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潘承谋系清末民初吴中著名词人。作为世擅倚声的潘氏家族后人,他秉守家学,其词作既包含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亦可见出家族词学渊源的传承。从地域文学来看,潘承谋赓续吴中词学传统,其词学观念与创作实践均受到以戈载为首的吴中词派之影响。在词学活动方面,他与众多吴地词人结社酬唱,以遗民身份组织并参与“六一词社”。潘承谋的多重身份都显示着他所具有的“传统性”,颇能代表吴中传统词学的“最后辉煌”。
【关键词】 潘承谋;传统词学;潘氏家族;地域词学;六一词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33-03
潘承谋(1874—?),字聪彝,一字轶仲,号省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末民初吴地著名词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顺天副贡,官至农工商部员外郎。清亡后,返回吴县以遗民自居,与地方文人结社唱和。著有《瘦叶词》一卷,由友人张茂炯付梓刊行并作序,录词119首,约从壬寅年(1903)至辛未年(1931)重九,多感怀、题画、记游、唱和之作,体现了作者的文人雅致和遗民心态。在民国新的时代背景下,潘承谋是一个词学文化上的“遗民”,依循的仍然是传统词学的脉络。本文由家族词学传承、地域词学传统、主持词社活动三个角度切入,将潘承谋置于清末民初吴中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透视吴中传统词学发展的“最后辉煌”。
一、潘承谋的家族词学传承
苏州潘氏是清代中晚期在吴中地区崛起的名门望族,堪称官宦世家、科第世家和文学世家。潘氏家族世代英彦,词人迭出,在吴中词坛活跃了一百多年,有词集传世者就达16人之多,杜文澜称:“吴县潘太傅文恭公,以殿撰居首揆,勋业福德之隆,世无与匹。著述等身,而词无刊本。其诸子群从,竞为倚声,各有专集。”[1]2879张茂炯也赞叹潘氏历代词学之盛:“吾吴家世填词首推潘氏。自三松老人始制《水云詞》,实我省安同年之五世祖也。君曾祖顺之公有《西浦诗余》,祖辛芝公有《鹊泉山馆词》,并传诵于世。其他如《船庵》(功甫)……皆君之从祖行也。此第就予所见刊本言之,若有词而未刊行,或刊行而为予所未及见者,当又不止此数。呜呼盛已!”[2]传承有序,词人众多,潘氏家族词学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这一状况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而彻底改变。战乱之后,潘氏家族遭受重创,渐呈颓势。子孙后人纷纷转型,多务实学,事词者甚少。清末民初,正值潘氏家族第34世“承”字辈,诸人仅长子潘承谋秉守家学,以填词为业。潘氏家族词学在清、民世变中逐渐式微,潘承谋为潘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词人”①。潘承谋乃潘志诒嗣子,具有强烈的家族认同感和使命感,曾回祖地歙县展墓并主持重修族谱。他亦关注家族词学的传承与发展,不但积极保护和整理族人词作,如曾为祖父潘观保校核诗词集《鹊泉山馆集》;还以创作实践和文化活动来丰富家族词学。
潘承谋世其家学,又因其身经清末民初世代更替,所作词在风格上自具特色。其词“富丽而能精工,雕琢而不伤气,又生遭国变,故多黍离之感、变徵之音”。[3]张茂炯对其词风格及渊源有详细论述:“潘氏故华膴,其为词大都吐属名贵,有珠玉、小山风。独《香隐庵》以幽婉胜,当时以草窗后身目之。君(即潘承谋)承先世余韵,所为词亦以富丽为工,而遭值世变,故宫离黍之感时露言表,其哀怨处兼有《香隐庵》遗意,则又时会为之也。”[2]潘承谋词兼有“富丽精工”“哀怨”两种风格:前者“承先世余韵”,与家族词学传承密切相关;后者既与自身遭遇有关,同时也是秉承祖上潘遵璈“幽婉”之风的“遗意”。
