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发展的“不变”与“变”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f89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既有需要坚守的传统,也有需要创新的内容。学校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适当的节点,审慎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改革。在此,以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为例,谈一谈对中学教育发展中应坚守的“不变”与应发生的“变化”的思考。
  一、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坚守的“不变”
  1.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要坚守不变
  曹建召博士曾在《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理性的回归》一文中,指出了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四大误区”——重在作秀、追求越轨、谋求另类、重在表演。其实,几乎所有学科的课堂上,在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都出现过类似情况。这种教学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育人目标的迷失。
  基础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应当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现今时代,基础教育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妨思考:历史课堂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去伪存真、史料实证的能力,还是随意编排历史肥皂剧的能力?语文课堂需要培养的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还是又唱又跳、才艺展示的能力?什么才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答案不言自明。
  关于这一点,学校也曾走过弯路。比如,评课者曾掐着秒表给教师们计时,将授课超过20分钟的课堂“一刀切”为“失败课堂”。仿佛教师多讲1秒,学生就什么都学不好了;教师少讲1秒,学生就什么都掌握了。而现在,学校认识到: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学,都只是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最终为育人目标服务的。只要育人目标不改变,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以此为基的课堂教学形式与手段,都是可以鼓励的。比如,有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渐入佳境,就鼓励他将讲台让给学生;有的教师讲课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就鼓励教师讲。只要坚守课堂教学育人目标不变,教学形式百花齐放又有何不可?
  2.课堂教学的常规动作要坚守不变
  “备、讲、批、复、考,老师的法宝。”这曾经是20世纪中学教育界流行的口号。时至今日,虽然新课改成果层出不穷,各种教学范式“乱花渐欲迷人眼”,但若离开了“备、讲、批、复、考”这些教学常规动作,再精彩的课堂恐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如同一个人练功夫,没有扎马步打基础,练就的恐怕只能是花拳绣腿。因此,我们在课改过程中,逐渐提炼出了“守正出新”的原则。即先守住教学常规的“正”,在此基础之上,再去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意”。具体而言,学校要求教师们做好“备、讲、批、复、考”方面的工作。
  (1)备。无论课堂教学怎样创新,都应建立在教师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一课一研”的备课原则。各备课组在个人备课后,都要进行集体研课,实现“学习目标、重难点、练习、教学进度”四统一,在此基础上,再去展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只有踏实地将备课常規做好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才不会偏离方向。
  (2)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总结出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了“三环九步”模式。即:环节一,教学导入(组织教学、展示学习目标、快速复习);环节二,学习新知(学生展示、教师精讲、师生交流);环节三,巩固训练(课堂小结、当堂练习、作业布置)。学校要求教师们:无论如何创新,这些必要的环节与步骤是不能缺失的,它们是框架,框架不散,课才能上得精彩、高效。
  (3)批。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路径。再精彩的教学,也要落实在学生的输出上。只有通过批改作业,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困惑,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学校对作业批改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教师布置作业一定要精选习题,必须自己先做过,不得留教师未做过的习题;教师作业批改要做到“日清”,批阅都要有批语、日期等。通过规范作业批改,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这为推动学校的课改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复。复习课往往是课改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忽视,也是最薄弱的节点。许多教师都能将新授课上得花团锦簇,但对于复习课却很少下功夫去研究,导致复习课成了“盲点”。基于此,学校先后总结、制定了《试卷讲评流程规范》《复习课流程规范》等,并开展了试卷讲评研究课、毕业年级复习研究课等实践研究活动,以坚守住“复习”的常规,使课改向着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
  (5)考。学校尝试在课改与考试之间建立一种新型联系,将考试也纳入课改的研究内容。比如,尝试通过开展预习性考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尝试考试命题的校本化,关注数据的科学分析,支撑课改向科学化、理性化方向发展。
  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发生的“变化”
  1.课堂教学的理念要与时俱进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说,仅仅依靠自身经验积累来推动课改,无疑是低效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理念,将理论层面的学习与实践层面的探索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实现科学高效的课改。以一道地理问题为例,可以略见端倪。
  2014年,6位老人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历时19天到达拉萨,完成了他们“骑行川藏线”的梦想。
  (1)川藏线道路艰险,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请推测老人们在骑行途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老人们原打算在7—8月骑行,在查阅气象资料后,他们决定避开7—8月出行。简述老人们这样可以避开哪些不利于出行的因素。
  (3)为应对沿途各种自然挑战,老人们在出发前制定了一个物品清单。请对清单进行补充,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这是一道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试题。命题者通过川藏线之旅,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那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最直观的就是“情境教学”理念的渗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引申出问题,对学生综合应用学科思维,解决复杂生活情境的能力(也就是核心素养)进行考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显然应该与时俱进,接受新理念,将情境教学纳入课改的研究、实践范畴之中,而不是继续按照主观臆断、想当然地去推行课改。   基于此,十中人在课改过程中,从不排斥对于新教学理念的吸收。从课改之初走进山东杜郎口学校、上海建平中学进行高效课堂理念的学习,到今天聚焦新高考改革,关注核心素养等新理念的推广,十中人始终将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作为推动课改的不竭动力。在此过程中,一大批教育专家、名师也先后走进学校,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这正是学校在课改过程中能够始终站在前沿的原因,也是学校在课改过程中所应不断提倡的“变化”。
  2.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要科学改变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会决定教育工作者对课改意义、价值和成败的认知,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事实上,学校的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是非理性的、泛泛而谈的、低效的。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课:“这节课挺好的。学生回答挺积极的。老师板书挺好的。课件挺漂亮的。”试问,如果课堂教学评价始终没有科学的数据统计作为依托,始终没有具体的观察点作为切入口,总是徘徊在这样“跟着感觉走”的较低水平线上,课堂教学改革又怎么能上升到新的高度?
