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思想创新的宣言书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_yu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经》是一部理身理国的宝典,历来被后世理解为修齐治平的指南。本文以首章为例,阐释了《道德经》是一部开创中国思想创新的宣言书,即老子启发世人当在不断地注重自我反思与超越中,为奇思妙想的涌现创造最合适的创新思维模式。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思想创新 首章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思想源泉。两干多年来,中华先贤大多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从而在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方面开创了不朽的功业,究其本质,笔者认为关键是《道德经》能够启发世人不断创新与超越,因为“道”本身就是可道,却非常道。本文以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版本,以首章为例,进行导读,力求在当代语境下,发挥《道德经》古为今用的永恒价值。
  原文与今译
  体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
  道是可以被言说的,但言说出的“道”不是恒常自在的道。名是可以被命名的,但命名出的“名”,不是恒常自适的“名”。无名,是天地的始源;有名是万物的母亲。因此,恒常保持无欲的状态,便能够观察天地创生变化之妙;恒常保持有欲的状态,便可以观察万物运作的边界。这两种精神状态都有同一源头,名称不同,但说的是同一对象。(这一对象)玄妙之又玄妙,是创造众多奇妙思想的入口处。
  章句导读
  1.“道可道”。第一个“道”是老子独创的哲学概念,用于表述天地万物的总源头。“道”范畴的提出标示着中国哲学的诞生,老子因此被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说文》:“道,所行道也。从是从首。一达之谓道。”《释名·释言语》:“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道”的原始意象是“路”“走路”,进而延伸到引导通达目标的含义。
  第二个“道”,两干多年来,通常将“道”理解为动词“言说”。因为“言说”之意与下文的“名”相呼应,有言说必当有名。当然,也有人将此“道”理解成“导”,实践之意。孤立来看本句,似乎是可以解释得通。但结合下文的“有名”“无名”“有欲”“无欲”“众妙之门”应当还是“言说”更妥当。言说与欲相连,言说表达了言说者的观点、态度与立场。言说与“众妙之门”相关,也体现在言说开启了妙不可言的大道意境之门。试想,没有“言说”,没有对道的把握、理解与诠释,道是被遮蔽的,没有思维的运思,道既不可言,更不可导。道只有征服了人心,才能被实践。因此,道是可以被言说,而最理想的言说,正是“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5章)。道通过言说这个桥梁流淌到世人的心里。“可道”之道的提出,明示老子认为道固然有玄的一面,但道毕竟是可以被认识的,也是可以被实践的,亦即可以被验证的。“道纪”(第14章)一词正是表明道可以把握、可以运用,既可以回顾历史,也可以开拓未来。
  沈善增认为,先秦时“道”无“言說”义,这一点李若晖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诗经》中“中蓠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此中的“道”即普遍言说。并引汪维辉的研究成果:“‘道’在上古有时作‘说’讲,词义偏于‘谈论’‘称道’,而且出现频率很低。”(李若晖:《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2-123页)
  2.“非常道”。常“道”,指道本身,即恒常自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常道”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道”的确证,即道是恒常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道具有对万事万物的先在性。而“非”的运用,则告诫人们,“可道”之道与“常道”之道毕竟不能等同,就好比语言与对象之间不能等同一样。可道之道作为认识与实践的结晶能够反映与表达客观自在的道,但只可能表达一定历史与现实条件下的层次与水平,而常道是跨越时空的存在,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穷尽的自在对象。
  程颐在解恒卦时说:“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凡天地所生之物,虽山岳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周易程氏传》)道,常道、恒道,强调的正是,道是变这一点是不变的。道周行不殆强调的正是变,而“独立不改”强调的正是其永恒自在存在的不变性。道以变的形态表现其不变的存在特性。
  3.“名可名”。《释名·释言语》:“名,明也。明实事使分明也。”前文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强调的是一种理论思维,一种价值取向。在现实中会表现为“名可名,非常名”。因为老子第一次用“道”去表达那个作为“万物母”的存在。第25章,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有了“道”这个名,就开启了中国先民追问自身存在的终极问题。自觉超越经验世界,去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法则,从而为人自身安身立命寻找更坚实的支点。因此,作为“道”的那个实在,是可以命名,且已被命名为“道”。
  值得注意的是,汉简《老子》“可名”作为“可命”。