潘氏家族屡出重臣,累世簪缨,有“贵潘”之称。族人大多富贵无忧,仕途顺畅,词作也多是妍丽之作,显示出富贵气象,如潘曾莹“有旖旎香艳之作”[1]2881,潘曾绶词“哀感顽艳”[1]2881。潘承谋生于富贵之家,早年位至高官,晚年以诗酒自娱,其词集中也不乏“富贵之词”,如《蝶恋花》(棠睡梨酣春酩酊)、《点绛唇·癸丑暮春婉姬来侍》等,多为感怀词与题画词,词风温婉舒缓,繁复精工,或表达出闲适之雅,或抒发出某种闲愁,因此被吴梅称为:“瘦潘工点缀”[5]55。
除“点缀”“富贵”之外,潘承谋写得更多的是哀怨之词,其中颇有先祖潘遵璈词的影子。遵璈(1826-1860),字子绣,号谱士,潘氏第31世族人,为潘承谋曾祖,著《香隐庵词》。他体弱多病,困于场屋,后又遭逢战乱,亡于兵祸。潘遵璈将不幸经历诉诸词作,风格幽怨哀婉,吴嘉淦评价其词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抑何惨恻善感如是也?”[4]1251潘遵璈因个人经历而形成的“幽怨”词风,在以华贵风格见长的潘氏家族中洵为“异数”,而对潘承谋影响甚深。潘承谋近中年时遭逢国变,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其心态与创作也随之转移。张茂炯称他前期“香尘九陌,谈宴处、新词遍写欢丛。献掖禁庐,雄边幕府,承平影事朦胧”[2];而到了后期,“何况石马卧烟,铜仙泣雨,乱离中。荡气九回肠断,清泪满琼钟。”[2]由“欢丛”而“乱离”,情、境俱变,词风自然随之改变。加上潘承谋生性敏感,晚年多病,又遭母亲去世,人生的不幸让他变得敏感多愁,“瘦叶”之喻,即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他的词中充满各种愁绪与伤感:“芦花江上,白了少年头”(《少年游·老少年》),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离亭笛,吹起愁心如织”(《谒金门》),诉说聚散离别之苦;“秋心约梦和愁并”(《踏莎行》),抒发无端愁绪;他还用杜鹃、石驼、铅泪、商女等意象反复追忆故国,表达遗民之哀。
潘承谋置身于百年词学世家,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他将作词视为“吾家事”,以传承家族词学为己任:“省安有《瘦叶词》,亦于身后授梓。一生心血,犹得赖之以传。”[4]2139在新文学创作成为时代主流的民国时期,这样的坚持尤为可贵,也因此演绎了潘氏家族词学最后的辉煌。 二、潘承谋与地域词学传统
清代词坛流派众多,“从明末清初起,词学流派如云间词派、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等此伏彼起,一直占据着词坛的中心。在一些大的词派之下,又衍化出一些小的流派分支,如西泠词派、柳州词派、吴中词派、晚清四大家( 或称临桂词派) 等。”[6]嘉道年间,针对浙西派流弊,常州派和吴中派起而纠之。以戈载为首的吴中七子强调以严格的声律来规范词的创作,故又被称为“声律派”。戈载撰《词林正韵》倡言:“填词之大要有二,一曰律,一曰韵。律不协则声音之道乖,韵不审则宫调之理失,二者并行不悖。”[7]吴中派的词学活动主要在吴中区域开展,声律之论影响甚大,朱绶曾云:“近来填词之学,吾吴中为盛,戈氏首发音律之论,绶与沈闰生氏坚持之……虽谓大晟雅乐至今复兴可矣。”[4]857
戈氏首倡声律之论,从清中后期到民初,吴中词人影从者甚夥。作为乡党后学,潘承谋亦服膺其说。正如张茂炯指出:“君(即潘承谋)则力主翠薇花馆戈氏之说,一以《词林正韵》为标准,虽同拈一调,同依四声,而彼此用字微有出入者,所据韵本异也。”[2]《瘦叶词》中多处可见作者用注释形式强调声韵或廓清词律。如《望海潮》“凭遍碧阑温”句,“碧”字后注“上”;《霓裳中序第一》“新词齐唱六一”句,“六”字后注“去”;《露华·桂》“任散作人间”句,“作”字后注“去”。这些均反映出潘承谋对字词声韵的严谨态度。
在中国古代,词学观念的建构往往通过编选词集来实现,吴中词派也通过选本来“开宗”和“尊体”。戈载编《宋七家词选》以选两宋词人最工声律者,选词标准即为律严韵审。从入选数量来看,戈氏对吴文英(117首)、张炎(101首)和周密(69首)最为推崇,尤其是对吴文英的关注度远甚于浙西词派。对于吴中词人来说,这样的选词观念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惯性”,引导他们进行词的创作。潘承谋即从多方面效仿和推崇吴文英,其词集中即有依吴文英旧韵的创作,如《霜叶飞·辛未重九感赋》 《莺啼序·送春》等均批注“用吴梦窗韵”。他还在运思与笔法上学习吴文英,孙人和认为其《垂杨·秋柳》一词“运意深远,用笔邃密,若置梦窗四稿中,几不能辨識矣”。[3]吴文英论词亦重声律,潘承谋对梦窗词的效法同样是着眼于词律之严。
