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与蒲州梆子关系研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梆子腔大致形成于明末清初,公认的观点是梆子腔形成于晋、陕、豫的三角地带,之后向各地流传。梆子戏在山西境内是由南向北流传。山西南部的是“蒲州梆子”(现多称“蒲剧”),向北流传后形成了两个剧种,即现在流行于山西中部、北部的“中路梆子”(现又称“晋剧”)和“北路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是同脉,尤其中路梆子和北路梆子的关系更为亲近,可以说中路梆子唱腔是北路梆子的新腔。扎根于晋东南的称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与蒲州梆子及其同脉的中路和北路梆子的历史关系尚无确定。对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一、 形成时间
  1.上党梆子形成时间
  1978年7月,晋东南行署文化局原双喜等人在晋城市东南15公里处的青莲寺发现了凤台县(今晋城市)鸣凤班修路、重修玄帝宫残碑一座。此碑两面刻字,一边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记鸣凤班修路事,一边是道光九年(1829年)记鸣凤班重修玄帝宫事。文中“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之语,从1829年上数40年应为1789年。据“泽州舞台题壁”考记载,鸣凤班在清嘉庆八年(1803年)正月二十在下村乡扬庄村有演出剧目,这可证上党梆子在1789年左右业已行成。
  2.蒲州梆子形成时间
   1951年出版的《新戏曲》第二卷一期刊载署名大兵的《谈山西梆子》文章,其中谈到1938年曾在龙王辿见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龙王庙《重修乐楼记》碑刻上,有“正月吉日由蒲州义和班献演” 字样。由所记述的文字看,这个来自晋陕豫黄河三角洲地区蒲州的“义和班”应是一个戏曲职业班社。
  
  二、形成的文化背景
  1.上党梆子形成的文化背景
  上党梆子由于其产生并主要流传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今山西晋城),主要流传于晋东南古上党郡(今晋城、长治市)地区。
  从唱腔上讲,北宋时期,泽州籍艺人孔三传,根据上党地区的“唱赚”\+①创立了“诸宫调”,诸宫调的产生加速了元杂剧的发展。
  从创作主体上讲,北宋末,金人攻陷汴梁,掳王室、官宦、艺人北上云中,途经上党时,因山高路险,逃者过半,大批乐户因此留在了上党。宫廷专业艺人的加入对上党地区的戏曲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他们也成为上党地区迎神赛社献艺的主体。
  2.蒲州梆子形成的文化背景
   从创作主体上讲,明成祖即位后,曾将一部分不服其位的皇亲国戚或贬官降职,或废为庶人,这些乐户也随他们的主子一起被遣散。蒲州在永乐年间就遣散来大批乐户,这就是就后来的“山陕乐户”。供上层统治阶级享乐的乐户的到来,为蒲州梆子的形成带来了新的元素。
   从唱腔、声腔上讲,联系到明代晋南、陕北、豫西继续流行着弹词、宝卷、劝善调、鼓词等说唱艺术,以及说唱艺人以弦书类、琴书类、道情类、牌子曲类等多种演唱形式四处游走,对蒲州梆子声腔来源的解释,一说出自北曲遗响与山陕民歌小曲、说唱结合的弦索调;一说脱胎于民间的锣鼓杂戏。
   从成熟戏曲对其的影响看,首先是清戏的影响。明万历时期青阳腔流入湖北形成清戏,后经河南传入山西万泉(今属万荣县),当地群众亦称之为“清戏”,至今保留有据万历抄本复抄的《黄金印》、《三元记》、《涌泉记》、《陈可忠》等四个清代抄本(均为全本)。
  
