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不只是为了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在进行市政路面施工时,要对沥青进场材料的严格检查,碾压过程一定要有根据要求进行初压、二次碾压、终压,这些细节都是决定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一定要严格把握,保证沥青路面质量。本文主要谈谈市政道路路面碾压摊铺施工技术。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面;碾压摊铺;施工技术
前言:
现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奠定了道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很多道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使用寿命通常会比施工设计规定的寿命要短,有的甚至只为施工设计规定的使用寿命的二分之一,有的连二分之一都不到。因而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改进,不断地将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的机械设备引进并应用到路面的摊铺施工中去,进而将路面的耐久性提高,并将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使得整个市政道路能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收。
一、市政道路路面摊铺准备
1、测量准备。(1)开工之前进行桩点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纵、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工程量复核等。对所有的测量成果进行记录并整理。(2)核准测量成果后,按图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堑顶、截水沟、边沟、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其轮廓。
2、组织准备工作。设立气象联络员,做好气象的收集、传递、参谋工作;明确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试验检测人员、压路机碾压指挥人员。
3、基层清理。在道路面层铺筑前必须对基层质量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基层的密实度进行检查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重型压路机对基层进行碾压,如果出现沉陷或“弹簧现象”就说明基层就需要进行补充压实,之后再对弯沉量进行测量。对基层上的不平整处,应先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找平,之后在进行压实。对大的坑洼就不能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补平,而在以后面层的使用过程中,这种坑洼会映射到表面,这些大坑应用设计的基层材料补平。在对道路路面铺筑前,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宽度、厚度、密实度、纵坡和横坡。尤其应该注意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因为它最终决定路面面层的平整度。3m直尺测量时,基层的最大不平整不应超过8~10mm。同时,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与基层进行牢固的粘结,这对路面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前应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清理干净,再喷洒粘层沥青,这样就可以保证面层与基层间的有效粘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采取专门措施以来提高基层表面的粗糙度。
4、摊铺机检查。摊铺之前,应对沥青摊铺机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起步要求。完成下层清扫、平石或砼构件侧面涂刷乳化沥青,经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并同意的情况下方可起步。摊铺采用全幅一次摊铺成型。
二、摊铺施工工艺
(一)试铺
进行正式摊铺之前需要进行沥青路面试铺,出于实验目的,在试铺路段事先设置好相关仪器设备。当相关人员就位后,并经监理人员的同意进行试铺。试铺相关材料数据应当作为正式铺设的理论和实际依据,试铺材料特性应当记录,还要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某些项目的调整。
(二)正式摊铺
1、热拌热铺方法是指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料与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至施工现场,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在铺路的过程中拌合温度决定了沥青的粘度(高温下沥青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完全包裹住集料,不会出现花白料);摊铺温度是拌好的混合料可以开始碾压的温度,碾压时温度过高不易碾压,过低则难以压实,易造成混合料空隙过大,无法保证后期通车后路面强度、耐久性;碾压终了温度是指全部碾压过程完毕后路面的温度,这个温度不能过低,过低则表明施工太慢,也会出现空隙过大,影响后期使用时的耐久性。热拌热铺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可以不用重型机械压实即能成型,常称作摊铺地沥青。因集胶泥隔开了料颗粒面,所以其锁结力和内磨阻力已减低,因此摊铺地沥青比较少用于车行道,但某些欧美国家也有把它用于车行道者,这种情况下对沥青材料的性质要求很严格,以免夏季发软,同时需要另铺防滑层或加撒防滑集料,以防表面过滑。