在接受吴中派声律论的同时,潘承谋也意在寻求改变,试图以“性灵”破解过分强调声律的弊陋。他在《怀湘阁词钞跋》中曾说:“古无四声之别。雅颂歌谣,取谐节奏,依永和声而已。自汝南周子作《四声切韵》……《怀湘阁诗词钞》各一卷,为宝应朱母濮紫绡遗著……陶写性灵,弗为韵囿,有合于袁随园之论诗,不能绳以万红友之论词。天籁也,天籁何尝囿于韵哉?”[4]2091-2092潘承谋强调“古无四声之别”,指出《诗经》仅是“取谐节奏,依永和声”,通过勾勒声韵发展简史,认为古人亦未严格遵守四声之别,由此对濮文湘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表示肯定,并认为“天籁”之作可以“弗为韵囿”。潘承谋并不死守声韵,认为外在形式并非创作的绝对要求,“陶写性灵”的优秀作品可以宽于声律。吴中词派因过分执著于声律而饱受批评,潘承谋重视声律而不拘泥于声律,可算是对吴中词派“因律害意”的某种叛离与反思。
地域文学传统对潘承谋词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常州词派“意内言外”理论对其咏物词多有影响,其词风及词作题材与历史上寓居吴中的词人(如贺铸、姜夔、张炎、吴文英)也颇有渊源。总体来看,吴中词派声律论对潘承谋的影响最为明显和深刻。翻检《瘦叶词》可知,潘承谋早期对声律不甚注意,而从京城回到吴中之后,集中长调增多,且对字词音调增加批注。这一变化,是潘承谋在吴中与当地词人交流唱和之后,受地域文学影响而发生的转变。
三、作为吴中词社中坚的潘承谋
由《瘦叶词》反映的唱和情况来看,潘承谋与吴梅、张茂炯、高德馨、吴湖帆等吴中文人交游最多,相互间通过词社活动,交流词艺,畅叙幽情。据《陈方恪年谱》[8]可知,潘承谋曾参加词社“酩酊会”,但他投入最多的还属“六一词社”。该词社于民国己巳年(1929)成立于江苏吴县,邓邦述述其缘起云:“己巳之夏,潘尹芯庐自燕南归,同人觞之而侑以词,因是而有填词消夏之约。时为六月一日,故名六一社焉。及夫芯庐既去,?隐不归,集者九人,期以五日,历三阅月,得十八题。”[9]词社核心社员有邓邦述、潘承谋、吴曾源、杨俊、张茂炯、蔡晋镛、顾建勋、吴梅、王謇等9人,另有蔡宝善、高德馨、潘昌煦等参与唱和。“六一词社”多次集会进行填词唱和,前后活跃约两年时间,刻有社集《六一消夏词》。该社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学者指出:“该词社主要由苏州一地词人组成,词人之间具有紧密的乡党关系,填词题词多围绕苏州风物展开,词学观念与清代嘉庆、道光以来的吴中词派一脉相承,是苏州地域性词社,也是苏州词学传统最后的辉煌。”[10]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下,诸人结社作词颇有点萧索的意味,而地域性又不免增加这种寂寞之感。
“六一词社”并非单纯的娱乐性或学术性词社,而是一个通过比兴寄托表达遗民之思的社团,社员“消夏”和“消寒”的雅集活动本质上是“消愁”。持此看法,理由有三:(1)社员的经历和身份。社员均是从清入民,经历鼎革之变,饱受离乱之苦,大多在前朝为官,易代后隐于诗酒,部分人更是以遗民身份自居。(2)词社的自我定位。邓邦述在《六一消夏词》序中道明词社宗旨:“夫意内言外之旨,风人所难;无厚入有间之喻,作者宜悟。况乃缘情绮靡,非北宋之词人;感梦凄凉,入南唐之身世。言哀已叹,为欢几何?而欲歌咏太平,乾扬风雅,抑所谓不为无益,何以消万古之愁?未免有情,聊用寄一时之兴者矣。”[9]社员承袭常州派词论,守意内言外之旨,借填词寄托个人襟抱和身世之悲。(3)词作对元初遗民词人群的效仿。王沂孙、周密等由宋入元,结群唱和,成《乐府补题》咏物词一卷。该词集被认为含有寄托家国之恨的寓意,清初以来不断被刊刻、唱和与阐释,成为遗民文化的象征。“六一词社”在填词选题上与《乐府补题》具有相似性,二者都以咏物词见长,且所咏对象也大多契合,《乐府补题》共咏5物:龙涎香、白莲、莼、蝉、蟹,除龙涎香外,其他对象“六一词社”均有所咏,可知词社成员有意追随前代遗民。 