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与初中传统数学教学融合的探究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多媒体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出发,提出要将多媒体教学融合到传统数学教学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教师要了解多媒体技术进入数学教学的优势和弊端,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找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结合的契机,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重视传统的板书,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教学与初中传统数学教学融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传统数学教学 交互性 融合
  1. 问题的提出
  现代数学科学的一大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方式中,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课堂上内容呈现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
  多媒体技术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在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动态过程问题上能够对过程进行模拟,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圆锥曲线等问题进行形象展示,超越了传统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单调的传统教育模式,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
  有如此优势,是不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可以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呢,当然不行,多媒体教学不可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多媒体的滥用同样会带来很多弊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如何让多媒体教学与初中传统数学教学融合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2. 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1 多渠道吸收信息。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单纯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 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 由于整合了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无疑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留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2 可以演示科学精确的过程。
  比如在引入几种圆锥曲线的由来时,在"粉笔+黑板"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讲起来很不方便,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无论是椭圆,双曲线,还是抛物线,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倘若利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些过程,教学效果相当满意。比如利用几何画板模拟出抛物线轨迹的形成,解决了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是精确的确保了到定点F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L的距离这一事实。在计算机中可以由计算机精确的测出|MC|(动点M到定直线L的距离)和|MF|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然后根据它们的瞬时长度相等。让人信服。二是动态的显示了这一轨迹的形成过程,更为直观。
  2.3 课堂容量大量增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让数学老师最为头疼的莫过于需要书写大量文字,表格的习题课和复习课,或者比较课程。以往都是通过另加小黑板的形式来解决,但是这样处理容量也相当有限,并且也不太方便,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方便的把这些东西制作成为精美的课件,显示的大量文字信息显得游刃有余,更为可贵的是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利用师生一起填写表格的形式,优势相当明显。倘若这些板书工作通通需要课堂上解决,无疑有些浪费时间,让整个课堂显得松散。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多东西如抄题、写解题过程、题意分析等都可以用电脑打出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给学生练习巩固或作知识的扩展,使这节课既掌握了知识又作了深入的探索,这无论对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形成知识系统扩大知识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被解放的教师可以更多地指导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这是传统教学方式达不到的。
  3. 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3.1 缺少必要的推理演算过程。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教师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声音、颜色、动画、图片多种元素都揉和在一个课件中,一节课从头至尾可以说精彩纷呈,让学生从不同的感觉器官得到了刺激。然而课上教师只是展示他所制作的课件,把教学活动变成了演示活动,完全忽视了数学本身的逻辑推理过程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在课上受到的是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对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容易被忽视,缺少必要的推理演算过程,学生课后对数学的本质东西容易淡忘。
  3.2 多媒体成了模拟器,缺少交互性。
  大多数教师上课所用的课件都是上课之前就预先制作完成,课件的制作依据就是教师自己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这样上课时就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结果真是这样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不。
  作为一个教师,不论你的教学经验多么丰富,教学的设计多么完美,我们教学工作的对象是一个班的学生,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一个班级,不同个体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和学生不同的反应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试想如果一堂课从头至尾按步就班,这样的课能让学生接受吗?它会是一堂高质量的课吗?
  其次,课件被设计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演示工具,离开了教师,把课件给学生自己使用,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个课件的主题是什么,是怎么用的,课件设计的交互性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变成了一块电子黑板。
  目前大量的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课件尽管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但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按一个固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整节课教师可以不写一个字,全部由计算机展示,当过程稍有不畅,教师想做出改变则无法控制计算机以求与学生配合,学生无法使用计算机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当计算机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和学生的回答不一致,或者例题的解法和学生容易接受的解法不相同时,师生之间便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课堂上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教,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更严重的压抑。   3.3 师生缺少情感交流。
  教学时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些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严格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上课成了执行既定程序,学生是否适应,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计算机操作能否跟上,他们无暇顾及。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组织教学到新课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整节课只要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了事。他们忽视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再者,教学活动应是师生共同相互完成的教与学有机结合的过程,而课件的演示容易把学生的参与抛至一边,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各种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元素的刺激,很少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4 信息量较大,吸收和掌握知识有一定困难。
  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量较大,变化快,有时学生很难跟上课件的速度,想在课堂上吸收和掌握知识有一定困难,想记笔记却又来不及,找不到重点。而老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不到学生对课件的这种既爱又恨的感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时过份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不少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对计算机信息的大容量、高密度津津乐道,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甚至一节课完成过去两节或三节课才能上完的内容。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实际上则出现"讲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解决方法
  以上是个人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利弊的认识,个人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扬长避短,让多媒体数学与高中传统数学教学融合。