2、热拌冷铺方法是指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料与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运至施工现场后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冷铺沥青材料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以判断其性质。例如需要有良好的疏松性与压实性,国际上大都采用经验判断的方法评定冷铺混合料的疏松性和压实性。冷铺混合料在压实后需要达到一定强度,以承受车轮荷载。冷铺沥青混合料压实后,初始空隙率大,抗水性差,因此需要检验其水稳性。另外,还要有很好的低温粘结性。沥青混凝土热拌冷铺,有的国家也称为冷地沥青,常用于养护小修或需远距离输送混合料的工程,所用沥青比热拌热铺者为稀,用量亦较少,以求在常温时有适当的松散度和粘性,但其使用寿命不及热拌热铺。
(三)摊铺注意事项
(1)摊铺机手和运料车司机密切配合,保证两车在一定距离内。但不得靠太近一般为30cm,前进速度跟摊铺速度一致即可。
(2)保证不间断供料。摊铺时机内混合料不能摊完,从而保证连续摊铺。若因故停止时,应该井机内混合料清理干净。
(3)摊铺时应该有专门人员紧跟摊铺,碎石调整边线及平板。
(4)质量检查员随时检查松铺厚度检查点数和密度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并作好记录,及时反馈信息给操作手。平整度的调整是通过检查横坡。
(5)在摊铺过程中若发现部位缺料、横断面不符合要求等现象时人工补料。人工修补时,禁止在沥青路面上进行操作。
(6)对于边缘部分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免损坏边缘路缘石等附属设施。
(7)摊铺机在接料前应进行内衬处理,防止沾油。
三、碾压施工工艺
(一)出压
初压时采用轻型双钢轮压路机,速度为1.5~2km/h,碾压两遍;复压紧接初压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速度为3.5~4.5km/h,碾压4~5遍;终压采用宽幅重型压路机,速度为2.5~3.5km/h,碾压两遍。
(二)复压
复压是紧接在初压后进行的,压路机一般采用轮胎式。碾压次数一般控制在5遍左右,但实际操作应根实际情况而定,即压实满足要求且無明显轮迹为准。
(三)终压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一般要求不宜少于两遍,并保证无明显轮迹为标准。路面压实成型符合相关规定,碾压式相邻碾压带应重复一般宽度。
四、碾压摊铺后期处理
(一)面层的接缝处理
对于不同的时间内进行摊铺的纵缝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控制,加强摊铺的整体控制在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修理的摊铺地带的调整工作进行相应的控制加强摊铺地带的松动或者裂缝的充分的压实的部分清除掉,对于裂缝的边沿要垂直的进行施工控制,在处理的时候再涂抹一层粘层油,热沥青方可进行摊铺新了得整体控制。
(二)后期的维护工作
对于沥青的混合料的整体的摊铺完毕后,再检查一定的摊铺的质量以及对于接缝的质量控制,待整体的沥青面层冷却之后在开放通车。在后期的工程施工的后期维护中对于其他的路面的沥青的含量、稳定性以及间隙性、饱和度的整体控制,保证路面的施工面层整体的达到设计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路面碾压摊铺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路的各种路面病害(龟裂、剥落、车辙、网裂、松散、起皮)减少,切实保证市政公路施工质量,保证公路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宋双双,张月飞.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394.
[2]顾金,张永平.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199.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面;碾压摊铺;施工技术
前言:
现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奠定了道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很多道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使用寿命通常会比施工设计规定的寿命要短,有的甚至只为施工设计规定的使用寿命的二分之一,有的连二分之一都不到。因而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改进,不断地将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的机械设备引进并应用到路面的摊铺施工中去,进而将路面的耐久性提高,并将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使得整个市政道路能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收。
一、市政道路路面摊铺准备
1、测量准备。(1)开工之前进行桩点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纵、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工程量复核等。对所有的测量成果进行记录并整理。(2)核准测量成果后,按图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堑顶、截水沟、边沟、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其轮廓。
2、组织准备工作。设立气象联络员,做好气象的收集、传递、参谋工作;明确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试验检测人员、压路机碾压指挥人员。
3、基层清理。在道路面层铺筑前必须对基层质量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基层的密实度进行检查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重型压路机对基层进行碾压,如果出现沉陷或“弹簧现象”就说明基层就需要进行补充压实,之后再对弯沉量进行测量。对基层上的不平整处,应先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找平,之后在进行压实。对大的坑洼就不能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补平,而在以后面层的使用过程中,这种坑洼会映射到表面,这些大坑应用设计的基层材料补平。在对道路路面铺筑前,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宽度、厚度、密实度、纵坡和横坡。尤其应该注意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因为它最终决定路面面层的平整度。3m直尺测量时,基层的最大不平整不应超过8~10mm。同时,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与基层进行牢固的粘结,这对路面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前应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清理干净,再喷洒粘层沥青,这样就可以保证面层与基层间的有效粘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采取专门措施以来提高基层表面的粗糙度。
