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房价如脱缰野马,越调控越疯狂。一般认为,目前房价高涨局面的一个重要成因既然在于地方的“土地财政”。
不过,如果将土地财政的兴起完全归咎于地方政府的逐利冲动,将地方政府的行为比附为公司行为,过于简化了2003年以来发展模式转型进程的高度复杂性。土地财政的兴起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几乎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近年来中国在三农、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频频出手,企图缩小社会差距,缓解社会矛盾,这些都需要政府调动资源,逆水行舟,对冲优胜劣汰的市场逻辑。但是,会跑的马儿得吃草,在税收没有大幅提高的前提下,政府得有相应的收入渠道来填补日益增多的公共开支。这是土地财政越来越多地被运用的基本背景。
在这种土地财政和民生投入互动的进程中,的确有“香港模式”的基本轮廓。香港特区政府维系免费医疗等公共福利以及低税收的一个主要依托,正是政府对高地价的支配。这一模式在支撑了民生改善同时,也会带来房价攀升这一重大的民生难题。房价问题的困难之处就在于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它无论跌还是涨都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只有非此即彼的选择,还有一种可能是,满足民众的住房需求的关键并不在于房价的涨跌。毕竟,个人拥有住房产权和满足住房需求是两个有区别的事情,致力于让每个人都有房产,和致力于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类似于医疗和受教育这样的基本人生需求),是并不完全一样的目标。与这两种需求相应,有两种不同的“双轨制”设计。
建经济适用房的举措是一种老套的“双轨制”,无论是按市场规则,还是由政府提供土地资源和财政保障,都着眼于让人们获得房产,满足人们获得个人财产的需求,但这种双轨制创造了寻租空间,因为“走后门”太普遍而遭遇了严重的困境。其中的基本教训是,通过公共资源来安排私有产权,必然会诱导出寻租行为。
如果以让每个人都获得私有房产为目标,那么政府很难凌驾于市场规则之上做太多事情。从目前来看,既不可能只为了保障民生而对投机逐利的资本完全关上大门,也不大可能让政府将调控土地之手让予市场,这关系到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何况也未必能真正降低土地价格(毕竟还要保持耕地红线)。
但是,如果政府着眼于满足人们居住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不是获得个人产权的需求),则可以避开房价涨跌的问题,获得更大的空间。政府提供保障的重点应该在于居住的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非私有产权的获取。而且,只有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目标,才有可能将公共资源真正公共化,缩小寻租空间。那种一边是市场化,一边是比较彻底的公共化的双轨制,才有希望从市场需求中成功“过滤”出真正的民生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重庆目前大建公租房的双轨制是个不错的思路,一是政府出钱出地,公租房只租不售,并避免搞成贫民窟,保持吸引力,租价为市场价的40%,同时产权仍然是公共的,二是公租房避免权力寻租比经济适用房要相对容易。目前阶段公租房的量可以大幅增加,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需要考虑公租房与个人购房需求之间的平衡。毕竟过犹不及,公租房也可培育一批享受公租便利的“富有阶层”,而一般人也还是希望最好能有自己的产权房。
这一道理也可以用来思考如何保持媒体的公共性。媒体的公共性是其保有公正和良知的基础,而媒体自身结构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则是其功能的公共性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媒体很难有足够的公共性。
不过,如果将土地财政的兴起完全归咎于地方政府的逐利冲动,将地方政府的行为比附为公司行为,过于简化了2003年以来发展模式转型进程的高度复杂性。土地财政的兴起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几乎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近年来中国在三农、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频频出手,企图缩小社会差距,缓解社会矛盾,这些都需要政府调动资源,逆水行舟,对冲优胜劣汰的市场逻辑。但是,会跑的马儿得吃草,在税收没有大幅提高的前提下,政府得有相应的收入渠道来填补日益增多的公共开支。这是土地财政越来越多地被运用的基本背景。
在这种土地财政和民生投入互动的进程中,的确有“香港模式”的基本轮廓。香港特区政府维系免费医疗等公共福利以及低税收的一个主要依托,正是政府对高地价的支配。这一模式在支撑了民生改善同时,也会带来房价攀升这一重大的民生难题。房价问题的困难之处就在于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它无论跌还是涨都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只有非此即彼的选择,还有一种可能是,满足民众的住房需求的关键并不在于房价的涨跌。毕竟,个人拥有住房产权和满足住房需求是两个有区别的事情,致力于让每个人都有房产,和致力于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类似于医疗和受教育这样的基本人生需求),是并不完全一样的目标。与这两种需求相应,有两种不同的“双轨制”设计。
建经济适用房的举措是一种老套的“双轨制”,无论是按市场规则,还是由政府提供土地资源和财政保障,都着眼于让人们获得房产,满足人们获得个人财产的需求,但这种双轨制创造了寻租空间,因为“走后门”太普遍而遭遇了严重的困境。其中的基本教训是,通过公共资源来安排私有产权,必然会诱导出寻租行为。
如果以让每个人都获得私有房产为目标,那么政府很难凌驾于市场规则之上做太多事情。从目前来看,既不可能只为了保障民生而对投机逐利的资本完全关上大门,也不大可能让政府将调控土地之手让予市场,这关系到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何况也未必能真正降低土地价格(毕竟还要保持耕地红线)。
但是,如果政府着眼于满足人们居住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不是获得个人产权的需求),则可以避开房价涨跌的问题,获得更大的空间。政府提供保障的重点应该在于居住的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非私有产权的获取。而且,只有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目标,才有可能将公共资源真正公共化,缩小寻租空间。那种一边是市场化,一边是比较彻底的公共化的双轨制,才有希望从市场需求中成功“过滤”出真正的民生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重庆目前大建公租房的双轨制是个不错的思路,一是政府出钱出地,公租房只租不售,并避免搞成贫民窟,保持吸引力,租价为市场价的40%,同时产权仍然是公共的,二是公租房避免权力寻租比经济适用房要相对容易。目前阶段公租房的量可以大幅增加,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需要考虑公租房与个人购房需求之间的平衡。毕竟过犹不及,公租房也可培育一批享受公租便利的“富有阶层”,而一般人也还是希望最好能有自己的产权房。
这一道理也可以用来思考如何保持媒体的公共性。媒体的公共性是其保有公正和良知的基础,而媒体自身结构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则是其功能的公共性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媒体很难有足够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