潘承谋为“六一词社”倡立者之一,他积极参与雅集活动,并且留下较多作品,集中《己巳消寒词》和《庚午消夏词》即为词社唱和之作。通过与其他社员作品比照可以发现,《瘦叶词》中另有《隔浦莲·消夏湾怀古》等18题亦为社员同题之词,系“己巳消夏”之作。“六一词社”从己巳(1929)到辛未(1931)共组织过5次活动,即己巳消夏、己巳消寒、庚午消夏、庚午消寒、辛未消寒。从潘承谋留下的作品来看,他参加过前三次集会,因丧母和疾病未参加后两次集会。由于社中诸人在身份和情感上都有共鸣,潘承谋的黍离之悲受触而发,在词社雅集中抒发的遗民情思充溢而深刻,其为《己巳消寒词》题序云:“屈骚忧国,庾赋哀时……醉拾零脂,独弹怨瑟。”[2]为《庚午消夏词》题序亦云:“鹃泪泫春,蝉绥委暑……托物兴怀,借古作鉴。”[2]处处透露着词人“忧国哀时”的哀婉和“托物兴怀”的情思。前人指出:“《消夏》一编,咏物为夥,寄托遥深。”[3]以咏物词而寄托故国情绪,为元初遗民咏物词创作重要的面相,潘承谋的创作即延续了这一传统。如《曲玉管·蝉》云:
引响庭槐,移声驿柳,余愁冷咽斜阳里。若问宫魂骚魄,凄楚吟思。有谁知?待谱清商,偷排幽遣,碧凉索怨飞难起。美荫忘形省否?螳斧超枝,正趁机。 但是居高,总休道、无争无患,可堪转盼西风,翩翾影换玄丝。翦绡衣。怕仙虫残社,与伴螀啼蛩叹。一声声苦,抱叶秋心,不噤寒嘶。
词中写蝉的余愁弥漫于斜阳之中,幽怨无人能知,只能偷偷排遣。蝉面临各种危险处境,只能“与伴螀啼蛩叹”,声声啼苦。“宫魂骚魄”用齐王后死而化蝉和屈原沉江而亡之典,以蝉之悲苦前身喻托词人的凄楚吟思,抒发身世之悲和内心愁苦。全词咏蝉贴切,又别有深意,得常州词派“以无厚入有间”之法,在遣词造句和情感寄托上与王沂孙的《齐天乐·蝉》颇为相似。潘承谋在词社所作咏物词,如《拜星月慢·萤》《垂杨·秋柳》《玲珑玉·藕》等,均同此调。
潘承谋作为“六一词社”的主导者,积极参加词社活动,创作高质量作品,该社不仅是潘承谋交友唱和与切磋词艺之所,更是他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之处。在词创作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六一词社”奏响了吴中传统词社最后的晚章。
四、余论
潘承谋之后,吴中词坛更显寂寥。检《民国词史考论》[11]415-585等文献材料可以发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之后,吴中词坛仅“六一词社”的少量成员还偶有活动,事词者越来越少,致力于传统词学的词人更是寥寥无几。从多方面综合来看,潘承谋对传统词学的执着与笃念最为典型,以他为代表的吴中词人群的离世,意味着吴中传统词学的终结与衰亡。
注释:
①参见沙先一所作“潘氏词人传承图”,《嘉道词风与潘氏词人群》,《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55页。
参考文献:
[1]杜文澜.憩园词话[M].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潘承謀.瘦叶词[M].朱惠国,吴平编.民国名家词集选刊:第1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3]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6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6:451.
[4]冯乾.清词序跋汇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5]吴梅.吴梅全集[M].王卫民编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孙克强.清代词学流派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2,50(1):91.
[7]戈载.词林正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5.