4、摊铺机检查。摊铺之前,应对沥青摊铺机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起步要求。完成下层清扫、平石或砼构件侧面涂刷乳化沥青,经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并同意的情况下方可起步。摊铺采用全幅一次摊铺成型。
二、摊铺施工工艺
(一)试铺
进行正式摊铺之前需要进行沥青路面试铺,出于实验目的,在试铺路段事先设置好相关仪器设备。当相关人员就位后,并经监理人员的同意进行试铺。试铺相关材料数据应当作为正式铺设的理论和实际依据,试铺材料特性应当记录,还要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某些项目的调整。
(二)正式摊铺
1、热拌热铺方法是指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料与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至施工现场,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在铺路的过程中拌合温度决定了沥青的粘度(高温下沥青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完全包裹住集料,不会出现花白料);摊铺温度是拌好的混合料可以开始碾压的温度,碾压时温度过高不易碾压,过低则难以压实,易造成混合料空隙过大,无法保证后期通车后路面强度、耐久性;碾压终了温度是指全部碾压过程完毕后路面的温度,这个温度不能过低,过低则表明施工太慢,也会出现空隙过大,影响后期使用时的耐久性。热拌热铺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可以不用重型机械压实即能成型,常称作摊铺地沥青。因集胶泥隔开了料颗粒面,所以其锁结力和内磨阻力已减低,因此摊铺地沥青比较少用于车行道,但某些欧美国家也有把它用于车行道者,这种情况下对沥青材料的性质要求很严格,以免夏季发软,同时需要另铺防滑层或加撒防滑集料,以防表面过滑。
2、热拌冷铺方法是指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料与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运至施工现场后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冷铺沥青材料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以判断其性质。例如需要有良好的疏松性与压实性,国际上大都采用经验判断的方法评定冷铺混合料的疏松性和压实性。冷铺混合料在压实后需要达到一定强度,以承受车轮荷载。冷铺沥青混合料压实后,初始空隙率大,抗水性差,因此需要检验其水稳性。另外,还要有很好的低温粘结性。沥青混凝土热拌冷铺,有的国家也称为冷地沥青,常用于养护小修或需远距离输送混合料的工程,所用沥青比热拌热铺者为稀,用量亦较少,以求在常温时有适当的松散度和粘性,但其使用寿命不及热拌热铺。
(三)摊铺注意事项
(1)摊铺机手和运料车司机密切配合,保证两车在一定距离内。但不得靠太近一般为30cm,前进速度跟摊铺速度一致即可。
(2)保证不间断供料。摊铺时机内混合料不能摊完,从而保证连续摊铺。若因故停止时,应该井机内混合料清理干净。
(3)摊铺时应该有专门人员紧跟摊铺,碎石调整边线及平板。
(4)质量检查员随时检查松铺厚度检查点数和密度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并作好记录,及时反馈信息给操作手。平整度的调整是通过检查横坡。
(5)在摊铺过程中若发现部位缺料、横断面不符合要求等现象时人工补料。人工修补时,禁止在沥青路面上进行操作。
(6)对于边缘部分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免损坏边缘路缘石等附属设施。
(7)摊铺机在接料前应进行内衬处理,防止沾油。
三、碾压施工工艺
(一)出压
初压时采用轻型双钢轮压路机,速度为1.5~2km/h,碾压两遍;复压紧接初压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速度为3.5~4.5km/h,碾压4~5遍;终压采用宽幅重型压路机,速度为2.5~3.5km/h,碾压两遍。
(二)复压
复压是紧接在初压后进行的,压路机一般采用轮胎式。碾压次数一般控制在5遍左右,但实际操作应根实际情况而定,即压实满足要求且無明显轮迹为准。
(三)终压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一般要求不宜少于两遍,并保证无明显轮迹为标准。路面压实成型符合相关规定,碾压式相邻碾压带应重复一般宽度。
四、碾压摊铺后期处理
(一)面层的接缝处理
对于不同的时间内进行摊铺的纵缝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控制,加强摊铺的整体控制在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修理的摊铺地带的调整工作进行相应的控制加强摊铺地带的松动或者裂缝的充分的压实的部分清除掉,对于裂缝的边沿要垂直的进行施工控制,在处理的时候再涂抹一层粘层油,热沥青方可进行摊铺新了得整体控制。
(二)后期的维护工作
对于沥青的混合料的整体的摊铺完毕后,再检查一定的摊铺的质量以及对于接缝的质量控制,待整体的沥青面层冷却之后在开放通车。在后期的工程施工的后期维护中对于其他的路面的沥青的含量、稳定性以及间隙性、饱和度的整体控制,保证路面的施工面层整体的达到设计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路面碾压摊铺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路的各种路面病害(龟裂、剥落、车辙、网裂、松散、起皮)减少,切实保证市政公路施工质量,保证公路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宋双双,张月飞.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394.
[2]顾金,张永平.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