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新课程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预计是否一定合理,教学是否能够预计学生,教学任务是否一定要完成,如何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师们探讨的热点。
关键词:教学设计预计;教学任务问题意识
新课程教学,让课堂变得十分热闹,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也让一些老师感到不适应,总觉得不能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驾驭课堂。其实,教学设计只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对教学的一个预计,具体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一、教学能否预计学生
我们经常听到某些老师抱怨:这个课改让学生思维太活跃,活跃得找不到北,经常回答不到点子上。其实这何尝不是好事呢?说明我们的教改已经让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啊!实际上这些老师抱怨的是学生的想法偏离了老师预想的某种思路或结论,这里反映出一种观念:老师认为某种问题存在某些公认的方法或结论,自己能够预计学生的想法,希望某些学生无意中说出,并以此引起教学活动。
1.教师的预计就一定合理吗?教学能够预计学生吗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教师预计不了学生是正常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思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怎能保证学生们保持思路和方法的一致性,有怎样保证学生的思路恰好等同于老师的思路呢?学生的学习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与碰撞中进行的,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又岂是教师能预计的,因而预计不了学生是正常的。
那么,是否就不去预计学生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深入研究问题,分析学生,力图把握学生的认知状况和问题的本质,使设计的“笼子”的方向准确些,“笼子”的入口更宽些,囊括更多学生的想法。当预计不准学生时,以学生的歪点子为生长点,也许会得到更有效的教学行为。让师生的课堂交流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力图实现更大的教学效益。
2.教学任务是否一定要完成
“教学任务”是教师或教材编制人员的一个教学设计,既然是人的一个事先教学设计,而教学是生成的,因而完不成“教学任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根据《标准》,教学任务是相对于整个学段的,只要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完成相应的学段任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学段内的教学任务是可以调整的。例如,教材中在学习因式分解后安排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这两个内容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因式分解的学习时间,为以后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夯实基础,由于有了前面知识的迁移,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是就可以适当地节约一些学习时间。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补习拖堂或压缩教学过程,以保持完整的教学环节。实际上,其中有些教学环节,完全可以再课外进行,如巩固练习、课堂内容的总结与整理等。总之,教学是生成的,任何人也无法完全设计教学,在预计不了学生时,如何处理,实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于教师的临场把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艺术。
二、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1.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人类的每一次科学认识上的飞跃,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但从逻辑上讲,没有问题又谈何解决呢?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如何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呢?这有赖于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没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就难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也就无从提出问题,陶行知先生说:“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李政道先生在演讲中提出,学习不应是“学答”,而是“学问”。
2.如何发展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自从儿童学会说话,就开始以“什么”为特征的好问期,可见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是与生俱来的。
学生为什么变得没问题了呢?这既有心理的原因,也可能有一定的文化原因,但我想教育是难辞其责的,在我们的课堂里,更多的是“师问生答”式的“对话”,学生们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机会,还有,教师应尊重学生,一些超范围的问题应实事求是不应搪塞 ,对于学生问的一些不恰当的处理也进一步造成学生提问意识的减弱。
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以激发学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造精神,也就是说问题应是贯穿教学活动中的一条主线。
让学生会提问,首先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提供提问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源。其次,让学生敢提问,不论所提出的问题质量高低,都应鼓励,切忌打击讽刺挖苦。不允许同学间的嘲讽,对超能力范围的问题不能敷衍了事,可以提出一些思考建议,指引一下研究方向,培养科学素质,多参加竞赛,让其体会到科学的“平等”,尊重科学,不应盲目的相信课本和权威。最后,应该让学生“会”问,也就是说,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提问引起学生发问,提供高质量的问题范例,力图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是从哪里来的,以教师为榜样,提出一些具有较高思维水平的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和提问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通过几节课的强化训练就能完成的,应该是长期课堂教学致力追求的目标,需要民主、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具体做法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教学设计预计;教学任务问题意识
新课程教学,让课堂变得十分热闹,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也让一些老师感到不适应,总觉得不能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驾驭课堂。其实,教学设计只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对教学的一个预计,具体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一、教学能否预计学生
我们经常听到某些老师抱怨:这个课改让学生思维太活跃,活跃得找不到北,经常回答不到点子上。其实这何尝不是好事呢?说明我们的教改已经让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啊!实际上这些老师抱怨的是学生的想法偏离了老师预想的某种思路或结论,这里反映出一种观念:老师认为某种问题存在某些公认的方法或结论,自己能够预计学生的想法,希望某些学生无意中说出,并以此引起教学活动。
1.教师的预计就一定合理吗?教学能够预计学生吗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教师预计不了学生是正常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思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怎能保证学生们保持思路和方法的一致性,有怎样保证学生的思路恰好等同于老师的思路呢?学生的学习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与碰撞中进行的,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又岂是教师能预计的,因而预计不了学生是正常的。
那么,是否就不去预计学生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深入研究问题,分析学生,力图把握学生的认知状况和问题的本质,使设计的“笼子”的方向准确些,“笼子”的入口更宽些,囊括更多学生的想法。当预计不准学生时,以学生的歪点子为生长点,也许会得到更有效的教学行为。让师生的课堂交流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力图实现更大的教学效益。
2.教学任务是否一定要完成
“教学任务”是教师或教材编制人员的一个教学设计,既然是人的一个事先教学设计,而教学是生成的,因而完不成“教学任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根据《标准》,教学任务是相对于整个学段的,只要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完成相应的学段任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学段内的教学任务是可以调整的。例如,教材中在学习因式分解后安排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这两个内容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因式分解的学习时间,为以后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夯实基础,由于有了前面知识的迁移,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是就可以适当地节约一些学习时间。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补习拖堂或压缩教学过程,以保持完整的教学环节。实际上,其中有些教学环节,完全可以再课外进行,如巩固练习、课堂内容的总结与整理等。总之,教学是生成的,任何人也无法完全设计教学,在预计不了学生时,如何处理,实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于教师的临场把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艺术。
二、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1.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人类的每一次科学认识上的飞跃,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但从逻辑上讲,没有问题又谈何解决呢?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如何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呢?这有赖于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没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就难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也就无从提出问题,陶行知先生说:“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李政道先生在演讲中提出,学习不应是“学答”,而是“学问”。
2.如何发展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自从儿童学会说话,就开始以“什么”为特征的好问期,可见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是与生俱来的。
学生为什么变得没问题了呢?这既有心理的原因,也可能有一定的文化原因,但我想教育是难辞其责的,在我们的课堂里,更多的是“师问生答”式的“对话”,学生们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机会,还有,教师应尊重学生,一些超范围的问题应实事求是不应搪塞 ,对于学生问的一些不恰当的处理也进一步造成学生提问意识的减弱。
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以激发学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造精神,也就是说问题应是贯穿教学活动中的一条主线。
让学生会提问,首先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提供提问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源。其次,让学生敢提问,不论所提出的问题质量高低,都应鼓励,切忌打击讽刺挖苦。不允许同学间的嘲讽,对超能力范围的问题不能敷衍了事,可以提出一些思考建议,指引一下研究方向,培养科学素质,多参加竞赛,让其体会到科学的“平等”,尊重科学,不应盲目的相信课本和权威。最后,应该让学生“会”问,也就是说,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提问引起学生发问,提供高质量的问题范例,力图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是从哪里来的,以教师为榜样,提出一些具有较高思维水平的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和提问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通过几节课的强化训练就能完成的,应该是长期课堂教学致力追求的目标,需要民主、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具体做法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大胆的尝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