  4.“非常名”。“名”诚然可以命名,但是“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第32章)。“名”毕竟是人制造出来的,是为了方便认知与交流的需要。“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管子·心术》)但名却并不能自身显现出所名之物的一切现象与本质,因此,所命之名不是常名。“常名”就是那个可以涵摄丰富鲜活的认知对象的一切属性的名称。而这样的名称是对可名之名的含摄与超越。例如恒星之名,是一种可名,但并不能指明其实恒星不恒,恒星也在运转,只不过处于相对缓慢的位移中。因此,可名之恒星无法穷尽恒星之为恒星所规定的那个“常名”。
  蒋锡昌解曰:“‘常名’者,真常不易之名也,此乃老子自指其书中所用之名而言。老子书中所用之名,其含义与世人习用者多不同。老子深恐后人各以当世所习用之名来解《老子》,则将差以千里,故于开端即作此言以明之。”(《老子校诂》)   5.“无名,天地之始”。《说文》:“始,女之初也。”《释名·释言语》:“始,息也,言滋息也。”历史上有些注家,当代也有少数学者将此句句读为“无,名天地之始”。对此,蒋锡昌说:“司马光、王安石、苏辙辈读此,皆以‘有’字、‘无’字为逗,不知‘有名’‘无名’为老子特有名词,不容分析。三十二章‘道常无名……始制有名’;三十七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章‘道隐无名’;是岂可以‘无’与‘有’为读乎?”诚然如斯。由于可道之道,非常道,非常名,所以老子用“无名”这一认识论的概念来表述“道”。《庄子·知北游》:“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不当名。”道这个存在不能用具体的名来表达,只能用“无名”。本章总体上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如何认知与把握“道”。道是先天地生,能生天地万物,故为开始。天地的创生源于“无名”,即道。从根本上讲,道是无名的存在,道并不是“无”。《老子》第40章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是在有形、有名之义上讲的;无,正是在无形、无名之义上讲的。此句表达的是天下万物生成论意义,自然是天下方物都应当有个共有的源头,而这个源头是不同于万有之有,故而称为“无”。这个“无”并非真无,空无所有,而是无名之无,不可名之“无”。
  6.“有名,万物之母”。《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日象乳子也。”这里引申为本源之意。有名,是用以区别万物的。有名则必有形。有名所指向的都是可以经验的存在,而道是超验的存在。万物之母各为万物自身,如鸡之母还是鸡,而一切事物——“万物”也应当有个共同的母亲——有名。此名,是“大象无形”,亦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类似于阴阳这一源于向阳和背阳的抽象概念。它不是具体的事物,但又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此种状态称为“有名”。
  7.“常无欲,以观其妙”。此句之常,别有用意。说明无欲作为一种人的心意,是“至虚极,守静笃”(第16章)的一种佳境。“常”强调了“无欲”是需要不断加以修持的一种精神升华术,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亦即“为道日损”的坚持。在这种“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状态下,人后天的主观意识退位,人天真地与道合一的本性得以发扬,智慧洞开,即“天门开阖”,有“明白四达”之效。这时之观当是“涤除玄览”之心观,心静如镜,可纤毫毕现,可谓观其妙。观妙之境在于“合”,即体现了道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创生性。“妙”,“理微谓之妙”(荀悦《申鉴》),深邃的道理令人妙不可言。王安石、俞樾、高亨、陈鼓应等人持“常无”“常有”为读,可备一说。
  8.“常有欲,以观其徼”。“有欲”,当指在日常感性和理性的生活意识情境下,可以分析探讨万物运作的轨迹与边界。“徼”,音jiao,边界的意思。《玉篇》:“徼,边徼也。”《字汇》:“徼,境也,塞也,边也。”有欲观徼是人处在“智”的状态下,对世间万有的感知、认知、评判与价值认同等知行活动。观徼之境在于“分”,重在掌握“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16章)的状况。运用因果关系,分析和掌握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掌握其运作的法则。
  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是什么,历来争论不休。有强调有(名)、无(名)的,有强调有欲、无欲的。笔者更倾向于后者。有欲和无欲都是人意识的两种状态或两种境界,或可称为显意识与潜意识的两种认知状态,它们都源于人自身的意识,是同一颗心在不同情境下的意识活动,即“同出而异名”。
  10.“同谓之玄”。何以“玄”呢?《说文》:“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抱朴子·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能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或许,玄正是表征人在意识活动时,似乎有脑洞洞开的体验,或者感叹人的意识何以有如此源源不断的思想,如泉水一样冒出来。总之,这个“玄”是用来称赞意识的创造力。范应元说:“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吴澄:“玄者,幽昧不可测知之意。”(《道德真经注》)
  老子于此称赞了人类意识的创造性。作为史官,他能感受到人类自身的进步、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思想进步,因此他才将人作为宇宙间的“四大”之一。他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第25章)人何以可為“四大”之一呢?他接着分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人能够效法天地道,这是人获得与天地道并称的资本。人能沟通天地,能够尊道贵德,可不伟大乎?
