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学科规律促进素养提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设计和推进语文课堂活动,使语文课堂活动聚焦、有效、生動,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研究的课题。实践中,一些老师在活动的设计和推进过程中比较随意,不太顾及学科、学生、教材等的实际,比较盲目,比较杂糅,效果自然就不太理想。为此,我们需要遵循课堂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增强课堂活动的魅力。
  1.基于文本,充分用好教材。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必须基于教材,充分用教材来说话,让学生凭借教材获得语文的滋养。而不能因为猎新猎奇,刻意设计,把教材丢在一边,不让教材这个例子充分发挥作用。黄厚江老师有个经典教例。他教《孔乙己》,让学生感悟孔乙己这个形象,紧扣文本,开展了“读手、品手、写手、析手”等活动。何以如此?小说《孔乙己》短短2000多字,写“手”的就有近10处,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的善良、迂腐,还有他的自命清高、好吃懒做的性格,无不在“这双手”上得到表现。也就是说,孔乙己的“这双手”是孔乙己性格的标志,也是他命运的象征。所以,黄老师的课堂活动就以“手”为核心,引导学生由“手”读出人物的性格,由“手”读出人物的命运,由“手”读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这样的语文活动设计和推进,就源于文本,紧扣文本,把文本本身的资源充分的利用好。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凭借教材得以提升。所以,开展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活动,老师不能想当然,或只是为了求热闹,把文本丢在一边,而应从文本的实际出发,根据文本的实际精心设计,巧妙推进,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内部,把文本的思想和艺术理解透。这是语文教学的前置性条件。有位老师在《明天不封阳台》教学中,分别采用“新闻会客厅”(人类与自然的对话)与“辩论赛”(围绕“明天封阳台与不封阳台”展开辩论)的形式,学生唇枪舌战,煞是热闹,却将文本冷落一旁,课堂上充斥着肤浅的对话和应景的问答。这样的课已经异化为思品课了。
  2.基于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活动是为学生而展开,为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所以必须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努力让学生投入,让学生有所得。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时,安排的教学活动就注重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努力用极有创意的设计,激发学生对“消息”这种文体的学习热情。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学生一思考,一交流,明白了:這是个金字塔结构,活动一就是标题训练,活动二就是导语训练,活动三就是新闻的主体训练。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文体的特征,在训练中发展言语思维,提升了思维品质。
  不同学段学生水平有异,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收益。吉林省高中语文孙立全名师工作室,小学和初、高中老师同台执教柳宗元的绝句《江雪》,小学抓诵读,理解情境:初中析意境析情感,体会“仕”与“隐”的选择,结合柳宗元《愚溪诗序》;高中析禅意、析诗中有画、诗中有人、诗中有我。这是典型的基于学生的设计,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教。
  3.基于学科,凸显语文味道。语文学科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也就是专家们津津乐道的“语文味”。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注意彰显学科元素,让语文味更浓一点。有位老师执教《再别康桥》,向学生展示了好多剑桥大学的画面,配了美妙的西方音乐,很是优美。但忽视了一个基本原则:语文课不是艺术欣赏课,语文学科有自己的专责。林忠港老师说:“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学生在语用方面的思维品质,才是语文学科的专责。”黄厚江老师教《黔之驴》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学了驴虎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讲故事。注意要忠实于原文进行合理想象,要有故事性。小时候我们讲故事怎样开头?(生讲故事)
  师:这位同学注意了故事性,但有个细节,驴到底踢到老虎没有?(生:没有,老虎很机智的)
  师:我们把讲故事的要求提高一点,分别用虎和驴的口气来讲。挑战一下好吗?(一男生用驴的口气讲,老师说讲得很生动,故事性强,有味道;一女生用虎的口气讲,老师说把老虎的心理表现得很细腻,层次分明。)
