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 以藏入作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_end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在这里阐述的“自然”是一种不是人为造作的自然。寿山石本源于大自然的造化,天赋神韵鬼斧神工,其灵性在于出水芙蓉般的自然美,而雕刻师们的造化之功,皆取材于日月山川、人文景物、花鸟虫鱼、大千世界,“师法自然”的这一美学立场为我们工艺美术创作提供了方向。
  关 键 词: 寿山石雕;传承与创作;美学
  一、茶石亦道,师法自然
  我们在艺术创作中所提倡与追求的自然,并不在于对形式美本身的刻板模仿,而是要将个体的意识、个体的痕迹融于自然,与自然共性和谐地相处,这种和谐更多体现的是与自然平等、亲和并融为一体。福建人素爱品茗赏石,品茗赏石已经渐渐融入了福建人的日常盛会之中。殊不知,茶石亦道,师法自然。
  福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这一独特的人文特征,令福建这个历史积淀悠久、文明承载深厚的特殊区域为世人所瞩目。纵观历史上下,福建创制的茶类为世界之最,品茶的技艺可谓天下一绝。茶文化蕴含了茶道中的四字真谛:和、静、怡、真,融生活哲学与艺术美学为一体。而福建寿山石雕刻艺人们在这品茗、论艺的日常中,以茶入道,以艺修心,开创了既契合于东方哲学思想的“外在仪式”,又符合儒释道“内省修行”的茶石文化[1]。
  中国人自古就有赏石、品石、藏石的爱好。文人墨客好寄情山水,徜徉自然,常以书画抒怀表志,其寿山石印以独特的灵气成为凸显山之风雅,寄寓文人情怀,彰显个人性灵的载体。喜爱寿山石的文化名流中米芾、苏轼、叶梦得、陆游等都是藏石赏石名家。其中,米芾“拜石”的典故已传扬了千年。也因此使米芾在书法史上的“气质”更显独特,影响自宋至今绵延不绝。而作为赏石大家的米芾,“在中国石文化中被尊为‘石圣’”。赏石、藏石,看重的是奇石中所体现的拙朴、灵透、顽丑、俊逸等深刻内涵意韵,非常启迪工艺美术的创作初衷。[2]寿山石的创作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以石代纸,根据石头的变化无端的形状、天然瑰丽的肌理和色彩,讲究“因材施艺,因料取材”的原则,发挥每块石材的特色。这恰恰与道教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寻觅“天道机趣圆融纯美的意境”相一致。
  二、以藏入作,传承技艺
  寿山石雕的蓬勃发展与文人阶层的崛起,与书画艺术的发达密不可分。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传统工艺,寿山石雕长期浸染于闽籍书画的审美趣味,诸多闽籍近现代书画大师也钟情于寿山石雕刻研究,并将诗书画印的精髓融会贯通。长期收集不同闽籍近现代书画家的佳作,以期以藏入作吸取前人的文化积淀,借古开今不断开拓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文化涵养,力致跨越寿山石雕刻局限的视角,去体现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艺术感应,去感悟“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从而开创寿山石雕刻创作的新天地。
  (一)以藏为养,以文化人
  “胸中无书卷者,其画绝不能佳。”闽籍著名画家陈子奋非常注重对诗文修养的培养以及画史画论的研习。陈子奋著有《寿山石小志》《福建画人传》等书籍,这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与输出,有助于他日后取众家之所长,借金石书法的笔意融入写意画作,投写意天趣于篆刻之方寸,取长补短,为绘画、书法、篆刻这三绝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代著名的闽籍书法篆刻家潘主兰的诗、书、画、印娴熟,成就卓然。其行书别具一格,若竹刀剜泥的独特个性行笔,独步于江湖。甲骨文法书,被公认具有“神风仙骨”,看他的字“如见八闽之魂”。金石印刻无巧无拙,浑古浑逸,恬淡平易,论及潘主兰治印,有印诗“朝习操刀暮印人,乏金石气腹终贫。不知款识为何物,多事牢骚议秦汉。”说明治印功在印外,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胸中要有知识是很必要的,认为印要有书卷气、金石气,而最怕染上江湖气,沾上江湖气便不可医了。
  (二)以藏为鉴,随心赋彩
  色彩是寿山石其原本面貌最直观的映现。色彩即可创造气氛,展现作品独立审美趣味,又能象征思想,表现个人情感。然则寿山石色彩万千变化,因而一件寿山石雕作品对石色原本的属性、面积及位置的处理和安排在不失本色的同时,如何锦上添花就值得壽山石雕创作者们不断推敲。传统认为,寿山石雕艺术讲究“相石取巧”,根据石材、石色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力致发挥寿山石的天生丽质。这与中国画的用色准则“随类赋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随色象类,曲得其情”。随色象类,可以解作彩色与所画的物象相似。随类即随色象类之意,因此同于赋彩。画坛巨擘郑乃珖是20世纪中国画复兴运动中承前继后的开宗创派者,对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领域的贡献与成就,几乎无人不提及。尤其是他对色彩的运用令人惊艳,他提出“ 随心赋彩 ”,以表现对象为心使,为我用,为我表情,为我达意。寿山石色彩丰富,纯洁干净,一块石头未雕琢之时就尽显灵气,俨然如画。因而在巧置色韵上与“以色貌色”“随心赋彩”的工笔花鸟画异曲同工。寿山石雕创作者们也正是借鉴了这种思想,挣脱表象的束缚,游刃于不同石色的形态之间,使之相关联并更具灵性。
