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诗意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中的人物都没有名字,只剩下一个个抽象符号:父亲、母亲、孩子、受迫害的人、女情种、流血男子、士兵、军官等等,因此他们不只是具体的个人,而是某种类型人物的标记,他们的命运实质上也象征着整个人类的命运。
  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为金秋的上海带来了节日的狂欢,而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剧目之一无疑是马其顿比托拉国家剧院演出的话剧《孩子梦》,因为该剧的作者是被誉为“以色列良心”的杰出剧作家汉诺赫·列文。早些时候列文的巅峰之作《安魂曲》登陆上海滩时,一票难求的盛况还历历在目。作为剧作家和导演,列文所特有的残酷与诗意并存的舞台语汇总能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一如英国《卫报》对其的精到评价,“他的戏剧打开了我们的灵魂之窗,从中挖掘出我们渴望的一切”。
  “再死一个孩子!我们即将苏醒!”
  《孩子梦》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1939年,一艘名为“圣路易斯号”的船载着近千名德裔犹太难民,经历了一场生死之劫。他们的避难要求被古巴、美国、加拿大等国轮番拒绝,只得原船驶回欧洲,最终大部分人命丧纳粹集中营。这一题材的确可以组织起一出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充满张力的好戏,如据此拍摄的英国影片《苦海余生》。然而,列文却“从历史中脱离而出”,不追求这段苦难经历的忠实再现,而是营造出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幻境,用诗一般的语言、忧伤的情绪,与观众共赴一场悲观绝望的生命之旅。
  也许是希伯来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流动着象征主义的艺术因子,《孩子梦》的整体风格的确透露出象征戏剧的底色。该剧的时间和空间是模糊的,而情节又被极度弱化,只有四个片断—父亲、母亲、孩子、弥赛亚—的组合。剧中的人物都没有名字,只剩下一个个抽象符号:父亲、母亲、孩子、受迫害的人、女情种、流血男子、士兵、军官等等,因此他们不只是具体的个人,而是某种类型人物的标记,他们的命运实质上也象征着整个人类的命运。
  载着形如鬼魂的难民船只漂荡在永恒无尽的大海中,不知彼岸在何处,不由得令人想起梅特林克的作品《群盲》。黑夜里,一群盲人被困在小岛的森林中找不到出路,曾经应允带他们离开的教士一去不复返。他们在异乎寻常的阴森、寒冷和大海咆哮声中苦苦等待,最终却发现那个领路的教士早已冻死在他们身边。相同的“孤立无援”的情境设置,相同的主旨—对死亡、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相同的悲观与绝望之情。在这两部作品中,看不见的死神一直在暗中如影随形,无情地掠夺人的生命。死亡给予活着的人莫大的威胁,并造成了无处不在的恐惧感。而在《孩子梦》中,“孩子”角色先后由一老一少两个演员扮演,这一设置更有一种生命轮回、天道无常,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
  象征主义再往前一步,就走向了荒诞。《孩子梦》的最后一场,墓园中亡童们的灵魂充满希望地等待着救世主弥赛亚的降临。“只差一个孩子,生命之杯就会装满”,他们相信只要再加一个亡童,整座墓园的孩子都可以复活,“再死一个孩子!我们即将苏醒!”所以,当亡童们瞧见母亲抱着已死的“孩子”一步步走来时无比地兴奋:“这个孩子在临复活前死去是多么的幸福呀!他不会错过任何事情,他甚至没有时间躺进陵墓。也许他只是错过了一次下午茶、抑或一颗糖果,然后就会像平日午睡醒来一般,如常地起床,而新的生活便会在他面前铺展开来!”但亡童们翘首以盼的弥赛亚,却是一个猥琐的贩夫走卒,他完全没有力量解救他们,他带来的箱子是空的,无法给他们“生”的希望,甚至连自己也死在了军官的枪口之下。亡童们的等待注定是徒劳无望的,与《群盲》中一群盲人等待领路人一样,亡童的等待能寻见《等待戈多》的影子。
  然而,列文对上帝的嘲弄与解构,比梅特林克更进一步。《群盲》中死去的教士暗合着尼采“上帝已死”的呼喊,表明世纪之交人们信仰的崩塌。而列文早已在其另一部作品《约伯受难》中,以叛逆姿态塑造约伯的形象来挑衅观众。及至《孩子梦》中的弥赛亚,列文更是竭尽戏谑、“抹黑”之能事,其实质是对至高无上的“神”再次提出了质疑。
  影像与戏剧的诗意融合