  11.“玄之又玄”。何以玄上加玄呢?人的意识活动经验告诉我们,此时此刻的奇思妙想,必将为彼时彼刻的千方百计所取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思维的特点,也是思维的魅力所在。就像《老子》第一章寥寥数句,居然引发了千百年来无数学者的探究,许多奇异思想迭出,成为“老学”,一门万世不竭的学问。
  12.“众妙之门”。“众妙之门”,其实就是好比站在长江头,感叹人的思想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老子在本章重在强调了思维运思的基本规律,那就是思维活动与创造力是永不枯竭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要不断超越人类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扬弃前人的思想成就,而不能让前人的闪光思想成为阻碍进一步思想创新的绊脚石。“门”作为人道的隐喻,期盼世人能够登堂入室,开启人类思维的宝藏,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奉献。
  整章通解
  本章河上公用“体道”来概括主题,展示了中国圣贤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之道是体验性的,是经验性的,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复归于生活的。老子在本章中用深刻简洁的语言传达出如何识道、体道、得道的根本方法与路径。从识道而言,道是可以言说、可以认识、可以分析,但言语所表达的道,只是盲人摸象而已,不能直接等同于道本身。语言只是给予我们认识天地万物的工具,但它始终不是万物本身,更不是道本身。因此,还需要复归生活,复归心灵的感悟。同时需注意,运用的工具即语言本身,是不可靠的。固然语言是意义的家园,但道并不能完全用意义去说明。因此,对语言本身当注意如同过河筏子一般,得意而忘言。从体道而言,道不仅是用语言去认知和表达的,更要用心灵去体验,这就是无欲观妙,有欲观徼。在心灵不断的调适状态下,用感性、理性乃至悟性的思维方式去从个别、局部、片面的认知,进入整全的、一体的、贯通无碍的认知。就得道而言,这样的认知进路,是很玄妙的,非常玄妙,以至于使人类成为追光少年,畅游在大道无边的太虚之境中。
  可道与常道如同白马与马的关系。马是常名,白马是可名。常道是事物背后的本质与规律的最终决定者,而可道仅是具体事物背后自身的本质与规律。《尹文子·大道》:“名者,名形也。形者,应名者也。……今万物具存,不以名正之则乱;万名具列,不以形应之则乖,故形名者不可不正也。”名是用来表达形体的,道则没有形体,自然无名。有名的都是具体的事物。因为“道”并不是指称道的那个对象的“名”,而是它的字。“字”只是在一个人成年时所取的,并非原来的名。“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礼记·郊特牲》)孙希旦集解:“既冠而字之,敬其名而不敢称也。”可见,老子用“道”字表达了对“道”这个作为宇宙创生者和万物生长化灭的原动力的客观实在的敬畏。期盼世人能够得道而忘言,甚至忘掉“道”本身。
  “道”范畴作为人类存在觉醒的标志性成果,老子告诉世人,能够悠游于有(名)与无(名)之间,不拘于无而沦为玄谈,也不拘于有而陷于“知见障”之中。既要明白道作为不同于万物之有名的那个存在——无名,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与推动者,又要掌握无名在有名之中。万物之有名,编织了万物的关联性,而这一切则是通达道的门径。道必须在行进的“道”上才能悟到,道的威名必当在有名与无名的张力中显现,而这样的过程是玄妙的,玄妙之又玄妙,以至于开启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创造与创新的大门。
  《道德经》首章的重要价值在于告诉世人,在学道、明道、体道、证道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道”是永恒流转的,个体对“道”的感悟与认知都是暂时性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否定与超越,否则,已有的认知就会转化为进一步认知与创新的阻碍,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经》是一部思维创新的宝典,是作为史官的老子继往开来,把先圣的智慧在他那个时代进行了创造性提升和创新性发展,其最核心的贡献便是教给后人“思维创新论”,即在可道与常道、可名与常名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进而在有欲与无欲的交织中观微观妙,从而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开启玄妙之门,创造不朽的人生功业。
其他文献
荆浩是五代时期的大画家和画论家。他的绘画成就在lL冰画方面,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陈师曾、黄宾虹在《中国绘画史》中这样评介荆浩在山冰画史上的地位:“五代之山水画有荆浩、关仝、李昇、赵幹诸家。盖画派至荆、关为之一变,是为由唐人宋之桥梁而绍南宋之衣钵者也。明王肯堂论画,谓六朝之后,至王维、张躁、毕宏、郑虔为之一变,至荆、关又为之一变,至董源、李成、范宽又一变。王世贞亦谓山水于二李一
期刊
