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作家老爸们的“致女儿书”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有位娱乐圈老帅哥说,每天的日常就是送女儿上幼儿园。有人感慨,每一位少年都会成为女儿奴。的确如此,大概每过一段时间,明星如何宠爱女儿的关照就会被重新翻出来。每次都忍不住点开,赞叹一下老帅哥带女儿出街是怎样美好的画面,心想如果我是那个老爸,有那样一个被老婆装扮得美翻了的女儿,一定也不舍得让她自己走一分钟的路,每天都看着看着,就醉了。
  实际上,就算一个你我身边的普通女孩,老爸们依然会醉。不信,翻开作家老爸们的“致女儿书”,就知道了。
  2007年,王朔写过一本《致女儿书》。2013年女儿王咪结婚的时候,他没有出席,有人说《致女儿书》是王朔给女儿最好的嫁妆。在这本小书里,王朔写道:“很多心思对你说才说得清比自言自语更流畅,几次停下来想把这本书变成给你的长信。坦白也需要一个对象,只有你可以使我掏心扒肝,如果我还希望一个读者读到我的心声,那也只有你。”
  王朔坦言自己是很羞于让这些文字发表的,“人老了就没皮没脸了。我必须承认到岁数了。随时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倏起忽落。这小书拿出来发也属于破摔一类”。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看作家爸爸们是如何“致女儿”的。因为一位男士所能给出的最真挚的建议,必然是给女儿的。而一般文学男青年,也是不敢随随便便就去写“致女儿”的,这是一种有门槛的文体,传达了一定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阅读、写作、品格,以及人生轨迹的思考,就算是唠叨些家长里短,他的见识、品位和才情也会不自觉地跳出来,显得格外动人。
  比如菲茨杰拉德的“致女儿”就写得华丽丽的。
  这位写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男人,在1940年左右,給女儿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写了一批信。关于生活态度,他说:“我从不责怪失败——生活中有太多复杂情况——但是我对不努力绝对不怜悯。”关于夏天是否读过什么书,菲茨杰拉德说:“年纪轻轻就明白了这些事又有鉴赏力,极少有人能够以后依旧无法辨别自己阅读的是金子还是矿渣。”还有关于写作,“一切好的写作都是屏住呼吸在水下游泳”。
  作家之外,我更喜欢作为父亲的菲茨杰拉德。这样的“致女儿”,让我看到他作为一个父亲最深厚的情感,就算是旁人读来也受益不浅。
  那么为什么爸爸们喜欢“致女儿”?“致女儿”里他们都谈些什么?哪些节点他们会去“致女儿”?
  通常而言,从女儿出生那一刻起,随着时光的流转,到女儿生日时,女儿各种阶段的毕业时,还有老爸们自己生日时,面临人生转折时,或者仅仅是他们38岁或42岁那年,当他们感到寂寞重新想要梳理自己的时候,都可能想要跟女儿谈谈,而且,每当他们打算去谈,他们的文字都一如既往地饱含热情。
  显而易见的是,多数老爸谈到对女儿的爱时,常常不能自持。他们恨不得把对女儿的爱告诉全世界,又恨不得把全世界都装进自己口袋里,女儿想要什么就去掏什么。海明威在1948年给女儿的一封信里写道:“向你所有的朋友问好。我爱你,小猫咪。…我爱你,最亲爱的基特纳,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想念你。”难以想见的哆嗦啊。
  除了表达爱,父亲们似乎很愿意和女儿们谈谈读书。菲茨杰拉德就列了一长串书单,他想让女儿读的,女儿正在读的。以及,像个监工一样“查岗”。他在信里说,我不知道你怎么可能会漏掉我的第一个问题,除非你跳过了《永别了,武器》的第160至170页……深觉这位菲茨杰拉德先生,真是恨不得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全部积累,一股脑儿地全部倒给女儿啊。
  老爸们还愿意和女儿谈谈爱情,尽管他们对这个话题充满敌意。他们担心的是自己不先谈,就被别人抢了先。他们可能也深以为,得抓紧时间谈,这个时候不谈将来可能就没机会了。
  当然,老爸们还免不了谈谈自己的人生经历。比如王朔就毫无保留地把自已谈了个透,包括自己的父母。菲茨杰拉德也坦诚地说到,每隔几年都会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陷入破产,自己是怎么面对的。
  以及,将来去做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冯唐在自己某本书的封面发的“致女儿书”是这么说的: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菲茨杰拉德则告诉女儿,一种了不起的社交成功是,一个漂亮女孩出牌时就仿佛她相貌平平一样小心谨慎。
