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娘子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23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耳朵还很灵敏,走起路来也挺利索。
  大家都喜欢奶奶,因为她每天乐呵呵的,而且,她听得懂年轻人的话。年纪大了,听得懂年轻人的话怪难的。
  比如那天孙女在电话这头对男朋友说:“这个星期我要加班,咱们不见面了,就线上聊,隔空对话。”于是,奶奶就嘀咕:隔空对话,这事情我十多岁时就干过。
  孙女来了兴趣,缠着奶奶讲她那“隔空对话”的事。
  奶奶就绘声绘色地说起了高桥会:“告诉你,以前咱高桥的庙会才热闹呢。别的地方的庙会算啥呀,就是买买东西,赶赶集。”
  高桥会是有来由的。宋代,靖康之变后,康王逃到了宁波。当时,驻守高桥的大将军张俊梦见晋代的县令梁山伯托梦:鄞西一带不是盛产蔺草做的草席吗?把草席铺在道路上!后来金兵踏上光滑的草席就人仰马翻,宋金大战首次告捷。康王后来登基,成了宋高宗,为了庆贺,也为了纪念阵亡将士,降旨建庙立祠。当地乡绅发起了迎神赛会。每年农历三月初,会期三到四天,从南宋到民国,规模盛大。会上,大令、旱船、彩旗、高跷、抬阁、舞龙、舞狮……各种会器,争奇斗巧。锣鼓喧天,铳声震耳,甭说多热闹了。方圆几十里都有人来。那些天,家家户户要收拾得干干净净,沐浴,吃斋,不许有口角。后来,因为抗战,间断了二十年。
  抗战胜利后,老百姓又举行了高桥会。
  奶奶当时才十多岁,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村里让她去当抬阁娘子。抬阁娘子就是由孩子扮演戏里的角色,像白娘子、何仙姑、许仙之类的,坐在高高的抬阁上游街。她这次是扮天女,穿上戏衣,提着花篮,沿路撒花。
  她欢天喜地,她哥哥却一筹莫展。家里说,高桥会一过,就要给哥哥物色姑娘。哥哥喜欢王记汤圆店的姑娘,但又不敢说出来。他们小时候是同学,在一位姓柳的塾师那里上学。那老师很开化但也很保守。他赞同女孩子读书,但是,又坚持“男女授受不亲”,男生女生各坐两边,界限分明,就是递一本书也不能用手递,得一位走上去放在桌上,另一位去取。哥哥跟王家女孩没说过一句话,但是,心里却喜欢得紧,一直不能忘记她。
  姐姐一再追问,哥哥才说了實话。这时,小妹突然异想天开地对哥哥说:“我扮抬阁娘子撒花,你做一朵玫瑰花。她家在街边,抬阁肯定要经过,我就把花撒给她,你做好记号,让她知道是你,好吗?能不能看见她,就看你的运气了。”
  高桥会好热闹,壮汉们抬着抬阁,好多中年妇女上了妆,跳着舞着,好多人在旁边看,有些小孩子直接爬上了树。当时风气还是比较保守,年轻的姑娘,只能在家里看。王家姑娘就在楼上看,那木结构的楼也不太高,她打开小窗,看着楼下的旱船、花灯,看着几个抬阁过去,抬阁上小公主、白娘子、织女等,都是十来岁小孩扮演的,有些还摇啊摇的。突然,她看到一个抬阁娘子是天女,还在撒花呢。小天女经过她窗前时,把一朵红色的花抛了进来。她接住了,心里好喜欢。那花里还有名字,里面还有纸条。原来是他!那个文质彬彬、经常受塾师表扬的他。她的心突突地跳。
  后来,抬阁娘子常拉着哥哥去王家店里吃汤圆。王家姑娘也心领神会。王家的汤圆确实好吃。那年为了看高桥会,还有几个美国人特地带了相机来呢。会后,他们还待了几天,甚至还穿了长衫,在高桥头叽里呱啦。他们进店吃汤圆,连声说“好吃”。他们好奇地看着又圆又糯的汤圆,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猪油芝麻馅是怎样进去的,还比画着打针的手势。哥哥因为在教会学校念过书,会英语,就解释给他们听。王掌柜一看,这小子懂洋文,文质彬彬,最近还老来店里吃汤圆,就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我哥哥跟你家里的那个姐姐同过学呢。”抬阁娘子说。王掌柜听了,若有所思。
  后来,王家姑娘就嫁过来了,带来了做汤圆的好手艺。抬阁娘子去接新娘,那天十里红妆,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看到了吗?你舅爷爷家的汤圆店多有名,这是我设‘计’赚来的,我替他们隔空对话了。”奶奶说。“别以为什么东西都是现在的好,以前的稀奇东西,你们看都没看见过;以前稀奇的事,你们都没见识过。”奶奶又说。
  选自《宁波晚报》
其他文献
闷葫芦  韩劲秋祖籍河北沧州,祖上为躲避洪灾,带着舞狮这门技艺迁往昆山周墅东明,传至韩劲秋,已经整整八代。  韩劲秋不喜耕种,最爱耍枪弄棒,开办了一个醒狮堂,靠着舞狮、走镖、收徒教授武术等营生过活。韩劲秋所处的多事之秋,外有日本法西斯的觊觎,内有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上月河南、山东一带遭了水灾,因此昆山城多了好些逃荒的饥民。一日,韩劲秋出门办事,在城门口碰到一对母子。他们置身于一群破衣烂衫的饥民中间
期刊
