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博大展看中国古代书法发展脉络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x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中国书法脉络


  这次辽博大展的展品分为历代书法名作和历代绘画名作两类。展品涵盖了中国书法、绘画(专指创作于纸和绢上的画作)发展的全部时期。通过观展,我们可以看到较为清晰的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发展的脉络。本次展览的书法展品,除了能体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脉络,还将汉字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出来。
  相较于绘画艺术来说,书法是一种艺术种类的同时,也是一种书写技术的体现。中国书法,发端于汉字的书写,是书写的实用性进一步上升到艺术性的线条表现形式。这次展览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均反映了中国古代汉字在不同时代的结体面目。
  比如,《商牛甲骨卜辞大版》所表现的是商代甲骨文的使用情况,《清石鼓文拓本册》和《清峄山碑拓本册》则反映了先秦一秦帝国时代,秦系文字演进的过程。尽管石鼓文产生的年代在学术上多有争论,说法各不相同,但将其定性为有别于六国文字的秦系文字,已经是主流学术观点的共识。峄山石刻则是秦统一六合之后所刻,其文字为秦统一中国后所推行的小篆。因此,若我们将秦系文字作为先秦诸侯文字的代表,通过观看这两幅作品,便可以大致了解那一时期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基本情况。
  《明乙瑛碑拓本册》则表现了东汉时代,较为成熟的隶书形态。书法上将这种形态称为“八分书”。这本拓片所反映的是篆籀文字之后,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模样。
  《东晋楷书曹娥诔辞卷》《清始平公造像记拓本册》两件展品则反映了隶书字体发展至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的造型变化。
  我们知道,东汉末年,汉字书写逐渐产生了章草和行书两种不同的字体。这两种字体都是经由隶书书写简化而来。章草乃“隶之捷也”,它保留了隶书书法习惯,却又对隶书笔画进行了简省书写。章草又被称之为“古草”,这种书法形式发展到后来则形成了被称之为“今草”的草书书法,这次展览中的《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便是“今草”草书。
  隶书演进的另一条脉络是行书。本次展览中《北宋兰亭序拓本卷》就可以大致展现魏晋时期行书发展的情况。行书也是书写者对隶书笔画的简省,如果说,章草书法在其用笔上还保留了隶书书法“蚕头燕尾”的形态面目,那么,行书书法则将隶书线条中的“波磔”之态全面取消。因此,行书书法对隶书的简省比章草书法更为彻底。
  东汉末年至三国这一时期,人们在行书书写的基础上,将已经简化了的笔画,进一步横平竖直,一笔一划书写,这就形成了楷书。本次展览中,与楷书相关的书法作品便是《东晋楷书曹娥诔辞卷》《清始平公造像记拓本册》,以及《南宋玄秘塔碑拓本册》。前两件展品所反映的是十六国-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迥然各异的楷书面目,尤其是《清始平公造像记拓本册》,这件展品是北魏“龙门二十品”中《始平公造像记》的拓片,其书法风格有极强的刀刻痕迹,用笔起、收转承之处多方角。这种书写风格对唐代楷书书写影响很大。此外,《始平公造像记》也是“龙门二十品”中最特殊的一种。
  所谓“造像记”,是指北朝时代造佛运动中,人们在结束了佛像的雕刻之后,刻工附加“造像记”来记录这尊佛像制作的始末。一般会在“造像记”中记录出资捐助此佛者的姓名。但一般不会记录刻工、书写者的姓名。毕竟“造像记”的书写,不论是从文字内容上,还是从文字造型上,抑或是刻工的雕琢等方面都比较随意。
  《始平公造像记》则不然。首先,这件作品是用阳刻的手法来镌刻碑文。一般而言,大多数碑刻作品都以阴刻手法进行雕琢。阴刻技术反映在拓片上,字是白的,周边留白是墨色的。《始平公造像记》拓片上字为墨色,周边留白区域是白色的。这显然表明,《始平公造像记》的雕刻手段与众不同。其次,《始平公造像记》有完整的撰文者和书写者姓名,其碑文由孟达撰文,朱义章镌刻。这种有名有姓、且在雕刻手段上有所创新的作品,显然不是刻工随手而就。所以,此碑能够入选“龙门二十品”,成为北朝碑刻书法精品中的精品,也不是没有道理。   《南宋玄秘塔碑拓本册》所反映的则是唐代楷书成熟期的楷书书法面目,是中唐柳公权的代表书作。此碑(原碑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上石,是为纪念唐代高僧大达法师而树。这块碑是柳公权最具代表性的楷书作品,将柳体楷书的风格全都表现了出来:结体修长,用笔瘦硬有骨力;转角处均为方角,这种转角处理方式,多从北朝碑刻书法的风格中来。
  柳公权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书法大师,他与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元代的赵孟頫,合称“楷书四家”,他的“柳体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书法上有“颜筋柳骨”之说,所谓“柳骨”,指的便是柳公权书法用笔刚劲,线条颇具骨力的情況。本次展览展出的《南宋玄秘塔碑拓本册》便是此碑南宋时代的拓片。

三代帝王书法同框


