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o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占去了人生约1/3的时间,对人的体力、精力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原因,睡眠质量普遍降低,逐渐形成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是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夜间睡眠觉醒增多和睡眠深度下降,还包括白天疲劳,困倦,磕睡增多和入睡较早等。我院收治的对象多为脑血管意外后,老年痴呆症,所以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药物治疗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且停药后易反弹。所以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睡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如下。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9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43-02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占去了人生约1/3的时间,对人的体力、精力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原因,睡眠质量普遍降低,逐渐形成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是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夜间睡眠觉醒增多和睡眠深度下降,还包括白天疲劳,困倦,磕睡增多和入睡较早等。我院收治的对象多为脑血管意外后,老年痴呆症,所以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药物治疗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且停药后易反弹。所以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睡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如下。
  1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
  1.1 老年患者睡眠的特点。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等原因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但对睡眠的需求并未减少,主要特点为:
  1.1.1 睡眠时间缩短。65岁以上的老年人,睡眠时间虽平均为9小时,但实际睡眠时间平均约7小时。
  1.1.2 夜间易受内外因素的干扰,觉醒频繁,睡眠变得断断续续。
  1.1.3 浅睡眠期增多,而深睡眠期减少,年龄越大,睡眠越浅。
  1.1.4 容易早醒,睡眠趋向早睡早醒。
  1.2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因素。造成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原因。
  1.2.1 精神或心理因素。如惧怕失眠,期待,自责、恐惧、焦虑等均可使情绪一直处于慢性唤醒状态而致睡眠障碍。
  1.2.2 环境因素。如新入院,光线不适宜,声音吵闹等造成老年患者失眠。
  1.2.3 年龄因素。老年人因白天活动减少,易打磕睡,精神紧张度下降,容易早睡早起,夜间睡眠时间减少。
  1.2.4 疾病因素。机体重要脏器疾患及精神疾病引起睡眠障碍。
  1.2.5 其它因素。如药物影响,不良的睡眠习惯,肢体活动障碍,定时翻身等。
  1.3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人的睡眠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危害主要有:
  1.3.1 加重各种躯体及精神疾患。
  1.3.2 白天嗜睡,情绪沮丧,焦虑,抑郁。
  1.3.3 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性下降。
  1.3.4 脑功能损害: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障碍,引起痴呆症。
  1.3.5 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等。
  1.3.6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睡眠心律紊乱、睡眠猝死等均有直接的联系。
  2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立即针对患者各自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护士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和倾听技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内心的苦恼和需求,准确把握其情感变化,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予及时解决。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相互信任。尽量避免与同样处于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接触。
  2.2 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如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睡前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应暗淡,关掉大灯,使用小夜灯或地灯。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2.3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建立与入院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安排患者和他人交流的机会以帮助减少睡眠需要。睡眠姿势应以自然、舒适、放松、不影响睡眠为原则。良好的睡眠姿势应取右侧卧位,上下肢半屈曲状,这样不仅可使机体大部分肌肉处于松驰状态,而且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和胃的排空。
  2.4 有计划的安排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在患者睡眠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活动。尽量把一些干扰睡眠药物的使用安排在上午,以避免对睡眠的干扰。护士夜间查房时严格做到“四轻”不要用手电筒直接照射患者面部,观察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受到惊吓。对容易产生噪音的门轴、车轮要定期检修和润滑,对仪器的报警声尽可能减小或关闭,对重危病人尽可能安排在一个人的抢救病房,避免家属和医护人员进出频繁影响睡眠。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巡视病房、与其打招呼,给予适度刺激。
  2.5 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减少睡前的活动量,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避免看刺激性的电视和书报。晚餐时间最少在睡前两小时,且应清淡少量,以避免消化器官负担过重,既影响消化,又影响睡眠。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睡前温水泡脚,一方面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足部血管缓慢扩张,血流增加,从而减少供给头部的血流,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降低,便于抑制过程的扩散,起到催眠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脚的清洁卫生,减少脚病,减轻下肢浮肿,还会使全身感到舒适,睡得安稳。
  2.6 提供舒适的睡眠用品。睡床应软硬适中,枕头的高度以8~15㎝为宜,稍低于从肩膀到同侧颈部的距离。枕头过低,头部会向下垂,使颈部肌肉紧张;枕头过高,也会使颈部和躯干产生一定角度,既影响睡眠,又易使颈部肌肉劳损。软硬度适中,过硬易引起头皮麻木,过软难以保证枕头与身体的平衡,影响睡眠。枕心以木棉、棉花或泡沫塑料为宜。床单应清洁平坦,被褥轻软,厚度适宜,尽量减少和避免对皮肤的刺激,有助于睡眠。
  2.7 积极处理可能引起睡眠改变的因素,如止痛,吸氧,解除尿储留等。
  2.8 对于尿频或尿失禁的患者:限制患者夜间的饮水量,睡前排尿。对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导尿。便器放在床旁患者能拿到的地方。
  2.9 对于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以辅助睡眠,减少睡眠障碍带来的不适体验,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评估其疗效。
  2.10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睡眠障碍的原因和避免其发生的可能方法,正常人每日需要的睡眠时数,以及人体睡眠的规律,必要的活动对促进睡眠的重要性等等。
  3 小结
  老年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在临床上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睡眠障碍对老年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负担。但只要我们积极加强护理,就会使睡眠障碍得到很好的改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1],常发生在各种肝病的终末期,以肝炎后肝硬化最为常见。肝性脑病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前昏迷期和昏迷期四期。早期发现,早期消除诱因,早期采取及时综合治疗和做好相应的观察及护理,可阻断病情进一步的发展,降低病死率。我院感染病科自2008年0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52例肝性脑病患者,疗效满意,现将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确保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方法:针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  结果:通过防范,患者投诉,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论:儿科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并了解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 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影响。  方法:对42例脑梗死康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评估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焦虑量表(ASA指数)。  结果:干预组SAS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将心理护理作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  关键词:心理护理 脑梗死康复期  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的心理护理比较好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后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住院前两组患者的SAS、SDS、PaO2、PaCO2进行比较,P>0.05,差异性不显著,无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方法:针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经采取有效急救护理措施,仅有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高达97.8%。  结论:及时作出明确诊断,采取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是使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  关键词:药物过敏性休克 急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实行优质护理措施对妇产科患者满意度造成的影响。  方法:从126例在2010年2月到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妇产科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的50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而对对照组的50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对各项生理指标(主要包括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内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监控和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过内科压疮治疗的患者的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在采用百多邦外敷,氧气吹敷,二期的用马勃粉外敷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监控网络的三级监控体系,观察执行前后压疮情况,而对照组的患者在百多邦外敷,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探讨加强输血护理并预防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11350例输血病例中,发生非溶血输血反应6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55%,其中发热反应34例(0.30%),过敏反应27例(0.24%)。  结论:本院临床输血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根据临床输血的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的持续改进。  方法:40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分为2组,各20例,A组采用改良的护理方案,B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观察和比较2组术后的VAS评分、舒适度和满意度。  结果:两组病人间术后VAS评分、舒适度和满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病人术后VAS评分较B组低,A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较B组高。  结论:术前不留尿管,术后不留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患者的外科护理手法。  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接治的76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使用外科护理手法进行护理。  结果: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有效率达76.31%。  结论:积极的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对帕金森病患者精神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  关键词:老年 帕金森 外科护理  Doi:10.3969/j.i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