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游戏”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游戏为研究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维度涉及游戏选题学位论文在总体研究中的分布、研究方法的运用、游戏选题学位论文中各个主题的具体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这273篇学位论文样本中,以游戏为选题的论文有23篇,占论文总数的8.4%;这些学位论文中,运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量的方法和混合方法(质的方法和量的方法相结合);有关游戏选题的学位论文主要涉及6个主题:教师游戏观、儿童游戏行为、游戏指导、游戏材料、游戏理论、游戏性教学。其中儿童游戏行为和游戏指导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游戏选题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在幼儿情感和认知方面有巨大的发展价值。那么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关于游戏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本身有什么样的特点?呈现出哪些显著的发展趋势?进而,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者特别关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对当前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探底性工作,其结果将在相当程度上有益于游戏领域研究工作的深入与优化。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273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24篇,博士学位论文49篇)为样本,从中确立以游戏为研究选题的学位论文23篇。第二阶段聚焦这23篇学位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具体数据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游戏选题学位论文总体研究状况
  1.以游戏为选题的论文在研究总量中的分布。
  1.1游戏选题学位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1996~2006年间,三所高校的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有23篇涉及到了游戏主题,占总量的8.4%。每年关于游戏的学位论文占当年学位论文总数的0%-27.3%,起伏比较大,没有明显规律。其中1996年没有游戏选题的研究,1999年游戏选题的论文最多。从2003年开始,游戏选题研究在总体研究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1.2游戏选题研究数量的校别分析
  在23篇关于“游戏”的学位论文中,南京l师范大学5篇,华东师范大学5篇,北京师范大学13篇,分别占各校学位论文总数的4.2%、10%、12.6%。这说明三所高校在游戏选题上的研究力度是不平衡的,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对其关注程度最高。
  1.3游戏选题学位论文在不同级别学位论文中的分布
  在23篇关于“游戏”的学位论文中,硕士学位论文20篇,博士学位论文3篇,分别占各自研究总量的8.9%和6.1%。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游戏选题的研究比例高于博士学位论文,但两者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2.游戏选题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
  在游戏选题的学位论文中,运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量的方法(26.1%)和混合方法(26.1%),运用最少的研究方法是质的方法(13%)。通过对文本的进一步阅读,我们发现,运用量的方法的学位论文大都是干预式研究,基本运用了实验与准实验的方法,如《以分类游戏材料为中介的幼儿园支架式教学的研究》。对混合方法的运用,主要采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大部分采用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准实验法等,如《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2-5岁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年龄特点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在游戏选题的研究中得到了重视,如《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作者在调查表演游戏指导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师适宜性指导的探索性研究。
  在北师大、华师大、南师大三所高校中,游戏选题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各有特点,经卡方检验,x2=18.334,自由度tif=10,显著性水平sig.达0.05,表明三所高校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存在显著差别,具体表现为:南师大运用思辨法最多(60%);华师大运用量的方法和混合方法最多,分别占到40%,没有研究者采用思辨法和行动研究法;北师大运用行动研究法和混合方法最多,分别占到30.8%,采用思辨法研究的比例只有7.7%。
  
  (二)游戏选题学位论文的具体分析
  1.对各个主题的整体分析。
  通过反复阅读游戏选题学位论文的具体内容,进行编码与类属分析,我们认为,23篇游戏选题学位论文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主题:①教师游戏观②儿童游戏行为③游戏指导④游戏材料⑤纯游戏理论⑥游戏性教学。其中,有关儿童游戏行为方面的研究最多(30.4%)。其次是游戏指导方面的研究(21.7%),可见这两个主题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
  从年度分布来看,游戏选题的这6个主题并不是每年都有研究者涉及。其中“教师游戏观”的研究,只有1996年1篇,以后无人问津;“游戏材料”的研究从2005年开始才有人研究;“游戏性教学”只有3篇,并都集中在2003年。可见,关于游戏选题的研究主题每年是很不均衡的。
  从在不同级别学位论文中的分布来看,硕士学位论文对游戏的各个主题均有涉及,其中有关“儿童游戏行为”的研究最多(35%),其次是游戏指导(25%);而仅有的3篇博士学位论文都是关于“纯游戏理论”的研究。
  2.对各个主题的具体分析。
  游戏行为。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儿童在各种游戏中的行为特征,成人才能更好地根据这些行为特点和年龄特点为其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进行适宜的指导,因此关于“儿童游戏行为”的学位论文最多,主要关注儿童的游戏行为特点或年龄特点,如《学前儿童游戏择伴研究》《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游戏指导。众所周知,“游戏固有的发展价值对情感、身体、智力等发展无疑是有作用的,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在自然状态下是零星的、不自觉的,其发展内容在方向上是盲目的,或者说其发展的潜效应不一定显现”,因而,教师的指导对于游戏发展价值的显现具有重要作用。在以游戏为选题的学位论文中,关注游戏指导的研究有5篇,占游戏研究总量的21.7%,主要探讨儿童游戏指导策略,如儿童游戏中教师适宜的行为或者适宜的指导模式与实践。
  纯游戏理论。关于游戏的理论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选择的重要理论支撑,也是其他游戏主题研究的宏观基础。在以游戏作为选题的学位论文中,关注纯游戏理论的学位论文有4篇,占游戏研究总量的17.4%,主要运用思辨法探讨儿童的游戏状态、游戏精神、游戏本质等。
  游戏性教学。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引入课程,可以使幼儿的游戏活动规范化、有序化和整体化,以保证其发展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因此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在以游戏作为选题的学位论文中,关注游戏性教学的学位论文只有3篇,仅占游戏研究总量的13%。
  游戏材料。儿童从能看清周围事物的那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周围物质材料的寻觅,他们正是在与丰富的物质材料的互动中不断获得发展的。不过关注游戏材料的学位论文仅有3篇,只占游戏研究总量的13%。
  教师游戏观。在以游戏作为选题的学位论文中,关注教师游戏观的学位论文只有1篇,即《幼儿教师游戏观研究》,这篇学位论文在回顾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与教师游戏观有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调查研究考察、分析了幼儿园游戏开展和教师游戏观的现状,还就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教师游戏观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四、讨论
  
