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诗句
  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精要,引用诗句,可以增强课堂的文化色彩,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在上何其芳的《秋天》时,我则先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等诗句,让学生体会一下秋的萧瑟、孤寂和感伤,再写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更胜春光”让学生体会秋的别样,然后讲解今日所上《秋天》正是一篇同样激越、昂扬、喜悦的课文,从而让学生收起秋的一贯感伤去课文中寻找秋的激越、昂扬和喜悦。
  二、讲故事
  上课时如果讲解一些课外的知识,学生们一般都会非常感兴趣。同样的道理,上语文课时,老师用讲述课外故事来导入新课,也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同学们,纣王的叔父比干因为直言进谏而遭到挖心的故事让我们唏嘘;唐代大文豪韩愈直言进谏遭受贬官的故事让我们感叹,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还真是伴君如伴虎呀!但战国策士邹忌进谏却得到了齐王的赞叹与采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去找寻答案吧!”
  三、抓联系
  讲授新课文时,可以联系一些相关联的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上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
  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抓住现今周围的环境污染问题设计导语:“遥远的是环球升温了、冰山快速融化了、自然灾害愈发频繁了的坏境问题,近处的则是我们的蓝天变灰了、青山变黄了、龙头河干枯了、绿草地缩减了的环境问题,如果这些都还没能引起我们的重视,相信今日所学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里真实、准确而又触目惊心的数据会让我们改变。”
  四、用质疑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特点,故意设置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促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之中,积极主动的去阅读“自学”。
  上幽默讽刺的《变色龙》时,我设计了一连串的“?”导语:“《变色龙》是描写动物世界的科幻小说吗?是天空巨龙飞舞的神话小说吗?那么它是一篇怎样的小说?‘变色龙’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借这一种动物来描写一位堂堂的警官?……”
  五、析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标题,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
  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导语:我先板书课题,然后写下“从……到……”的句式,询问学生句中省略的是什么?(是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再问是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我”),然后让学生根据预习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在童年时分别在两个地方的生活经历)最后顺势讲授新课——作者童年的生活经历在百草园是怎么样的?在三味书屋又是怎么样的?作者对各自的态度又如何呢?
  六、作比较
  将正要学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放在一起比较学习,学生会很容易地掌握知识要点。
  例如上《孔乙己》时我是这样运用导语的:“同学们,今日我们要认识中国千万读书人中的一个名人——孔乙己,还记得上学期我们结识的读书名人——范进吗?谁能回忆回忆说说范进?(学生踊跃回答)同学们都回答得挺好挺全面的,那现在老师要说孔乙己和范进这两个人有很多的共同点也有着显著的差异,那他们的异同点到底是什么?我想有些同学已经通过预习找到部分答案了,没找到的也没关系,现在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孔乙己》,去看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有着与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怎样不同的性格、经历与命运吧。”
  七、设情境
  讲授新课时,还可以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上杜牧的《赤壁》时,我先是讲述了赤壁之战的雄浑、壮观,描绘了周瑜的羽扇纶巾,一幅儒雅英雄叱咤风云的画卷跃然眼前,接着我话锋一转,如果没有东风这个天时,赤壁之战又该是何种结局呢?同学们尽情想象吧!当然也可以向杜牧的《赤壁》询问答案。听到这,很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赤壁》找寻答案,甚至在此基础上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结果不就是我们设计导语想要达到的目的吗?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有效教学的开展,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这些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再沿用“时间+汗水=成绩”的陈旧教学观念,采取“满堂灌”、机械记忆、“题海战术”等形式已不可能。因此,笔者主动运用“生本教育”理论,学习借鉴外地经验,进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
期刊
学案式教学突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重教法轻学法的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灵魂——探索性,也体现了现今世界外语教学的潮流——创新学习。下面结合学案式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我觉得学案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
期刊
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考点的重中之重。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的技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的老师喜欢领着学生对文本条分缕析,用所谓的“标准答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这就是点金之术。窃不以为然。放开手,让学生学会创新阅读,方为正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这句话道出了创新对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创新就谈不上阅读能力
期刊
读书笔记是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对体会和理解读书内容、获得精彩文字片段、积累精彩词句有着积极作用,养成写读书笔记习惯有利于学生语文课的学习和语文水平的提高。聋生生理的特殊性导致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读不好、写不出、理解不准确的情况,表现在阅读中往往不能正确理解读书内容,缺乏阅读兴趣。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对聋生的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指导聋生写读书笔记?我谈一下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期刊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   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
期刊
一、挖掘教材美育因素,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中感受美、发现美  (1)欣赏自然美  人们领悟祖国山水之美的时候,会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对自己祖国的神圣情感。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漓江水美,美在“净”“清”“绿”;桂林的山美,美在“奇”“秀”“险”。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仔细揣摩作者描绘如此精彩画面的文字功力,最后,让学生闭目凝神听教师配乐朗读,遐想自己在一叶小舟上荡游桂
期刊
今年我有幸参加中考阅卷工作,通过阅卷我了解到,考生的作文水平普遍不高,没有看到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我认为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怎样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观察生活,力求实写。鲁迅先生说过: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可见,“多看”是多么的重要。在作文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全景式的扫
期刊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自主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习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去学,主动去探索。从思维状态看,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乐于开动脑筋,思考、理解问题的能力会明显增强。由此可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快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逐段串讲”“逐句讲析”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课堂问答成了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可是,教师的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主问题设计法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围绕一两个主问题
期刊
1、资料集锦,资源共享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学习目标中有一条为“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资料收集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唯一方式。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在时间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多的查找一些权威性的资料,不同观点的资料。所得到的知识要学会注明出处,要分类编号,避免使用时的不方便。以《探索月球的奥秘》为例,要求学生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