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学片段及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一】
  师:你对埃及的金字塔有多少了解?
  生:我对金字塔的了解是,它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你能在短时间内捕捉到这个信息,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生:我还知道埃及的金字塔非常宏伟壮观。
  师: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的。
  生:我也是从课文知道的。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都能在短时间内汲取和捕捉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非常好。同学们,面对这些熟悉的角锥形建筑物,你们有什么疑问,想问点什么?
  生:我想问一下,他们是怎么做出这么宏伟的金字塔?
  师:哦,你想问的是建造的过程。(板书:建造过程?)
  师:还有吗?
  生:他们建造金字塔的时候用了多长时间?
  师:所花的时间。(板书:时间?)
  师:还有吗?
  生:金字塔为什么要建成角锥形。
  师: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呢?(板书:形状?)
  师:还有吗?
  生:金字塔因什么而得名的。
  师:也就是它名字的由来。
  师:孩子们,通过读书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我能解决他们用了30年的时间建造金字塔。
  师:看,通过读书能解决刚才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看来读书真是好啊,会读书的孩子会把课文越读越薄。
  【点评】学贵有疑。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始让学生自主质疑,培养问题意识。在学生自主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对问题进行提炼,抓住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紧扣文中语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把书读薄,读懂课文“写什么”。学生自己能读明白的一带而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并迅速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作者用什么方法写金字塔的,把时间放在学习课文“怎么写”上,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简约,流畅自然。
  【教学片段二】
  师: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作者是怎样用说明文的方式来写好金字塔的。孩子们,在埃及有七十多座金字塔,作者重点描述了哪一座?
  生:作者重点描述了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师:同学们,那咱们快速浏览描写胡夫金字塔的第3自然段,看看聪明的你发现这一段话里有什么特点。
  生:胡夫金字塔非常大,绕它走一周差不多要一千米的路程。
  师:一周要走一千米的路程,同学们说可以看出它的大,底座非常的大。(板书:大)
  师:同学们,快速找一找这一段里还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写出了它的特点。
  生:我从“这座金字塔高一百四十六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看出金字塔非常的高。
  师:(板书:高)孩子,什么是摩天大厦?
  生:“摩天大厦”就是楼层很多的大楼。
  生:很高的大楼。
  师:高得好像——
  生:插入云层了。
  师:直插云霄,多高呀!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座胡夫金字塔原来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现在,它的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起了埃菲尔铁塔之前,它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师:你看,像这样一列数字,然后一作比较,让咱们一下子就对胡夫金字塔的“大”和“高”有了形象的了解,这种写作方法在说明文里就叫做“列数字作比较”。(板书:列数字 作比较)你看,作者写出了它的高。你们还从这一串串数字中,体会到金字塔还有什么特点。
  ……
  师:作者抓住石块几千年过去仍然砌得很紧密,突出金字塔构造精巧这一特点,这样的描写多好呀。这种方法就叫形象描述。(板书:形象描述)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师关注课文的文体特点,注重指导说明方法的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抓住课文相关语句体会金字塔大、高、雄伟壮观、构造精巧的特点。教师善于点拨,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列数字、作比较、形象描述等说明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
  【教学片段三】
  师: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建筑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让我们后来人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屏幕映示:“在埃及首都开罗……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生读)
  师:孩子,你读的这两段话赶快找一找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哪一部分?
  生:分别出现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那么也就是说第一段就是——
  生:文章的第1自然段。
  师:下边这一段?