  三、民间习俗的影响
   1.上党梆子的地方习俗
   上党地区最具特色的习俗是民间音乐组织八音会。八音会组织很普遍,只要有十几户的村庄,就会有八音会;大村会有两三个。据说八音会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到底有多久,无从查考。八音会的活动主要是参加朝山进香、迎神赛社,以及一些民间的风俗性活动,如:婚丧嫁娶、闹房、暖房、闹寿等。八音会的演奏者、观众都来自普通民众,它的活动形式、活动范围、服务对象也都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其次,上党民间有好多驱疫禳灾迎福的活动,如晋城、阳城、沁水的“冲瘟”(扮钟馗、小鬼和老虎,在鼓乐导引下,到民户去鸣枚鞭炮,“驱除瘟疫”);阳城东乡的“送子”(高禖神夫妇在鼓乐导引下,为新婚夫妇送泥塑彩色小儿);长子一带的“鞭打癀痨鬼”(庙会时钟馗在街上追打由人妆扮的“癀痨鬼”,追到台上吊打);陵川乡间的“五鬼盘叉”(五个小鬼奉命来提不孝妇,经过滚扑追打,最后缚住。
   再次,泽州秧歌是流行于原泽州府地区的一个小剧种。它的小锣出场和接唱时的锣鼓点和上党梆子的小锣出场与[一马三箭]开始的锣鼓点很相似。泽州秧歌的形成比上党梆子晚,可能是它从上党梆子中吸取的;当然,也不能否定它是上党地区的民间音乐为梆子和秧歌所吸取。
  2.蒲州梆子的民间习俗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讲,一个地方的民间风俗是由很多原因综合作用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生活思想状态。山西晋南地区有着悠久的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有着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址、遗迹、神话传说故事,这里的农业生产以麦为主,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居住习俗厅堂楼房,装饰华丽;方言土语属中原官话,这些因素共同孕育出了山西的敬重祖先,眷恋乡土的情结。
   从戏曲的历史积淀上讲,晋南自北魏即有乐户被贬来之事。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将建文余党不附其篡位者,尽徙各地贬为乐户,晋南以蒲州聚集最多。《蒲州府志•识余》载:“山西旧多角伎,诸郡有之,称之乐户。蒲当明时,乐户并聚,居东城门外关厢间。州守行春,则浓妆骑马以供役。其缙绅与客宴,则招之佐酒。”
  
  四、声腔、板式、唱腔的特征
  1.上党梆子的板式唱腔特色
  上党梆子虽名为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腔)\+②、卷(卷戏)\+③、簧(皮簧)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作为一个兼容了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上党梆子集昆、梆、罗、卷、黄等声腔为一体,常用板式有霸王鞭、慢板、二性、四六(又称〔流水〕)、一马三箭、宏板、介板、二番、滚白等,另有“大板”唱腔。其中,慢板是传统开戏前坐唱的、被称作“霸王鞭”的唱腔中的几句,一般不用在正戏的唱段中。
  上党梆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派:州底派〔卜路派)和潞府派(上路派,亦称府八派)。州底派土要流行于原泽州府所属的晋城、高平、阳城、陵川和沁水五县风格沉稳抒情;潞府派土要流行于原潞安府所属的长治、长子、襄垣、屯留等八县以及原沁州所属的沁县、武乡、沁源三县,风格活泼、刚健。
  2.蒲州梆子的板式唱腔特色
  晋南地区民间音乐有粗犷豪放的威风锣鼓和数量较多的小剧种,民歌相对较少。据文化部门统计,晋南地区至今有19个小戏剧种在流行,如眉户戏、碗碗腔、永济道情、锣鼓杂戏、翼城目连戏、万荣清戏、平陆花鼓戏、拉胡戏、杨高戏、弦戏等等。晋南的大剧种就数高亢激越的蒲州梆子。蒲州梆子是单声腔梆子,采用七声燕乐的调式,“苦音腔”是蒲州梆子中用得较多的一种唱腔,在蒲州地区流行的地方小戏眉户、碗碗腔等小剧种也都有苦音腔调。
  