  (三)以藏入雕,重质重工
  无论是绘画书法或者寿山石雕刻创作,都离不开对“线条”感悟。其区别在于使用工具的而不同而已。在中国画中,用笔线条,线条的起承转合,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表现形式,而是根植于画者内心,外化于行的抽象审美。这种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审美,犹如道家庄子所说的“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的那种状态,表现了画家对中国传统审美意境“物我齐一”的强烈追求。高超金石篆刻大家陈子奋,用笔如刀,通过篆刻切、行、顿、提、收等动作将金石碑文的浑厚老辣之气融入白描花鸟创作中,线条的断断续续之巧妙暗含了生命不息的节奏韵律。
  在寿山石文化生态起源和发展的潮流中,寿山石雕刻品类的选择通常根据石材的体量和形态来确定其雕刻的样式,其中印章是寿山石雕刻品类的上上之选,有着“印材重质,雕件重工”的说法[4]。寿山石性坚而韧,柔而易攻、石质温润是作为印章的优质石材,最负盛名的有印石三宝中的田黄石和芙蓉石,这也促成寿山石雕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故篆刻是寿山雕刻中的重要技法之一,这是一种在方寸间融会书法、章法与刀法一体、彰显纯熟线条功夫的传统艺术,故篆刻素有“方寸之间见精神”之誉。传统有言“先篆后刻,七分篆三分刻”,其中“篆”讲究书法和章法的底蕴,“刻”强调刀法在印石的凿与铸,而能否自如与洒脱地游刃于方寸之间,使得一枚小小印章形意相生,是篆刻家和匠人的本质区别。   三、入世悟道,出世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是集大成之传承、更是立于传统之上的创新,现当代呈现世人面前的大部分优秀工艺美术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工艺美术师们在寻求自我风格建构的过程中,由多样渠道积累而成的文化积淀总能在创作构思上达成各个方向上的契合。福建具有层次丰富、底蕴深厚的文化生态,并开拓建立了继承传统又勇于革新的“闽学”文脉,工艺大师、书画大家、文豪巨子尽显,彪炳史册。
  在寿山石的创作过程中,笔者始终根植于闽地文化,博取众家之所长,在寿山石的创作题材中,笔者认为金鱼题材,是闽文化发展的一张重要的名片。首先,福州素有“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的美誉,福州在金鱼养殖上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共有80多个品种,其中福州所特有的兰寿品种金鱼,因其优良的品质和雍容华贵的体态,被誉为“金鱼之王”。而寿山石与金鱼题材的碰撞,正可谓是天作之合,寿山石色泽丰富正好与五彩斑斓的金鱼和其婀娜多变的体态相吻合,而金鱼圆润的身躯又正好符合寿山石的质感,金鱼灵动的尾鳍又刚好与寿山石的晶莹通透相契合,因此用寿山石来雕刻金鱼可谓是上上之选。金鱼也是笔者在寿山石创作中所钟爱的表现题材,作品创作有《富贵有余》(见图1)《金玉满堂》(见图2)《堆金积玉》《鹤顶当红》等。作品中,笔者选取的是獅子头或鹤顶红等相类似的品种,此品种鱼的特点是肉瘤发达高高隆起,体短肚圆,十分富态。在创作之初,需要反复地观察金鱼的游姿和体态,掌握不同品种金鱼的生活习性,色彩特点和变异的过程,由此才可在雕刻中活灵活现地表现出金鱼游弋与停驻之美。在这艺术化的处理过程中,对雕刻者的审美意识以及雕刻技艺的考验是非常高的,金鱼是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在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所具有的优雅、闲适、自由的生活韵味,更向世人展示着“悠”“美”“乐”“趣”的中华文化。
  寿山石雕刻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文化内涵的保护是首当其冲、重中之重的问题。但是技艺的传承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寿山石雕刻艺人在当下,与这个社会、生活、经济、城市等所产生的联系与问题,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究寿山石本身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它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寿山石雕刻艺人必须在不断学习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与智慧,感悟生活与生命的真谛,深刻理解寿山石文化与众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化生态,才能真正地创作出优秀的寿山石雕作品。
  参考文献:
  [1]杨国丽.论福州寿山石雕刻传统技艺与传承[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张国治.“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6.