  这次展品中,有三件宋代帝王的书作同时列展也颇为有趣。这三件作品分别是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宋高宗赵构的《草书洛神赋》和宋孝宗赵昚的《章草后赤壁赋》。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和宋孝宗赵昚,刚好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连续三代帝王。距今一千年前的连续三代帝王的书作同框,当然有趣。
  宋徽宗赵佶无疑是这三代帝王中艺术造诣最高的。书法上,宋徽宗自创瘦金体书法,用笔铿锵有力;绘画上,徽宗皇帝亦长于花鸟绘画,并热衷于艺术创作。不过,本次展览中的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却不是我们惯常所见的瘦金体书法,而是一件草书作品。虽然整体多用相对纤细的笔触,但其字体线条却并非孱弱,而是相当瘦劲。细观其书写笔画,干净利落,无丝毫拖泥带水的牵挂。传世宋徽宗作品多为瘦金书,这幅《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传世至今不多见的“狂草”书法。杨仁恺先生对此卷作品评价极高:“此卷草书怪怪奇奇,大大小小。有的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有的或连或绝,如花乱飞;有的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有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从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宋徽宗对唐人草书的学习,尤其是对怀素草法的研习是下过苦功的。   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靖康之变前,曾作为宋廷皇族使臣出使金营,故而得以逃出开封,躲过一劫。公元1127年春天,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庙号高宗。
  宋高宗也是一位文艺之君,其书法、绘画继承家学,颇有乃父赵佶遗风。不过就现存的作品来说,宋高宗书法作品较多,绘画作品则较少。甚至更严格地说,保留至今而挂名于宋高宗名下的画作,基本都存有争议,并非可信的宋高宗作品。这次展出的宋高宗《草书洛神赋》虽然也是草书,但与宋徽宗草书相比,显然少了飞龙走蛇之气,而多了一丝温文尔雅的气度。实际上,宋徽宗那幅是狂草,而赵构这幅草书,甚至还保留了一丝章草书法的韵味。
  从作品上保留下来的款识“德寿殿书”,我们可以得知,这幅作品应当是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赵昚之后所作的书法作品。德寿殿又被称作德寿宫,是宋高宗禅让而为太上皇之后隐居之地。宋高宗也因此而被人称之为“德皇”。这幅作品落款为“德寿殿”,表明此作的创作时间应当是宋高宗退位之后。高宗长寿,活了80岁才去世,在位时间长达35年。从这幅作品上,我们的确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位老人所作。线条并没有粗细差距明显的差距,不论是单个字,还是整幅作品,用笔都是那么温润,没有一点矫揉造作。这仿佛是一位长者,回忆起往事,从容而淡然,对身边的年轻人娓娓道来。
  宋孝宗是南宋第二位皇帝,他并非宋高宗赵构亲生,而是作为养子,此后入继大统。
  这次展出的是宋孝宗赵昚的《草书后赤壁赋》,其书写内容是苏轼散文名篇《后赤壁赋》。这幅作品并无作者的款识,因此,早年对于这幅作品的作者是谁,众说纷纭。元代以降,或以为宋徽宗书作,或以为宋高宗书作,或以為宋孝宗书作。这其中,宋孝宗赵昚学高宗书法几可乱真。但是落笔却不够沉稳厚重,结字上显得略有松懈。这幅作品刚好符合这样的书写特征,加之孝宗非常喜欢苏轼诗文,因此,目前的主流鉴定意见认为,这件草书《后赤壁赋》当出自赵昚之手。
  宋孝宗并非赵构亲生,6岁开始进入宋高宗宫廷,并接受宫廷教育。然而,这时正是宋金战争如火如荼的年代,此时的南宋宫廷尚且不够稳定,对皇子的教育自然也不能与太平繁荣的北宋时期相提并论。根据陈传席的考证,主持南宋皇室书画创作的皇家书画院,大约在绍兴十六年(1146)方才恢复工作。因此,根据宋孝宗早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孝宗作为高宗养子进入宫廷后,宋廷的实际处境来看,宋孝宗应当是没有接受过宋高宗那种全面而系统的书画熏陶。所以,宋孝宗的书法水平比宋高宗差,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一个历史细节也是不得不提的:赵昚并不是唯一一个进入高宗宫廷的高宗养子,与之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同龄孩子叫赵伯瑗,两个孩子一同竞争宋高宗皇储之位,宋高宗迟迟不定太子人选,赵昚也不得不在高宗皇帝所喜好的方面下苦功,以讨好高宗。根据史料记载,宋高宗为了试探这两个养子的态度,曾经颁赐《定武兰亭》善本拓片给他们,叮嘱他们认真临习。但是,赵伯瑗对这个事情并不重视,而孝宗就很重视,他认真临写,“不旬日,进凡七百本”,用了不到一旬的时间,认真临写了七百遍呈送高宗御览,也因此获得了高宗皇帝的赞赏。这段史料似乎可以佐证,孝宗书作《草书后赤壁赋》,的确有宋高宗书作遗风。
  尽管这幅作品算得上宋孝宗书作中的上乘之作,但宋徽宗之后的宋代帝王,其艺术造诣确实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发展到南宋末年的宋理宗时,他的书法作品,基本只是名人书作,有一定历史价值,但却没有多少艺术的价值了。因此,本次展览所展出的这三件宋代帝王书作,既反映了宋代帝王书法的一般情况,也将从北宋到南宋历代皇室书法的渐趋式微展现了出来。
其他文献
在影视作品中.狄仁杰通常都被塑造为文武双全、断案如神的名相。其实,历史上的狄仁杰更多地是在辅佐则天皇帝。  2004年,古装历史剧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横空出世,立即引爆了当时的收视率,剧本以武则天时期著名宰相狄仁杰为主角,融合了历史、武侠、悬疑和推理等诸多艺术元素。由于制作精良,大受欢迎,其后不断推出续集,截止到2017年,已经推出了第五部。在狄仁杰系列电视剧火爆的同时,电影版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期刊