  五、主要乐器
  1.上党梆子的主乐
  在伴奏乐器中,打击乐是音响强烈的大锣、大鼓,弦乐是巨琴、二把和胡胡。
  上党梆子的伴奏曲牌丰富,唢呐曲牌约有一百首,另有器乐合奏的曲牌。
  上党梆子的伴奏乐队,以演出梆戏的编制阵容为基本队伍,为其它声腔伴奏时,则另行调整、缩减。据老艺人回忆,过去较大的班社,演奏员即有九人。计:文乐组四人(巨琴、二把、老胡胡各一人,月琴或双琴一人),武乐组五人(鼓、大锣、小锣、钹、梆子)。小班社文乐组三人(三大件各一),武乐组四人(梆子由不上场的演员兼任)。
  2.蒲州梆子的主乐
  蒲州梆子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伴奏乐器包括:呼胡(主奏)、笛子、二股弦、二胡、三弦、大唢呐、小唢呐等;武场伴奏乐器包括:鼓板、雌板、梆子、马锣、铙钹、战鼓、碰铃、道锣、木鱼、小锣、铰子、堂鼓、云锣、京锣等。
  伴奏曲牌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两种。其中,唢呐曲牌约有一百多支,丝弦曲牌约有七十多支。曲牌广泛应用于蒲剧的表演以及伴唱之中。
  综上所述, 蒲州梆子与上党梆子两剧种形成时间有先有后,形成过程中受其地方音乐、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的影响而各具特色,差异很大。因此,笔者的结论是:两剧种之间无因果渊源关系。但是它们同属梆子腔体系,互相之间应有学习和交流,这一点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注释]
  ①中国宋代民间流行的歌唱伎艺。流传于北宋末年,为歌舞相兼之曲,逐渐发展,吸取多种民间音乐,形成唱赚,盛行于南宋。唱赚的唱词叫做赚词。唱赚是一种集诸家腔谱之大成的曲艺,它的曲牌既包括“慢曲”、“曲破”、“大曲”等艺术歌曲,也博彩当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流行歌曲,如“嘌唱”、“耍令”、“番曲”、“叫声”等。
  ②罗戏又称“罗腔”。主要流行于河南的荥阳、上蔡、杞县、开封、方城、通许、滑县等地。冀、鲁、豫交界处亦有流传。罗戏形成时间不明,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已非常盛行。罗戏唱腔音乐属曲牌体。主奏乐器为大笛(唢呐)。伴奏时“包头不包尾”,即演员开口唱时,伴奏停止,唱至腔尾时,再进行伴奏。罗戏在清末开始衰落。
  ③卷戏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清代曾在河南、山西一些地区流行。相传源于寺院音乐,因常到大户人家为其眷属演唱,故又称“眷戏”。 卷戏唱腔一般比较深奥,讲究音韵,词格为七、十字句。唱腔有原板、攒子、飞板、叫板、慢板、滚板、哭板、等以婉转清新、优雅抒情、见长。伴奏乐器以锡笛(管子)、笙、横笛为主。打击乐器有锣、鼓、镲、梆子等。
  
  [参考文献]
  [1]刘文峰.中国戏曲文化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年版
  [2]张余等.山西民俗[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3]徐幕云.中国戏剧史[M].世界书局,1938.
  [4]中国音乐戏曲集成•山西卷(下)[Z].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
  [5]中国音乐戏曲集成•山西卷(上)[Z].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
  [6]上党梆子在晋城的形成和发展[A].政协晋城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晋城文史资料:第三辑.1995
  [7]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8]齐建华.中国传统戏剧的文化行程,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9]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部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其他文献
摘 要:“两课”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在地方高校现实教学中最大限度释放“两课”所具有的思想培育、价值观塑造功能,解除现行教学思想、秩序、技术等方面的干涩乏味,成了地方高等院校“两课”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两课”四门必修课程之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面对原教学制度惯性对新课改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道德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他们的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其道德教育工作,我们必须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与实践能力,帮助他们走出道德困境,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大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旧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正在形成,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各种思想严重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将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2008级学生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及格率为93.00%对照组及格率为74.00%。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及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P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口腔
期刊
摘 要: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翻译活动是一项语言转换的活动,所以它也具有模糊性。而文学作品又因为其独特的风格与模糊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文学翻译中的模糊性必定不可忽视。本文将从翻译中模糊性的产生,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并结合《故都的秋》的英译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模糊性;文学与模糊性;翻译策略    自然语言是具有模糊性的,而这一认识是基于一个客观事实,即客观事物是无限的
期刊
摘 要: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比较适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文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实变函数》的教学实践为例,讨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数学专业课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要学习多门一些理论
期刊
摘 要:网络在未成年人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特别要警惕网络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行为的消极影响。网络之所以会诱使部分未成年人产生重新犯罪行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网络能够满足其部分心理需求有关。从客观上看,与网络自身的不完善、社会对网络文化监控不力、家庭教育的误区有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有必要指导家长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对涉外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各大独立院校纷纷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使得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贴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这一模块。本文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该专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各大院校国贸专业存在的问题,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学科中心型;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    据统计,截止2005年,全国高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点就有561个,
期刊
摘 要:加入WTO后,随着中国开放程度进一步放宽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本文分析了外资利用规模和产业分布对就业拉动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就业拉动效应十分明显,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第一、二产业拉动就业的效果更好,因此在招商引资中既要注重引资规模也要注重引资结构。  关键词:投资规模;产业分布;就业弹性;就业拉动    一、问题的提出  湖北省适龄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型应用本科学院,重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英语口译课的特点是对两种语言口头互译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中自然是以培养学生口头翻译能力为主,也就是说这种口译教学活动应该以相应的能力为本位,而真正开展能力为本位的口译教学时要注重课题的引入、课堂活动组织及正确的鉴定评估方法等。  关键词:独立学院;能力本位;教学实践    依据我国独立学院的
期刊
Abstract:Praising and criticizing are often used by teachers in teaching. Different ways of praise and criticism have different effects. The paper states the function and principle of praising and cr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