  师:老虎的故事比驴的故事更生动更具体,那课题为什么是“黔之驴”而不是“黔之虎”呢?(生:用驴反衬虎的聪明机智;从老虎的角度写驴;联系时代是讽刺朝廷官员。)
  在这里,《黔之驴》的课堂活动,用黄老师自己的话说就像山民种地,在语文的地里种着语文的庄稼。他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学生学语文,在阅读中学阅读,在写作历程中丰富写作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正途。
  4.基于目标,强化活动指向。课堂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指向,不能像技术不好的司机开汽车“游盘”。我们看余映潮老师以朗读带动品析的两个课例。一是教《安塞腰鼓》的美段朗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余老师组织了这样的“四读”活动:一读,把握语速;二读,读出激情;三读,读出本段“叙议结合”的结构特点;四读,读好描叙部分的一个总说句“狂舞在你的面前”;二是教《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读,用“略略停顿”的方法,读清文中的两个故事;二读,读好“客人”的不同语气;三读,读出“元方”的个性特点;四读,在语速的起伏变化中,表现故事的波澜。看看余老师的设计,想想我们日常课堂的朗读活动,很多老师是会汗颜的,因为我们平时教学让学生读书,只是停留在“读”上,没有明确的指向,读的效果自然不好。所以,课堂活动必须有明确、强烈的目标,每一次课堂活动目标不能杂乱,要相对单一、聚焦,努力解决一个问题,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5.基于兴味,增益活动意趣。“活动”这个词,本身传遞的就是开心快乐。所以课堂活动,必须充满趣味,让学生开心乐意的参加。但课堂又绝不能只图热闹,還要有思维量,要意味深长,意和趣需两者兼顾。邱荣珍老师教萧乾的《吆喝》,就基于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开展活动。老师发现,孩子们对文中的“吆喝声”很感兴趣,便以“吆喝声”为切入点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品读文中的声声“吆喝声”,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吆喝声”自由大声的“吆喝”。为避免课堂的杂乱,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街小巷天天响起这么多的吆喝声,作者是怎么处理的?”于是学生细细品读“吆喝声”语句,读出了语言的幽默风趣,读出了充满浓郁地方色彩的北京味儿,读出了“吆喝声”的语气语调和包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品读“吆喝声”不仅洋溢兴味,也成了有条有理、有滋有味的对作品组材之美、结构之美的领悟。
  有趣需要有味,有趣的学习活动要耐人寻味。有位名师执教鲁迅的《药》,巧用三个标点符号设计流程:先在板书“药”的后边画上一个句号,说“这是一个关于药的故事”,让同学们理清故事,复述情节;然后在“药”的后面画上一个问号,激发学生对“药”的疑问。大家提出“革命者的鲜血怎么会成了愚昧者给儿子治病的药”,“华老栓怎么这样相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好他儿子的痨病”,“标题‘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等,一个个问题正是打开作品内文的钥匙;最后老师又在“药”后面画上一个感叹号,让学生读了故事发抒感慨。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很有趣,又有了内在的丰富与深刻。
  6.基于引领,确保活动品质。课堂是师生共有的课堂,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课堂管理,都需要老师的主导和引领。崔峦老师说,我们的教学“既要尊重学生主体,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的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位,体会不深刻,甚至理解有错误的地方,要订正甚至做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偏离学习目标的行为,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何其芳的《秋天》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学生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放飞想象,去天马行空,所谓多元解读。但学生很可能理解偏了,语文教学不能给学生留多少不确定。卢望军老师执教时,就及时介绍何其芳质朴的为人、诗意的情怀,提醒学生他不像别的诗人那样爱用象征,把诗写得太富哲理,也不像有的诗人拘泥于个人狭小的情感空间儿女情长,而是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场景,表达一种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他的名字也由何永芳改成何其芳,多么芬芳啊!这么一点拨,孩子就靠近了作品的题旨。接着,卢老师又让学生根据何其芳的作品,自己仿写秋天。卢老师正是这样及时引导点拨,确保了活动的顺畅,也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正确而不至过度解读。
