来一罐,就着一点咸菜,送了下去。又过了四五个时辰,该是“日落而息”了,不过肚子却饥肠辘辘不息,于是又送下两碗粥汤,这才人、肠两息。日久终于形成一日三餐之事。
  当时生产力有限,两碗粥汤也只能顶四五个时辰。更何况,一旦荒年欠收,就三餐不周,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即使不是荒年,为了积谷防饥,我国北方农村在农闲之时,也有一天只在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左右吃两顿的做法,当然地主老财例外。
  人的胃肠是不断蠕动的,除了蠕动之外还有一阵阵的收缩,不论进食与否皆然。食物在营养被吸收后形成的粪便,在胃肠道中的运行,并不是靠着地心引力“掉下去”的,而是靠着这种蠕动、收缩向下推移的。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依是否易于消化而定,一般4~6小时左右,所以除了夜间睡觉,胃肠蠕动、收缩减缓之外,一日三餐颇合生理规律。
  到了近代,食物极大丰富,又兼如我中华之美食,极易令人为饱口福而摄入过量。加上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含量增加,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故如今之人因饥而食的怕是不多了,一日三餐,不过是顺应习惯或是为求口福而已。
  一日三餐的习惯是不错的,不过时下又有了一个“新两餐族”,他们的早餐被取消了。是因为没米下锅?不是。是为了积谷防饥?也不是。是因为“来不及”、没时间吃早餐了。他们大多是些“白领”青年,因为工作或是夜生活,晚上睡得太晚,早上起不来,路上还堵车,又不能迟到,于是只好不吃早餐了。好在年轻,干的也不是体力活,不吃早餐似乎还能挺得过去。偶尔一两次不吃早餐,确实问题不大,若是日日如此,必定损害健康。
  因睡觉时没吃东西,早晨乃至上午都未进食,胃中空得太久。虽说空腹之时胃中的消化酶、胃酸之类分泌少些,但毕竟还是有所分泌,没有食物来稀释它们,它们便刺激胃黏膜,于是容易发生胃炎、胃溃疡。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时会引起胆囊收缩,不吃早餐,从夜里到中午,胆囊不收缩,胆汁不更新,并慢慢浓缩,极易形成胆结石。其次,人的脑力活动主要由食物供应能量,不吃早餐者虽说通常不致发生因血糖过低而心慌手抖,但头脑不敏锐恐是难免。及至中午,或是确实感到有些饥饿,或是心里想着得赶紧把欠缺的早餐给补回来,于是不知不觉之中必定吃得过饱,胃肠受累只是其一,胰腺也得紧急分泌大量胰岛素来帮助糖分的消化吸收。若是日日如此,胰腺应接不暇,这胰岛素一旦减产,糖尿病便不请自到。
  早餐是不能不吃的,夜宵却另有一说。农耕时代大约是不吃夜宵的,因为一到夜晚,黑灯瞎火,人们早早地睡了,晚餐还没消化,确实没有夜宵的需要。夜生活带来了夜宵,工作或是娱乐到了十点过后,以傍晚六七点钟晚餐计,也快四个小时了。晚餐带来的饱腹感已经消除,虽然并不饥饿,也觉不能亏了自己,于是同事、亲友相约,再去吃喝一番,名曰“吃夜宵”或称“宵夜”。若是腹中饥饿,吃点也属合理;若是接下去还得干活,夜宵也应该吃;但若是大吃一顿再睡,就有问题了。一是睡眠之时胃肠运动减弱,容易食而不化,引起消化不良;二是睡前大量进食,刺激胰腺分泌众多消化酶,而此时胃肠运动减弱,胰液排出不畅,原本应该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食物的蛋白酶、脂肪酶,大水冲了龙王庙,消化了胰腺自身,于是急性胰腺炎发作,腹痛难忍,虽说多数后果尚好,但也有一种叫作“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其病情之严重甚至胜于心肌梗死。
  近年许多养生专家都说要“早饭吃得饱、中饭吃得好、晚饭吃得少”。如今非农耕时代,夜晚多有工作、学习,或许还要工作,只是强调“晚饭吃得少”怕也不妥。按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说法是:“三餐合理分配”,就比较合适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上午的工作、活动大多多于下午。因此,不吃早餐是应该是不“合理”的,而睡觉之前的夜宵、尤其是吃得过饱的夜宵,也是不“合理”的。
其他文献
徐建华: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上海浦东三林塘人。1979年到卢湾区康乐酒家学徒,师从赵幼祥(现任深圳老大昌总经理)。1991年先后在法国马赛和中非(法国海外城)任中菜厨师。1993年回国,先后任都城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东方明珠旋转餐厅行政总厨、农工商好德酒楼行政总厨。现任港悦海鲜酒家出品总监。徐建华专攻本帮菜,尤擅红烧菜。    犹记得1994年某日我到红极一时的“都市大排档”吃饭(可
期刊