  [3]姜玲玉.师法自然 ——当代漆艺创作中的形式语言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4]聂路,曾祥远.闽都传统造物的工艺文化精神[J]艺术教育.2015,(6).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立志、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思想品德课作为“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育人功能的独特性更是不可替代。“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正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价值追求所在。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我校是一所拥有120多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以“仁爱求真”为校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向,即崇尚仁爱、倡导求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校所有工作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2008年,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士文主持开展了扬州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项
不知从何时起,“规模决定效益”的理念涌进了小学校园。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所所3000多人、4000多人,甚至5000多人的小学。这样的学校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该把小学办“小”。  1.“小”规模  一所小学,如果学生人数超过了3000人,需要的建筑面积、活动场地等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能够超过3000人的小学,绝大多数是比较有名气的小学,至少在当地是有名气的。而这样的
一节自习课上,我正在给学生讲习题,一声怯生生的“报告”从教室门口传进来。声音是那么微弱,那么无助,以至于喊了好几声我才听到,全班同学也不由得把目光投向门口。我打开教室门一看,原来是那个穿戴很差,个头矮小的袁可谅。一股怒气顿从心生,昨天才开过班会,强调不能迟到。我刚要发作,但看到全班几十双等着上课的眼睛,我压住了怒火,让她先回到了座位。  事后,我了解了原因,她为了交上住宿费,父亲跑了好几家亲戚借钱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大笙称“竽”,小笙称“和”。“滥竽充数”的典故表明竽在战国已非常流行。笙最初用葫芦作斗,因其体大、质脆、吹奏费劲,唐代后逐渐改为木制,后又被铜斗代替。严格说来,已经不算瓠音。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介绍笙管时,吴景馨总喜欢用这首《听邻家吹笙》作为开场,在她看来,灼灼桃花、灿烂晚霞形容笙乐的欢快再合适不过。  宏音斋笙管制
近年来,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以“共建共享”思想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人和个性精品”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准确定位以民族文化引领课程建设,以优质特色课程体系为学校生命力支撑,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特长、终身发展,促进学校优质、协调、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一、整体建构课程体系,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学校立足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在开
一、英国“以家长权利保障为核心”的中小学入学政策分析    1.英国中小学招生政策的演变  回顾英国中小学招生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1870年初等教育法》:就近入学政策。即小学生就学距离为3英里,超过3英里则家长有权以距离远为由拒绝送子女上学。(2)《1944年教育法》:人人接受中等教育,考试选拔学生政策。即所有小学毕业生参加“11岁考试”,按成绩、能力等分别进入文法中学、技术中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底子薄、师资水平不平衡、信息比较闭塞的弱势。不利的办学条件和外部环境使其发展要滞后于城市学校。所以,農村学校的发展除了借鉴城市学校的先进经验外,更重要的是立足自身实际,确立切合的发展目标,制定适宜的管理制度,打造因地制宜的校园文化。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中心小学以“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为办学理念,立足农村、因地制宜,通过强队伍、创特色、抓科研,走出一条适合本土特色的素质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余年来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感悟、一起进步,我当班主任的宗旨是与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积极营造自主、合作、创新的氛围,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受到学生欢迎和爱戴。    一、点滴渗透爱的教育,建立民主和谐的班集体    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既要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又要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因
华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绚烂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照亮人生道路的明灯。正是依托了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精华,儿童诵读经典如今逐渐盛行并发展为一门成体系的课程。笔者认为,儿童诵读经典课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诵读经典有利于儿童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