  要将《孩子梦》搬上舞台注定是一次不小的挑战。除了列文自己,谁还能精确诠释作品所蕴藉的残酷的诗意,以及善与恶、死亡与存在等一系列哲学命题呢?尽管马其顿比托拉国家剧院聘请的青年导演伊泰·德荣在谈构思时,得意于舞台上对海洋的营造,的确,这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但该剧舞台呈现的最成功之处,还是在于独特的影像与戏剧语言的融合。
  以視频影像创造全新的舞台语汇,也就是即时摄影、即时投影,这在今天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手法了。2012年,中国大陆新锐导演王翀就在其作品《雷雨2.0》中运用了四台摄像机与演员同时在场,观众在观看演员表演的同时,仿佛又在观看一部无声片的摄制。拍摄的影像画面经现场切换后,即时投放到屏幕上。于是,整个演出形成了多重文本:真人演出、现场摄制、视频影像,以及由苏州评弹演员作旁白评点的叙述文本。如此,舞台上没有唯一的话语统领者,而是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话语发送者,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得到不同的观剧感受。这种舞台表演与影像摄投形成的既有独立性、又具交互性的方法,我们也曾在来华演出的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的《朱丽小姐》一剧中领略过。
  然而,《孩子梦》的不同之处在于,舞台上没有独立摄影者的存在,剧中大部分影像的拍摄是隐藏的,摄影机并没有暴露在外。只有个别的场景,由剧中的角色兼做摄影者,拍摄的演员并没有游离于角色之外。比如,拒绝难民登岛的岛长接受采访时的影像,就是由扮演记者的演员即时拍摄的。此外,就是一老一少两位扮演“孩子”的演员在全剧的开场与结尾部分,手持摄像机进行了实时拍摄。因此,《孩子梦》不存在两种独立的文本—舞台表演文本和影像摄投文本,而是融合在一起,互为补充地完成了同一个演出文本。
  最别具一格的是,一老一少两位演员不仅前后扮演同一个角色,而且还错位对拍。开场时宁静诗意的画面—父亲、母亲凝视香甜熟睡的孩子,以及被杀的父亲与做梦的孩子等,都是由老演员扮演“孩子”角色,台侧的“少年孩子”进行拍摄;而结尾部分却是以“老年孩子”的视角,拍摄“少年孩子”的死亡。如果说,《雷雨2.0》等剧中的独立摄影者是影像文本的叙述者,一定程度上起到歌队的作用,造成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那么,《孩子梦》中的角色反串、错位拍摄,以及美好与罪恶的并置,自然而然会引发观众思考死亡与生命的意义,从而加深了主题的表达。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更高层级的间离效果。   另外,《孩子梦》中影像的摄制非但没有喧宾夺主,而且真正做到了衬托与丰富表演。比如墓园那场戏,为表现亡童们的尸体堆积如山,所有的演员平躺在台上,头对头围成了一个圈。此时,隐藏在舞台顶部的摄影机进行俯拍,并将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情即时投放在屏幕上,使得整个表演立体化,从而更具震撼力。
  由此可见,该剧将视频直播等电影手法化为舞台语汇,既没有妨碍戏剧本体特色的发挥,又完美地增强了舞台的表意功能,这种融合成为了一大亮点。
  “人人都是逃无可逃的难民”
  “夏季已至,天光正灿,久违的喜悦洒满。日头高,夜色远,何故心生不安?夏不憎长,命只嫌短。”剧中这首美丽的童谣,往往在悲剧场面发生时响起,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温暖与冷漠、残酷与诗意、爱之美好与恶之丑陋,总是并置在列文的作品中,达到了奇妙的统一。
  伊泰·德荣在阐述导演意图时说,“如果有一个隐含的意义是我们想表达的,那就是让整个剧院沉浸在一个梦中孩子的状态。”他确实也是如此去营造剧场氛围的。比如,舞台空间延伸至观众席。开场那个莫名其妙受伤、胸口汩汩流血的小提琴手就是从观众席跑上舞台的。不过,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这些手段已经用得太多,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剧场氛围的营造,不在于表面的物理空间的拓展,而在于精神空间的侵入,这样才能真正把观众卷入“孩子梦”中。应当说,这方面导演的处理还是独具匠心的。
  透过台口朦胧的纱幕,观众看到的是父亲、母亲凝视梦中孩子的温馨画面,同时,天幕上投射的是睡床上孩子酣睡的面部特写。渐渐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怪异。至此,观众已经渐渐进入导演所建构的“看/被看”的场景模式。
