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践引领让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8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很强的互动性,可以说,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课堂自身的特性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加强,还可以使学习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能力得到飞快的提升。在近几年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一些有益的策略。
  一、转换思想,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教育家魏书生曾经提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本身的内动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要努力转变学生的思想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从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认识中走出来。教师在这里要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笔者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信息小组,如果遇到没法解决的问题,先让这些小组成员内部讨论,然后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种让学生自己解决难题的思路,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解惑、学生接受的单一授课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把任务驱动融入到学案设计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此要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因其独有的优势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把任务驱动融入到学案设计中,使得学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
  首先,信息技术课中很多知识点的操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相关,学生的兴趣也就不大,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必须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自觉自主学习的境界。例如在学习《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节的时候,我就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进行教学:布置一个任务,让同桌的两个学生组建一个小组,两人一起设计一个暑期外出旅游的方案,要求两个人各自通过目录搜索和全文搜索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搜索,安排自己暑期出行的方式、旅馆的预订,以及对旅游景点的预先了解,同时确定大概需要多少资金,完成方案的同时要能说明两种搜索方式不同的特点。由于这个任务让学生比较感兴趣,他们很积极地开始了操作,并且还进行热烈的跨小组讨论;有的小组内部就把任务分配妥当,一个人负责目录搜索,另一个人负责全文搜索。到下课的时候,我发现大家不但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而且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两种搜索方式,同时操作起来也更加熟练。
  其次,在设定任务的时候,教师不能贪图省事,一个章节只设计一个指定的任务,而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完成基础性的作业,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和思考能完成拓展性的任务,而少部分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还能解决挑战性的难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任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当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任务驱动不能只是理解为操作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应成为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所以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人文精神的熏陶,其实,有价值的任务驱动设计一方面要使学生达成既定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另一方面还要能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精神状态、行为规范乃至健全人格的塑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导向作用。
  三、注重课堂个别辅导
  中央教科所华国栋教授曾经强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全面地观察学生,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与学生之间肯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必要在教学中将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
  对信息技术课堂来说,学生的上机实践是教学的重头戏,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突发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刚刚讲过的一个问题,听讲或者观看教师操作的时候,学生都觉得自己已经掌握该项知识,轮到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实践以后,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暴露出学生实际操作的巨大不足。因此,这个时候教师的个别辅导就尤为重要。
  学生自主实践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堂中多走动,做到“目中有人”,不仅仅要关注到善于提问的学生,也要关注到胆小羞于开口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我就遇到过这么一位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差,她家里没有电脑,而出了课堂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电脑,实际操作能力显得相对薄弱,遇到不会的知识又不敢问老师,糊里糊涂地过去。经过几次课堂练习以后,我发现她实际操作非常慢,别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她还有一大半没做好。于是我把她列为我的关注人之一。在其他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我走到她的身后,对她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对她某些操作不当的地方,和颜悦色地进行提醒和引导,经过几次个别辅导以后,提高了她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她真正掌握了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上,及时解答学生在上机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实行课堂个别辅导的方式,可以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能极大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效果。
  四、健全评价体系和鼓励机制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提交作业,教师完成一个简单的总结后,信息技术课就结束了。学生既不了解自己的上机作业情况,也不清楚同班其他学生的作业情况,有的时候就出现了作业马虎和应付教师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要逐渐形成健全的评价体系和鼓励机制。
  教师需要经常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作业完成得好,教师应该积极表扬,大力向学生展示;如果学生作业完成得不好,教师也不应该苛刻地去批评指责,可以采取单个辅导的方式进行点评,私下说明哪里有欠缺,并指明应该如何改正。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做错的同学一定印象深刻,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自己,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思维过程的检测,往往会使学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增强学习自觉性,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评价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疏导和监督,培养学生客观、中肯的态度,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在教学《动画信息的加工》一课时,我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求大家用nash做一个七巧板的动画。在大家完成以后,我留了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评价自己作品的缺点和优点,然后观看其他同学的动画作品,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很积极地参与进来,在评价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反思与体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在具体工作中慢慢地摸索。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遵从和服务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这个目标也应该是一名教师永远的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
  (实习编辑 王素贞)
其他文献
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让学生阳光成长的思路和方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启迪。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总结“四自”教育工作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
沈毅 浙江省杭州市会杭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十佳卓越校长、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模范校长、浙江省“春蚕奖”、杭州市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他主持的课题《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课堂观察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参与主编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  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随着社会进步和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
为了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教育管理者应该站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站在引领全体师生幸福成长的高度思考学校工作,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深刻认识到学校管理者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才能使学校工作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首先,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不是强压,不是限制,是管理者用优秀的人格魅力赢得被管理者内心的尊重与爱戴。  优质的管理需要率先垂范。一所优质学校的干群关系不应该是紧张或不和谐的,
一、激发兴趣,主动思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的内驱力。我班上有一个女生,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她成绩很差,人很内向。我经过了解知道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于是经常找她谈心,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并在学习上耐心地给她讲解。慢慢地,我发现,她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有问题主动问我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2.创设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