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以复苏,在一系列政策法规颁布出台下,民办高等教育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由于政策设置和实施当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导致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政策发展 政策不足
民办高等教育是指经国家批准、具有法人资格、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纳入国家统招计划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当前形势下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其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政府引导、推动、监管的结果。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极大的依赖于政策的支持,谁先落实政策,谁就获得了发展的优先权,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保证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性,又要维护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负有引导、推动和监管的职能。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简介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的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以这一规定为标志,我国开始允许兴办各种民办教育事业,当然也包括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第一次得到确立。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了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行政管理体制,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财产和财务管理、教学和行政管理、保障与扶持、变更与解散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然而该条例也明确提出“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从而在客观上限制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从法律的高度突破了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范围的限制,标志着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严格控制的禁令开始解除。同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办学。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首次以国家法律形式对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进行了全面规定,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时期。2004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可操作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的颁布出台,是我国民办教育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向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又前进了一大步。
此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进入规范发展时期,诞生了一批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并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特色,利用职业教育,与企业一线对接等办学模式,在同公办高等教育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与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主要是有关部门对民办教育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教育需求人群的急剧扩张导致政府失灵,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展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担心民办教育影响教育质量,担心举办者趁机谋取非法利益,影响公益性。相关部门缩手缩脚,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完善制度保障。
(二)缺乏一个明确、规范、连续的办学经费支持体系。
民办高校的经费资助缺乏相应的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资助体系。我国公办高校的经费资助采用的是“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而只有一些转制的独立学院有一定专项补助的追加。政府直接经费支持不是经常性的,且在民办高校经费来源结构中的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中央财政更是没有直接经费资助预算,而省、市与地区级政府的经费支持也无规范性可言。
(三)资助政策多指向政策层面,且缺乏可操作性。
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的具体政策,各金融系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了降低贷款风险,还不敢大胆的为民办高校提供贷款。以上政策造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捐赠机制不健全。捐赠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学校的社会资源丰富,学校获得的捐赠也可能更多,而捐赠的时间和数量则取决于捐赠者的意愿,所以捐赠收入不能满足民办高校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的要求。另外,由于我国关于社会捐赠的法规不完善,捐赠机制不成熟,虽然我国法律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教育或其他公益事业提供捐赠,但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社会组织和公民缺乏捐赠的刺激和动力,所以捐赠收入在民办高校的收入中所占比例非常小;更因为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远远不及公办高校,造成了即使有捐赠也是大量的流入了并不缺乏资金的公办高校。
参考文献:
[1]朱为鸿.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B).
[2]杜国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探求,2005(4).
[3]李国柱,王正霞.浅论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设[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12).
[4]丛培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中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科学,2010(3).
[5]郭石明.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浙江社会科学,2004(5).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政策发展 政策不足
民办高等教育是指经国家批准、具有法人资格、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纳入国家统招计划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当前形势下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其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政府引导、推动、监管的结果。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极大的依赖于政策的支持,谁先落实政策,谁就获得了发展的优先权,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保证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性,又要维护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负有引导、推动和监管的职能。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简介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的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以这一规定为标志,我国开始允许兴办各种民办教育事业,当然也包括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第一次得到确立。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了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行政管理体制,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财产和财务管理、教学和行政管理、保障与扶持、变更与解散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然而该条例也明确提出“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从而在客观上限制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从法律的高度突破了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范围的限制,标志着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严格控制的禁令开始解除。同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办学。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首次以国家法律形式对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进行了全面规定,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时期。2004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可操作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的颁布出台,是我国民办教育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向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又前进了一大步。
此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进入规范发展时期,诞生了一批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并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特色,利用职业教育,与企业一线对接等办学模式,在同公办高等教育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与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主要是有关部门对民办教育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教育需求人群的急剧扩张导致政府失灵,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展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担心民办教育影响教育质量,担心举办者趁机谋取非法利益,影响公益性。相关部门缩手缩脚,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完善制度保障。
(二)缺乏一个明确、规范、连续的办学经费支持体系。
民办高校的经费资助缺乏相应的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资助体系。我国公办高校的经费资助采用的是“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而只有一些转制的独立学院有一定专项补助的追加。政府直接经费支持不是经常性的,且在民办高校经费来源结构中的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中央财政更是没有直接经费资助预算,而省、市与地区级政府的经费支持也无规范性可言。
(三)资助政策多指向政策层面,且缺乏可操作性。
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的具体政策,各金融系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了降低贷款风险,还不敢大胆的为民办高校提供贷款。以上政策造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捐赠机制不健全。捐赠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学校的社会资源丰富,学校获得的捐赠也可能更多,而捐赠的时间和数量则取决于捐赠者的意愿,所以捐赠收入不能满足民办高校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的要求。另外,由于我国关于社会捐赠的法规不完善,捐赠机制不成熟,虽然我国法律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教育或其他公益事业提供捐赠,但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社会组织和公民缺乏捐赠的刺激和动力,所以捐赠收入在民办高校的收入中所占比例非常小;更因为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远远不及公办高校,造成了即使有捐赠也是大量的流入了并不缺乏资金的公办高校。
参考文献:
[1]朱为鸿.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与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B).
[2]杜国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探求,2005(4).
[3]李国柱,王正霞.浅论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设[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12).
[4]丛培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中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科学,2010(3).
[5]郭石明.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浙江社会科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