清朝初年,边城县的县令赵岩遇到一件头痛的事:县城疯传有前明朱三太子出现,朝廷下令,让他一个月内抓到朱三太子。赵岩下令全城戒严,对来往人等仔细盘查,弄得人心惶惶,也没查出朱三太子来。  这天早上,外面突然传来击鼓声。赵岩升堂,只見堂下跪着个农民,说是柳沟村的,昨晚村里的张庭夫妇双双死在家中。既然是人命案子,赵岩不敢怠慢,一大早便赶到柳沟村。这时死者张庭家院子里围了很多人,当中有两具尸体被白布盖着,一
期刊
难忘入朝前夜  王仁山出生于1928年。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他跟着父母四处逃难,13岁时被送到汽修厂当学徒。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广西南宁,他路遇解放军,帮他们修了一次车,从此走上了参军报国的道路,成为第四野战军汽车一团的一名汽车兵。  1950年10月8日,连队例行车辆保养。入伍不到一年的汽车兵王仁山正躺在车底下查看底盘。3个月前,他所在的汽车团随第四野战军13兵团辗转各地执行运输任务,刚刚到达铁岭
期刊
灰蒙蒙的天,下着鹅毛大雪。大半天工夫,街前街后、山上山下,到处白皑皑的一片。  穿着又脏又破半长棉袄的脚夫,佝偻着身子,在风雪中的山道上艰难地行走着。他将双手笼进衣袖,怀中抱着根木头扁担,扁担头上系着的乌黑麻绳迎风飘摆。  脚夫在七里坪镇上转悠了一大天,没有拉到一单生意,没有挣到一个铜板,可心里并不生气,也不忧愁。没有拉到生意,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摸清了镇上敌人兵力的部署。他要回到天台山里,告诉队
期刊
秘军统领  三国时期,吴军奇袭蜀国,夺取荆州城,诛杀了守将关羽。蜀帝刘备闻讯后,悲愤不已,发誓要为关羽报仇。时隔不久,刘备亲率全蜀精锐之师讨伐吴王孙权。由于前期的战事太过顺利,使刘备放下了戒备之心。结果,在夷陵战役中,刘备中了吴军大都督陆逊的火攻之计,几乎全军覆没。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带领残兵败将逃往白帝城。  这天,刘备的兵马逃至石门山地界,大家见身后没有追兵,正想休整一下,忽然,斜前方的山头之
期刊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人密谋策划,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帝位。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心里觉得可怕。偏偏这两年又碰上天象多变,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朱元璋把这些事情都当成了不祥之兆。恰巧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说什么“天象变化预示人象变化”,越发感到许多事情可疑可虑,心神不宁,朝中
期刊
秦末,刘邦为沛县泗水亭长,喜肉、贪杯。  泗水小镇,樊哙经营狗肉生意,闹市摆一方桌,大坛盛着热气腾腾的狗肉,肉香扑鼻。这肉香自然也吸引了喜肉的刘邦。“大小是个官,强似卖水烟。”刘邦身为泗水亭长,樊哙自然得罪不得。刘邦吃狗肉不给钱,白吃;卖狗肉,樊哙时常躲着刘邦。不过,卖狗肉又不是掖着捂着的事,肉香飘散开来,刘邦闻着肉香即到,怎能躲得过?  樊哙是粗人,却粗中有细,卖狗肉,樊哙摆渡到泗水对岸的小镇。
期刊
侉奶奶住到这里已经好多年了,她种的八棵榆树已经很大了。  这地方把徐州以北说话带山东口音的人都叫作侉子。这县里有不少侉子。他们大都住在运河堤下,拉纤,推独轮车运货,碾石头粉,烙锅盔,卖牛杂碎汤……  侉奶奶姓什么?不知道。大家都叫她侉奶奶。倒好像她就姓侉似的。侉奶奶怎么会住到这样一个地方来呢?她是哪年搬来的呢?不知道。好像自从盘古开天地,这里就有一个侉奶奶。  侉奶奶住在一条巷子的外面。巷口外,后
期刊
民国时期,阳湖城吴桥畔有家剃头店铺。剃头店铺很简陋,正冲门悬挂着一面清清亮亮的长方形镜子,镜子前放置着两张一动就发出吱嘎吱嘎声响的木转椅。长方形镜子下是巴掌宽的工具台,工具台上有四把刀。两把是宽刃木把的,刃口很薄,但刀背很厚,是专门剃头发用的;一把是窄刃长条的,刀刃也薄,刀身也轻,是用来刮胡子、修眉毛的;还有一把柳叶刀,看起来比柳叶还细、还薄,两边都有刃,还有刀尖,像把微缩的小剑,那是专门剃鼻毛、
期刊
香獐岭生活着一群香獐子,香獐子身上有宝贝,那就是麝香。麝香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很值钱,许多人为了弄麝香赚钱,就千方百计抓捕香獐子,抓香獐子的人越来越多,香獐子就越来越少。  这年春,香獐岭搬来了一户劁猪的,姓林,叫林横溪。  林横溪劁猪的技术非常好。他还懂得草药的药性,采了马齿苋、穿心莲、鱼腥草、红天葵等草药晒干研成细面做了消炎粉。每次劁猪,他把伤口缝好,然后往伤口处抹上他的消炎粉,猪的伤口很快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