摘 要:《韩非子》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思考,对儒家思想既做了必要的肯定,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对孔子,韩非子以理性加情感的方式进行了探究,提出许多深刻的见解。本文以后世整理的《韩非子》一书中出现的孔子形象和思想为基本依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韩非子 儒家 孔子 正面形象 思想  在秦汉以来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治国理政中共同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一般
期刊
车子在新西兰北岛狭窄的海岸线上奔驰,右手边的大海温柔地卷起一层层浪花,传来旋律般低吟的歌唱,远处是美妙的海礁,近处的大树在风中摇曳,这样的风景,既像是母亲手依着摇篮的爱抚,又像是父亲迎面走来的击掌。真想不到,在南半球大洋的深处,一座座火山灰的熔岩之上,上帝为人类建造了一个既温柔又雄浑的大自然的天堂,无论你想冒险,还是想放逐,无论你心里藏了多少忧郁,还是掩埋了多少快乐,神奇的新西兰,都会让你轻盈地飘
期刊
摘 要:凌叔华蜚声文坛之后,发生了三次风波,使她名声蒙垢,百口难辩。第一次风波是1925年10月1日的“剽窃”风波。第二次风波是一个月之后的所谓“抄袭事件”。凌叔华在文坛引发的第三次风波持续数十年,即是所谓“八宝箱”风波。这场风波牵涉的人物除徐志摩之外,主要是凌叔华、林徽因、陆小曼,以及居中斡旋的胡适。  关键词:凌叔华 文坛 风波 “八宝箱”风波 徐志摩  1990年5月16日早晨,一辆石景山医
期刊
广博苍凉的大西北,我生于斯,长于斯,又因为地理交接时常出发跋涉于青藏高原,起早落夜,路途颠簸劳顿,没有太多喧嚣,但也无限疲乏。它的粗糙荒凉、虔诚慈悲对于我的身心和生活道路都有很远很深的影响。常常走在路上看着远处白雪覆顶的山峦、天空的颜色、寂静的建筑、虔诚的修行者,某种寂静的深思感觉像是将肉身点燃成了一盏燃烧的蜡烛,隐隐火光浮动,隐隐泪意闪烁,这样的时刻我多么希望有能力将自己所见所悟所感所获的这一切
期刊
摘 要:文学经典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全人类最高智慧的艺术凝聚。古今中外的文学,曾经为探寻人类共同命运和前途呼唤与传播。可以说,一部漫长的文学史,就是一部关注人类命运、积极寻求人类命运共同建构的文明发展历史。当今世界,社会撕裂,对抗不断,冲突激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及时而且意义重大!今天,我们的文学阅读,一方面要深入领会和感受文学经典中对人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共
期刊
旧颂与新歌  在中国诗歌辽阔而神奇的天宇,优秀诗作如星汉灿烂,优秀诗人似繁星满天。在众多的星辰中,屈原、李白与杜甫是三颗最辉煌最永恒最令人千秋仰望的星斗。  叔本华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名家,他曾经以星象来比喻包括诗人在内的芸芸作家。诗人余光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就撰有《夜读叔本华》一文,他说夜读叔本华,对哲人寂寞而孤高的情操无限神往,一杯茗茶,独酌千古,忍不住要转译几段出来,和读者共赏。余光中
期刊
摘 要:《空山草马》和《曾经云罗伞盖》在乡村与都市的时间流动和空间差异的体验与反思中,在“乡下人进城”和“乡下人守土”的流动与静止中,在农耕文明和城市发展的更迭中,表达人的存在困境与文化本体的诗意向往。  关键词:葛水平 尹学芸 小说 乡土文学  一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18世纪的英国诗人库伯如是说。而今,随着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结构性转型,上帝创造的乡村日益没落,而人类打
期刊
第一封信  凌兄:  你问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  我只有如实地回答你:这个还真是不好回答呢。  说实在话,每当看到好的散文,我就笑着说:有点散文的样子。  有一天,我不禁问自己,散文是个什么样子呢?  首先想到人,散文莫不是像人?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样子。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样子。  散文也是。  人一出生,模子雕成。或丑或美或不丑不美,再长再变,再掩再饰,也难离根本。但世上很多人偏偏不信。有
期刊
摘 要:作为一个90后新锐作家,丁颜的叙事温和却又不失锋芒,清淡又不失张力。无论什么题材,丁颜都选择以看似平淡、细微的日常生活事件为切入点,在温和叙事的表象之下,巧妙地生成小说文本内在的力量。  关键词:丁颜 小说 特质  2017年,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我接触了大量的“90后”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并撰写了十余篇对“90后文学”进行分析、梳理的文章。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90后”作家群体被寄予厚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