  如果时间跨度够长写得足够多,老爸们还愿意谈谈金钱,谈谈道德,谈谈欲望,以及,和女儿谈谈未来。反正作家老爸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向容易滔滔不绝丢盔弃甲最后没了底线。不过,即便没了底线又何妨?这个世界上他们最骄傲的一种“没有底线”,就是为了女儿吧。
  摘自《广州日报.》2019年8月9日
其他文献
“老爸只能幫你到这儿啦!”等十三则
期刊
房子要装修,找了几家装潢公司,各有优势,颇难定夺。  其中一家装潢公司,来电最勤,而且,客气得不行,每次接电话,首先听到的,就是对方亲切的问候:“孙总,您好,我们是某某公司。”听听,孙总!我这大半辈子,就没做过什么总,自然也从没人喊我“孙总”。我得承认,这一声声无比亲切无比自然,也无比虚荣的“孙总”,慢慢俘获了我的心。  就是他家了。签合同,定设计图,付定金……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关键的是,无
期刊
接与送  江小鱼  周末去逛一个新开的小超市。超市在二楼,上楼时很方便,有扶梯;逛完,买了一堆东西,傻眼了——找扶梯找不到,问工作人员,说下楼只有楼梯。仔细一想,明白了:把人接进来,就可能买东西,当然给你以方便;离开,就无所谓了,反正已经买过了。  前不久,某县城里一重点中学搞百年校庆,邀请创建者七十多岁的孙子出席,隆重地追根溯源,为此次活动加分不少。活动结束,菜就凉了——大家一群人去机场接来的老
期刊
搬到新居后,妻说:“家里装修的气味太浓了,养些花吧!”  我于是到街上买了几个花盆,又到单位花房了讨了一包腐土,顺便揪了两株吊兰,这便准备妥当了。回到家里,开始装土栽花,我用手在土里一划拉,就觉得让什么东西给刺了一下,扒出来一看,是一个指头大小的物件,瘦骨嶙峋的,像一截树根。我抱怨了一声,顺手就把它扔到了一边。妻说:“垫在盆底透水孔上吧,省得漏土。”我于是又把它捡过来,撂在盆里,封土浇水,这就完事
期刊
小动物在溪水边举行联欢会,甲乙丙三只脏兔也来参加了。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对着溪水照镜子。  甲兔瞅着乙丙两兔,笑得前张后仰,边指边吆喝:  “大伙看看,这两个家伙满身是灰,真脏,真难看,真丢人!”  乙丙两兔连忙跳进水中洗搓起来。  小松鼠走过来,指着甲兔,说:“你身上比他俩还脏,也快下水洗洗吧。”  “我不洗。”甲兔嬉笑着,把嘴贴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悄悄地讲:  “我一说他俩脏,别人就不会注意我,不
期刊
明代巡抚吕坤在《实政录》一书中,将官员按好坏分为八类,其中排在第七的为“巧宦”。这类官员的突出特点就是“滑”,乖巧玲珑,取巧图便,圆滑世故,人们戏称之为“琉璃蛋”,意思是滑到了极致。  清人魏源讽刺这种人:不担责任是成熟稳重,会踢皮球是聪明智慧,得过且过是办事得体。当时有一首词《一剪梅》更是写道:“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
期刊
快乐有许多种,兰姆的散文《漫谈读书》告诉我们,其中一种,是“在担惊受怕中寻求到的”。说的是他所在时代的英国,因没钱买书或租书看,只好站在街头书摊前读书的人:“书摊老板那冷冷的,充满了妒恨的眼神不时落在他们身上,心里暗自叽咕着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罢休。这些街头的多数人战战兢兢地一页页翻阅着手里的书,时时都在擔心着老板会不会下逐客令,可还是禁不住内心的渴望……”兰姆的好朋友、伦敦一位律师,小时候就以这种方
期刊
老同学聚会,大家欢声笑语,觥筹交错。唯高阳郁郁寡欢,独坐一隅,捧着一杯泡着一片柠檬的温开水,时不时地抿两口,桌上的美酒佳肴,视若不见。  “你小子的豪爽劲哪去了?滴酒不沾,跟自己过不去是吧?”张跃跃不依不饶,平常都是高阳拽着他喝酒的,见高阳今天的怂样,自然不错过调侃的机会。  明人与高阳平时接触多些:“你一定是刚拿到体检报告吧?老朋友又来了?”这么一说,女同学阿娇“扑哧”笑出声来,立马又引起了大伙
期刊
家用空调走进普通天津人的生活,大约不超过40年的时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可以靠天然冰解暑,八里台、水上公园一带有很多天然冰窖,后来就逐渐消失了。改革开放以后,我母亲所在的设计院因为效益好,所以夏天除了供应“免费”的雪糕之外,还有一大“创举”,就是给工作在一线的工程师的办公室安装了窗式空调,我印象大概是“日立”牌的。由于当年办公室的窗户是铝合金的,所以空调机与窗户共振的噪声非常大,我觉得甚至
期刊
这是近日发生的一起“颇为寻常”的治安事件———在西昌机场,一名青年女子于机舱口向机坪内抛下若干硬币,因危害飞机安全,被处罚200元。  为什么说此事“颇为寻常”呢?因为投币一节,在域内九州,早已司空见惯,大凡有个池子,有块石头,甚至有那么一个洞,就有无数硬币投去。同样在机场,不是还有七旬老妪向飞机发动机风洞投币的吗?所以见惯不怪。  但此事又不那么寻常,这位向机坪投币的23岁美女,是个什么人?是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