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百年大计,树人为本,国家最根本的竞争力要回归到最源头的基础教育上,特别是农村教育上。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随着我国的日益富强,我国的农村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村也越来越受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速度,同时,也看到了当前农村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村教育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教育经费
一、实践目的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如果不加以重视将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危机。为此,对所在地的临沂市莒南县相邸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实践内容
围绕农村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经费制度的改革切实保障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在走访的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子女基本获得了全免费教育,同时为了保障“两基”目标的实现,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措施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经费制度的改革保证了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发放,当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村社干部的认可。在当地政府和学校老师的努力下很多家长都改变了陈旧的教育观念,把子女受教育问题看成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宽裕的也表示一定会让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下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在方面也是同样存在不同的问题,具体问题表现为:
(一)办学条件方面
多年来,教育投资偏重于城镇,对农村教育投资几乎为零。目前各乡镇不同程度仍存在危房,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缺乏陈旧,食宿条件更是落后,大部分乡镇没有。单一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跟不上形势的要求。目前农村一线教师师均年龄47周岁,个别学区教师平均年龄52岁,教师老龄化已十分突出,大部分教师教法死板、知识陈旧、管理松散,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英语及音、体、美科目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农村学校的配套设施和软硬件落后,衣食住行都不方便,所以教师们都不愿意去农村施教,这就造成了农村尤其是山区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
3、部分农村教师素质偏低,且不安心工作。受历史原因,现农村有很大部分教师为原民办教师转证上岗,未受过专业培训,学历较低。
(三)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1、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局与乡镇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责、权、利不统一,教育局行使管理权、人事权、财权,乡镇仅承担发工资义务(乡镇财政预算中根本就没有教育投资预算),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
2、学区、学校自身管理不到位,各种制度不健全,奖罚激励机制不健全。
(四)教育教学秩序方面
教育教学秩序混乱。好多家庭富裕学生都到县城读书,农村学校生源少,教师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城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乡村学校却保证不了充足的生源。
(五)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乡村小学段学生外出就读,脱离家长监护管理,荒废学业偏多。据调研统计,有70%以上学生学业荒废。
三、实践结果
根据调研的情况,结合实际,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出一下几个建议。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是要发展经济。要废除一切与民夺利的政策,建立支持和保护农民、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通过补农、助农、护农,让农民拥有财富,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保持發展经济的活力。要提高农村的社会地位,这既要清除来自社会的障碍,又要清除农民自身的障碍,培养农民维权、用权的权力观。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要向农村有所倾斜。
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以下两个途径:一要推进教学改革。二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3、细化学校公用经费配置标准
这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一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二是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如粉笔)、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等。三是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机产生的电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
4、解决贫困儿童教育问题
解决贫困儿童教育问题,要系统解决饮食营养、日常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投入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贫困家庭进行经济和创业就业能力帮扶,对帮扶资金支出进行指导与监控,必须有一定数额用于日常生活环境改善,确保用于儿童饮食营养改善与教育支出。
5、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切实提高农国家或地区可以根据基于校际教师教学工作量均等原则所建构的师资配置模型,定期对城市、县镇、农村编制政策与校际分配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
6、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在工资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劣势,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面临巨大挑战;指定可行的措施,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更具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从改进教育系统内外部同时发力,才能有效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一个好的农村建设,一个好的农村教育都离不开村邻导的正确指导和广大村民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的辛苦。
参考文献
[1]《浅谈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陈保知,学周刊2011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教育经费
一、实践目的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如果不加以重视将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危机。为此,对所在地的临沂市莒南县相邸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实践内容
围绕农村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经费制度的改革切实保障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在走访的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子女基本获得了全免费教育,同时为了保障“两基”目标的实现,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措施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经费制度的改革保证了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发放,当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村社干部的认可。在当地政府和学校老师的努力下很多家长都改变了陈旧的教育观念,把子女受教育问题看成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宽裕的也表示一定会让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下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在方面也是同样存在不同的问题,具体问题表现为:
(一)办学条件方面
多年来,教育投资偏重于城镇,对农村教育投资几乎为零。目前各乡镇不同程度仍存在危房,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缺乏陈旧,食宿条件更是落后,大部分乡镇没有。单一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跟不上形势的要求。目前农村一线教师师均年龄47周岁,个别学区教师平均年龄52岁,教师老龄化已十分突出,大部分教师教法死板、知识陈旧、管理松散,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英语及音、体、美科目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农村学校的配套设施和软硬件落后,衣食住行都不方便,所以教师们都不愿意去农村施教,这就造成了农村尤其是山区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
3、部分农村教师素质偏低,且不安心工作。受历史原因,现农村有很大部分教师为原民办教师转证上岗,未受过专业培训,学历较低。
(三)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1、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局与乡镇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责、权、利不统一,教育局行使管理权、人事权、财权,乡镇仅承担发工资义务(乡镇财政预算中根本就没有教育投资预算),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
2、学区、学校自身管理不到位,各种制度不健全,奖罚激励机制不健全。
(四)教育教学秩序方面
教育教学秩序混乱。好多家庭富裕学生都到县城读书,农村学校生源少,教师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城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乡村学校却保证不了充足的生源。
(五)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乡村小学段学生外出就读,脱离家长监护管理,荒废学业偏多。据调研统计,有70%以上学生学业荒废。
三、实践结果
根据调研的情况,结合实际,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出一下几个建议。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是要发展经济。要废除一切与民夺利的政策,建立支持和保护农民、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通过补农、助农、护农,让农民拥有财富,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保持發展经济的活力。要提高农村的社会地位,这既要清除来自社会的障碍,又要清除农民自身的障碍,培养农民维权、用权的权力观。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要向农村有所倾斜。
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以下两个途径:一要推进教学改革。二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3、细化学校公用经费配置标准
这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一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二是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如粉笔)、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等。三是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机产生的电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
4、解决贫困儿童教育问题
解决贫困儿童教育问题,要系统解决饮食营养、日常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投入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贫困家庭进行经济和创业就业能力帮扶,对帮扶资金支出进行指导与监控,必须有一定数额用于日常生活环境改善,确保用于儿童饮食营养改善与教育支出。
5、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切实提高农国家或地区可以根据基于校际教师教学工作量均等原则所建构的师资配置模型,定期对城市、县镇、农村编制政策与校际分配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
6、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在工资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劣势,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面临巨大挑战;指定可行的措施,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更具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从改进教育系统内外部同时发力,才能有效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一个好的农村建设,一个好的农村教育都离不开村邻导的正确指导和广大村民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的辛苦。
参考文献
[1]《浅谈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陈保知,学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