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校园特色,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要通过构造团队意识、营造读书氛围、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形成高尚的行为文化来构建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色,使校园文化特色成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特色 人文环境 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学校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制度,全体师生共识与遵循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在学校有多种表现形态,而由此产生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置身于这种精神氛围中的师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影响、熏陶和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校精神氛围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影响和教育,虽一时难以检测,但影响深远。因此,好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是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创造者和营造者。
一、人文管理的施行
学校的核心是人,建设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首要的就是人的因素,换句话说,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是锻造学校特色的基石。
1.学校领导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文管理,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核心,从思想上、人文关怀上入手,创造宽松、和谐、团结的人文管理环境,来促进教师更主动、积极地教与学,促进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交往、做人。具体来说,学校领导要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自己价值的舞台,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做好服务,让每一位教师能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造就自己的成长,使每一名教职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校作贡献。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充满个性地在学校工作、生活。这就需要学校领导有包容的胸怀,以宽容、赏识、欣赏的心态去品味、培养教师的个性,让每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人都能在适合的工作中展现自我,让“个性”的“金子”能够发出耀眼的光芒,进而形成、照亮学校独特的个性。
2.学校领导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努力创设“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教职工享受到愉悦、和谐、上进的人文氛围和人文机制。
3.学校领导要用人本关怀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对教师在工作中的优点和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对教师的生活要真心呵护、关怀、扶助、体察……只有这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管理才能达到“管是为了不需管”(自觉行动)的最高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巩固。
二、读书氛围的营造
作为读书人汇集之地和育人之所的学校,读书是教师的本分,是学校的题中之义。所以,学校领导应大力倡导读书之风,积极营造读书的氛围,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
教师的知识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横向拓宽,又要纵向深化;教师的知识还应该是超前的,要有未来意识,要超越时空界限,了解前沿知识,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欠缺;教师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造。教师读书,能使其博采广收,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涵养、有知识、敢于创新、有人格魅力的新型教师。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要倡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购书、藏书,指导学生读书、阅书,用教师自身的读书行为带动学生的读书热情,使校园书声琅琅。
学校可适时举办读书活动。如开展暑假或寒假“读书节”,引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读后感;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精心选购图书,订购各种报纸杂志,创造师生的读书环境;向师生推荐专家建议的必读书目,建起教师专业素养书架;组织教师聆听专家的报告,邀请一线知名教师来学校讲学;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展学生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需要、一种时尚。
三、环境氛围的创设
校园文化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精神形式。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校园设施、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使师生凭借自身的感知、认同、欣赏、崇敬进而被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1.要让学生视线所及之处,都带有教育性,让整个校园成为教育的大课堂。一是美化环境校园环境。二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确立校训、教风、学风、校歌、校徽。三是在创办校报校刊,为全校师生施展才华、展现风采搭建广阔的平台,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拓宽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四是编写《学生手册》。五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举办作文和书法比赛,举办校歌卡拉OK大赛、元旦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英语汇演、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营造浓烈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园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糅合要和谐统一。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在进行校园建筑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净化时,要把人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设计之中,要赋予环境以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人文教育氛围。走进校园,绿树浓荫,一片片的绿草地充满生机。现代化建筑模式的建筑群,给人以激越奔放上进的感觉。硬环境的人性化、人文化布局无时不给人以美的感受,给人一种和谐的心理环境,给人一种博大的“教育艺术力量”。
四、行为文化的养成
校园行为文化既是学校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体现,是学校精神的标志。
1.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开展“礼貌”、“孝心”、“爱心”、“感恩”和“和风细雨展淑女气质、谦虚礼让显绅士风度”专项活动,让学生不管见到哪位教师,都会很礼貌地叫“老师好”。学生们也主动在课间轮值打扫公共场地、拖地板,让整个校园整洁、干净。温馨话语大家说,靓丽校园大家建。
2.认真落实有关规彰制度。根据《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开展“文明修身”工程,在学生中开展修道德之身、修心灵之身、修健康之身、修溢美之身、修创新之身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美育等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严格规范教师、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行为,通过师德讲座、师德演讲等,增强广大教师争做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广大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学校要依法治校,通过民主的管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及时地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统一的集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洛厄尔曾说过:“一个学校在其富有活力的时候是最具有魅力的,而缺乏活力的学校则是在自取灭亡。”没有活力,没有激情,师生就会懒惰,行动就会迟缓。活动是粘合剂,让师生在互动中紧密连结在一起,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所以,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重视教师节、国庆节、校庆等重要节日的宣传活动,重视开展“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来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师生获得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兴趣得到激发,知识得到拓宽,技能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激发勤奋向上的精神。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特色 人文环境 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学校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制度,全体师生共识与遵循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在学校有多种表现形态,而由此产生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置身于这种精神氛围中的师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影响、熏陶和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校精神氛围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影响和教育,虽一时难以检测,但影响深远。因此,好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是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创造者和营造者。
