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探析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第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这是值得可取的。
  第三,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第四,教师运用策略,学生实现目标。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它是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其他文献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所以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我们要用感性的自己去塑造充满灵性的孩子,孩子是富有感情的,不同于机器,老师的每一个眼神、动作、表情,他们都会有所感受,某一个细节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可见情感教育能,育人无形,它对我们教学工作起着的
期刊
近日笔者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纸奶奶的生日》一文,听后颇有感触。面对学生读不准字音或读不出某种语调或情感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面对学生的回答,即使是对的,但和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不符时,教师总是生硬地引导学生走上自己预设的轨道,说出标准答案。  这样匆匆地赶场,机械地引导学生往自己预设的目标和轨道里行进是极不科学的。因为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是活跃的人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中存在着不确
期刊
作文课是学生最头疼的课,往往是看了一节课作文书,临下课还是无从下手。如何让作文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动起笔来,其实并不难。  一、自主学习,乐在其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课程。例如在对九年级学生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已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为他们设计了总目标: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途径和方法:向“阅读”和“生活”要素材,围绕这个综合目标,我设计六大话题:①校园生活;②自我人生;③理想修养;
期刊
一、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起跑线。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借助感觉器官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觉察事物特征的能力。在作文的能力结构中,有了观察能力,就有了作文的心理准备,就有了写作的前提和条件,反之,就失去了写作能力的基础。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要使学生能够通过作文把客观世界的某一点真实面貌本质地反映出来,就必须给学生洞察世界
期刊
造就一代具有高素质、高文化修养、高科技水平、高管理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我国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中就明确地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益的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鼓励、启发、培养的
期刊
【摘要】 谈心教育工作是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也是增强班级内部团结,实施有效领导的一种好形式。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学生谈心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适当地运用谈心艺术,能有效迅速地达到教育目的。本文主要从谈心教育时要讲究交心、及时和得法三种谈心艺术进行探讨,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 班主任;谈心;艺术    
期刊
【摘要】 新课程的理念将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开拓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五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行论述。  【关键词】 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    目前影响教学改革的因素是传统的“以教为本”的观念仍未根本转变,教师重知识,轻能
期刊
一篇作文,好的立意与好的结构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精美的语言来美化它,那么,再高明的立意与结构也无济于事。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绿叶与鲜花,精美的语言就是作文的精神与灵魂,它能使你的作文发出令人耀眼的光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提炼我们的作文语言水平呢?  一是要运用修辞。运用修辞的语言是经过刻意加工、美化了的个性语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精美的语言总是少不了修辞。绝妙、恰当的修辞就如宝塔上的宝石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正在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要想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能占有一席之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必须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对所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更是思维理念的根本改变。  在语文教学的改革浪潮中,我们的阅读教学将何去何从呢?我们只有适应时代要求,让我们的教学工作与时代同步: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各种时尚的
期刊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主体意识,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不断创新和提问质疑的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  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该自觉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