[8]潘益民.陈方恪年谱[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98.
[9]邓邦述.六一消夏词[M].民国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0]余意.民国苏州六一词社考论[J].词学,2018,39(1):134.
[11]曹辛华.民国词史考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周荣(1995— ),男,湖北秭归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
【关键词】 潘承谋;传统词学;潘氏家族;地域词学;六一词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33-03
潘承谋(1874—?),字聪彝,一字轶仲,号省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末民初吴地著名词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顺天副贡,官至农工商部员外郎。清亡后,返回吴县以遗民自居,与地方文人结社唱和。著有《瘦叶词》一卷,由友人张茂炯付梓刊行并作序,录词119首,约从壬寅年(1903)至辛未年(1931)重九,多感怀、题画、记游、唱和之作,体现了作者的文人雅致和遗民心态。在民国新的时代背景下,潘承谋是一个词学文化上的“遗民”,依循的仍然是传统词学的脉络。本文由家族词学传承、地域词学传统、主持词社活动三个角度切入,将潘承谋置于清末民初吴中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透视吴中传统词学发展的“最后辉煌”。
一、潘承谋的家族词学传承
苏州潘氏是清代中晚期在吴中地区崛起的名门望族,堪称官宦世家、科第世家和文学世家。潘氏家族世代英彦,词人迭出,在吴中词坛活跃了一百多年,有词集传世者就达16人之多,杜文澜称:“吴县潘太傅文恭公,以殿撰居首揆,勋业福德之隆,世无与匹。著述等身,而词无刊本。其诸子群从,竞为倚声,各有专集。”[1]2879张茂炯也赞叹潘氏历代词学之盛:“吾吴家世填词首推潘氏。自三松老人始制《水云詞》,实我省安同年之五世祖也。君曾祖顺之公有《西浦诗余》,祖辛芝公有《鹊泉山馆词》,并传诵于世。其他如《船庵》(功甫)……皆君之从祖行也。此第就予所见刊本言之,若有词而未刊行,或刊行而为予所未及见者,当又不止此数。呜呼盛已!”[2]传承有序,词人众多,潘氏家族词学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这一状况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而彻底改变。战乱之后,潘氏家族遭受重创,渐呈颓势。子孙后人纷纷转型,多务实学,事词者甚少。清末民初,正值潘氏家族第34世“承”字辈,诸人仅长子潘承谋秉守家学,以填词为业。潘氏家族词学在清、民世变中逐渐式微,潘承谋为潘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词人”①。潘承谋乃潘志诒嗣子,具有强烈的家族认同感和使命感,曾回祖地歙县展墓并主持重修族谱。他亦关注家族词学的传承与发展,不但积极保护和整理族人词作,如曾为祖父潘观保校核诗词集《鹊泉山馆集》;还以创作实践和文化活动来丰富家族词学。
潘承谋世其家学,又因其身经清末民初世代更替,所作词在风格上自具特色。其词“富丽而能精工,雕琢而不伤气,又生遭国变,故多黍离之感、变徵之音”。[3]张茂炯对其词风格及渊源有详细论述:“潘氏故华膴,其为词大都吐属名贵,有珠玉、小山风。独《香隐庵》以幽婉胜,当时以草窗后身目之。君(即潘承谋)承先世余韵,所为词亦以富丽为工,而遭值世变,故宫离黍之感时露言表,其哀怨处兼有《香隐庵》遗意,则又时会为之也。”[2]潘承谋词兼有“富丽精工”“哀怨”两种风格:前者“承先世余韵”,与家族词学传承密切相关;后者既与自身遭遇有关,同时也是秉承祖上潘遵璈“幽婉”之风的“遗意”。
潘氏家族屡出重臣,累世簪缨,有“贵潘”之称。族人大多富贵无忧,仕途顺畅,词作也多是妍丽之作,显示出富贵气象,如潘曾莹“有旖旎香艳之作”[1]2881,潘曾绶词“哀感顽艳”[1]2881。潘承谋生于富贵之家,早年位至高官,晚年以诗酒自娱,其词集中也不乏“富贵之词”,如《蝶恋花》(棠睡梨酣春酩酊)、《点绛唇·癸丑暮春婉姬来侍》等,多为感怀词与题画词,词风温婉舒缓,繁复精工,或表达出闲适之雅,或抒发出某种闲愁,因此被吴梅称为:“瘦潘工点缀”[5]55。