  首先看的是父亲、母亲,以及不断加入的陌生人,被看的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大人们看孩子与生俱来的纯真,更感觉到战争、人的疏离、人性之恶的无法忍受;同时,孩子也具有独立的灵魂,特别是当观众融入孩子的梦境后,孩子也具备了“看”的能力和角度。这时,床边的各色人等就成了孩子“看”的对象:军官与士兵为哄孩子开心,居然乐意扮演小丑;幸福欢乐的时刻,毫无征兆地,父亲莫名被枪杀。人性的残酷与温柔同在。
  “看”与“被看”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当军官、士兵、女情种冷漠无情地“凝视”着行将死去的小提琴手时,他们通过“看”确立了自身的主体位置;而“被看”的小提琴手則把一个人对死亡的恐惧传递给了全场的观众,整个剧场空间充满了一种压迫感。而此时正在“看”的观众,则通过在场人物的种种言行,深深地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而悲哀。
  导演为了进一步加强演出的剧场性,还试着加入了一些“残酷戏剧”的手法。如舞台右侧的一排灯光,不时会强烈地直射观众;突如其来的枪声震耳地响起;拒绝难民登岛的岛长的脸部重影在幕布上怪异地铺开。这些都在警示观众:人人都是难民,个个无处逃遁,或者,你们都可能是加害者中的一员……
  然而,导演在深层次的剧场氛围营造上,没有一以贯之。将剧本里无名的逃难船冠名为“Love Boat”(爱之船)未尝不可,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反讽意味,却做成了真的“爱之狂欢”。在这段戏中,让难民船船长模仿电视“真人秀”节目,从剧场中抽取五名观众登船的做法,可能是该剧最大的败笔。这种背离戏剧情境的时尚元素的加入,以及喜剧效果的追求,不仅没有看出背后的“残酷”,也割断了全剧流淌的诗意,我想,这一定违反了列文的本意。
  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随意”是把书写当成日常生活,则临帖没有终止的一天,计划是一生的计划,项目是一生的项目,写了,即使“无深度不圆转”,也不存在“不行”。“随意的书法”展,在这一点上,做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表率。  写字的人  写字和书法的区别,也自然的给写字的人之间画了一条鸿沟。考察历史和文字史书法史,写字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仓颉造字、史籀作大篆、李斯改小篆,程邈化篆为隶,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记事的简易,交
期刊
2020年初始,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对全球现场演艺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大量剧场关闭、演出和文化节庆活动取消、从业人员失业,伴随疫情袭来的是覆盖全产业链的生存危机。对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帮助机构和从业人员渡过难关。业界也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在危机中寻找新的突围之路。  后疫情时代涌现出很多表面过渡性但实际上极具变革性的机会。这次疫情检验了过去几年现场演艺业创新思变的能力,并引起
期刊
在陈佩秋先生告别仪式大厅正面墙上的照片,是2014年陈佩秋捧得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时拍下的,照片两侧的巨幅挽联,是陈佩秋长达近百年的人生最好注解:“画坛巨擘汇山川毓秀鉴古开今,丹霞筑艺林丰碑环宇高华;修行集善以宽人律己慧眼后生,共进颂奇气清华标韵千秋”。这不仅是子女们为母亲一生奉上的敬辞,也是中国画坛共同认可的评价。  如今怀念陈先生的文章许许多,这是应该且必要的,也是先生一生彪炳史册的写照。
期刊
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是上海推出新剧目和展示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致力于繁荣和发展上海的舞台艺术、加强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更是加强上海文化品牌创建的有力手段。多少好剧从这里起飞,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成为精品。多少优秀艺术家从这里出发,走向成熟,成绩优秀。艺术为人民而生,然而足够文化素养  却是欣赏艺术的门槛。博物馆与美术馆扮演怎样的角色,博知启蒙还是炒作媚众?博物館与大型商场是否真的愈发趋同?
