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裂隙对顺层稳定性设计剩余下滑力的影响的计算方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裂隙对顺层稳定性、设计剩余下滑力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提出考虑裂隙后的顺层稳定性评价及设计剩余下滑力的计算方法,避免因错误的计算模型,导致错误的稳定性评价和设计剩余下滑力,让顺层稳定性评价和设计剩余下滑力与实际的顺层滑移变形破坏模式相吻合,并提出了顺层边坡逆作法施工每循环开挖的最大高度,以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词]裂隙;顺层;稳定性;设计剩余下滑力;顺层边坡逆作法每循环开挖最大高度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由于人工切坡,在工程建设中,当岩层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夹角小于30°时候,边坡稳定性受外倾结构面和破裂角控制,设计时应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当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时,需要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对边坡进行治理,在工程治理时,需要计算设计剩余下滑力。而现行的规范对于顺层边坡的稳定性计算、设计剩余下滑力几乎都没考虑裂隙的影响。这与顺层边坡的实际破坏模式不一致,对于平面滑动计算时,若将薄层滑体纳入计算模型作为整体计算,可能导致稳定性计算远远高于实际状态,导致稳定性评价失真。从而使得该治理的边坡,没有进行治理,容易在施工过程中、或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整体失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故需重视顺层稳定性评价的合理、可靠性。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平面滑动稳定性评价及设计剩余下滑力计算模型及公式:
  由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对于平面滑动计算模型和公式实质是一致的,仅存在符号差异,本文以《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为参照进行讨论。计算模型见图1。
  
  
  
  图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平面滑动计算模型
  稳定系数——公式1.1;
  设计剩余下滑力——公式1.2;
  式中Υ——岩土体的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
  ——结构面的内摩擦角(°); A——结构面的面积;
  V——岩体的体积(m3); ——结构面的倾角(°);
  ——边坡的安全系数;
  规范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岩质的顺层边坡,一般存在2组构造裂隙,而裂隙以组的形式存在,裂隙间距根据岩性、构造不同,裂隙间距存在差异。而裂隙在受力过程中,不能传递拉力,规范没有考虑岩土的裂隙,即在某种情况下,该模型可能存在:岩体传递拉力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危岩的稳定性评价,会使得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偏高,使得设计剩余下滑力偏小。造成边坡的安全储备不够,甚至在边坡开挖过程中若不及时支护极易出现垮塌。因此需要对计算模型进行优化,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
  (1)不考虑裂隙的影响,将图示作为整体计算:
  例如某砂泥岩顺层边坡,岩体平行边坡走向有1组裂隙,裂隙间距3~5m,裂隙倾角约85°,存在如图2所示软弱泥化层面,层面参数C=20kpa,=12°,岩体容重Υ=25KN/m3,边坡安全系数取1.3,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计算边坡的稳定系数= =0.90;设计剩余下滑力
  =326.2Kn。
  
  
  
  图2、不考虑裂隙影响平面滑动计算实例
  (2)考虑裂隙的影响,反算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系数FS的自稳岩体厚度的推导过程及顺层边坡逆作法每循环开挖最大高度的确定:
  将图示2作为整体破坏计算模型,假设L2长度远远大于L1和L3,几乎可以忽略L1、L3对L影响,即L2≌L,进行近似计算:
  
  
  
  图3、反算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系数FS的自稳岩体厚度计算示意图
  =——公式2.1;
  由公式2.1反算满足规范要求的自稳岩体厚=——公式2.2;
  顺层边坡应采用逆作法并结合分段跳槽施工,逆作法每个循环施工开挖最大高度h=,每循环开挖到最大高度后,必须进行支护施工,呆施工支护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若超开挖后,可能发生局部或整体垮塌,造成施工风险,且不利于边坡的永久治理,因此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3)考虑裂隙的影响,图2实例边坡稳定系数和设计剩余下滑力的计算:
  由公式2.2计算上例中自稳岩体厚度==1.35m;则岩体厚度小于1.35m的部分不应纳入整体计算,计算模型调整如下图,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计算边坡的稳定系数= =0.761;设计剩余下滑力
  =400.1Kn。
  考虑裂隙后稳定系数为不考虑裂隙情况的稳定系数的84.6%,而考虑裂隙后设计剩余下滑力为不考虑裂隙情况的122.7%。
  
   2、结论:考虑裂隙与不考虑裂隙顺层边坡稳定系数和设计剩余下滑力差异的原因:由于岩土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给定C、值及软弱层面倾角后,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數FS的危岩体厚度是确定的=),当把厚度小于h的岩体作为整体计算的时候,该部分岩体对厚度大于h的岩体产生了拉力(大小为)而岩体在裂隙部位是不能传递拉力的,因此整体计算过程中,将下滑力算小了。从而导致了算出来的稳定系数偏低,而设计剩余下滑力偏小。但通过反算给定条件的岩体自稳厚度,将整体平面滑移计算模型进行修正调整,使得边坡的稳定系数更接近实际,从而使得边坡的安全储备满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路基设计手册》
其他文献
摘要;钻孔柱技术的科学性对于建筑工程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牢固性及使用寿命、施工质量、人们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钻孔桩技术是保证整体基础施工安全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结合某工程案例,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及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 钻孔桩 技术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内土木工程建设有了很大
摘要:公路桥梁的伸缩缝装置一直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较易出问题的“短板”之一,对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要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必须对伸缩缝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本文首先分析了伸缩缝的作用及分类,然后归纳了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及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公路桥梁施工中伸缩缝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公路桥梁;伸缩缝;开槽;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
摘要:深孔钻进操作过程中,在了解钻进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做好钻孔结构设计,正常钻进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孔内的变化,及时调整钻进规程参数,钻头参数。对于出现的孔内坍塌漏失等孔内事故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钻孔结构参数孔内事故  中图分类号:P63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在地质找矿的深入,钻孔的深度也随着增加,从原来的五百、六百米的钻孔增加到现在的一两千米的钻孔,甚至有的
燃气管道是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对于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作用。燃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燃气管道泄漏不仅会影响到居民正常的使用,还会
摘要:土建工程造价的实质是对土建工程过程进行控制,对土建工程的投资进行调节,对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是整个土建工程建设过程的主要且核心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土建工程造价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问题;管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土建工程也越来越重要,问题也比较明显。现在很多工程建设过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高,因此也对燃气的需求量增大,城市燃气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地下燃气管网复杂,但是因为燃气管道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提高,潜埋在地下的管道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潜埋防护技术的分析,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埋地燃气管道潜埋的效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道:浅埋: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5月20日(新出审字[2010]371号)和山东省新闻出版局2010年6月17日(鲁新出批字[2010]153号)批文批准,《海洋地质动态》(月刊)从2011年第1期起更名为《
期刊
摘要:在土建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在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将各种办法综合起来,确保各个环节的控制都是有效的,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对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科学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要充分认知土建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近年来,自动液压张紧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本文首先阐述了张紧装置的类型和特点,然后探讨了自动液压张紧装置液压系统原理,最后对斗提机自动液压张紧装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斗提机;自动液压张紧装置;应用  中图分类号:TG31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斗提机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加强对斗提机自动液压张紧装置的开发及应用,对我国斗提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have been applied to researching the effect of wave,current and wind on the ice rafting.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