  7.基于效率,优化活动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问题虽然学界有争议,但一堂课45分钟,应该追求效率,这应该无可争议。所以课堂开展学习活动,要注意从效率的角度思考,努力扩大容量,增强活动效果。王安濮老师曾开过一节课,和学生一起欣赏了7首古诗词。她的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读、看、议、品,成功之处一是分类欣赏:亡国之痛的《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泊秦淮》;离别之情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己亥杂诗》;登高之志的《望岳》;二是时间分配上详略有致,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春望》《望岳》多花点时间,其他则一笔带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就使课堂显得非常丰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全文就600字左右,内容浅显。如何让课文教学效益最大化?王珺老师的活动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在让学生作了简单的热身运动以后,将课堂教学设计定位在“让学生接受挑战”上,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挑战”,教学流程就是学生面对挑战、应对挑战、完成挑战的过程:提出“为什么把东路军放在最后说”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新闻的结构很讲究”;拎出一组词语让学生细细体悟,提醒学生“新闻的语言很耐嚼”;将课文导语部分与注释比照着读,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中带“我”的句子,比较有“我”没“我”的不同效果,促使学生明白“新闻的滋味很绵长”。学生完成这三个挑战,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所内蕴的结构魅力、表达魅力和情感魅力。整堂课,教学内容丰裕饱满,教学节奏波澜起伏、有序有致,学生又学得那样得趣得理,有滋有味,有感有悟,有情有法,有独特的发现,避免了教学新闻这类体裁可能出现的枯燥、无聊、浅薄。
  8.基于建构,丰满学科素养。语文学科有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体系,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需要心中有“学科大厦”,通过一次次活动,让这座“大厦”在学生的心中耸立起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词语古今异义的现象比较突出,徐杰老师教学时,就集中开展了弄清词语古今异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认真理解一下八句古今异义的词——亲旧知其如此,曾不吝情去留,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因以为号焉,亦不详其姓字,短褐穿结,好读书不求甚解——中的“旧、去、或、造、以为、详、结、不求甚解”,在此基础上,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出语言演变的三种基本形式:词义扩大(长河落日圆)、词义缩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词义转移(涕泗横流),完成这一方面的知识建构。所以,开展课堂活动不能太随意,而要有意识地从语文知识与能力建构的角度去组织,通过活动努力让学生完成知能某个方面的建构。长期坚持,建构增益,建构连缀,语文的大厦就慢慢建成了。
  就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言,建构越扎实,水平就越高。比如古诗文阅读,有好多路径,建构多了,阅读就能循径而入。南京的蒋国银老师教《小石潭记》,以“一字立骨”为纲,从作品的题目入手,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小、石、潭、记”四字所表现的四个意象,通过比较不同的内容,从中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文中可与之对应的句子,立意就很清晰了,学生也就掌握了一种古诗文写作的方法。这样的积累多了,学生读古诗文就能入境入里了,那些欲扬先抑、移步换景、映衬反衬、点面结合、言近旨远、平中见奇、尺幅千里、联想想象、诗中有画、侧面措笔、渲染蓄势、虚实交映、动静相佐、托物寓意、欲露还藏、笔用讽刺、张弛相间、活法用典等技法,孩子们就很熟悉了。
其他文献
雷天: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1999年初版时,李慎之先生根据该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大传统(士大夫、知识精英们的文化传统)和以关王爷为代表的小传统(游民文化传统),究竟哪个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多一些?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孔夫子和关王爷是两种完全不同、并且正相对立的文化还是彼此有很深的交织?中国历史上的游民文化和生活准则对理解如今的中国社会是否仍有帮助?今天