  鉴于此,十中人达成了共识:必须从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入手进行改变,才能更好地推进课改,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为此,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外出学习,尝试接受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目前,学校采用的是课堂观察LICC范式。所谓LICC范式,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团队所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包括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ur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4个维度。简言之,该范式注重“教师课堂观察合作体”的作用,提倡“课堂教学的解构”,并由此形成了课堂观察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它强调课堂观察不应面面俱到,而应结合课前会议,选择某些观察点,由“合作体”分工协作完成课中观察,并在课后会议进行数据反馈。
  LICC范式的优势在于改变了教师凭直觉泛泛而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更加突出了教学评价的合作化与数据化。比如,一个教师选择了“教师提问是否高效”的观察点,那么他在听课过程中,就只需要关注“教师提问”的视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效性提问(如“是不是”)有多少次?知识性提问(如“是什么”)有多少次?探究性提问(如“为什么”)有多少次?通过数据统计,对于教师课堂提问高效与否自然清晰明了,而且也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更明确清晰的改进方向。在这种评价方式指导下的课改,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内涵式发展。
  为了使教师能够接受LICC范式,学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是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前往LICC范式发源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进行考察学习,回来后在各个教研组内大力宣讲;然后又购入了多套崔允漷教授主编的《课堂观察》丛书,并自编了相关的校本培训材料,分发给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学习;接下来又组织了“课堂观察课例研究课”进行专题研课。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教师们不仅从心理上接受了LICC范式,还逐渐能夠驾驭这种评课模式,这为学校更深层次地推行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中学教育的发展应该是“继往开来”式的,而不应该是“大破大立”式的。历史的厚重积淀与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相互结合,才能成就一所学校的辉煌。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沉心静气、苦练内功,审慎地推动教育创新,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改革。正如一句谚语所说:“走得慢些,方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为促进教育行业良性发展,创建良好教育氛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县领导多次听取关于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工作的情况汇报,制定相关文件,要求各单位加强工作协调,提高治理效率。二是强化履职,加强监管。全面落實监管机制,通过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摸排督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培训内容与教研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发挥校外培训机构对教育需求
[摘 要]四川省成都市华阳中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为主要途径,结合本校实际,着力开展了互联网环境下的“育心型”教师教育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新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差异发展、梯队发展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为当前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互联网;课程建设  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教师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其内含的“红色基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遗传密码”,承载着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信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幼儿园北园作为红色文化课程实验园,创造性、示范性地实施红色文化课程,围绕“播洒红色教育,培育红色传人”主题开展保教活动,通过提高教师能力
在STEM领域中,产品经理与工程师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非常接近,他们都需要通过不断改进来更好地完成工作。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想成为产品经理,但是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学习、工作精益求精的最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一、课程重点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以产品经理的视角来实践产品设计流程。学生们在了解“热卖”概念后,通过调研产品需求、总结热卖要素,自行设计及制作音乐盒,以此了解产品设计过程,提高设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以下简称伏山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全镇高位均衡发展”这一核心任务,以“质量优异、管理精细、特色鲜明、环境精致”为发展目标,全镇上下贯彻“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明天”的理念,坚持规划优先、项目优先、经费优先、工作优先,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高位均衡发展趋势明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凝心聚力,办好每一所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國家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学生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教育部决定在全国校园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教育部办公厅就相关工作下发通知。通知包括:活动宗旨;时间安排;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教育部网站,20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四川省广汉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按照“巩固均衡发展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思路,砥砺奋进,求实创新,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加强城乡统筹,落实均衡发展  一是构建“名校集团化”,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效应。通过实施“名校集团化”,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城乡联
为营造良好的“互联网 教育”育人环境,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各地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校园,教育部办公厅就有关要求下发通知。通知包括:立即开展全面排查;严格审查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加强学习类APP日常监管;探索学习类APP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  (教育部網站,2018-12-28)
为了更好地呈现历史面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增进课堂中各环节的实效,笔者结合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推广智慧课堂的经验,通过电子书包来创设历史情境、增强课堂有效提问、升华历史警示,打造初中历史智慧课堂。在此,将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东汉的建立与衰亡”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运用电子书包创设历史情境  1.导课环节简短、激趣、有效  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导课需要简短、激趣、有效。在“东汉的
随着电子媒体使用的日益低龄化,电子书阅读成为当下儿童阅读的普遍方式之一,关于电子书阅读对儿童的影响也成为研究者和大众关心的问题之一。来自挪威斯塔万格大学的塔纳莉亚·库什科娃教授梳理了关于0~5岁儿童电子书阅读的相关研究,认为以往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阅读对儿童影响的比较研究忽视了父母的阅读策略、儿童和电子书特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父母的阅读策略方面,以往研究表明,父母在儿童电子书阅读中(与印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