期刊
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围绕“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紧扣上海解放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于9月至11月举办。9月4日—8日,杂技剧《战上海》献演美琪大戏院,拉开评选展演的帷幕。11月23日召开的“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专家评审会”上,评委们对19台剧目展开热烈研讨。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作品佳
期刊
2018年底至2019年,一档《声入人心》电视竞演节目的播出带领着音乐剧“出圈”,不仅向大众普及了音乐剧概念,还凭借着明星效应带动了音乐剧票房,大量粉丝群体的涌入直接对国内音乐剧市场产生强烈影响,一度引发社会“现象级”话题。在“一票难求”的喧嚣面前,音乐剧行业内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要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冷静思考。针对目前国内音乐剧原创力短板的现状,“2019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应运而生,力图
期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摄像时代,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比如刷个短视频就可以了解新闻资讯。情感故事、吃喝玩乐都能融入短视频。同时,短视频的制作门槛也越来越低,全民导演,全民演员,一部手机就能制作一条短视频。  但是你能说清楚什么是优秀的短视频?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个短视频平台吗?你能说出几个让你心动的短视频吗?  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首届短视频大赛”给充满创意激情、喜欢创新并愿意
期刊
电影具有记录本能,电影纪实美学的追求是电影艺术审美的主流,并伴随着电影艺术诞生而成长与发展。不同时代对纪实美学的追求有所差异,但纪实美学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当代高科技在电影领域的广泛运用,电影向虚拟现实与超真实记录两极发展,电影纪实美学的探索进入了超真实的新阶段。滕俊杰导演的8K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全球首部8k电影长片,是舞台艺术与现代电影技术成功融合的产物,标志着电影纪实美学进入
期刊
战场上的青春在隆隆炮火声中展现出浪漫、悲壮、崇高的气质。生命的价值、信仰的力量、青春的意义,在这部剧中得到表现与升华。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几乎每位观众都听过这首歌曲,却鲜少有人知道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当熟悉的旋律在剧场中响起,它既唤起了这首歌带给我们的成长记忆,又将时空穿越到了1938年延安,这首歌的诞生地—充满硝烟的战场。  上海戏剧学院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军歌》,将
期刊
奢侈观超越了功利主义和市场价值,调动了声望、礼品馈赠和慷慨的价值(这类价值难以归入经济范畴),还带来一些其他后果。奢侈的市场形式是否因为与贸易体系的紧密联系而不可否认地受到质疑?难道我们必须反对更过分意义上的奢侈品吗?鲍德里亚(Baudrillard)采取了类似立场:支配消费(包括今天的奢侈品消费,或者所有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消费)的交换价值要么服从于市场等价定理(它与奢侈的纯粹铺张浪费相冲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