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法——处理问题的“金钥匙”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得好,数理不分家。借助数学工具——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可化解题目的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观形象、内涵丰富
  
  例1:如图所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v-t图像,由图像可获得的以下信息:
  ①质点的运动性质——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质点的初速度—— V0=0;
  ③质点的加速度——a=0.5m/s;
  ④速度方向——正方向;
  ⑤加速度方向——正方向;
  ⑥4s的位移——x=4m;(面积法)
  ⑦4s的平均速度——v=1m/s
  一个图像寥寥几笔,却描述了以上七个信息。
  


  例2:根据百字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的情节,可作出如下的位移图像形象而又简洁地描述。
  


  二、巧用图像,速解难题
  
  例3:游艇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航行,若艇相对于水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在流水中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为t1
  在静水中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为t2,则t1和 t2相比较( )
  A、t1>t2 B、t12 C、t1=t2D、无法确定
  解析:设静水中游艇的速度为V,流水速度为△V,则有顺水航行时游艇对河岸的速度为V+△V,逆水航行时游艇对河岸的速度为V-△V。
  先作出游艇流水中往返一次的速率——时间图像,再在原图上作游艇静水中往返一次的速率——时间图像。
  若两次所花时间相等,即t1=t2,两次的总路程不等,S12。要保证S1=S2,只有减小t2,则有t1>t2
  


  若两次所花时间相等,即t1=t2,两次的总路程不等,S12。要保证S1=S2,只有减小t2,则有t1>t2。正确选项A。
  如用公式直接求解,同样设静水中游艇的速度为V,流水速度为△V,则有顺水航行时游艇对河岸的速度为V+△V,逆水航行时游艇对河岸的速度为V-△V。设甲、乙两地相距s,则有 t1=s/(V+△V )+s/(V-△V)=2sV△V/(V2-△V2);
   t2=2s/V;
   t1>2Sv/V2=2s/V;
  故t1>t2
  由此看来,用图像求解,可省去复杂的计算过程。
  


  例4图中所示的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
  其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理的平均速度
  V和加速度a( )
  A、V<(V0+Vt)/2,a随时间减少 B、V=(V0+Vt)/2,a恒定
  C、V>(V0+Vt)/2,a随时间减少 D、无法确定
  解析:显然,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图像上各点切线的倾斜程度越来越小,所以加速度a减小。
  作出红色辅助线,它所表示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V'=(V0+ Vt)/2;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平均速度V'=X'/t;
  黑色曲线所表示的变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X/t;
  根据“面积法”求位移易知:X>X',故V>V'=(V0+ Vt)/2,即正确选项为A。
  例5(常州武进09届高三四校期中联考):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和B用水平状轻弹簧连接后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某时刻,若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从此刻起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一)当两木块速度相同时,比较A和B木块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
  (二)当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比较A和B木块的速度VA和VB的大小。
  解析:做这条题目,很多同学是凭感觉,即使蒙对也说不出所以然。但如果你善于用图像,就变得很简单了。
  


  在t=0时,A受力为F,B受力为零,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接下来,随着弹簧被压缩,A的合力将减小,即A做的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B的合力将增大,B做的是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加速运动。
  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VA=VB时,aAB
  t=0时,aA>aB
  t=t1时,aAB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在01的某个时刻aA=aB
  从图中可以看出01时,VA>VB
  
  三、分析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探究物理规律
  
  在新教材中,图像出现频率高,除了旧教材中的运动图像外,增添了许多物理图像。探究小车运动规律v-t图像;弹簧弹力随形变量变化的F-x图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水平拉力变化的f-F图像;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随两夹角θ变化的F合-θ图像;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质量的关系的a-F和a-l/m图像。
  实验存在偶然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可以减少偶然误差。根据实验数据描点连线时,要剔除掉过于离散的点,拟合点连线,使描出的点尽可能均匀分布在连线的两侧,这就是一种平均,可大大减少计算量。
  若应用计算机应用程序Excel处理实验数据,可迅速、准确地作出图像,写出图像所代表的规律。步骤为:①输入数据并选中这些数据②“插入”菜单——“图表向导”命令③根据“图表向导”完成图像④“添加趋势线”对话框选恰当的线型。
  “实验——数据——图像——规律”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深刻领悟到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优越性,图像法必然会在学生头脑中深根蒂固。同时,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的情感必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规律的热情和信心。
  物理过程比物理结果重要,物理方法比物理过程更重要。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图像法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显示的优越性,图像法是处理物理问题的“金钥匙”。
   (江苏省海安县大公中学物理组)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同时它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指导,尤其当学生面对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界定不良的问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步骤、措施。若以这种理念来审视语文阅读教学,会发现许多地方不
期刊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适当和适量的作业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作业的设计既要立足与教材要求,还应放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双基上得到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应着眼与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感受英语语言文
期刊
新教材呈现给学生和教师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和资料,同时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的要求,增强了概念和规律的生成过程。  根据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较低级阶段的生理特点,又适当地淡化了概念和规律的严格体系,给了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和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空间。但为何学生在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依然很明显地暴露出:物理难学,物理课听不懂。  而我们也能常
期刊
“博学、勤思、善问”这是古今教育活动中永恒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求自己和学生善怀疑、多提问。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写道:“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出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使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形成师生激情互动,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设阶梯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即在认可每位学生个体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达到个体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目标,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阶梯教学,个体认知差异    更新英语教学观念、完善英语教学方法,让
期刊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和最活跃的心理刺激,学生只要对学习的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可以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它在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始终注意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下面就谈谈白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设置悬念,提示未知跟已知的联系    学生的心理现象表明:揭示未知和已知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
期刊
培养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21世纪对人的素质的根本要求。“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为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为他们日后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在小学阶段,阅读课文中说明文占相当比例,如传统篇目《太阳》、《马踏飞燕》等。这些说明文大多语言朴素,内容平实,文章结构也清楚明了,有规可循。编者旨在让学生多了解大自然,认识并掌握
期刊
英语的动词时态这一语法现象与我们母语的语法差别较大,学起来也较乏味。如何教学这些语法,从而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它们,是经常困扰教师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努力的尝试和探索,并依据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总结出较为行之有效的“三元”教学法:从“标志”信息输入着眼,经过“概念”思维加工,达成“结构”形式输出,从而使师生摆脱枯燥的时态教学,掌握动词时态的规律,形成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    一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
期刊
“辞海”中对“作业”的解释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对学生而言,“数学作业”就是为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而进行的相关的数学学习活动。  因此,作为教师设计的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还应关注学生智能培养的要求,更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学作业设计时,尤其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遵循童趣性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