  (一)游戏选题的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996~2006年间,三所高校的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只有23篇涉及到了游戏,仅占8.4%;每年关于游戏选题的学位论文占当年学位论文总数的0%到27.3%,起伏比较大,最近3年百分比保持在4.5%左右。这种比例与游戏在幼儿教育与幼儿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相比,略显不足。而且涉及维度窄,研究深度不够。
  
  (二)游戏选题学位论文对各个主题的研究力度不平衡
  对每个主题的研究不平衡,其中儿童游戏行为和游戏指导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关两者的研究占游戏研究总量的52.1%,其他四个主题的研究所占比例不到一半。其中,对游戏材料的探讨始于2005年,且只有3篇;对游戏性教学的探讨只有2003年的3篇,且全部集中在北师大;专门探讨教师游戏观的学位论文也只有1篇。
  
  (三)游戏选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以挖掘
  目前关于游戏材料和游戏性教学的研究很少,研究者可以继续在这两方面做深入研究。其次,对游戏与儿童各个发展方面的关系研究也不多,如游戏与语言、游戏与艺术、游戏与科学等方面的交叉研究很少。再次,这11年的学位论文缺乏对幼儿园游戏环境的研究,尤其欠缺对室外游戏环境的研究。后续研究者可以考虑这些空白点,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游戏选题的研究只有23篇。仅占样本总数的8.4%,这一数据与人们对游戏的重视是不相符合的。这表明,游戏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经历;体验;形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3901  在新课程理念中,经历、体验、探究等刻画数学活动过程性目标的动词,体现的是数学学习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强
[摘要]微课程资源是智能化时代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程“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程资源,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互动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微课程:互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39-02  在智能信
[摘 要]英语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但很多教师割裂了生活与英语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要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沟通英语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挖掘生活化素材、设计生活化活动、运用生活化练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构建优质、智慧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教育理念;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级城市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与此同时一级城市的教育经济也在快速增长,其中学前教育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民办教育目标群体定位偏差、公立教育资源严重流失、教育产业化趋势渐强、市场化程度加深有密切联系。政府可以从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管制、合理政策路径等方面加以调控。  [关键词]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教育产业化:政策路径    一、目前城市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偏高   
[摘 要]通过分析罗鸣亮老师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明晰真正的好课应“以学为中心”,即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好课;标准;数学教学;真分数;假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2-0038-02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
[摘 要] 儿童诗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和广泛存在的教育现实。就教育层面而言,诗教包括了《诗经》及其他以精粹的文字表现美感,有声韵可以歌咏的艺术性作品的教育和学习。基于父子兄弟之爱的亲情和对所处自然的自然之情构成了儿童成长的本源性情感。诗作为情的反映,诗教是儒家教化逻辑中的重要一环。诗借助兴的表现手法、吟诵的外在形式、意象的积累与感通,可以激发并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与意义世
[摘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重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发展滞后,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都在农村,应通过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多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加快中西部乡镇中心园建设,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有力措施,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高。  [关键
[摘 要]“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整个学科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阅读模式。  [关键词]课外阅读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25  “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那么,在平时教学
[摘 要]南通童谣游戏课程是在吸纳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关照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重视教师、幼儿、家长的广泛参与和合作探究,从而形成了具有多维化、动态化、延伸化等特征的园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  [关键词]乡土文化;童谣游戏;园本课程;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要]健康与安全教育是澳大利亚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课程。从对澳大利亚相关课程内容的梳理与分析中可以发现,澳大利亚幼儿教师健康与安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充分立足法的依据与法的标准,强调共同责任,突出教师特定的照看责任,强化教师的应急反应与操作训练,注重教师在安全文化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强化保障幼儿安全的国家法律体系;明确幼儿教育的功能定位,突出其保育功能