  4.1 上课课件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效,摒弃虚华,提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科成功经验,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限制了不可能在课堂上大量引入影视资料和音乐,不可能一面分析数学问题,一面播放音乐,也不可能来一个从黑板到屏幕的大搬家。
  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工具。既然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要为了课件的美观而过多地集成无用的元素,华而不实。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有适当的灵活性、交互性,创造学生参与教学的空间,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4.2 合理地选择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内容,找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结合的契机。
  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学生的实际操作。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新观点;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学生的想象。大胆自由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前提,教师应当从各种途径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多媒体教学更不能取代学生的思考。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单纯看作给学生看的直观教具或大量传递信息的机器,把学生当成接收知识信息的容器。
  基于此,教师在教材的钻研上要下足工夫,充分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能与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合的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和自己教学特点的课件,不要让自己的课件束缚了学生的活动,要给学生以自由想象和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适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4.3 多媒体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时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件中的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一一点击逐一展现,这样的话教师就成了播音员和讲解员,课程自然也不会具有艺术性,这样就忽视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新课标脱轨了。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四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其中学生是整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递信息和学生反馈信息的全部过程。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后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4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重视传统的板书。
  目前有一种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作用的倾向,认为多媒体教学就要完全离开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与粉笔与黑板再见,整节课不顾学生的素质,完全采用多媒体技术。从上课的第一分钟直到下课,教师除了讲解,就是点击鼠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现代教育的优势。我认为这是有片面性的看法。
  借助多媒体对数学问题分析研究,启发学生如何思考问题。板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应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作图,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示范,必要的计算训练也是不可少的。认为板书是传统的东西,现在可以用多媒体来代替它,或者认为好差都不影响教学效果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数学教学的现实上并不如此。事实上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必要的板书示范,教师将解答过程黑板板书出来,在板书的过程中讲解,使学生能参与其中,增强师生这间的交互,推理演算得以加强,学生有时间记笔记,教师也不会出现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只顾讲无视学生的反应,容量大,学生吸收和掌握困难的问题也能得以解决。并不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不再需要教师板书了,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黑板还是数学教学主要的教学工具,况且它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矛盾,把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5. 总结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合理使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重点、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将知识的产生过程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将多媒体教学融合到传统数学教学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了解多媒体技术进入数学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数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孙占清.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2] 史玉梅. 《浅谈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
  [3] 陶维林著.《用几何画板教解析几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祝向阳.《多媒体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验体会》.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改和课改的推进,新课标新理念的精神已经深入课堂,积极正面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看到不少可喜的现象,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也常有不少与新课标的理念貌合神离的课堂教学,花架子太多,看上去很美,但实质上偏离了教育教学规律,失去了教学的内涵,成了空洞的教学活动。本文就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几个误区  随
期刊
【摘要】写字教学进行得好,不仅能交给学生一种从事学习、工作、劳动的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爱好整洁的习惯。那么怎样进行写字教学呢?下面我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① 抓好"教"的环节。"教"即教学生,教学生如何写好字。要教好学生,我们就应该从"备课、上课"的两个环节上着手;② 抓好"学"的配合。"学"指在学生的一边,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教得好,
期刊
【摘要】试卷讲评课,不仅要重知识的拓展,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更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 准确"把脉" 依纲据本 科学讲评  试卷讲评课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案,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实践,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信息素养有效地提高,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 信息技术课 思维 训练 素养  信息技术课上有很多的时间应该是具体操作,这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关键的实践活动,也是训练学生思
期刊
【摘要】应用题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培养 解答 应用题 能力  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一件完整的事情,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涉及到一些数量关系。  1. 牢固地
期刊
【摘要】经常听到同事们在办公室讨论一堂40分钟的英语课到底该怎么上?这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在全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背景下,课时削减,改变以往那些熬夜、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再谈创造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课堂对于学生很重要。这个"效",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效率,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效果。学生只有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中获取了相应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那么,如
期刊
【摘要】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
期刊
【摘要】习题课是化学课的一种重要课型,但却又是最难评讲的课型。故而在上课前,教师应认真批阅、分析,课前做好准备;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中认真评讲;课后督促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应试能力。  【关键词】习题课 评讲 课前准备 备课 课后反思  对于许多年轻教师而言,大家的习题课通常是"答案公布课",或者是"批评课",依次评讲,从头到尾,表面看面面到位,殊不知如此评讲不能达到巩固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中学物理 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利用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的许多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有所理解,但仍然有重考试轻实际运用,违背语言教学规律,学生中"哑巴"英语现象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英语时,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使语言能力的形成。让学生看到自己说英语的能力,找到自信,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益于学生今后的更好发展。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