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味对比 亲近语言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我听说同学们前面已经学过《李清照词两首》了,今天就请同学们再一次跟着老师,跨越时空,走近这位“乱世中的美神”,走进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悲情词”的《声声慢》,去完成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对接。(板书:声声慢 李清照)
  师:先找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断句。(生读)
  师:这个同学读音准确,断句也非常漂亮。然而,我们如果想读得再好一点儿的话,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对于这首词,大家想我们应该读出一个什么字来,才好呢?
  生:(齐)愁。
  师:老师觉得,要读出这凄惨、悲凉、沉郁的愁苦,就应该注意这五个“一些”(诵读提示):1.语气轻一些,节奏慢一些,音调低沉一些;2.读带问号、感叹号的句子语气重一些,情绪浓一些。
  师:大家不妨自己按这样的要求读一读。(生读体会)
  师:好一个千古浩叹——“怎一个愁字了得”!从同学们刚才动情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愁风苦雨中临花照水的乱世美人。诗歌是用语言与意象来传情达意的。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全词,寻找词中你认为最能打动你、最能表现词人愁肠百结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板书:寻)
  生:“凄凄惨惨戚戚”这三个词很接近,却描摹出了词人内心复杂凄凉的心理情状。
  师:不光这三个词相像, “寻寻”和“觅觅”,“冷冷”和“清清”,是不是都相像?
  生:是的,但是我觉得“寻寻觅觅”是写动作,“冷冷清清”是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是写内心情状。
  师:它们的顺序能不能变变?我说“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感情是由浅入深的,它们之间有层次感。
  师:说得好!从若有所思的失魂落魄到寻觅无果的冷冷清清,再到内心的凄惨。是叠词让我们感到了愁情的深沉与丰富。
  生:我最喜欢最后一句。词人前面介绍了各种景象、境况,最后用一个“怎一个愁字了得”概括,道尽了词人的愁苦之情和凄惨身世。
  生:我觉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最精彩。
  师:嗯,李清照流传下来的四十多首词,一半以上都是写饮酒,借酒消愁嘛。那么,我就想问问大家,既然如此愁苦,为什么不选择烈酒,而是喝点儿淡酒呢?
  生:我觉得所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她的酒一定是淡酒才能凸显凄凉的氛围,烈酒则破坏意境。
  生:“淡酒”能烘托出她内心愁苦,她再怎么喝酒,再怎么去消遣,也没法化解她心中无尽的悲愁。而“三杯两盏烈酒”凸显不出词人面对无尽愁苦的无力感。
  师:也就是说不真是“淡酒”,而是“烈酒”。然而,虽然酒是烈的,但什么更烈?
  生:(齐)愁更烈。
  师:说得好!不是酒淡而是愁浓,酒力不及愁力,酒烈不及愁烈!相比之下,就显得酒淡了。此外,还有一点,大家想,你一定有过不高兴的时候,(生点头)这时候你想吃东西吗?
  生:(齐)不想。
  师:为什么吃不下去?
  生:(齐)没胃口。
  师:生活没意思,吃什么都没有胃口,是吧?这样看来词人感到酒味淡也就不足为奇了。看来这里“淡酒”并非真是“酒淡”,一是酒力淡,二是酒味淡。
  生:最打动我的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写到菊花,既是说她所处的环境是“黄花堆积”,也是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之后,“如今有谁堪摘”——一个反问句,又表达出她的内心愁苦。
  师:你说有拟人手法?
  生:写花也是暗指自己,自己如这菊花,因忧伤而憔悴不堪,无人怜爱。
  师:满地菊花已是憔悴不堪,或是无心采摘,或是本想摘花消遣,却发现花已香消玉殒。
  生:我觉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最能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愁苦。因为有“梧桐”“细雨”“黄昏”这些准确传神的意象,尤其这个“点点滴滴”,特别能体现出词人内心的烦乱。
  师:好,太棒了!是连绵的感觉。雨打在梧桐的叶子上,冲击力很小,间隔时间很长,故而心理上的震撼力就很强。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听过这种细雨的声音吗?
  生:(齐)没有。
  师:别说是如丝细雨,就是滂沱大雨,恐怕都是等到了第二天早起才能发现。(生笑)点——点——滴——滴(缓慢地读出来),为什么词人听得那么清楚?