除“点缀”“富贵”之外,潘承谋写得更多的是哀怨之词,其中颇有先祖潘遵璈词的影子。遵璈(1826-1860),字子绣,号谱士,潘氏第31世族人,为潘承谋曾祖,著《香隐庵词》。他体弱多病,困于场屋,后又遭逢战乱,亡于兵祸。潘遵璈将不幸经历诉诸词作,风格幽怨哀婉,吴嘉淦评价其词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抑何惨恻善感如是也?”[4]1251潘遵璈因个人经历而形成的“幽怨”词风,在以华贵风格见长的潘氏家族中洵为“异数”,而对潘承谋影响甚深。潘承谋近中年时遭逢国变,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其心态与创作也随之转移。张茂炯称他前期“香尘九陌,谈宴处、新词遍写欢丛。献掖禁庐,雄边幕府,承平影事朦胧”[2];而到了后期,“何况石马卧烟,铜仙泣雨,乱离中。荡气九回肠断,清泪满琼钟。”[2]由“欢丛”而“乱离”,情、境俱变,词风自然随之改变。加上潘承谋生性敏感,晚年多病,又遭母亲去世,人生的不幸让他变得敏感多愁,“瘦叶”之喻,即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他的词中充满各种愁绪与伤感:“芦花江上,白了少年头”(《少年游·老少年》),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离亭笛,吹起愁心如织”(《谒金门》),诉说聚散离别之苦;“秋心约梦和愁并”(《踏莎行》),抒发无端愁绪;他还用杜鹃、石驼、铅泪、商女等意象反复追忆故国,表达遗民之哀。
潘承谋置身于百年词学世家,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他将作词视为“吾家事”,以传承家族词学为己任:“省安有《瘦叶词》,亦于身后授梓。一生心血,犹得赖之以传。”[4]2139在新文学创作成为时代主流的民国时期,这样的坚持尤为可贵,也因此演绎了潘氏家族词学最后的辉煌。 二、潘承谋与地域词学传统
清代词坛流派众多,“从明末清初起,词学流派如云间词派、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等此伏彼起,一直占据着词坛的中心。在一些大的词派之下,又衍化出一些小的流派分支,如西泠词派、柳州词派、吴中词派、晚清四大家( 或称临桂词派) 等。”[6]嘉道年间,针对浙西派流弊,常州派和吴中派起而纠之。以戈载为首的吴中七子强调以严格的声律来规范词的创作,故又被称为“声律派”。戈载撰《词林正韵》倡言:“填词之大要有二,一曰律,一曰韵。律不协则声音之道乖,韵不审则宫调之理失,二者并行不悖。”[7]吴中派的词学活动主要在吴中区域开展,声律之论影响甚大,朱绶曾云:“近来填词之学,吾吴中为盛,戈氏首发音律之论,绶与沈闰生氏坚持之……虽谓大晟雅乐至今复兴可矣。”[4]857
戈氏首倡声律之论,从清中后期到民初,吴中词人影从者甚夥。作为乡党后学,潘承谋亦服膺其说。正如张茂炯指出:“君(即潘承谋)则力主翠薇花馆戈氏之说,一以《词林正韵》为标准,虽同拈一调,同依四声,而彼此用字微有出入者,所据韵本异也。”[2]《瘦叶词》中多处可见作者用注释形式强调声韵或廓清词律。如《望海潮》“凭遍碧阑温”句,“碧”字后注“上”;《霓裳中序第一》“新词齐唱六一”句,“六”字后注“去”;《露华·桂》“任散作人间”句,“作”字后注“去”。这些均反映出潘承谋对字词声韵的严谨态度。
在中国古代,词学观念的建构往往通过编选词集来实现,吴中词派也通过选本来“开宗”和“尊体”。戈载编《宋七家词选》以选两宋词人最工声律者,选词标准即为律严韵审。从入选数量来看,戈氏对吴文英(117首)、张炎(101首)和周密(69首)最为推崇,尤其是对吴文英的关注度远甚于浙西词派。对于吴中词人来说,这样的选词观念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惯性”,引导他们进行词的创作。潘承谋即从多方面效仿和推崇吴文英,其词集中即有依吴文英旧韵的创作,如《霜叶飞·辛未重九感赋》 《莺啼序·送春》等均批注“用吴梦窗韵”。他还在运思与笔法上学习吴文英,孙人和认为其《垂杨·秋柳》一词“运意深远,用笔邃密,若置梦窗四稿中,几不能辨識矣”。[3]吴文英论词亦重声律,潘承谋对梦窗词的效法同样是着眼于词律之严。