一、人文管理的施行
学校的核心是人,建设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首要的就是人的因素,换句话说,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是锻造学校特色的基石。
1.学校领导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文管理,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核心,从思想上、人文关怀上入手,创造宽松、和谐、团结的人文管理环境,来促进教师更主动、积极地教与学,促进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交往、做人。具体来说,学校领导要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自己价值的舞台,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做好服务,让每一位教师能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造就自己的成长,使每一名教职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校作贡献。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充满个性地在学校工作、生活。这就需要学校领导有包容的胸怀,以宽容、赏识、欣赏的心态去品味、培养教师的个性,让每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人都能在适合的工作中展现自我,让“个性”的“金子”能够发出耀眼的光芒,进而形成、照亮学校独特的个性。
2.学校领导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努力创设“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教职工享受到愉悦、和谐、上进的人文氛围和人文机制。
3.学校领导要用人本关怀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对教师在工作中的优点和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对教师的生活要真心呵护、关怀、扶助、体察……只有这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管理才能达到“管是为了不需管”(自觉行动)的最高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巩固。
二、读书氛围的营造
作为读书人汇集之地和育人之所的学校,读书是教师的本分,是学校的题中之义。所以,学校领导应大力倡导读书之风,积极营造读书的氛围,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有力保障。
教师的知识应该是复合型的,既要横向拓宽,又要纵向深化;教师的知识还应该是超前的,要有未来意识,要超越时空界限,了解前沿知识,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欠缺;教师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造。教师读书,能使其博采广收,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涵养、有知识、敢于创新、有人格魅力的新型教师。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要倡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购书、藏书,指导学生读书、阅书,用教师自身的读书行为带动学生的读书热情,使校园书声琅琅。
学校可适时举办读书活动。如开展暑假或寒假“读书节”,引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读后感;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精心选购图书,订购各种报纸杂志,创造师生的读书环境;向师生推荐专家建议的必读书目,建起教师专业素养书架;组织教师聆听专家的报告,邀请一线知名教师来学校讲学;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展学生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需要、一种时尚。
三、环境氛围的创设
校园文化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精神形式。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校园设施、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使师生凭借自身的感知、认同、欣赏、崇敬进而被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1.要让学生视线所及之处,都带有教育性,让整个校园成为教育的大课堂。一是美化环境校园环境。二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确立校训、教风、学风、校歌、校徽。三是在创办校报校刊,为全校师生施展才华、展现风采搭建广阔的平台,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拓宽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四是编写《学生手册》。五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举办作文和书法比赛,举办校歌卡拉OK大赛、元旦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英语汇演、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营造浓烈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园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糅合要和谐统一。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在进行校园建筑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净化时,要把人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设计之中,要赋予环境以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人文教育氛围。走进校园,绿树浓荫,一片片的绿草地充满生机。现代化建筑模式的建筑群,给人以激越奔放上进的感觉。硬环境的人性化、人文化布局无时不给人以美的感受,给人一种和谐的心理环境,给人一种博大的“教育艺术力量”。
四、行为文化的养成
校园行为文化既是学校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体现,是学校精神的标志。
1.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开展“礼貌”、“孝心”、“爱心”、“感恩”和“和风细雨展淑女气质、谦虚礼让显绅士风度”专项活动,让学生不管见到哪位教师,都会很礼貌地叫“老师好”。学生们也主动在课间轮值打扫公共场地、拖地板,让整个校园整洁、干净。温馨话语大家说,靓丽校园大家建。
2.认真落实有关规彰制度。根据《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开展“文明修身”工程,在学生中开展修道德之身、修心灵之身、修健康之身、修溢美之身、修创新之身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美育等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严格规范教师、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行为,通过师德讲座、师德演讲等,增强广大教师争做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广大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学校要依法治校,通过民主的管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及时地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统一的集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洛厄尔曾说过:“一个学校在其富有活力的时候是最具有魅力的,而缺乏活力的学校则是在自取灭亡。”没有活力,没有激情,师生就会懒惰,行动就会迟缓。活动是粘合剂,让师生在互动中紧密连结在一起,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所以,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重视教师节、国庆节、校庆等重要节日的宣传活动,重视开展“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来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师生获得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兴趣得到激发,知识得到拓宽,技能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激发勤奋向上的精神。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