  生:(齐)睡不着。
  师:对,可见时间漫长,寂寞难熬。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本来是六点钟起床,忽然醒来了,四点,怎么办?还有两个小时,于是又睡了。要是忽然醒来了,五点五十,就非常纠结,是睡呢,还是不睡呢?最后,大家还坚持睡着了。(生笑,点头)你们哪里知道失眠的滋味啊?(生会心点头)
  师:刚才,同学们几乎把每一句都选了,看来此词是句句可圈可点啊。唯独没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而这句却又正是我最不理解的。(生惊讶)大家想,这里用了一个“却”字,哪里有转折啊,分明是因果关系嘛,应改为“雁过也,正伤心,因是旧时相识”才对啊。
  生:嗯,我觉得“因”可以。
  生:我不是特别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却”并不是转折的意思,北雁南飞,是为了回家,而作者呢?课下注解说,她是南下避乱,“我”伤心是因为“我”本来就认识它们。
  师:嗯,我也查了一下,学术界对这个“却”有三种比较流行的解释:“竟然”“恰好是、恰恰”“還、且”。照你的看法,你觉得哪个意思更好一些?
  生:竟然。
  师:有道理。但我个人更喜欢后两种解释。“竟然”强调意外,好像有点儿惊喜的意思,弱化了词人凄怆失落的情绪。而“恰好是”强调巧合,有一种造化弄人的意思,形成物是人非的对比,凸显伤感; “还、且”有递进意味,则更有一种向伤心处撒了一把盐的悲怆感,有点儿递进的意思。   师:温庭筠《更漏子》里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那一声声雨声,不只滴在了树叶上,更敲打在了诗人的心坎里。词人的愁苦是浓重的,终于一声浩叹喷薄而出:“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似乎大都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愁绪,“剪不断,理还乱”,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同样写愁,大家知道《醉花阴》是她前期的作品,那么你觉得这首《声声慢》应该是哪个时期的作品呢?
  生:(齐)后期的。
  师:大家又读出了词人哪些方面的愁呢?
  生:(齐)有亡国愁,有思夫愁,有孤老愁,有思乡愁……(板书:亡国、思夫、孤老、思乡……)
  师:也就是说较之《醉花阴》,大家觉得这一首所写的愁更沉重些了?(生点头)大家读诗的感觉很敏锐,但我总觉得我们有点儿“贴标签”的意思,我们能不能比较一下?(板书:比)通过具体比较得出的结论,才更有说服力。同学们再次读《醉花阴》和《声声慢》,看看同样是写愁,两首词有哪些共同元素。
  生:(齐)菊、酒、晚、风、秋、独。
  师:既然大家确认《声声慢》是后期的作品,那就说明这个“愁”更浓重些,下面我们组成五个小组——其中“晚”和“风”归为一组,就这六个方面来探究词人愁苦的程度,要求:紧密结合诗歌内容,并要说出你判定的理由。(生讨论)
  师:下面请每组派代表发言。
  生:《醉花阴》里面有“暗香盈袖”,暗香是比较清淡的那种,可见菊花应该还算是比较新鲜的,花还没有落。比较一下《声声慢》里面的那个“黄花堆积”——菊花已经凋落了,可见第二首里面的菊花更悲惨、更凄婉了一点儿。同时,这里是写花也是在写自己。
  师:他说得对,菊花是詩人自己生命的一个诗意写照:前期这个花,娇艳欲滴,有乞怜之意,而后期的这个花已经是委弃一地,憔悴不堪了。大家看,《醉花阴》里,“有暗香盈袖”,说明词人就在花的旁边,是在赏花的,尚且有心赏花,这里惜花更是惜己,只是怨夫不归。而《声声慢》呢,她赏了吗?很难说了,写花,一来是感慨丈夫不在,无人共赏,二来是在以花喻己,感慨人老珠黄,无人爱怜。
  生:《醉花阴》里面写酒时,写“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是她用的陶渊明的一个典故,用这个意象,感觉有点儿隐士的味道,说明她还没有愁到特别深重的程度。但到了《声声慢》,她写“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则特别突出她是在借酒浇愁了。
  师:很好,他不是单独看某一个意象,而是把“酒”和“东篱”一块儿来理解的,特别深入。大家不妨顺着他的思路,结合语境,看看“把酒”里的这个“把”字,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有“把玩”的意思。
  师:对,“把酒”是在把玩酒杯,固然写尽了词人百无聊赖,寂寞无奈,然而,毕竟还有这个心情。再看看《声声慢》,还有这个情趣吗?
  生:(齐)没有了。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两首词里的“晚”。《醉花阴》里面提到“晚”的地方是“东篱把酒黄昏后”,写她于黄昏的时候,在东篱下把酒,并且还有心思赏花;再提到“晚”的地方,是“半夜凉初透”,不仅写天气凉,更写出了作者半夜醒来后心里感到的凉,感到的凄苦,同时,也说明她还能睡得着。《声声慢》提到 “独自怎生得黑”,可见白天特别难捱;“到黄昏”,又说明到了晚上睡不着,彻夜难眠,痛苦更加深重,这样的晚上该怎么度过呢?