江礼:上海美食家,退休后长期担任美食评委,还写了不少美食著作。现为法国美食会会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著有《海派饮食》、《食趣》、《吃遍上海》、《食神物语》、《老馋游记》。年近古稀的他近年又乐于网上烹饪,以食会友,自得其乐。    读者朋友看到这期《食品与生活》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已经时间过半了。该届世博会依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处处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的主旋律。  因为本届
期刊
“贪凉”是肥胖的  来源之一吗?  减肥是女士们永远热衷的话题。门诊常常有很多在我看来还算苗条的年轻女士向我咨询如何减肥。但我认为她们第一步不是减肥,而是把身体调整到代谢积极、气血旺盛的状态。  关于减肥,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需要帮很多女性朋友纠正:  1、减肥不是减体重,而是塑造体型。不要简单地用减了多少斤来衡量减肥的速度和效果。  2、减肥必须有一个好的身体底子作为基础。如果你是虚胖的人,首先要把
期刊
何菲:1977年生于上海,时尚专栏作家,上海作协会员。陆续出版《快乐离婚》、《无边风月》、《生命之旅》、《上海熟女》、《上海蓝颜》、《第二季》等著作。作品屡登畅销书排行榜,并被广泛转载。    某个擅写上海的女作家说过:“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它培养着人们的崇拜与敬仰的感情,也培养人们的自谦自卑。”上海则是螺丝壳里做道场,“虽然小,但是时
期刊
1876年,海关税务司里的小人物——李圭,来到了美国费城参加世博会。那届世博会上,李圭巧遇了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他们在哈佛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参观费城世博会。  李圭问学生:“想家吗?”学生答:“想也没用,唯有好好读书,报效国家。” 李圭又问:“对世博有什么看法?”学生答:“集大地之物,任人观览,增长识见,其新物善法可效仿之,又能联络各国交谊,益处甚大。”  李圭回国之后编著了《环游地球新录》
期刊
日本馆——会呼吸的紫蚕岛  淡淡的紫色映衬着蓝天,一个巨大的蚕茧——日本馆点缀着世博园,展馆造型上的凹槽和触角象征“眼耳口鼻及手指”。蚕在中国是长寿的象征,从蚕茧中抽取蚕丝、制成丝线、织成丝绢的工艺也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它是中国与日本之间一种“联接”的象征。神秘的“紫蚕岛”召唤着大家进入其间,去“抽丝剥茧”,发觉其内在的深刻意义。  通过日本著名的“西阵织”,也就是京都市西北部的丝织物生产中心区域
期刊
说到乳牛,爱喝牛奶的你一定不陌生。然而你是否知道乳牛的小公牛(小犊牛)生下来,该何去何从呢?它们有的刚出生抽取血清后就立刻被屠宰,由于肉质口味普通而被当作街边的肉串食用,这一极低的产品附加值行为同时也很大程度危害到动物的福利。  如何有效利用大量奶牛公犊这一长期被浪费的资源,填补国内高档牛肉供应链不足的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北京神泽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一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对社会的深
期刊
王芸洁:上海人,90年代初赴香港,服务外资企业。现定居美国,育有二子,由原先的职业女性成功转换角色为全职妈妈,全心致力于全家四口人的饮食健康。对养育孩子颇有心得,是朋友们的“育儿宝典”。    2002年年底,有亲戚从上海旅行回美。怀孕8个月的我和老公去机场接他,对方一改平日回美后激动的心情和一张不停说话的嘴,递给我们一张纸,上面写着, “我在上海得了感冒,现在骨头、喉咙都很痛,就先不说话了。”我
期刊
薛理勇: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已出版《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闲话》、《食俗趣话》、《说鱼道虾》等。现为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    芦笋是近年才走上上海人餐桌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少也很难见到蔬菜种在大田里的模样,更难知道蔬菜从播种、耕耘到采摘的全过程,所以也不知道这芦笋到底是一种什么植物,又是植
期刊
孔明珠:上海女作家,杂志编审。已出版《东洋金银梦》、《上海闺秀》、《孔娘子厨房》、《七大姑八大姨》、《上海妹妹》、《煮物之味》等著作。作品以小说、散文、随笔创作为主,近年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传统习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