在接受吴中派声律论的同时,潘承谋也意在寻求改变,试图以“性灵”破解过分强调声律的弊陋。他在《怀湘阁词钞跋》中曾说:“古无四声之别。雅颂歌谣,取谐节奏,依永和声而已。自汝南周子作《四声切韵》……《怀湘阁诗词钞》各一卷,为宝应朱母濮紫绡遗著……陶写性灵,弗为韵囿,有合于袁随园之论诗,不能绳以万红友之论词。天籁也,天籁何尝囿于韵哉?”[4]2091-2092潘承谋强调“古无四声之别”,指出《诗经》仅是“取谐节奏,依永和声”,通过勾勒声韵发展简史,认为古人亦未严格遵守四声之别,由此对濮文湘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表示肯定,并认为“天籁”之作可以“弗为韵囿”。潘承谋并不死守声韵,认为外在形式并非创作的绝对要求,“陶写性灵”的优秀作品可以宽于声律。吴中词派因过分执著于声律而饱受批评,潘承谋重视声律而不拘泥于声律,可算是对吴中词派“因律害意”的某种叛离与反思。
地域文学传统对潘承谋词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常州词派“意内言外”理论对其咏物词多有影响,其词风及词作题材与历史上寓居吴中的词人(如贺铸、姜夔、张炎、吴文英)也颇有渊源。总体来看,吴中词派声律论对潘承谋的影响最为明显和深刻。翻检《瘦叶词》可知,潘承谋早期对声律不甚注意,而从京城回到吴中之后,集中长调增多,且对字词音调增加批注。这一变化,是潘承谋在吴中与当地词人交流唱和之后,受地域文学影响而发生的转变。
三、作为吴中词社中坚的潘承谋
由《瘦叶词》反映的唱和情况来看,潘承谋与吴梅、张茂炯、高德馨、吴湖帆等吴中文人交游最多,相互间通过词社活动,交流词艺,畅叙幽情。据《陈方恪年谱》[8]可知,潘承谋曾参加词社“酩酊会”,但他投入最多的还属“六一词社”。该词社于民国己巳年(1929)成立于江苏吴县,邓邦述述其缘起云:“己巳之夏,潘尹芯庐自燕南归,同人觞之而侑以词,因是而有填词消夏之约。时为六月一日,故名六一社焉。及夫芯庐既去,?隐不归,集者九人,期以五日,历三阅月,得十八题。”[9]词社核心社员有邓邦述、潘承谋、吴曾源、杨俊、张茂炯、蔡晋镛、顾建勋、吴梅、王謇等9人,另有蔡宝善、高德馨、潘昌煦等参与唱和。“六一词社”多次集会进行填词唱和,前后活跃约两年时间,刻有社集《六一消夏词》。该社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学者指出:“该词社主要由苏州一地词人组成,词人之间具有紧密的乡党关系,填词题词多围绕苏州风物展开,词学观念与清代嘉庆、道光以来的吴中词派一脉相承,是苏州地域性词社,也是苏州词学传统最后的辉煌。”[10]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下,诸人结社作词颇有点萧索的意味,而地域性又不免增加这种寂寞之感。
“六一词社”并非单纯的娱乐性或学术性词社,而是一个通过比兴寄托表达遗民之思的社团,社员“消夏”和“消寒”的雅集活动本质上是“消愁”。持此看法,理由有三:(1)社员的经历和身份。社员均是从清入民,经历鼎革之变,饱受离乱之苦,大多在前朝为官,易代后隐于诗酒,部分人更是以遗民身份自居。(2)词社的自我定位。邓邦述在《六一消夏词》序中道明词社宗旨:“夫意内言外之旨,风人所难;无厚入有间之喻,作者宜悟。况乃缘情绮靡,非北宋之词人;感梦凄凉,入南唐之身世。言哀已叹,为欢几何?而欲歌咏太平,乾扬风雅,抑所谓不为无益,何以消万古之愁?未免有情,聊用寄一时之兴者矣。”[9]社员承袭常州派词论,守意内言外之旨,借填词寄托个人襟抱和身世之悲。(3)词作对元初遗民词人群的效仿。王沂孙、周密等由宋入元,结群唱和,成《乐府补题》咏物词一卷。该词集被认为含有寄托家国之恨的寓意,清初以来不断被刊刻、唱和与阐释,成为遗民文化的象征。“六一词社”在填词选题上与《乐府补题》具有相似性,二者都以咏物词见长,且所咏对象也大多契合,《乐府补题》共咏5物:龙涎香、白莲、莼、蝉、蟹,除龙涎香外,其他对象“六一词社”均有所咏,可知词社成员有意追随前代遗民。 潘承谋为“六一词社”倡立者之一,他积极参与雅集活动,并且留下较多作品,集中《己巳消寒词》和《庚午消夏词》即为词社唱和之作。通过与其他社员作品比照可以发现,《瘦叶词》中另有《隔浦莲·消夏湾怀古》等18题亦为社员同题之词,系“己巳消夏”之作。“六一词社”从己巳(1929)到辛未(1931)共组织过5次活动,即己巳消夏、己巳消寒、庚午消夏、庚午消寒、辛未消寒。从潘承谋留下的作品来看,他参加过前三次集会,因丧母和疾病未参加后两次集会。由于社中诸人在身份和情感上都有共鸣,潘承谋的黍离之悲受触而发,在词社雅集中抒发的遗民情思充溢而深刻,其为《己巳消寒词》题序云:“屈骚忧国,庾赋哀时……醉拾零脂,独弹怨瑟。”[2]为《庚午消夏词》题序亦云:“鹃泪泫春,蝉绥委暑……托物兴怀,借古作鉴。”[2]处处透露着词人“忧国哀时”的哀婉和“托物兴怀”的情思。前人指出:“《消夏》一编,咏物为夥,寄托遥深。”[3]以咏物词而寄托故国情绪,为元初遗民咏物词创作重要的面相,潘承谋的创作即延续了这一传统。如《曲玉管·蝉》云:
引响庭槐,移声驿柳,余愁冷咽斜阳里。若问宫魂骚魄,凄楚吟思。有谁知?待谱清商,偷排幽遣,碧凉索怨飞难起。美荫忘形省否?螳斧超枝,正趁机。 但是居高,总休道、无争无患,可堪转盼西风,翩翾影换玄丝。翦绡衣。怕仙虫残社,与伴螀啼蛩叹。一声声苦,抱叶秋心,不噤寒嘶。
词中写蝉的余愁弥漫于斜阳之中,幽怨无人能知,只能偷偷排遣。蝉面临各种危险处境,只能“与伴螀啼蛩叹”,声声啼苦。“宫魂骚魄”用齐王后死而化蝉和屈原沉江而亡之典,以蝉之悲苦前身喻托词人的凄楚吟思,抒发身世之悲和内心愁苦。全词咏蝉贴切,又别有深意,得常州词派“以无厚入有间”之法,在遣词造句和情感寄托上与王沂孙的《齐天乐·蝉》颇为相似。潘承谋在词社所作咏物词,如《拜星月慢·萤》《垂杨·秋柳》《玲珑玉·藕》等,均同此调。
潘承谋作为“六一词社”的主导者,积极参加词社活动,创作高质量作品,该社不仅是潘承谋交友唱和与切磋词艺之所,更是他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之处。在词创作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六一词社”奏响了吴中传统词社最后的晚章。
四、余论
潘承谋之后,吴中词坛更显寂寥。检《民国词史考论》[11]415-585等文献材料可以发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之后,吴中词坛仅“六一词社”的少量成员还偶有活动,事词者越来越少,致力于传统词学的词人更是寥寥无几。从多方面综合来看,潘承谋对传统词学的执着与笃念最为典型,以他为代表的吴中词人群的离世,意味着吴中传统词学的终结与衰亡。
注释:
①参见沙先一所作“潘氏词人传承图”,《嘉道词风与潘氏词人群》,《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55页。
参考文献:
[1]杜文澜.憩园词话[M].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潘承謀.瘦叶词[M].朱惠国,吴平编.民国名家词集选刊:第1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3]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6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6:451.
[4]冯乾.清词序跋汇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5]吴梅.吴梅全集[M].王卫民编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孙克强.清代词学流派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2,50(1):91.
[7]戈载.词林正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5.
[8]潘益民.陈方恪年谱[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98.
[9]邓邦述.六一消夏词[M].民国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0]余意.民国苏州六一词社考论[J].词学,2018,39(1):134.
[11]曹辛华.民国词史考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周荣(1995— ),男,湖北秭归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