  师:回答得不错。《醉花阴》告诉我们,词人是半夜醒来了,《声声慢》呢?正如她刚才所说,“特别难捱”,好不容易捱到晚上,原本可以睡觉了,可是最终又没睡着,于是,就这样又捱到了天明……由此看来,一个比一个更“晚”啊!好,再让我们听听讨论“风”和“秋”这个组的研究成果。
  生:《醉花阴》出现“风”的地方是“帘卷西风”,只是稍微提了一下,我感觉程度不是特别深;《声声慢》出现“风”的地方是“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用一个“急”来修饰,说明程度更深一些。而对于“秋”的程度,从菊花就能看出来:第一首词的“菊花”是“有暗香盈袖”,说明这时候它还没有凋落;《声声慢》是“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由此可以体现出第二首词的秋更浓,情更浓。
  师:那准确地说,前一首词的秋,叫什么秋?请用一个字表述。
  生:凉。
  师:对,凉秋,“半夜凉初透”嘛。而第二首词的时候,词人用的词是什么?
  生:冷。
  师:对,“冷冷清清”的“冷”,一个冷秋。他刚才引用了很多原词的句子,告诉我们,前一首词里的“秋”与“风”,都没有第二首浓烈。可是,同学们再好好想一想,第一首写的秋是什么季节的秋。
  生:(齐)重阳。
  师:重阳。重阳是什么秋?
  生:(齐)深秋。
  师:同学们看第二首,是什么时候的秋,找一找。
  生:(齐)“乍暖还寒时候”“雁过也”……
  师:很好,看来这个秋应该是初秋。这样说来,第一首是深秋,第二首,可能是初秋——这是从时间上看的,再从地理上看,同学们刚才说得很清楚,《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词,它是写北方的,而《声声慢》是后期的词,又是写南方的。那这就怪了!北方的深秋和南方的初秋比,北方的深秋却是“凉”,南方的初秋却是“冷”,也就是说,南方的初秋比北方的深秋还冷啊!为什么呢?
  生:(齐)心境不同。
  师:“秋”不过是心境的一个投射啊,前者“凉”而后者“冷”是因为心境不同,愁苦程度使然。好,最后,再让我们来看看“独”。
  生:首先在《醉花阴》里面,有三个词——“永昼”“半夜”和“黄昏”,从这些时间可以看出,她终日与丈夫相恋。这时候她的丈夫赵明诚在外面做官,所以这首诗的孤独是因为她的丈夫在外做官,终日不得相见,只得独守空房,产生孤独之感。此时,词人整日眼瞅着香炉中的瑞脑成灰,虽寂寞孤独,但尚可忍耐。第二首词不同,首先是“冷冷清清”,写出了丈夫去世之后,她对亡夫的思念,有一种永远都不会相见的感觉;除此之外,“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写出她远离家园、国家灭亡后的一种孤独之感,所以才有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煎熬。   师:说得好!也许这种孤独守候,即便到了天黑还不是尽头。俞平伯先生就曾考证过这个“怎敌他、晚来风急”,他说前边是“晚”,后边又是“黄昏”,有重复之嫌。由此他认为,这里应该是“晓来风急”才对,我觉得这个说法也有一定道理。“晓来风急”,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词人所承受的孤独,就要从清早到黃昏,从黄昏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第二天天亮了!一天一夜啊,一直就没有合眼,早早起来还要喝酒,这叫“扶头酒”,愁苦之深,可以想见了。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这么一分析,我确信了,《醉花阴》是前期的词,《声声慢》是后期的词,它们在愁的程度上的确是不一样的。一首写生离,一首写死别:前者的愁虽伤感,却有希望,有盼望,有憧憬;而1127年,北宋灭亡,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自己孑然一身,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家产散尽,此时的词人真是痛彻心扉,欲哭无泪啊!就李清照前后期词“愁”的特点,老师这里集《醉花阴》和《声声慢》中的内容,拟了一副对联,与大家分享。
  生:(齐)昔时几度生离,东篱边,薄衾半夜,难当那玉枕纱橱冷;今日一经死别,西风里,淡酒三杯,怎敌他梧桐细雨愁。
  从这节课的整体而言,基本任务完成得是比较好的。由于学生对两首作品早有一定的学习,加上他们较好的诗词感悟能力,整堂课行云流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障碍。
  然而,也有很多遗憾。首先是课堂容量还显太大,比如第二环节作为品味语言的环节,学生品味力度似乎还嫌不足。我们完全可以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以求产生更大的思维碰撞,尤其还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诵读,甚至吟哦,如此,在理性分析的过程中,充分地诵读吟咏可能会让他们体会得更加深切。之后,还需要从语言、意象的品味中跳出来,重新予以整体的体悟。这样,由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循环往复,就更能接近词作的内质,也更容易触摸到词人的情感世界。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从这个角度上讲,学习诗词,不妨从容淡定一些,这样从容量上来看可能稍小了些,然而,从学生的角度上却可能收获更大。
  其次,我个人觉得诗与词教学,应该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是从音乐的特性来看的。诗歌尤其是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用吟的方式最能感触其特质;而词呢?原本就是用来演唱的,虽也有严格的定式,但较之近体诗则比较宽松自由,故而用传统的吟唱方式更能体味其中的味道。我在教学中,考虑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吟诵,故而只是简单地示范了一下,没有更多地涉及。不想当我吟诵之后学生已是一片唏嘘,更有坐在前排的女生,居然眼眶湿润,泪洒数行。现在想来,如果能顺势引导,在教学中相机插入吟诵学习,如此“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效果岂不会更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栏目责编:周 彦)
其他文献
