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语言要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要讲究数学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批评的语言要幽默化,避免学生抵抗情绪的产生。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语言艺术 科学性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8-01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40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同时,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先求这个中间问题呢?”对优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例如:“你能勇敢地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像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多用鼓励的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讲“一位数除三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出示题:369÷3,教师说:“根据这道题的特点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教师又说:“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也能得到发展。学生也会感知“老师对我们真好!”“我可喜欢学数学了。”“我非常愿意学数学。”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名学生正确的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教师会说:“同学们,鼓励他!”全班同学会热烈地、带有节奏地鼓掌;有的老师还会用亲切的语调说:“回答得非常好!”“李聪,今天表现得真好!”我想:就这样一句话,会使这名同学全天都能愉快地学习,甚至,从此以后,他就非常喜欢数学了。
  教育家赫洛克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应该及时的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如上课时,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他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要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
  三、批评的语言要幽默化
  批评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避免了学生抵抗情绪的产生。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老师就像一个演员,但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表演,卖弄自己知识和技巧的演员。有时得故意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表现疑问的语气,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要婉转、轻柔,谆谆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和学生幽默时,语调要恢谐,充满喜剧色彩,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讥讽他。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
  参考文献:
  [1]李海峰.让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升华[J].湖南教育,2010,12.
  [2]霍福德.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通报,2011年11期.
  [3]陶维林编著.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由机体特定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分泌型糖蛋白,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干扰素类型中,
【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改进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使信息技术装备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技术装备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普及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育技术 课程改革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26
哎,找了半天,好不容易发现一只兔子,却又跑掉了。  啊,我忘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兽语大学的学生,为了成为出色的动物工作者,必须要和它交谈,精通动物语言。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里应把握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灵活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文本,给课堂注入活水,让学生在享受精彩生成的同时达到了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生成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29-0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
期刊
传统中药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树皮。现代研究表明:合欢皮主要含皂苷、木质素、黄酮、生物碱及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镇静、抗肿瘤、免疫调控
【摘要】笔者从自己的亲身体会,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从五大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培养 提高 计算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28-01  计算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是重要的人畜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在食品公共卫生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菌的致病性与调控因子PrfA (positive regulat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求知欲,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参与 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提问技能是指教师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3-01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能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并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培养问题意识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