一个政治上的阴谋,在履行其历史使命后,戏剧性地演变成一个惠民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实现了自身功能的巨大转换,两千多年来极具标本意义。“间谍”水利专家  陕西省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的村头,竖有一块黑色的碑,碑上刻着“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首遗址”字样,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公布”。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郑国渠所在地。王桥镇以西的船头村至泾河峡谷出口,就是郑国渠的渠首。作为
期刊
1829年,英国,由蒸汽机车带动的火车载重四十吨,在铁轨上行使了35英里。这被认为是铁路诞生的标志事件。  之前,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车和轮船已经实用。  之后,铁路迅速在欧美包括英国殖民地推广。  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也可以说,铁路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那一年,在中国还是清朝道光九年。中外贸易已经出现逆差,以英国为主的外国商人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成为中
期刊
面包和马戏,罗马人的快乐源泉  马戏,最早的表演主角就是马,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代的斗兽场,当时有“市民只热衷追求两件事,面包和马戏”的说法。在英文中,马戏团叫做“Circus”,源自拉丁文“圆圈”的意思,指圆形露天竞技场。但这里的圆形,并非斗兽场的椭圆,而是正圆形。1768年,英国退伍骑兵军官阿斯特利发现,借助于马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立在马背上表演不会摔倒,而最适合进行马术表演的场地,应该是半径4
期刊
明清时期.古代中国瓷器外销欧洲数量最多.中西瓷文化交流空前繁荣,西方油画中出现的东方瓷器.以及瓷器上呈现的东西方图案纹饰,记录了双方的瓷文化交流。西方油画里的东方瓷器  随着华瓷的传入,欧洲的绘画作品中开始出现华瓷的身影,由早期的偶尔出现到后来成批成群的出现,由画中小小的一物到后来占的画幅越来越大,反映的正是东西方瓷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入。意大利画家安德雷·曼特拉的《东方三贤士朝圣》(图1)源于圣经
期刊
苏轼落笔“白马关”  从成都出发,汽车一路向北,在碧绿的成都平原肆意奔驰。  成绵高速路上行驶约40分钟,从罗江出高速,就进入丘陵地带。山峦显现,地势随海拔的升高慢慢上移。行进其间,让人忽然明白,坦荡平原,无险可守,只有进入崎岖山势,才有机会设伏。  这,或许就是三国时刘彰麾下的成都,最后的屏障?  此番专程造访庞统和他的落凤坡,而落凤坡却一直难露真容。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名鼎鼎的白马关。古代
期刊
画作“昭君出塞”是国人熟知的四美图之一,其怀抱琵琶的动人画面成为绘画、诗歌等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诗画证史”近年渐渐得到重视和认可。昭君出塞究竟有没有带琵琶?作为一段历史公案,今天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诗画的研究找到答案。  黃庭坚《梦李白作竹枝词》云:“一声望帝花片飞,万里明妃雪打围。马上胡儿那解听,琵琶应道不如归。”注诗家认为,黄庭坚是引晋人石崇《明君词序》“昔公主嫁乌孙,令
期刊
100年前的成都,在中国城市中是非常特殊的。由于在内陆地区,租界,这一1840年以来外敌入侵所造成的屈辱的象征,并没有出现在成都。但是,成都又不像别的内陆城市那样封闭,1910年成立的华西协合大学,是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华西医大。1900年前后,有一些外国人相继来到成都,开始打量这个城市。  1917年的中國,发生了很多事。最重要的是在北京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与胡适等以《新青年》为阵地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建国60周年,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这里选刊的是其中七次大阅兵的历史画面。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  圖/视觉中国  1950年10月1日,北京,为庆祝建国—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大会,进行了各军兵种部队的
期刊
杂志年度全套征订开始!  12个月的订阅,一次搞定!VIP至尊专享!我们会把每月最新鲜的《看历史》第一时间送到您的手中!一键式订阅,全套包邮!阅读,就是这么便捷!早订早优惠哟~  11月,这些爆款别错过!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成吉思汗用武力和意志掃平了东亚,征服了许多国家,摧毁了欧洲陈腐的骑士方阵。在他的指挥调度下,蒙古帝国从未一次派出超过10万人的大规模军团,却在25年的时间里征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