作文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课型。然而,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不太愿意写作文,尤其是命题作文。老师也不太愿意教,常常不知道教什么,教什么都索然无味。2016年9月,我校承办了部编新教材的省级培训活动,我有幸作为授课老师开设了一节公开课《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就作文课的趣教,在初一新生中做了一点尝试。  这节省公开课被安排在2016年9月12日,距离里约奥运会8月21日女排决赛夺冠仅
期刊
这学期,我要向全校教师开一节展示课。这节课要向听课的老师们展示什么呢?我是教整本书阅读的,与以前的单篇阅读有所不同,在这方面我有哪些实践探索呢?  整本书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如何有效指导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难题:读书是很私密的活动,我们怎么知道学生读了没有?如何了解他们读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引导他们读得更深入更透彻呢?  循序渐进的任务驱动、阅读过程的有效跟进、阅读成果的进一步强化等策略也许可以
期刊
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相比,插图有着艺术形象的可视直观性,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好的插图不仅能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辅助学生感受课文的人物,而且画与文相通,在表现情节或人物方面极具感染力,与文章相得益彰。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插图,如月下瓜田中闰土刺猹的插图,让师生回味无穷。  初中阶段,学生借助读图来辅助读文的需求,相较小学阶段要少一些。而且,在信息化条件下,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还
期刊
鲁迅先生的《雪》是一篇意蕴丰厚的散文诗,也正因为这种丰厚的意蕴与主题的多解给这篇文章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依据学情和“课标”,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朗读课文,描述各具特色的两幅画面,感受不同的情感氛围;细读课文,理解意蕴丰富的精粹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散文诗的问题知识。考虑作者的生平阅历并结合时代背景,最后参照一些名家读《雪》的观点,对《雪》主题思想的解读作了如下教学尝试。  一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最庞杂、最综合、最重要的内容。然而,当前高中写作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学生高中阶段写作缺乏全局的规划和指导、学生的创造性无以施展、写作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立足人的全面发展、重在过程体验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十分关键。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表现性评价”能够很好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的方法,它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堂好课必定要有朗读,以朗读品析,以朗读悟情。学生“读进去”自然就会“动起来”,在与文本对话时,要贯穿“先语后文”的教学理念。要做到“读进去”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二是给予朗读方法指导,由浅入深,朗读有层次;三是借助学生互评与师评来检测朗读效果。  目前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读的教学活动变成了一种奢侈品,因为教学任务紧,应试压力大,课程节奏快等因素,没有时间让学生
期刊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作中体验课作为写作课型中承前启后的一环,侧重以评促学,通过知识回顾、层级认定、修改讨论、整篇演练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评价,循序渐进。本期“评价”,我们邀请常州市郭家海老师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分别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段,探索“发展性评价”理念指导下作中体验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此组文章系江蘇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期重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初中、高中写作的贯
期刊
《夏天的昆虫》是汪曾祺的散文,本文近乎家常式聊天,看似闲适自由,若是慢慢品味赏读,从汪老散淡的文笔中,着实能读出种种别具一格的“味道”来。  不胜枚举的趣“味”  《夏天的昆虫》中叫蚰子“侉”性至极,趣味无限。散文开头直接切入正题,初读,对于其中蕴含的滋味恐怕一时半会难以感悟。不过细想,汪曾祺先生是扬州人,他最早描写蝈蝈时使用的称呼是“叫蚰子”,而不是选文中的“叫蛐子”,这是扬州最地道的一种叫法。
期刊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有多篇选段被选入了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沪版语文教材高一年级上册选段《群英会蒋干中计》(以下简称课文),具有矛盾冲突激烈、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描写丰富等特点,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华段落之一。早在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就将这一段选进了第二册。著名点评家毛宗岗在这一回的总评中也说:“周瑜假作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写来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