  生:就是文章的结尾。
  师:你是一个有一双慧眼的孩子。那谁能说说这样的开头和这样的结尾在写作方法上就叫——
  生:首尾呼应。
  【点评】“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发现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片段四】
  师:叶圣陶也写了一首诗来赞美金字塔。那同学们看一看,在叶老这首诗里采用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哪种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
  师:看来,这种方法在说明文里经常可以运用到。孩子们,咱们也可以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来学着写一写我们身边熟悉的建筑物。可以写一写我们熟悉的万里长城,还可以写一写你们南京孩子所熟悉的中山陵,甚至还可以写写你们金陵小学里的建筑物。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会使自己的文章增加光彩。
  【点评】教师指导学生读写结合,迁移运用,相信学生在课后的练笔中一定会自觉运用所学方法说明事物。
  【总评】从以上教学片段中可以发现,毕老师执教《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至少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一、 关注学情,以生为本。毕老师了解第三学段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能读懂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在文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筛选、提取、推断信息的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上来,突破难点。
  二、 感悟表达,立足文本。阅读教学要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实施语文课程目标。教师教的应该是“课程内容”,而不是“课文内容”。说明文教学很容易上成科学知识课,也就是“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毕老师具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教材的语文价值,抓住语言实践这一根本,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如“摩天大厦”,通过看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它的意思是楼高得直插入云层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而是形象生动的画面。指导学生感觉说明方法,也是在读读议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出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适度拓展,学以致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不是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让学生的学习游离于文本之外,而是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毕老师指导学生欣赏叶圣陶的小诗,鼓励运用所学方法学写身边熟悉的建筑物,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力求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知识的力量,增强学习的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抓住文本特点,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树立牢固的语文意识,说明文教学同样可以演绎预约的精彩。
  (本课教学实录由何思源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杨海波节选)
  (毕雪燕,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青年教师;杨海波,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教学片段一】  师:看你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也想读,我就读一句话,听:“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我哪个词读得特别美?  生:绿绿的。  师:还有吗?  生:圆圆的。  师:我想问问你们,我这样的读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荷叶非常圆。  师:哦,不是一般的圆。还有吗?  生:荷叶非常绿。  师:真好,我把这两个词写上。你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板书:圆圆的 绿绿的)  师:课文中
【教学片段一】  师:拿起你的笔,把“瞬”这个字在课文旁边好好写一遍。(生书写)  师:写完的同学对照屏幕上的字,看看你写对了没有。如果写错了,在旁边订正。(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得不错。下面我们再写一遍,但是,这次请你闭上眼睛写。(生闭目书写)  师:比较一下自己写的这两个字,你觉得哪个字漂亮一点?  生:我觉得第一个字漂亮一点。  师:第二个字就差远了。为什么相差这么多?  生:因为是闭着眼
【教学片段】  师:这几个词非常有特点,你们小声地读一读,看看会发现什么。  生:最后一个字是轻声。  师:谁来帮帮他说,说准确。我们学语文,用词一定要准确。  生: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是轻声。  师:对了,不是一个词语,是全部。我们遇到轻声词语该怎么读呀?请你来读。  生:(读)石头、玻璃、招呼、窗户。  师:她用声音告诉我们了,读轻声词语就是要把轻声读得又短又轻。我们一起试一下。(生齐读)  师
【教学片段一】  师:父亲是怎样为我做冰灯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父亲做冰灯的句子。(学生交流画的句子)  师:(幻灯映示: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边打磨着,我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看看父亲在做灯的过程中,哪些动作反复出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找到了吗?请你说。  生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生:大海是无边无际的。  生:海边的海水是清澈见底的。  师:真美啊!同学们,大海是那么的壮丽,辽阔。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潜入海底,去那湛蓝神秘的海底遨游。来,咱们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世”的写法,生书空)  师:来读一读。  生:海底世界。  师:想知道大海深处究竟是怎样的吗?  生:想。
【教学片段一】  师:在这篇课文里面有很多的多音字,你会读吗?  (屏幕映示:鸡冠花 率领 场地 几场)  师:第一个谁来?  生:鸡冠花。  师:“冠”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第一声,谁知道“冠”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头冠。  师:这是谁的头冠呢?  生:花的头冠。  师:这么理解也可以,像这样表示帽子或是像帽子一样戴在头顶上的东西,咱们就读作“冠”。你能给“冠”字再组几个词语吗?  生:
【教学片段】  师: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我认为这篇文课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经过三年零九个月终于提炼出了镭。  师:这是课文第1~2自然段就告诉我们的,再往下看,还写了什么?  生:我觉得还写了居里夫人和丈夫发现镭的过程。  师:这个过程中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突出了他们顽强不息的精神。先写了她做报告的经过,再写了镭的发现过程。这样的写法叫——  生:倒叙。  师:(板书:倒叙)这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正>~~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你先拿起文章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如果有读不懂的,先在小组里交流解决。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请小组里书写比较快的同学记录下来。(生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好,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勾画,还把自然段的序号标了出来。其他同学也可以学一学,用一用。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交流,学生到黑板前贴上读书时产生的问题)  师:问题都准备好了?你们在小组里解决了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