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伟人志 绚烂阔大南国秋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诗词豪迈奔放,《沁园春·长沙》是公认的代表作。本文旨在通过文本挖掘,探讨其词背后的意蕴,体悟豪情,欣
  赏壮景,品味格调,感受理想。
  【关键词】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意蕴;格调;理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词以婉约为正宗,自苏东坡始,豪放词才正式开宗立派,继之以辛弃疾。“苏辛”以降,真正以豪放见长者,或者专工豪放者,未有也。盖因作豪放之词,须有大胸襟、大气度、大抱负。毛泽东无疑三者皆有。
  一、豪情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词人置身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天地如此广阔,往往衬托出个体的渺小与孤独。如登幽州台时“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然这里词人虽独自一人,却并未显其渺小,反显其伟岸之姿。关键在于一个“独”字,写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概,是一种于天地间昂首挺立的姿态,更是一种放眼乾坤舍我其谁的气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北去的湘江水,青年毛泽东自然不会有杜甫那般年老困窘的沮丧,反而更激发一种珍惜时光、誓将有所作为的壮志。而这份情怀早在1910年所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中就显露无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二、壮景
  这份情怀寄托在哪里呢?当然是眼前的大好河山和脚下的这方热土。远看有群山蜿蜒,近看有江水静流,仰视有雄鹰展翅,俯察有鱼儿悠游。时至今日,我们仔细咀嚼这几句,仍然觉得就算放至浩瀚的中国诗词海洋中,也不失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一,视角转换有序。由远及近,万山、层林到漫江、百舸的长镜头;从上到下,雄鹰箭飞到群鱼悠游的聚焦,六句四镜头,有面有点,层次分明。第二,色彩渲染强烈。中国文人自古伤春悲秋,到毛泽东这里全然没有。没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色调,只要枫叶的红,江水的碧。不仅如此,更要红得遍及万山,碧得透彻江底。第三,动静结合自如。这里有静景,山、林成为色彩绚烂的背景板,这里有动景,江、舸、鹰、鱼甚至万类都成为舞台上的演员。当然,这些静滞的背景板也就更好地衬托了天地万物自由自在生长的状态。
  三、格调
  面对如此色彩绚烂、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青年怎能不发出感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伟人的胸怀到底是不一样,青年毛泽东没有就景而叹,而是融情于景;他不只是抒发对深秋万物的喜爱,还有强烈的宇宙意识、责任意识。一个“寥廓”,视野已不在一山、一水、一家、一国,而是放眼寰宇、心怀天下。汉代的刘向在《说苑·至公》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必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对比楚共王,我们不难发现,青年毛泽东才能称为“大公”。当然,这只是他境界高的第一点。再看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和妻儿一起回湖南韶山老家疗养,迎接他的不只是家人的微笑,还有当地军阀赵恒惕的一纸逮捕令,迫不得已,于当年的9月初返回长沙。中国人讲“达则兼济天下”,而此时的毛泽东可谓困厄潦倒,通达时胸怀天下已属难能可贵,落魄时心系苍生可見境界至高。
  四、理想
  到底“谁主沉浮?”青年毛泽东想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同学们。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表现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他们“同学少年”,年轻;“风华正茂”,才华横溢;“书生意气”,儒雅;“挥斥方遒”,有激情;“指点江山”,有担当;“激扬文字”,有正气;“粪土当年万户侯”,疾恶如仇。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啊?他们年轻儒雅,才华横溢,富有激情有担当,疾恶如仇讲正气。不是暴徒,是儒生,没有暴力行为,只有家国情怀。再看毛泽东1910年所写的《七古·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相比较少年毛泽东的霸气外显,青年毛泽东此时可谓含而不露,有傲骨无傲气。到底“谁主沉浮?”且看这几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能到中流足见勇气,浪遏飞舟倍显强力。当然,光靠这些不够“主沉浮”,还得有志。何志,请看下文: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闻鸡起舞的祖逖,在上文中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中流击楫,意思是说立誓收复失土,报效国家。毛泽东笔下的革命者“中流击水”,可以说同祖逖异曲同工。于是,一群年轻儒雅,才华横溢,富有激情有担当,疾恶如仇讲正气,胸怀家国,心系苍生的革命者才是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世界的希望。
  “湘江北去”像一句预言,(虽然湘江要东流入海)从南国到全国,从“而立”到“不惑”,从疑问到肯定,从无权到有权,词人豪迈之气越来越盛。这是苏辛豪迈无法企及之处,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只是做忠君爱国的贤臣良将,而毛泽东的人生理想则是要作改朝换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 到韶山》)主宰沉浮的为国为民的领袖。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说到“非连续性文本”,这绝对是个新名词,要明白它需要从2011 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中的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种文本的考查目前正逐步走进我们的语文考卷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语文考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初中说明文阅读的一种
【摘要】语文教育中情感智慧的缺失已成为限制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出的情感能力,其对欠发达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师生的和谐交往,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要改善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就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育中教师情感智慧的价值。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情感智慧;情感教学  【中
【摘要】思维训练是写作训练的核心与难点。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图形化思维工具,可以有效突破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难点,诸如构思中的充分合理联想、立意的独特创新性以及临场素材的精准遴选。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师生可以依托思维导图,“教学做合一”,从而让我们进入到更宽广更深入更具个性的自由写作境界。  【关键词】主题教学;初中;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主题教学的定义  窦桂梅老师是主题
【摘要】古诗文教学必须以引导诵读和激发想象为抓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是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的基础,而合理、  丰富、个性化的想象又使学生的诵读更具形象、充满情感,二者相辅相成,“比翼双飞”。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展开想象,悟诗境,品诗情,与作者“心心相印”,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诵读;想象;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修订版《
【摘要】在当下大多数农村学校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以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教学方式中的不足,结合×乡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为例,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不足之处导致的教学现状”“教学方式不足之处出现的原因”以及“教学方式不足该如何解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改变农村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方式;语文课堂;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从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出发,小学生逐步掌握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理想的途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學的重要组
【摘要】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每一个作品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研究分析,并且笔者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这也是我们当今教学所提倡的经典重读。而本文是就鲁迅先生两篇著名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最特别的共同之处“神来之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这两篇文章被收录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初中学生有很重大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启示。本文从这两篇文
【摘要】九年级语文教学注重分数,使本应该富有情趣和人文教育意义的语文变得枯燥乏味。事实上,巧用课前三分钟,也可以让九年级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本文主要从课前三分钟的必要性、实施策略以及课前三分钟的实施要求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九年级;课前三分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
【摘要】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积极启示作用。本文认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教育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核心在培养创新思维,关键在改进当前思维训练的方式,并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以期对语文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维训练;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创造教育,即培养创
【摘要】作文指导要在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锤炼上力求做到“四新”,即:标题新、材料新、结构新、言词新。  【关键词】作文教学;指导;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师往往为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立意肤浅、选材平庸、结构紊乱、语言贫乏,甚至无病呻吟、人云亦云等问题而苦恼。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尽快提升呢?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