我的爸爸邵洵美,走了四十年了。我和他最后的一面是在病室里,陪伴他和死神搏斗通宵之后的第二天黄昏,我来向他告别。他急促的呼吸趋平和了些,脸瘦得变陌生了,眼梢挤出一丝熟悉的笑,勉强欠起身来伸出手,与我轻轻地一握,轻得只有我听得见地说了声:“谢谢你。”  手是冰凉的,但他的手心里有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间。他那瘦得只剩下皮遮着筋和骨的手背,前一夜我曾轻轻抚摸,想以此缓解他喘不过气来的苦痛。1956年,玉姊突然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版,34.80元    哈罗德·布鲁姆(1930~)是当代美国极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在浪漫主义诗学、“误读诗学”、宗教批评、文学经典批评等诸多领域均有独特建树,令学术界持续瞩目。依据他确定的尺度,在西方文学经典中,圣经占据了仅次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显要位置,他说:“如果我能有一种书,它必定会是莎士
自小,我们用普通话背诵唐诗宋词,借着现代汉语的注释,去触摸隔阂的文言,试图理解那美妙而陌生的文字组合中所蕴藏的诗心。年轻的老师们微笑地告诉我们,这位诗人的名号成就,这个字的读音意思,告诉我们诗词要押韵,诵读有节奏……面对什么是诗,押的是什么韵,到底有什么规律的问题,却紧锁眉头,含糊其辞。因为,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也并没有亲密接触过古典诗词。于是一群爱诗的孩子,他们模仿着古人的句子写诗,偶尔有夹生的文
图尔尼埃和埃科(以及博尔赫斯影响恶劣的那一部分),使艺术中的“智性”在中国被可悲地等同于卖弄学问和调戏知识,我们对此耳熟能详:中世纪史,腔调浮夸但内容浮浅的援引,以及絮絮叨叨的法国哲学……另一种“智性”与用对仗句或三段论谈论社会心理学(或者说,碎嘴子)有关,好一些的例子是王尔德(因为他不只会这个),比较糟糕的是钱钟书和韩寒(因为他们只),用博尔赫斯自己的话说:“我觉得那些想法是如此愚蠢,表达的方式
人们常说,《赤壁赋》的情感脉络可以概括为:先是“乐”,然后“乐”极而生“悲”,最后又转“悲”为“喜”。下面这段文字被视为由“乐”转“悲”的枢纽。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这两句紧承水月美景的
人们常常由近现代的“虚君制”,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无为”论。显然这是因为它有相通之处,但是这两者的差别不小,一个是政体,一个是道德说教。尽管根源都在君主世袭制与君主专制上,但因时代、地域、政治文化传统的不同,使西方智慧产生了虚君制,它看起来似无花之果,因为它的花期太长;而“无为”论则是东方智慧的杰作,它繁花似锦,却少果、无果。前者是晚熟,后者是早产。把两者作点比较,当不无意义。    大权旁落之“虚
《闲寂日记》《昭苏日记》,施蛰存著,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28.00元。    施蛰存先生的《闲寂日记》并《昭苏日记》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施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被誉为“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日记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感情,而且有助于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研究。施先生日记的内容博综古今中外,信笔所书,有些墨迹略近行草,辨认确有难度,整理亦殊非易事。笔者展读一
高中语文课堂历来相对弱势,尤其在理科班。一方面,相对于其他高考科目,语文学习见效慢;另一方面,不少“学困生”在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或者是由于种种原因泯灭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故,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随意接茬,思维浅薄等现象。笔者认为,在这样“突发”状况下,应该理性分析,因势利导,用语文的方式来应对。  一、因势利导,用书香应对“搭茬”学生的肤浅  课堂上经常有这
日常教与学中,常常遇到大量的经典文本和优秀习作,很多学生爱不释手,精心模仿。但读后总感觉其摹写不够到位,究其原因,是同学们没有把握住好文章气场之“气”的内在机理,摹写中只有形像,而无神似。本文试用典型实例,来对好文章的“气场”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为作文指导和临场写作提供思维借鉴。  一、“口气”贵在“切”  本处的“切”不单是指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切题”或“切准”,更指的是文旨表达“口气”的“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